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秸秆露天焚烧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

2023-08-09苏姗姗赵梦霍捷王卫平刘辰琛

河北农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火点保定市火情

□文/苏姗姗 赵梦 霍捷 王卫平 刘辰琛

保定市是农业大市,下辖22 个县(市、区)地域广阔,拥有耕地面积797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0万亩。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550万吨左右,可利用秸秆量为460 万吨,虽然秸秆综合利用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但由于传统农耕习惯和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完善等原因,秸秆露天焚烧情况屡禁不止,禁烧工作形式严峻。2021 年3 月以来,保定市按照“疏堵结合、防控为主”的总思路,努力推进禁烧工作开展,火点显著减少,扭转了露天焚烧火点高发、频发的态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现状

2021 年,全 省 火 情5711 起,保 定 市757 起,占 比13.25%,排名并列第二,全省火点数量前18位县(市、区)无保定市所辖县(市、区)。2022年1~6月份,河北全省火情3942 起,保定市490 起,占比12.43%,全省排名保持第二。从趋势上看,秸秆垃圾禁烧工作总体平稳、逐年向好。

(一)火点特征

1.季节特征。不同季节焚烧物占比变化大,麦收秋收期间焚烧秸秆占比较大,2019、2020、2021 年麦收焚烧秸秆占比分别为60%、7.12%、50%,秋收焚烧秸秆比例分别为19.74%、25%、35.94%;春节期间焚烧垃圾占比较大,三年分别为20.41%、15.25%、100%;清明期间焚烧杂草树叶占比较大,三年分别为95.16%,79.87%,60%。

2.可燃物特征。在露天焚烧可燃物中,杂草树叶占比逐年上升,三年分别为55.67%、68.83%、85.12%;秸秆和垃圾占比逐年下降,秸秆分别为27.67%、16.67%、10%;垃圾分别为16.65%、14.37%、4.88%;工业废料占比极少。

3.区域特征。通过全市各县(市、区)火情数据的地域分布来看,保定市火情发生区域呈现出平原多山区少的区域特征,近三年全市平原县火情占比60%以上。

(二)工作举措

1.理顺体制机制,协调联动推进。2021 年3 月起,按照市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全市禁烧工作重点从“发现后处置”转变为“提前防控”,组建市政府禁烧办,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形成了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10部门“联合办公、联动执法、合力攻坚、强化调度、持续督导”的联动机制。通过开展“清零行动”,落实资金8329.92 万元,清理可燃物44.6 万余吨,突出重要节点,在夏收、秋收期间、冬季、春耕备耕期间开展专项联合督导,使禁烧工作持续有力开展。

2.积极有序疏导,着力消除隐患。大力宣传秸秆利用的好处和焚烧秸秆的危害,因地制宜,全力推进秸秆“五料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学习江苏、安徽经验,探索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消纳可燃物,消除焚烧隐患。

3.加强网格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市政府印发了《三级禁烧网格员管理办法》,统筹使用网格员,明确三级网格员负责禁烧期间的田块巡查及农户联防联控工作。

4.坚持严打重处,严肃追责问责。对禁烧工作薄弱的重点县(市、区),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约谈其主要负责同志,并下发督办卡,依法从快从严查处露天焚烧有关人员。2021 年至今,立案处罚706 次,立案处罚率86.1%,行政拘留9 人,罚款总金额90.3485 万元,问责917 人,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保定市禁烧办的成立,初步实现了联合办公,但县一级多数联合办公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对火情规律研判不深入、部署不精准、联动不到位,数字化监管治理部门化,横向信息分散、纵向传导滞后。

(二)秸秆综合利用需要进一步精准。目前,秸秆还田仍是秸秆利用的主渠道,但玉米秸秆还田量大、热值高,直接还田后在秋冬低温干燥阶段粗纤维不易腐解,造成土壤墒情差、冬小麦发芽率低、土传病虫害频发,不宜大量直接还田。此外,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占比偏低,秸秆收集、转运、利用系统没有形成闭环,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三)群众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农业农村发展历史看,上世纪70 年代前没得烧,80 年代随意烧,90 年代择时烧,现在是全面禁烧。每年3 月春耕备种时期,农民依旧有暖地、燎地边的习惯。“全民禁烧、人人不烧、处处不烧”的“大禁烧”意识尚未形成。

(四)惩戒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部分网格员责任心不强,敷衍巡查,对发生的火点,没有及时发现、处置,没有真正形成见烟查、见火罚的惩戒机制。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全可燃物管理,凝聚工作合力。秸秆焚烧占比逐年下降,去年仅占10%。建议强化露天可燃物禁烧的概念,把所有可燃物全部纳入范围,实行闭环管理。禁烧办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责任,交通部门做好道路两侧(路界内)杂草树叶清理工作;综合执法部门做好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工作;生态环境部门做好工业废弃物排查整治和长期监管工作;自规和应急管理部门做好森林和树木禁烧工作。

(二)强化疏导机制,科学综合利用。推动“产业带动,项目拉动,科学利用,综合治理”的有序疏导工作机制。加强产业研究和项目谋划,学习借鉴江苏安徽经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企业或农机合作社等为主体,试行每个乡镇建立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每个村建立临时堆放转运点,破解零散秸秆收储难题。推进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高值利用和成熟技术利用,提高转化率,促进秸秆全量利用和全域利用。同时,引导规范现有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生物质燃料掺混燃烧,扩大保定零散秸秆、杂草树叶的回收利用途径。

(三)强化清源机制,根除焚烧隐患。将露天可燃物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范围,完善常态机制,及时收集清理积存垃圾和杂草树叶,实现从“不能烧”向“不能有”露天焚烧可燃物转变。全面做好秸秆的粉碎还田和清理清运工作,安排设备和专人对田间地头、村庄周边、道路两侧等地进行清理,坚决从源头上消除露天焚烧隐患。

(四)强化责任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县、乡、村层层传导,户、人、地处处落实”的履责工作机制,针对露天焚烧的规律特征,麦收、秋收期间重点抓好秸秆还田,防范治理焚烧秸秆;春节期间重点防范治理焚烧垃圾;清明期间重点防范治理焚烧杂草树叶,同时倡导文明祭祀,严管冥纸冥币和火种。充分发挥乡村干部以及乡镇执法队和村级网格员作用,实现全天侯管理。

(五)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惩戒机制。持续加大宣传,开展全方位、立体式、高密度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禁烧氛围,引导教育群众自觉抵制露天焚烧行为。进一步加大对火灾案件和野外违法用火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查严处各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对露天焚烧行为露头就打,决不手软,震慑违法行为。

结束语:

秸秆垃圾禁烧工作意义重大,为实现蓝天白云保驾护航,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为建设保定“品质之城”增光添彩。各级部门要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广大群众要树立意识,全民行动,坚决抵制焚烧垃圾和秸秆的违法行为。相信在各级政府机关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让保定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火点保定市火情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成功处理沙漠火情
亚像元火点对红外预警卫星的辐射干扰特性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人身上有5个祛火点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