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023-08-10蔡绍雷李相鑫陈晓光

山东化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职业病粉尘危害

蔡绍雷,李相鑫,陈晓光

(1.邹平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职业健康监管科,山东 滨州 256600;2.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辐射防护科,山东 菏泽 274000)

对某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平进行分析和检测,并结合该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现状,提出可行的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具体补充措施和建议。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

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

1.2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4]等。

1.3 方法

根据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及现场考察和工程分析结果,采用检查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并结合职业健康监护材料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 结果

2.1 企业基本情况

某公司在运行期间投入生产的设备运行正常,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正常,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良好。根据该公司提供的资料,该公司自运行以来未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已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该公司主要原料是硅石,辅助用料包括熟石灰、消石灰、粘合剂、矿化剂等,主要产品为耐火材料。

2.2 总体布局

该公司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厂区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为人流出入口和物流出入口,以实现人物分流。物流出入口处于厂区西南侧,人流入口处于厂区的东北侧。主生产区位于厂区西北及西南,主要布置破碎、供料、粉碎、球磨、混料、成型、烘干、烧制、捡选、包装等工序。料场及破碎工序布置在厂区西北角,破碎东侧依次为粉碎、球磨、混料工序,破碎南侧为添加剂制备(石灰乳制备),添加剂制备东侧为脱硫脱硝装置,添加剂制备南侧为成型工序,成型西侧为干燥工序,干燥西南侧为隧道窑,隧道窑南侧为成品工序。辅助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厂区中部,主要有空压机房、配电室、检维修、脱硫脱硝、化验等。该公司球磨、混料为多层布置,按照工艺流程,噪声较大的球磨机布置在建筑物底层,混料机布置在高平台,便于物料输送。产生高温的隧道窑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办公楼为多层布置。该公司除隧道窑未位于全年最小风频南南东风的上风侧,其余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厂房设计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2.3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该项目生产工艺主要是选取不同产地的石英石,经鄂式破碎机破碎到所需要粒度后,用圆锥磨破碎分筛,再由球磨机进一步研磨,贮存在料仓中。将磨细后的石英石投至搅拌机内,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铁、石灰乳及木质纸浆搅拌形成泥料,泥料进入压砖机中,挤压成型,形成砖坯。砖坯先进入烘干洞进行烘干(热源为隧道窑产生的余热),从烘干洞出来的砖坯经检验合格者再运至隧道窑烧成(燃料为天然气),即为产品。产品经检验合格者入库,不合格者粉碎后当作原料重新用于生产。该公司优先选用低噪声、自动化、 机械化设备。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 产生高噪声的设备设置减振基础,并单独布置。用人单位将产生粉尘、噪声较大的车间如生产车间、原料堆场集中布置于生产区;该公司各主要设备如破碎机、圆锥磨、球磨机、压力机等均设有除尘器。产生噪声、振动较大的设备如破碎机、圆锥磨、球磨机布置于地面并设减振底座。该公司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的要求。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根据生产工艺及现场调查和分析,针对工作场所现场生产实际情况,筛选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化钙、氢氧化钙、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各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表1 各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产生途径

2.5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2.5.1 防尘措施

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均采取密封设施,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皮带自动输送至成型机,栈桥均采用密闭式设置,避免粉尘外逸。在破碎、粉碎、球磨、混料岗位均设置除尘器,在鄂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上方设置集尘罩。在破碎机、料场设置喷淋设备,粉碎楼门前设置喷雾炮,在厂区内设置扫地车、洒水车,起到降尘、抑尘的作用。

2.5.2 防毒措施

生产车间设通风天窗和风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有助于毒物扩散,降低作业人员接触有害物质的浓度。隧道窑为微负压运行,防止有毒物质逸散;隧道窑设置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减少了毒物和粉尘的逸散。

2.5.3 防噪声措施

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产生高噪声的破碎机、圆锥磨、球磨机等设备单独布置并设减震底座,内墙敷贴吸声材料。

2.5.4 应急救援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酸碱灼伤、高温中暑等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配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在隧道窑设置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复合式多气体检测仪和急救箱,在脱硫脱硝岗位设置防毒面具和喷淋洗眼器。

2.6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2.6.1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破碎岗位和粉碎岗位所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32.1%和30.4%,高于10%,粉尘为矽尘。

2.6.2 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对存在矽尘的工作场所进行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结果见表2、表3,显示破碎岗位和粉碎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峰接触浓度都超过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表2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矽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检测结果

表3 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的峰接触浓度检测结果

2.6.3 噪声浓度检测结果

对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进行噪声强度测定,结果显示破碎岗位、粉碎岗位和成型岗位噪声强度(LEX,8 h分别为92.5,96.2和88.1 dB(A))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2.6.4 CO、SO2、氮氧化物和硫酸浓度检测结果

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

2.7 职业健康监护

该公司近3年来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5]等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能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及时安排劳动者复查或调岗。

2.8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该公司设置有健康安全环保部,由1名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该部门负责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治计划,组织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规范、完善。

3 讨论

对某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经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21版,该用人单位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的耐火材料制品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

耐火材料生产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以小型企业为主,耐火材料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料虽然不尽相同,但主要原料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硅含量均高于20%[6]。如果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当,可引起矽肺等职业病,属于矽肺的高发行业。该公司主要生产耐火材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了防尘、防毒和防噪声设施,配备了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该公司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设置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相关要求,但现场调查发现破碎机集尘罩有破损,粉碎机密闭性较差,粉尘现场打扫不及时,破碎机、球磨机、压力机本身噪声强度高,相应岗位工人作业时间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破碎岗位和粉碎岗位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破碎工、粉碎工、成型工个体噪声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建议该企业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该企业需进一步加强的职业病防治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的落实,对除尘器、集尘罩等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和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2)对产生粉尘较多的料场、破碎、粉碎、混料工作场所地面积尘及时进行清理,并洒水抑尘,防止二次扬尘。3)企业应加强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工作,使其能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增强生产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开展个体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检查,发现职工穿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不规范,对其进行处罚。4)企业存在一氧化碳等高毒物品和硫酸等致皮肤灼伤化学物质,检测结果虽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企业应加强现场通风、合理配置应急救援设施,尽可能将接触水平控制到最低[7]。5)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特别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中毒、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演练,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年演练一次。6)为破碎工、粉碎工、成型工等噪声超标劳动者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8]发放防噪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接触时间,使接触的噪声8 h等效声级低于85 dB(A);同时对以上人员定期进行电测听检查,及时发现听力异常人员并调离噪声作业岗位。

猜你喜欢

职业病粉尘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药+酒 危害大
人人都有职业病
粉尘大战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光散射法粉尘仪在超低排放的应用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