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乡村小学空间布局设计
——以云南省A小学为例

2023-08-11李羽晨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室校园

李羽晨

(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0 引言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义务教育理念从只关注理论而忽视实践转变为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及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特点[1]。学校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而传统的教学空间和活动空间形式过于单调死板,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不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特点。

乡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传播科学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乡村人口素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孕育乡村精神的重要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部分乡村学校无法满足当地民众的教育需求,导致许多乡村学生提前放弃学业或跨地就学,乡村人口逐渐流失。

本研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以小学教学空间与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结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模式、学生行为活动与空间的需求关系,建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性。以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的A小学为原型进行改造设计,通过实地考察获得一手资料,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以赋予旧小学新的生命及价值,为学生打造温暖舒适、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学习活动空间。

1 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空间布局的要求

1.1 素质教育理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理念逐步兴起。素质教育是教育观念的突破,是对教学方案、教学目标、教育方式、评价方法、课程安排等的深刻改革,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素质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观念,转变了师生角色定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以往保守的应试教育观念,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倡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1.2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空间布局设计

随着教育理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都相应发生了改变,小学的校园环境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3]。传统教室强调独立的互不干扰的空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学生活动空间、学习空间及生活空间划分不明确,功能缺失,尤为忽视活动空间及一些辅助空间的设置。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故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要做到功能多元化、布局丰富、边界融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习与活动相结合,将游戏寓于教学中,提倡建设开放型的教学空间,室内与室外相互联系,为学生营造个性化、从实践中学到知识、有创造力的多样空间。在教室空间布置上,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可用空间,添加多媒体教具、电子设备、图书柜等,丰富教室内部的装饰,灵活转变座椅的排列方式,注重学生间的探究与合作。可将教室空间的概念模糊化,学习授课的地点可以是整个校园,创造生动活泼的室内室外交流空间[4-6]。

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空间设计可总结为以下4点:①协调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②营造有归属感的教学空间;③使学校各个功能有机组合、灵活组合;④创造高度自由、变化多样的个性化校园空间。

2 云南省A小学校园空间布局现状

2.1 校园空间特征

A小学校园空间功能分区混乱,学习与休息区混杂在一起,学生缺少活动空间,运动设施老化。教室座位布局不可灵活变动,位置紧凑,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教室内设施配置单一,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该校有少量学龄前学生,却没有为其提供合适的活动空间。食堂设置在户外,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校园空间特征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校园布局存在的问题

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父母不能及时给予其思想指导,而长期缺乏父母的引导和关爱,使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性格孤僻、自卑,对外界事物抵触,不愿与他人交流等心理问题,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显得无助,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出现偏差[7],故在校园功能设计上应多考虑儿童的需求,设置活动区、绘画区、阅读区、娱乐区等,考虑到其特殊心理,建立儿童与父母可线上互动的聊天室、亲子互动区等。

3 A小学校园空间布局的改造设计

3.1 设计理念

校园空间是建筑部分与景观部分的结合,由众多元素相互融合而成,如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质选择、文化传承、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等。本研究以儿童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旧学校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及价值,注重儿童的空间体验,为其提供固定且安全的学习活动空间,创造充满欢乐并能够起到教育、安抚作用的互助成长型空间,让其感受到归属感,将游戏融入空间布局中,释放儿童的自由天性。

3.2 设计原则

对教室内的功能区域、座椅摆放、色彩搭配、灯光安排进行探究,注重学生学习与生活需求的结合。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教育即社会”,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及与社会接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教育应与生活相联系,学校应与社会相联系,学校生活要与儿童的生活相契合,校内生活要与校外生活相契合,学校生活应是充满现代精神的理想生活,在具体实践中让学校成为合乎儿童发展需求的雏形社会[8],故此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使教室空间色彩丰富,形状百态,灵活善变,充满归属感与家的温馨。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设计原则见表1。

表1 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设计原则Tab.1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3.3 设计元素

农村地区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环境。本研究从大自然中获取设计元素,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中山川、田野、自然植物中蕴含的设计元素,探讨素质教育下适合农村儿童身心发展的校园环境,减少乡村人口流失,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改造设计中,将室内和室外融入自然元素,如云朵灯、山川形状的书架、大树形状的共享书吧等,营造出有地域特点的校园空间环境。

3.4 设计草图

将A小学校园空间划分为3个板块:①个性化空间,主要包括阅读室、共享书吧、儿童室内活动区、共享游戏区,打破学校传统单一的方盒功能布局。②教学区域,主要包括教室及教师办公区。A小学共有6个年级和1个学前班,每个年级设有1个班,总计7个班,每班约有学生20人左右。将7个教室分散于教学楼的一、二层,以此促进各年级学生间的互动交流。③生活区主要包括寝室、卫生间、食堂等。A小学学生的上学方式主要为寄宿制,在改造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寝室、卫生间、食堂、浴室等必要的生活区域及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区和灵活的自由活动区域等空间,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归属感。校园空间设计草图详见图1。

图1 校园空间设计草图Fig.1 Sketch of campus space design

3.5 方案呈现

以阅读室、教室及走廊空间为例,进行具体的设计方案呈现。

1)阅读室。传统的图书馆书籍排列模式单一,一排排陈列的书架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浪费了有效的空间资源。本次设计中的阅读室极富童趣和个性,灵动的圆弧地面书柜造型与圆弧的吊顶相呼应,下沉式书柜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还能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在空间布局上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创新创造力,进而促进其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地面的圆弧书柜内铺设人工草地,搭配简约的白墙、木纹饰书柜,采用偏暖色调营造出温馨怡人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个小空间内放松身心。如图2所示。

2)教室。授课教室的空间应改变一成不变的长桌椅形式,学生桌椅应尽可能地轻巧。单人桌椅可灵活移动,可拼接,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室的墙面设有彩色方格储物柜,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的同时,有趣、多变、色彩丰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前教室的空间设计应以灵活组织、释放天性为目的。学前教室融入梯田元素,营造出地面的高低差,提升空间的层次感和自然感,增强教室的流动感,使感官处于发展敏感期和关键期的学龄前儿童的各方面感官得到良好地开发,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吸引其对学习的兴趣。如图3、图4所示。

3)走廊。走廊与教学空间联系最为密切,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场所,是课后利用率最高的空间,故应充分利用走廊空间。在走廊的设计中加入树元素,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供学生随时随地休息、阅读。如图5、图6所示。

图5 走廊设计草图Fig.5 Sketch of corridor design

图6 走廊设计图Fig.6 Design of corridor

4 结束语

对A小学校园空间布局的改造设计旨在加强教室内空间和教室外空间的互动联系,提升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内。素质教育理念下,要为学生打造组织灵活、充满个性化的校园空间,使其在生活中去学习,将教育和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室校园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