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WOT理论下高校俄语课程思政开展现状及路径

2023-08-11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劣势俄语教学方式

张 蕾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即通过隐性教育,将思政元素精准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1]。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及落实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促使思政教育与各学科达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高校俄语课程思政教育既有优势和劣势的内部环境,又有机遇和挑战的外部环境,如何提高高校俄语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并优化教育环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2],可以借助该方法分析高校俄语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将高校俄语课程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势(S)与劣势(W)、机遇(0)与挑战(T)等因素进行匹配,组合成4种战略机制,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及WT战略[3],如表1所示。

借鉴并修改胡忠东的高校课程思政开展现状调查问卷[4],对随机抽取的50名高校俄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情境调整为俄语课程思政。共回收有效问卷47份,采用SPSS 27.0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Tab.2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objects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高校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

如表3所示,超半数的高校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的了解,且29.80%的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了解得较为深入,这属于高校俄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S)。部分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不高,仅表示听说过,这属于高校俄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劣势(W)。

表3 高校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Tab.3 Russia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如图1所示,俄语教师感知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应包括7个思政元素。俄语教师对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及无私奉献精神的关注度较高,原因可能在于俄语专业就业面较窄,且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俄语教师更愿意在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及无私奉献精神上进行深入教学。

图1 高校俄语教师感知下的俄语课程思政主要内容Fig.1 Ma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in the Russian course under Russian teachers’ percep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2 高校俄语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情况

如表4所示,高校针对俄语课出台的相关制度、文件、要求及评价机制较为完善,但不同的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相关文件的感知程度有所不同。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更为了解,原因可能在于评价结果会影响到教师的评比。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总体较为完善,这属于优势(S)和机遇(O),但对俄语教师的普及度还有待提升,这属于挑战(T)和劣势(W)。

表4 高校俄语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情况Tab.4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3 高校俄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

如表5所示,多数俄语教师倾向于选择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相关案例的教学方式。大部分俄语教师选择在准备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少部分教师选择在基本教学环节融入思政元素,说明大部分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在课程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这属于劣势(W),同时也是机遇(O)。

表5 高校俄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Tab.5 Teaching methods adopted by Russia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2.4 高校俄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如表6所示,超半数的高校俄语教师认为有必要在俄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希望通过隐性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进行升华。

表6 高校俄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态度Tab.6 Attitude of Russian teachers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如表7所示,高校俄语教师认为俄语课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方式,说明俄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检验结果较为重视,这属于优势(S)。

表7 高校俄语教师感知下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Tab.7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erceived by Russia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3 结论与建议

多数教师认为,高校俄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较好,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较为完善,教学方式较为丰富,具备相应的评价机制,这属于优势(S)和机遇(O)。少部分教师认为,俄语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难找,说明在俄语课程思政挖掘能力方面还需提升,这属于挑战(T)和劣势(W)。

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建议:①以SO策略为导向,加强俄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挖掘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主题培训、会议及讲座形式,加强俄语教师对SO策略的认知与理解,引导教师发现、发展自身的优势和机遇,以此提高俄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②以WT策略为导向,引导俄语教师规避劣势和挑战。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竞赛、平台交流、校报及期刊等形式,向俄语教师传输WT策略的内容及意义,使教师获取到更多的前沿信息和思政教学技巧,以此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劣势俄语教学方式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