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周青铜器龙纹饰体现的龙文化

2023-08-12王华

炎黄地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龙纹青铜器青铜

王华

青铜文化在商周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龙纹是商周青铜纹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态多种多样。随着文化意识、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断发展,商周青铜器的龙纹饰也在不断演化,并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商周青铜龙纹饰与当时的思想观念、礼仪制度、科技、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商周时代的特色,是一种内涵丰厚、变化多样的传统文化。透过商周青铜器龙纹饰,可以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宗教、民俗、思想观念的演变过程,认识青铜器龙纹饰所传递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现主要介绍了商周青铜器龙纹饰的渊源和类别,探讨了商周青铜器龙纹饰所体现的龙文化内涵,如显示王权的威严、倡导礼制之义,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

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纹饰之一——“龙”,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龙”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富有文化象征意味的纹饰。龙图腾虽然由来已久,但作为青铜纹饰,其最早见于商朝二里冈期,到商朝晚期、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龙纹的形态已经非常丰富。在商周时期,青铜具有敬神祭祀之责,因此,商周两代青铜制品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器形纹饰也显示出当时高度的物质文明。所以,对商周青铜器龙纹纹饰进行准确的识别,对了解其中蕴含的社会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周青铜器龙纹饰的类别

商周青铜器龙纹饰的渊源

商朝青铜时代的青铜龙纹饰起源于史前时代,在夏朝形成,在商朝前期受到陶器纹饰的影响。在史前时代,人们把龙看作祭祀以及求雨的神灵,认为其与星象相关,所以龙的信仰非常普遍,很多地方都有龙的遗迹,比如湖北黄梅县的卵石摆塑龙、河南西水坡的摆塑龙、山西陶器上的蟠龙纹等都是古代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将真实的动物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夏朝把龙看作是守护和吉祥的象征,而王公贵族则把它作为装饰物。例如,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就有龙纹饰,两侧对称,象征着一种天地与神灵的联系。商朝的主要特征是对夏朝的继承,而商朝则以“龙”作为主要纹饰。在早期的陶器、玉器中,龙的形态表现出了对称和抽象的特点。龙图腾在商朝后期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周王朝继承了商朝的文化,并结合自身的政治文化形成了新的“龙文化”。

商周青铜器龙纹饰的类别

商周青铜器上大部分都有龙纹饰,但是从商朝到周朝,这些纹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商朝青铜器龙纹的类别

在商朝早期和晚期,龙纹饰各有差异。商朝早期的龙纹饰比较抽象,如图1所示。图1中龙纹饰的立体感更强,这种纹饰主要起源于夏朝,在商朝早期也经常出现。此外,在商中期,出现了一种侧眼龙纹饰,青铜器上的龙呈张口、卷尾状,分布在饕餮纹的两侧。除了上述龙纹之外,在商早期,还出现了单眼变形龙纹、倾斜对称龙纹等纹饰。

商朝后期是青铜器的重要發展阶段,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制品,这些青铜制品上布满了形形色色的纹路,栩栩如生。这一时期龙纹饰的形象较为具体,比如鹿角、蛇尾等,这与古代人心中的龙形象比较接近,如图2所示。

到了商朝后期,侧眼龙纹饰比较常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真正的龙形。商朝晚期出现了许多侧眼龙纹饰,这是继饕餮纹之后的又一重要纹饰。侧眼龙纹饰起源于远古时代,龙眼有神,呈吐舌、舞爪的腾飞状。此外,还有一种侧眼龙纹饰也比较常见,龙竖起双耳,睁大双眼,牙齿锋利。这一时期的龙还有一种对称式形态,主要以龙鼻为中线对称。此龙的特征可回溯至良渚时代,其面部特征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2.周朝青铜器龙纹的类别

