APP下载

冬春季节养羊的关键技术措施

2023-08-14杨雪青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棚舍羊场公羊

杨雪青

高唐县畜牧水产事业中心,山东高唐 252800

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天气寒冷等多种因素都让羊的养殖变得难以管理,再加上冬春季青饲料缺乏,疫病容易流行,多数母羊又恰逢妊娠期,营养需求量大,育成羊也将经历第一个冬春期。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羊冻害、感冒、掉膘、流产,甚至出现死亡,为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做好羊群冬春季节管理工作尤为关键。

1 做好防寒保暖

冬春季节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虽然羊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强,但羊为了御寒仍需要消耗大量的体热,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羊群极易出现冻害、感冒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羊群的防寒保暖工作。进入初冬,应该对棚舍进行全面检查,将棚舍的门窗封严,对舍顶和墙壁进行必要的修补,防止漏风、漏雪和贼风侵袭,并在棚舍中铺上稻草垫料或用比较保暖的材料铺垫棚舍,提高棚舍保温能力,有条件的可增设羔羊保温箱;在过于寒冷的时候,可在棚舍增加取暖设备,确保羊群安全渡过寒冬。

2 做好通风管理

冬春季节羊舍的保暖增温措施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封闭,封闭后棚舍内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会不可避免的增多,极易诱发呼吸道等疾病,对羊群的正常生长造成威胁,也会滋生疾病病菌,所以通风与保温相协调尤为重要,在保暖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通风。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段,将窗户开个小缝隙通风约1 h 左右,据统计在封闭的棚舍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漂浮30 h 左右,如果经常开窗通风,则污浊的空气可随时飘走,而室内也得到了充足的光线,病毒细菌也难以滋生和繁殖。棚舍内的粪污和废弃物要及时清除,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棚舍内充足的氧气。经常刷拭羊的体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肌体健康。多晒太阳、多运动,增强羊群体质,提高免疫力。

3 做好分群管理

入冬前,将羊群进行科学合理分群,综合羊的来源、日龄、性别、体况、性情、采食、是否怀孕等各方面相近的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栏饲喂,以保证羊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同群羊的体重不宜相差过大,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随意变动,对于瘦、弱、病羊以及繁殖能力较差的羊要隔离饲养,尽快催肥出售,切记不要留到冬春季节进行养殖。

3.1 种公羊管理

种公羊是保证羊群正常持续发展养殖的关键因素。首先,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仔细周到,补饲到位。羊群中种公羊数量较少,价值相对较高,在非配种期,种公羊的饲料以能量饲料为主,添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非配种期时段较长,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关系到种公羊的全年发情、精液质量以及配种能力等,一定要坚持补饲精料0.2 ~0.4 kg/d,常年供应盐和骨粉;其次,种公羊的配种期最易消耗营养和体力,应该提前半月左右增加精料的比例,精料量0.7 ~0.8 kg/d,配以牛奶、鸡蛋、骨粉、食盐适量,每天饮水2 ~3 次,确保种公羊性能旺盛,射精量多,有较高的受精率。

3.2 羔羊管理

羔羊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间段的羊。由于出生羔羊的自身体温调控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所以要保证羊棚舍足够高的温度,以免发生冻害死亡。新生羔羊保证出生后0.5 h 之内吃到并吃足初乳。刚出生7 d 左右的羔羊最易发生痢疾,应特别注意羔羊饮食卫生,仔细观察羔羊的精神、饮食及排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着羔羊日龄的增加,可以逐渐饲喂粗纤维饲料促进羔羊瘤胃的发育,增强其消化能力。断奶羔羊(大约3 个月左右)喂养食物多样化,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每天都要将剩余饲料清扫干净,适当加强羊羔的运动量,增强羔羊体质。

3.3 育成羊的管理

育成羊是从羔羊断奶到第一次配种这一时期的肉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对肉羊的体格发育和快速生长及后期的生产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有关数据表明,羊在育成期骨骼的发育最为迅速,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这一时期应当以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多汁饲料等多种饲料混合搭配进行饲喂,补喂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同时确保足够多次数的饮用水。育成羊是羊场的后备军,承担着整个羊场的中坚力量,在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4 母羊的管理

母羊肩负着羊场生产的重任,直接决定着羊场效益的高低。母羊过于肥胖或者过于消瘦,对羊场生产效益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管控好母羊体况,才能发挥母羊最佳繁殖力。

