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食”皆好

2023-08-13栏目主持专家孟德宏编辑吴颖书法撰写陈沛漳汉翔书法教育书法导师

父母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东直门饭盆字旁

栏目主持专家|孟德宏 编辑|吴颖 书法撰写|陈沛漳(汉翔书法教育书法导师)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的民族。然而,我们对美食的热爱,还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人们对家人表达爱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对家庭团圆、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一起吃饭场景的美好期待。

这期 的“特别策划”讲的是和吃饭、食物相关的话题,我们也来一起探索一下“吃”“食”这些汉字的前世今生吧。

“吃”“喫”傻傻分不清

今天我们看到的“吃”,是口字旁加一个“乞”字。实际上它是一个假借字,本义是说话结巴、不流利,是口吃的“吃”。

那么在假借“吃”字之前,吃饭的“吃”应该是“喫”这个字。现在日语中还经常能看到这个字,它才是实际上“吃”的本字。“喫”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用刀契刻图案的样子。古人刻木为记,所以这个字又被引申为契约义,比如契约、地契。在《诗经》中有一段浪漫的话中也有这个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的是两个人约好了,生生死死,永不分开。那么“契”就有相互咬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意思。当“契”和口字旁在一起,表示的就是用口和食物接触,然后合为一体,也就是吃的意思。由于“喫”字和“吃”字的发音很像,所以慢慢地,“吃”字就被人们借来用作吃东西的吃了。

孟德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对外汉语系主任,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他的汉语课以风趣幽默著称,是校园里最火爆的课程之一。同时他还走出国门为世界各地的人开课,为多个国家进行汉语教师培训,也常年为学校的孩子们开展汉字故事课和国学讲座。

“食”分有趣

但是,“喫”依然不是汉字中表达“吃”最古老的字,最古老的字是“食”。这个字可好玩了,我们可以看到在甲骨文中,这个字的上面画的是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图案表示的就是“集中”“放到一起”。所以我们看到今天开会的“会”字,在甲骨文中,上面也是这个小三角。

甲骨文“食”的下面,画的是一个器皿,这个器皿叫簋。北京东直门有一条非常有名的美食街叫簋街,就是用了这个簋字。这个器皿的样子也被放大后做出了青铜雕塑,展现在东直门立交桥的桥头。

但是我们知道,在远古时期,中国还没有青铜器,所以最早的簋很可能是竹子编织成的,所以簋字是竹字头。簋这个器皿是指小件的盛放物品的器物,多是用于盛放已被煮熟的食物,也就是古人吃饭的饭盆。

一起吃饭,就很美好

那么,在饭盆上加上了表示“集中”“放到一起”的小三角形,让“食”字变得更加生动了,我们可以猜测到这个字想表达两种意思:第一,当看到有很多这样的器皿集中在一起,各自盛放了煮熟的食物,其实就是开始吃饭了,这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第二,吃饭的参与者可能也很多,因为要“集中”在一起。所以,从汉字中的“食”我们就能看出,自古以来,中国人如此重视吃这件事,是因为我们对吃饭、对美食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因为对食物的追求,而是因为吃饭意味着家庭团聚,意味着共同分享,意味着天伦之乐。

认识了这个字,理解了中国人对吃饭这件事情追求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许我们会对每天回家吃饭就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受,也会更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在饭桌前的团聚时刻。

猜你喜欢

东直门饭盆字旁
小狗“淘气”
衤衣字旁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宠物饭盆也要天天刷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谢亮
专家访谈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赵进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