商晚期的龙形态对周朝早期青铜时代的“龙”有重要的影响。商后期和周前期是整个青铜文化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周在继承了商代后期的龙纹饰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凤凰纹饰渐渐与龙纹饰融合在一起。在周初期,青铜器上的龙纹饰非常丰富,如两龙首尾相连,头部侧向以及身体和尾巴呈螺旋状,两龙相交,一首双身,多齿龙纹等。到了周中后期,凤鸟纹逐步代替了龙纹。实际上,一些青铜器上也有龙、凤、鸟等的组合纹饰,具有周后期青铜纹饰的特征。最经典的是兽面纹觥,上面有大量的龙纹和凤纹,龙纹比较简单,而凤纹比较复杂;且凤纹是青铜的主体,而龙纹则是点缀。此外,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龙纹以线雕和浮雕为主,与商朝相比,西周更多地使用了浮雕技术。用这个方法制作的龙纹饰,一般都用于青铜的边缘和把手上,这个纹饰与庄严肃穆的造型相比更加生动。到了西周后期,又出现了一种镂空雕刻,不过十分罕见,仅见于少量青铜器上。

商周青铜器龙纹饰所体现的龙文化内涵

从商周时期的发展可以看出,在西周初期,青铜时代的龙纹基本上延续了商晚期的样式,但是又有些许不同。到了西周中期和中后期,原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龙的样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可见,在这一时期,西周青铜时代龙纹饰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第一,它是一种维护政权的手段;第二,它蕴含着周人的思想感情;第三,它的形状反映了商周人的审美观。

显示王权的威严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龙纹样主要是统治者用来标榜自己龙属、龙子的身份,彰显王权的威严。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国从远古时代就有龙的信仰,而在古代人的观念中,一个民族的认同是难以更改的。在商周时期,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龙,认为龙即神。由于龙的正义、忠诚和力量,龙纹样成为青铜器的主要装饰,也成为皇帝道德的标志,青铜器上的龙纹饰对弘扬皇权有很大的作用。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地位,维护社会秩序,将王权与神权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深化了人们对君权神授的认识,因此在很多青铜器上出现了龙纹样。在商周时期,封建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各种青铜器上的龙纹样代表着不同的身份,以显示尊卑。龙纹样雕刻得越精美,就代表器物使用者的身份越高贵,只有诸侯以上身份的人才可以使用带有龙纹样的器物,普通百姓的青铜器物是不能使用龙纹样的。《礼记·礼器》指出,龙象征着天子的身份,并且龙纹样也被广泛用于帝王的器皿和服装,商周时期帝王所使用的青铜器皿上均为雕刻华美的龙纹,纹路复杂,工艺极高。帝王祭祀时所使用的青铜鼎上面的龙纹雕刻恢宏大气,摄人心魄。除了帝王以外,一些王公贵族也使用龙纹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如周成王为了表彰太保召公的开国功劳,将“太保方鼎”赐予太保召公,方鼎宝器上面雕刻着形式各异的龙纹,方鼎周围为阳刻龙纹,鼎耳上的龙纹为立体状,雕刻工艺十分精美。在当时,一般青铜鼎的鼎耳不雕刻花纹,方鼎宝器鼎耳的龙纹样显示出了当朝帝王对太保召公的重视。可见,龙纹样不但是普通百姓的信仰,也是王公贵族的信仰。由此可见,当时的青铜器和龙纹饰在某种意义上维持了商周的等级制度,有助于巩固商周的统治。