3.4.1 建立核心母羊群。母羊群是增加羔羊数量的核心,通过改善和提高母羊群的质量,建立高产质优的核心母羊群,这样可以为羊场后期提供更多的优质羔羊,既提高了母羊利用效率、降低了羔羊的培育成本,又可以有效提高羊场的经经效益。选择头胎产双羔或三羔的母羊组成核心母羊群,同时选择核心母羊群优秀的羔羊留作种用。

3.4.2 母羊的保胎。冬春季绝大多数母羊处于妊娠期,而妊娠期是养羊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所以一定注意做好孕羊的保胎工作。为防止公羊碰撞、爬跨怀孕母羊,把公羊和母羊进行分群饲养,一般为怀孕母羊提供合理的饲养空间,保证每只孕羊的饲养空间为2 ~2.5 m2;同时注意避免孕羊过分运动、跳跃、受惊吓、跌滑等,稍有不慎便容易出现流产、早产、难产及产弱羔等问题,进而影响羊场的正常生产和效益产出。

3.4.3 母羊的巡查。科学管理妊娠母羊,饲养人员应全面掌握临产母羊的预产时间,对临近预产期母羊加强巡查,细致观察母羊临产前的行为、生理和形态等多方面的变化征兆,推测出母羊的分娩时间,提前为助产做好准备,以便第一时间对初生羔羊进行护理。

3.4.4 母羊的冬配。母羊发情后应适时进行配种,早配和晚配均可能影响受胎率。在母羊发情后8 ~12 h 进行配种受胎率最高,从母羊发情表现来看就是母羊由兴奋转为安静、开始接受爬跨、水门肿胀消失,黏液变得浓稠时配种受胎率最高,为了提高受胎率可在第一次配种后8 ~10 h 复配一次。母羊配种时应选择优秀的种公羊进行配种,在后期可以大大增加羔羊的数量。母羊配种后观察2 ~3 个发情周期,不再发情的可以基本确定其已成功受孕。

4 加强饲养管理

4.1 饲料多样化

冬春季新鲜的青绿饲草较少,应为羊群提供优质的作物秸秆和青干草,补充豆粕、玉米、米糠、麦麸等谷物精料和多汁饲料,为羊群补充能量抵御寒冬,保证每天每只羊补饲200 ~250 g 精料;留做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每天每只应补饲500 ~600 g 精料;补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满足营养供应。

4.2 饮用水管理

冬春季羊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绝不可让羊饮用冰水或凉水,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影响生长。羊喝了一肚子冷水会使体温骤降,容易感冒发烧,同时会导致羊出现消化不良,降低自身免疫能力,出现胃肠道疾病甚至流行传染病等。要注意饮用水的温度,每天定时供给2 ~3 次饮水,水温在18 ℃左右,有条件的最好饮用淡盐水,“盐开胃、水喝饱”盐开胃口助消化,羊不易胀肚,吃得好,发病少。俗话说“冬羊难养,盐水恋膘”,冬季羊虽然难养,如果把盐加进水里,羊就会多吃料,爱喝水,就容易上膘。

4.3 保证优质饲料

优质饲料是实现羊快速增重育肥的重要物质保证。在饲养过程中严禁饲喂发霉和冰冻的饲料,也不要出现饥饱无序的现象。在保证充足优质饲料的同时,应先喂草粉和精料,再喂青贮和多汁饲料,注意添加精料、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比例和酸碱度。

5 羊群的疫病防控

冬春季节的温度起伏较大,昼夜温差也较大,这对羊的生长非常不利,也会引发多种传染病,所以在入冬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每只羊进行免疫注射,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和补免。详细了解冬春季节常见传染病,并做好预防、免疫工作。冬春季是口蹄疫、羊痘等多种疾病的多发季节,提早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及疫病预防,并在入冬前进行预防性驱虫,提高羊群的免疫能力,确保羊群健康生长。

6 加强卫生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环境卫生的好坏、羊群体质强弱等因素可导致传染病发生,保持干燥的环境、清洁的棚舍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羊只保持旺盛的食欲,增加采食量。养殖场内棚舍常清扫、垫料勤更换,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除棚舍内的粪便污物,控制用水量,残料要进行筛选处理,已经污染的杜绝继续使用,清除到棚舍外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利用。消毒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杜绝因消毒不到位而导致羊只发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猜你喜欢

棚舍羊场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冬季养羊三要点
草原牧鸡的饲养及疫病防治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公羊触篱
如何修建肉鸭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