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式艺术插花的创意思维

2023-08-09武汉市中山公园管理处汪鹰

花卉 2023年15期
关键词:动势插花菊花

武汉市中山公园管理处/汪鹰

“美”是艺术创作的最终追求,“美”是使人得到欣赏愉快的欣赏对象的一种渴望,即有“美”侧就有“丑”,在学习东方式艺术插花过程中,“美”与“丑”相互共存、相互依托但不相互对立。即可以化“丑”为“美”又可以以“丑”衬“美”,这就是中国东方艺术插花的精华之所在。

一、美与丑的关系

在生活中和其他艺术创作中“美”与“丑”的存在,即是相互共存又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即是一种无法调和而又相互弥补依托关系。就像人的味觉感观意识形态和生活中甜与苦一样有冲击性,美好的感觉是甜的反之为苦。苦是感觉,甜也是感觉,甜是美好的生活和生活的一个美好愿望,而丑是生活中的失落,但是失落的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在生活中更加努力,使之达到平衡或生活得更好。在东方式艺术插花中,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共存而又相互不对立。吴晞的作品《风在吼》是以朽木为主要配景,朽木丢弃在墙角边好多年无人问津,无意中被她发现,深思熟虑许久开始思考创意,把多块朽木清理筛选、调整造型摆放再用炉火碳化处理,创作出一件优秀的东方式艺术插花作品。朽木锐尽沧桑的稳重加之拐枣枝条的飘逸再配上菊花,使丑陋朽木在菊花的映衬下达到美丑的调和关系。拐枣枝条弯曲飘逸缠绕在碳化朽木之上加强了作品强烈的动势,拐枣枝条的缠绕顺朽木之势做到“上轻下重,疏密有致,密不插针,疏可走马”,从而弥补并掩饰了朽木之“丑”也加强整体插花作品之“美”。不愧是全国菊展自由命题金奖作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创意目的。其创意:草青青兮副禄禄,幽幽心事、问我人儿兮、胡不归、冥冥相会,盼我人儿兮、胡不归、家乡等君回……整个作品中“美”与“丑”的对立与调和加之意境创意让人去寻思、去联想(图1)。

图1 风在吼

二、空间造型

艺术插花创作是在一个闭合空间内完成的,在这个空间内要有充分想象力。这个空间内有着复杂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注重透视、前后景、偏重感和强烈表现力。要做到上轻下重、预留空间、平稳过度,有节制的把握好整个空间,在这个空间内要考虑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动势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的多样性与统一感。东方式艺术插花中,比例与尺度不是花材的比例与尺度,而是整个空间造型的比例与尺度。有了比例尺度则均衡感也就稳重了,做到“丈山、尺树、衬马、分人”的比例,东方式艺术插花是一种不对称的造型,给人以活泼放松、自然的动感与动势,注重作品的均衡感,有动感与动势达不到均衡则会有不稳定感。均衡是一种抽象不对称的均衡,就像一杆秤调节秤砣来平衡其主体,在插花创意中主要通过轻重感的调节来达到。空间造型中的“上、下”是轻、重关系;“左、右”是动势均衡的关系;“前、后”是层次关系。动势可通过连续的手法形成循环动势。不同的动势所表达意境就不同,枝叶的扩展和花朵的朝向都决定了动势的走向,那么动势既要做到平衡又要做到飘逸,就得从植物花材和硬件架构上去创意思考。动势不同对意境的表现也就不同。意境是插花作品创作达到一种艺术境界,插花艺术的意境之美,就是将各种花材,配件通过人为的艺术手法组合的空间造型艺术。表现出一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又富含诗情画意的空间构图理念,使人产生种种联想,感受一种只可意会而又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空间并不是艺术插花创作的主要元素,而是在空间内怎么去构图怎样合理利用空间。空间造型是利用手中切花材料硬件摆设创作构思,来达到意境创意的目的,真正表达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艺术插花中的空间造型应理解为空间设计或架构设计,线条的表现是东方式艺术插花基础,横向、竖向、斜向和弧向线条在这个空间内是难以排列组合的,怎样达到质的变化,就要崇尚自然再加上个人情感来调和统一这些问题。《烟雨蒙蒙》这件作品在设计初困难大问题多,线条表现复杂繁乱,常时间苦思冥想无法开展而静静等待,当想到园林造景叠石才使插花创作打开新的思路。园林中我们常将石以“丑”为“美”,好的观赏景石要表现或达到“险、透、陋、瘦”的标准,最后决定以竹代替观赏景石进行创作设计,首先以竹取段再以每段长短不一进行比例放样,上下之间以45 度角平行处理成尖形,再按传统木工手法拼制成山体。一大一小的竹制山体初像表现出园林造景叠石的“险、透、陋、瘦”,山体的平行排列前低后高使主体层次表现出来。选择柳枝极为重要,弯曲度、倾斜度要贯穿整个山体之中并且占满整个空间。唯一的两只红鹤芋一长一短斜插来表明主题和层次感,再配花叶艳山姜近似平插来完成主体花卉的结构,两只红鹤芋右侧配一把自制传统小油纸伞,将两颗逸动的心融合在一起坚定地走向远方。险秀山体的竖线条,柳枝飘逸的斜线条再加之主体花组的横线条,充分表现这三种线条在东方式艺术插花中的可行性和共存性。线条之间的矛盾冲击使整个空间造型形成了循环动势并达到线条设计的统一。特别是柳枝的线条有疏有密,繁而不乱,既有直线又有曲线来表现风雨的力度,有露有藏多方位穿插在整个作品之中,形成整个作品空间的“循环动势”,故自由命题为《烟雨蒙蒙》。其创意为:我走进翠绿环绕的山径,向顶峰跋涉攀登,翠绿是我纯真的情,山径是我温馨的爱,在梦中思你恋你……(图2)