倡导礼制之义

青铜器是礼仪制度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忠诚与信任的基础。青铜器的尺寸、数量和雕刻的龙纹样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代表着皇帝的“锡命之宠”和“功德之美,奖赏之誉”。从这个意义上说,青铜器龙纹样的装饰功能更加直接。所以青铜器上的龙纹样极为丰富,一是因为古代的美学需求,二是通过图案传递某种符号。以龙为主要装饰的青铜器在君主、臣属、宗族兄弟前所传达的应该也是庄重、肃穆、美好、吉庆等寓意。所以,在祭祀或宴乡用的时候,青铜器中的龙纹样与仪式中的“乐”结合在一起时,“龙纹”和“乐”就会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推动仪式的实施,履行“和”于礼的重大任务。诚然,青铜龙纹样的各种造型并非随意创造的,而是有着严肃和明确的意义。青铜器龙纹样造型的多样是当时的人们根据其造型和美学需求而设计的。而那些看上去十分诡异可怕的龙纹样只是商周时代的一种艺术形态,而它的符号性主要体现在当时龙的文化意蕴上。各种青铜器龙纹样所传递的恰恰是“正义”“和平”“公正”“忠信”等文化意蕴,它承载着古代人对“善”的宣传与追求。夏商王朝甚至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以“龙”字为载体,向人们传递了“王”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思想。青铜器龙纹承载着“王”的公正、威严、诚信和友好的美德,它把至尊的威严、道德、正义等精神传递给人们。因此,带有龙纹样的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商周各种重大的仪式,提倡礼仪之道,营造了君主、臣子各司其职的和谐气氛。“礼”字在艺术形态上所带来的视觉感觉与“乐”所带来的“声”感觉是相通的,也就是“节民心、和民性”。以这种方式让人民归顺于中央王朝,说明商周人早就懂得如何通过美术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青铜器龙纹所表达的含义,反映了商周以“文雅”的艺术来促进国家统一和巩固统治,而不是以“威吓”的手段逼迫人们“臣服”,这与一些古籍所述的周朝统治者的“德政”思想是一致的。

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

在商周时期,祭祀和战争是国家最重要的大事,青铜器不仅可以作为陪葬品使用,也能作为祭品使用,可见其重要性,而以青铜龙纹饰为代表的青铜器则更加重要。古代人祈求神的庇护,所以青铜兽形纹饰就有了“辟邪免灾”的作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龙可以控制降雨。《山海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龙主司水。在远古时代,天气阴晴不定,龙司水之位,使得龙在人们的社会观念中有着很高的位置,人们将龙视为上古时代的神祇。

另外,人類对龙的感情也源于一种对天地万物的简单情感,商周时期的青铜兽形纹饰与当时的兽类密不可分。人们认为,龙居住在一个有诸神的地方,统治着世间万物。龙纹饰仅反映了周朝人民对大自然的信仰,而这一时期龙纹饰的各种形态也反映出了“龙”在当时人们心中的神秘感。所以,当龙越来越神秘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更多关于龙的想象。因此,在周朝初期,龙纹饰被刻在青铜器上,刻有蟠龙纹的青铜盘也经常被用于各种祭祀求雨的场合,盘中的蟠龙纹与周围的小鱼纹样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龙为“鳞虫之长”的画面。青铜器上龙纹样奇形怪状的轮廓和突起的浇铸刻饰完美地表达出了一种无穷无尽的原始宗教情感,这种观念和理想无法用概念化的语言来表述。这不仅是因为龙的神圣性,还是因为周人对龙的一种特殊感情,既有对龙的崇拜,也有对自然的天然敬畏。

从对商朝到西周青铜时代龙纹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青铜器中的龙形态是抽象化、线条化、结构化的,经常用各种形态的龙结合在一起来点缀青铜器。“龙”作为纹饰和实用的组合,具有独特的设计规律,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纹样之美。龙纹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们心目中的造物主,代表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此外,“龙”与皇权的紧密联系,是“龙之命”的预兆。在古代,王权和神权的混合是很常见的,在中国也是如此。商周两代统治者借助民众对神的信仰来维持统治。因此,商至周前期青铜上难以捉摸的龙纹饰,既是古代先民的精神寄托,又是商周时期维持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先民无限的创意与想象力是其创造的源泉,而皇族维持统治秩序的手段则是其外在的机会。

(作者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猜你喜欢

龙纹青铜器青铜
青铜之光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苦难,使我们更坚强——读《青铜葵花》有感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