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3-08-11农朝宇周蔓菁覃浩升陆增辉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农朝宇,周蔓菁,覃浩升,陆增辉

(1.大新县人民医院,广西 大新 532200;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0 引言

了解农村居民健康情况,及时干预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行为,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

卫生部公布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时指出,应采用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慢病患病率来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时指出,应采用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来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要。“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成为健康状况评价为主要指标[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杨光研究慢性病患病率与居住环境的关系,发现农村居民患慢性病的比例比城市高[2]。李元认为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有关[3]。顾心月认为慢性病患病率与收入有关[4]。李国飞认为影响居民14天内的患病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高[5]。柯攀认为14天内居民患病情况与职业有关[6]。马虹等人认为14天内患病情况与文化程度有关[7]。姚文娟等人研究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更好的评价[8]。张妍等人研究发现一天中睡眠时间在7~9 h的人群,健康自评分数最好[9]。次德吉等人研究发现日常的饮食习惯与居民健康自评状况密切相关[10];崔俊营等人研究发现,文化水平高低也能影响健康自评[11]。

以广西农村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问卷514份,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87.54%。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与慢性病患病率、14天内患病率、居民健康自评状况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广西地区农村居民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工具及结果

1.1 研究工具

1)慢性病患病率:过去半年里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

2)14天内患病情况:反映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其疾病负担。

3)居民健康自评情况:过去一个月内(30天)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述。

4)控制变量:结合广西农村地区生活方式和习惯,纳入影响健康的因素,将如“生病时,用迷信活动治病”等作为控制变量。

1.2 慢性病患病率多因素分析

以广西农村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为因变量,以其人口学资料及生活习惯为自变量,建立多个logistic回归模型,将显著性(P<0.05)的继续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年龄、是否饮酒、体育锻炼情况、BMI(体重指数)是影响广西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广西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多因素分析Tab.1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hronic prevalence of residents in rural areas in Guangxi

1.3 14天内患病率多因素分析

以广西农村居民14天内患病情况为因变量,以其人口学资料及生活习惯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影响农村居民14天内患病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性别与体育锻炼情况,见表2。

表2 广西农村地区居民14天内患病率多因素分析Tab.2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14-day prevalence in rural residents in Guangxi

1.4 健康自评情况多因素分析

以广西农村居民健康自评状况为因变量,以其人口学资料及生活习惯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年龄、BMI(体重指数)与居民健康自评情况有关,见表3。

表3 广西农村居民健康自评情况多因素分析Tab.3 Results of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health self-assessment of rural residents in Guangxi

2 研究结论及建议

2.1 慢性病患病率方面

广西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占18.3%。年龄越大,患慢性病的风险越高。饮酒是导致农村居民患上慢性病的因素之一。体育锻炼和体重指数也影响居民患慢性病的概率。患慢性病的原因多样,大多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缺乏慢性病预防知识导致的[4]。需提高乡村卫生院服务水平,下发慢性病知识宣传手册,引导农村居民患有疾病时及时就医,戒烟戒酒,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应提倡农村老年人多出门参加娱乐活动,农村年轻居民也要坚持体育锻炼,保持体重健康指数,合理饮食,避免“过瘦”“超重”等极端表现,预防慢性病。

2.2 14天内患病情况方面

广西农村地区居民14天内患病率为2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及体育锻炼是农村居民14天内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女性患病率(15.1%)比男性(5.3%)高,可能的原因是农村女性在家庭中操劳过度,加之生理期、更年期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病。缺少体育锻炼也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之一,农村居民农闲时在家中缺少锻炼,免疫力下降,给病毒入侵提供了机会。对于患有特殊疾病的农村居民,应提高相应的医疗报销比例,让他们更有效、更便宜地看病,使农村居民更愿意去卫生院治病,而不是偏信封建迷信。村委会应关注丧偶者、妇女、老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的健康状态,可指定特殊居民定期接受体检。

2.3 居民健康自评情况方面

广西农村地区居民对自身健康评价“好/很好,一般”的比例为85.4%,“差/很差”的比例为1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农村地区居民健康自评情况的因素有年龄及体重指数。年龄越小,对生活拥有越积极的心态,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评价就越好。体重指数也可能影响健康自评情况,肥胖或超重的居民会缺少自信,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评价相对消极。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年人及体育锻炼较少的居民群体身上,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村委会和乡村卫生院可联合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建议居民合理饮食、科学补充营养,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