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以南京市为例

2023-08-11高菽菡莫海波管如月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公域私域赋值

高菽菡,莫海波,管如月

(南京邮电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南京 21002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客观上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全面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需要流动人口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的亲环境行为。认识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能促使流动人口在精神上形成合作共识,是强化其亲环境行为的重要环节[1]。厘清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

学界关于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多聚焦于社会结构、人口特征、文化等维度,较少有深入挖掘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及亲环境行为三者关系内涵的研究。本研究调研南京市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三个方面综合衡量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的快速积累,提升流动人口的融入感和归属感,有效规范人们的环境保护行为。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

参考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构建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影响问卷,在南京市开展调研,共发放5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2份。

1.2 变量设置

1)将亲环境行为设为因变量。将亲环境行为划分为私域与公域两类,通过对受访者过去一年内进行某项亲环境行为的频率进行测度,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赋值,“从不”“偶尔”“经常”依次赋值为1~3,采取因子分析法加总求和构建亲环境行为变量。

2)将社会资本设为自变量。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三方面[7]。以受访者对“您与邻居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频繁程度”“您与其他朋友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频繁程度”两个问题的回答测度受访者的社会网络,将“从来不”“一年1次或更少”“一年几次”“大约一个月1次”“一个月几次”“一周1到2次”“几乎每天”依次赋值为1~7。以受访者对“假定您的单位在调整工资或工作时间,使包括您在内的一大批人受到严重不公平待遇。这时,如果有人想叫上大家一起去找领导讨个说法,动员您一起去,您会怎么办”的回答来测度社会规范,将“无论如何也不参与”“看看形势的发展再做决定”“可以参与,但不出头”“大力支持,积极参加”依次赋值为1~4。以受访者对“您同不同意在这个社会上,您一不小心,别人就会想尽办法占您的便宜”问题的回答测度社会信任,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赋值为1~5,通过加总求和构建社会资本变量。

3)控制变量。性别方面,设男性为1,女性为0。年龄用受访者的实际年龄表示。婚姻状况方面,设已婚为1,未婚为0。健康水平方面,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健康、比较健康、很健康依次赋值为1~5。受教育程度方面,低教育程度、较低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程度、较高受教育程度、高教育程度分别赋值为1~5。宗教信仰方面,设有宗教信仰为1,无宗教信仰为0。社会公平感方面,完全不公平、比较不公平、说不上公平但也说不上不公平、比较公平、完全公平依次赋值为1~5。家庭收入状况以上一年的家庭总收入表示,单位为元。社会阶层方面,以受访者对所处社会阶层的自我判断,由低到高共分5个阶层,分别赋值1~5。

1.3 模型设定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具体设定如下:

envi_behaviorij=α0+α1networkij+α2trustij+α3normsij+Xβ+εij

(1)

其中,i代表个体,j代表受访者所属的家庭。因变量envi_behavior表示亲环境行为,自变量network表示社会网络,trust表示社会信任,norms表示社会规范。X表示控制变量,包括性别(gender)、年龄(age)、婚姻状况(marriage)、健康水平(health)、受教育程度(edu)、宗教信仰(religion)、社会公平感(fair)、家庭收入情况(income)和社会阶层(class)等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变量。εij为随机误差。

2 回归分析

2.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表1为对核心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私域、公域亲环境行为的均值分别为9.58、9.63,表明流动人口在亲环境行为上存在差异。私域、公域亲环境行为的标准差分别为1.664、1.523,表明流动人口的亲环境行为存在个体差异。

表1 核心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2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2可见,第(1)列和第(2)列的回归结果分别为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私域、公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积累越多,其进行亲环境行为的意愿和频率也就越高,即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发生频率。其中,第(1)列回归结果中社会规范的系数最大,第(2)列回归结果中社会网络的系数最大,说明流动人口的私域、公域亲环境行为受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影响的程度不同。

各控制变量对流动人口的私域、公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显著:男性比女性进行亲环境行为的意愿更强。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的亲环境行为会相应增加。已婚个体比未婚个体进行亲环境行为的频率更高。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更倾向于实施亲环境行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增加私域亲环境行为。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越强烈,其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意愿就越高。自身所处阶层越高、家庭收入越高的流动人口,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高,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意愿也越高。

2.3 稳健性检验

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变量的测度上,选取部分问题予以替换。社会网络变量层面,用问题“您和亲人、朋友之间的接触和联系情况怎么样”代替原问题,回归结果见表2的第(3)(4)列。社会信任变量层面,用问题“您同不同意在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信任的”代替原问题,回归结果见表2的第(5)(6)列。由表2可知这两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均稳健。

3 建议

为提高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的自觉意识,促进其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加强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强化流动人口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其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推进社会网络与人际互动建设,培育高信任度、高互动性的社会关系,培养和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信任水平,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亲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

2)重视对流动人口的环保教育,针对性制定提升方案。进一步宣传环境问题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关于亲环境行为的具体实践措施及其效果等。创新环保教育方式,生活化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强化流动人口对保护环境的心理认同,培育其环保责任感,激发其亲环境行为的实施。

猜你喜欢

公域私域赋值
私域进入深水区
私域进入深水区
L-代数上的赋值
MySpace私域烘焙店
尊重别人的私域,不随便干涉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焦点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全球公域秩序的现状及挑战
在公域领域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战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