图2 烟雨濛濛

空间造型在东方式艺术插花中虽然不是主要元素,但是在空间造型的空间内,竖向线条的坚韧,斜向线条的飘逸和横向线条的稳重,使整个空间产生循环动势而又朦朦胧胧。花与叶之间相互衬托和依赖,花与花之间插技手法,花、叶、枝三者比例和上下均衡才能追求强烈的意境创意动势。空间造型是在以植物材料和其他配材为基础,通过插花技法和作者充分的创作想象力来合理利用空间,最终达到线条美、轮廓美和层次美的目的。

三、创意思维

这里的创意不是艺术插花中的花材和其他硬件的创意,而是立意构图创意,同时还要点名主体的创意。命题是先有命题再以创意,围绕主题去思考设计,而自由命题就很复杂,可以先命题再创意同时还可以先创意再命题。自由命题插花一般不会规定手法、容器和创作风格而是自由发挥,可以先把作品创作好再去发挥想象力去命题。艺术插花中的命题创意是引导人们去了解你设计理念的创意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意识,审美观点也就不同。同样的花材和器皿,不同的选手所创作的作品都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思维理念不同。好的艺术插花作品就得展示给人们欣赏,欣赏他创意风格和优美的故事情节。所以一件好的艺术插花作品要表达作者内在思想感情,表达意境、内涵、和创意主题。今年麻城斗菊比赛有艺术插花比赛项目,主体为“菊香麻城、圆梦小康”和一个自由命题,比赛要求以菊花为主材并规定插花的使用空间。当接到这项工作时,大家都很热情,但怎样用菊花表现主题是不得不考练作者的创意思维意识。麻城的人文景观、地域风情在思维中一遍遍搜索……最终命题插花锁定麻城著名景点龟峰山。龟峰山位于大别山中段,标志性的奇特景色——神奇的龟峰,它像神形绝酷一只翘首苍天的巨形神龟,堪称世界地质奇迹,被誉为“天下第一龟”又称“长寿山”,故插花作品命题为《菊映龟峰》。作者以松皮石材料为主题,通过制作山石盆景手法制作成雄壮龟型山峰,再以盆景底座为配盘形成主导硬件,尺尺之间“小中见大”形成强烈的横向动势。再插入菊花、南天竹映衬着龟峰,龟峰山的秋天在浪漫的菊花和南天竹映衬下更加雄伟壮丽。整个作品既有东方式艺术插花的手法又有中国山水盆景的特点,虽然山体酷似倾斜但在南天竹和菊花的调和下,烘托千层纹的山石使之稳而不倒达到了均衡的动势效果。在创意思维中既点明了主题又展现了艺术插花与盆景艺术的融合。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共存,同时也表现了主体和客体在艺术插花中的依赖共存关系(图3)。

图3 菊映龟峰

自由命题《菊韵》创意思维:以大、中、小三斗笠为插花容器再配上紫薇树杆为支撑构成主体构架,根据菊花花型、花色搭配合理插入每个斗笠中,再以三组团菊花造型风格统一来衔接斗笠容器,并用云南黄素馨枝条密集斜插形成动势,三个斗笠的摆放很重要,下大上小不能在一条线上,其倾斜度也略有不同。斜插密集的云南黄馨枝条由三组从上至下、从右到左延伸到展台面板上溅起白色的“浪花”。使斗笠、菊花和“浪花”融合在一起,在韵律与节奏上达到“质”的统一,整体创意思维表达作品命题中的“韵”并形成了优美的节奏感。落叶后的紫薇枝杆铁骨峥峥与菊花反差极大,并填补整体的虚位空间,右下角摆放瓜果和葡萄寓意着丰收的喜悦,整个作品既有均衡又有动势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上起到统一调和的作用。斗笠是民间劳作遮风挡雨的普通用具,只有春天辛勤劳作的付出才有秋天丰硕的收获的喜悦。贯穿整个作品,创意思维理念是一个多方位多元素行为思维意识,将其创意思维、空间构图及蔬果配件完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图4)

图4 菊韵

四、结束语

东方式艺术插花中的创意,是怎样创作一件好的作品,一件好的作品要有文化底蕴、有创意创新、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而创新是在创意的基础上是否达到超越自我的一种境界。思维是个人文化基础和对大自然认识思考,来推理的一种逻辑思维意识的一种表现。要从艺术角度来认识“源于自然,高于虽然”的升华理念,来表达一花一草在我们创意思维中都可能达到共鸣,“花木怡情”才是我们艺术插花追求的最终目的。之所以我的艺术插花作品和指导的插花作品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同仁的尊重,是因为我用真情善待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棵草。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表达我内在的思想感情来寻求人生美的真谛。

猜你喜欢

动势插花菊花
插花吟
菊花赞
新媒体文艺产业化的动势及其意义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工笔人物画中的动势表现探究
浅谈书法中的“势”
插花由易到难
讽刺插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