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就业引导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

2023-08-11李胜琴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就业率职业规划维度

李胜琴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 710000)

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许多高校开展了精准就业引导服务,旨在帮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就业机会[1]。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参加和未参加精准就业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参与调研的298名大四毕业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参加精准就业引导,对照组不参加。研究组共146人,其中女性82人(56.2%),男性64人(43.8%)。对照组共152人,其中女性84人(55.3%),男性68人(44.7%)。两组参与者的性别比例基本相同,专业分布较为广泛,涵盖了工科、文科、理科等多个领域。本研究从职业规划[2]、实习就业、求职技能3个维度分析精准就业引导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并根据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

1 就业及精准就业引导现状

从数据上看,研究组的就业率为69.2%,对照组的就业率为57.9%。为确定两组间存在实际显著差异,使用比例差异检验(Proportion Difference Test)进行验证。原假设为参加和未参加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就业概率相等,备择假设为参加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就业概率显著高于未参加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备择假设成立。

表1 比例差异检验结果Tab.1 Results of ratio difference test

对问卷进行整体可信性检验。考虑到克伦巴赫α系数是用来测量同一种概念的不同方面,故此针对职业规划、实习就业及求职技能分别计算克伦巴赫α系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α值大于0.7,问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表2 问卷的可信性检验结果Tab.2 Results of the credibility test of the questionnaire

由表3可知,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各维度均值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为了进一步确定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了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大学生精准就业引导统计结果Tab.3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recise employmen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表4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ab.4 Results of t test of independent samples

1)职业规划维度。职业规划维度大致分为职业市场、职业能力及职业认知三个方面[3]。职业市场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职业能力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及技能,并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职业认知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及发展方向,制定职业规划、长期和短期目标、行动计划等。研究组在职业市场、职业能力及职业认知方面的均值均大于4,在显著性为0.01的水平下,显著大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标准差更小,说明研究组的得分数据更为集中,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整体对职业市场、职业能力及职业认知更加了解,而对照组内存在个人差异,使得得分较为分散。

2)实习就业维度。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实习就业维度的得分如图1所示,研究组学生更能够认识到实习对就业的重要性[4],且t值为8.842,对应P值小于0.01,0.01水平下该差异明显,说明学生能够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使其结识更多专业人士,建立职业人脉,增强职业竞争力。在实习的可得性方面,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更能够找到并参加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实习。关于实习的有效积累,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不显著。

3)求职技能维度。在求职技能[5]维度,研究组各方面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值均超过1,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说明精准就业引导对提升大学生求职技能的作用较为明显。

2 大学生认为自身在就业方面的不足之处

采用多选的形式对大学生认为自身在就业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调研,内容包括缺乏自信、缺乏实践经验、职业规划不清晰、沟通能力不足及其他。由图2可知,研究组比对照组认为的自身不足之处要少,缺乏自信是对照组在就业中最大的不足之处,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紧张或焦虑,难以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从而在面试中表现不佳。排在第二位的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作好长期规划。排在第三位的是沟通能力不足。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无法与招聘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排在第四位的是职业规划不清晰。认真、客观、全面地评估自己,充分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及发展路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尽早作好规划,使自己能够满足目标职位需求,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图2 大学生认为自身在就业方面的不足之处Fig.2 Disadvantages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3 结论及建议

精准就业引导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参加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就业率显著高于未参加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在职业规划维度,参与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对职业认知的理解更为深刻,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市场,客观评估自身的职业能力。在实习就业维度,参与精准就业引导的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实习对就业的重要性,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符合自身职业规划的实习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在求职技能方面,精准就业引导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简历撰写能力、面试技巧及社交能力。大学生认为自身在就业中的不足主要包括缺乏自信、缺乏实践经验、沟通能力不足、职业规划不清晰等。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要肯定精准就业引导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积极作用,鼓励学校搭建在线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服务渠道,满足其随时随地获取服务的需求,同时配置专业的就业指导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精准就业引导中来。

2)精准就业引导不能仅针对毕业生展开,低年级的大学生在就业规划及发展方向上缺乏经验和认知,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职业讲座、实践培训、招聘会等职业发展活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提高职业竞争力及自信心。

猜你喜欢

就业率职业规划维度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