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3-08-08李冬秀洪霞陈婷玉向月方凤贞

护理学报 2023年14期
关键词:护理学传染病案例

李冬秀,洪霞,陈婷玉,向月,方凤贞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度学习理论是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分析、整合建构以及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高阶学习能力[2]。本研究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依托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

选取2023 年2-3 月本院2021 级护理专业4 个教学班共172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2名,女生140 名;4 个班学生均为三年制高职。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共16 学时。教学大纲、授课教师,教材、学时、进程,考核方式及难度均相同。

2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构建

2.1 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本课程由“传染病护理学”专业教师(4 名,其中教授1 名,讲师3 名)、校企合作行业专家(1 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 名,讲师)组成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都是中共党员,均有参与学院教学工作。为更好地开展“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工作,大家一起协同备课,对深度学习理论进行分析,同时以“传染病护理学”典型案例结合课程知识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深入探讨,使我们的课程既有政治高度、思政力度,又有人文温度,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同时课程思政融会贯通于课堂、教研及实践教学中,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2 开展全程育人 教学团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积极探索“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改革,推进全程育人有效路径。课程教师团队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框架,紧扣课前、课中、课后,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方式,营造“传染病护理学”案例教学情境和丰富教学资源形态,改革课程教学评价,做到探究思政案例在课前,感悟思政精神、坚定思政信念在课中,深入思政实践在课后,确保课程思政全程覆盖,让思政教育育人育心。“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安排详见表1。

2.2.1 课前:促进知识的理解 通过学习平台发布导学资料、布置预习任务,以4~6 名学生为一小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文献等方式寻找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活跃评判性思维。教师实时追踪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提交的资源及讨论等进行分类和总结,以备课堂授课参考。例如在寒假期间布置调查任务:传染病防治知识调查,了解所在乡镇群众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知晓乡情,去思考、体会、分析和探索,为今后学习、健康教育、服务群众打下基础;在传染病隔离、防护设施及用品这节,以三艘邮轮“钻石公主号”:整船隔离;“威士特丹号”:辗转多地漂泊9 d;“歌诗达赛琳娜”号:24 h 完成检疫。布置预习任务:三艘邮轮隔离下船的时间为什么不同? “钻石公主号”患病人数多的原因? 通过对游轮分布和不同下船时间的分析,让学生由衷感受到中国速度、中国力度,也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2.2.2 课中: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评判性分析、整合构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举行小组汇报,找准切入点自然融入课程思政,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展教学,点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力求达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双向并举。最后,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点进行总结,教师加以指导,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析出思政元素,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合与内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素质。例如:在传染病隔离、防护设施及用品这节,播放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李红教授介绍方舱医院的视频,让同学感受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课间播放热血出征的MV,激动人心的歌曲激发同学的共情: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同时实践操作穿脱防护服,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做好自我防护;播放援鄂校友视频,也让他们亲身感受广大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达到情感内化于心。

2.2.3 课后:拓展迁移,实践运用 课后布置思维导图、微视频、宣传小报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情感思维的调控,在行动中践行信仰的转化。例如:在传染病隔离、防护设施及用品这节,课后作业为小组协作将奥体中心改为方舱医院,培养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养老院,为群众义诊、倡导民众积极筛查乙肝、乙肝两对半结果解读等内容。暑假到所在乡镇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引导学生对社会群体的关爱,增强生命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学生为护理事业献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丰富第二课堂 课程思政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同相互作用,深入挖掘隐性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熏陶。如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编排“5·12”晚会活动、邀请援鄂校友返校汇报先进事迹等活动。学院成立双带头人工作室,制作系列微党课《献礼建党百年 护理深情演绎》,将党建引领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深度融合,并将微党课放于学习平台供学生反复观看,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职业精神的教育,提升护生职业素养。

2.4 构建教学模式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思想,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以各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激发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和内化,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转化为实际行动。本研究以“传染病隔离、防护设施及用品”为例,教学模式设计流程图见图1。

图1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图

3 教学效果

3.1 同行评价 授课过程中质量管理办公室随机安排校级教学督导员于“传染病护理学”课程第一次课、课程中和最后一次课进行听课,课程组教师随机听课,每次听课结束都立即进行课程思政评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分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师素养与创新特色等4 个方面,评价结果都是良好及以上。课程结束开展教学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本课程多措并举,思政教育巧妙渗透于课前、课中、课后,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拓展思政育人路径,教学感染力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实现高校的德育教育。

3.2 学生评价 授课结束后采用自主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教学效果。总体教学满意度为95.9%,97.7%的学生认为微视频、名人故事、案例讨论的形式更能领悟思政内涵(微视频81.4%、名人故事65.1%,案例讨论60%)。79.1%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挖掘充分[社会主义价值观“爱国77.3%、敬业70.3%”、安全意识(做好自我防护)91.8%和人文关怀 (尊重理解患者51.7%、保护患者隐私58.1%)]。

4 讨论

4.1 面向深度学习的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政素养 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喜欢生动的课程思政案例,最喜欢关于时事热点的探讨、知识点相关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等[3]。本研究中,97.7%的学生喜欢以微视频、名人故事、案例讨论的形式导入思政教育。因此,本课程多措并举,首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不同形式的思政融入(微视频、名人故事、新闻事件、案例讨论、思维导图、诗歌),多种形式丰富教学,从而达到思政的输入、内化和巩固的全过程。79.1%的学生认为“传染病护理学”培养了他们的防护意识、爱国情怀、职业素养,提示本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好。这可能是因为教学团队对“传染病护理学”思政案例进行深入挖掘,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有中国和外国的名人,同时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课前导学中情感激发到课中情感共鸣、情感内化,到课后情感转化,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中实现情感的升华[4],达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其次线上和线下教学充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素质中内化于心、课后参与实践活动外化于行,最终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同向协行,润物细无声实施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护理职业的价值感和使命感,思政素养显著提升[5]。

4.2 面向深度学习的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95.9%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良好,说明“传染病护理学”的思政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原因是:构建“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执行者[6]。在深度学习的理论指导下,课前教师提供思政案例,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思政案例的融入,丰富了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兴趣,课后加强实践,提升学生高阶学习能力。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紧密联系,翻转课堂,师生实时互动和反馈,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显著提升。

4.3 感悟与启示

4.3.1 教师思政融入贵在精 在“传染病护理学”授课中,可导入的思政案例很多,授课形式和手段也多种多样,主讲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授课风格,精心挑选优秀的案例,恰当地找到切入点,这样不会让学生感觉过度突兀。

4.3.2 学生思政感触重在悟 教师讲授思政切入点后,课堂中或者课程教学结束前要给学生适当的反思时间,或者以提问、感触、反思日记、思维导图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在第二课堂中不断充实,让学生从心领悟,外化于行。

5 结论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范围广泛,内容复杂。本研究在教学中增加课程思政,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达到素质提升和情感升华,为实现“三全育人”开辟了新思路。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创建课程思政案例库,拍摄优秀视频放于学习平台供学生反复观看,将是今后继续改进的方向,且本研究仅将深度学习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中,对其应用于其他课程尤其是护理综合实训等单纯实训教学仍需进一步探究,进而为推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护理学传染病案例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