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操作规程在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2023-08-08李淑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消毒

李淑阳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湖南 衡阳 42100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标准操作规程(SOP)管理腹腔镜器械的效果。方法:选择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6月所处理的340个腹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6月1日~6月14日接受的170个器械实行常规器械管理,6月14日~6月30日接受的170个器械均采用SOP进行管理;比较SOP实施前后的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并记录SOP实施前后的管理不良事件(器械缺损、锐器伤、院内感染)总发生率。结果:SOP实施后,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合格率与实施前相比较高(P<0.05)。SOP实施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8%,低于实施前的10.00%(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SOP管理腹腔镜器械可显著提升器械管理质量,确保腹腔镜器械在临床使用、管理期间获得全面的保护。

近年来,腹腔镜相关手术的微创、高精度优势促使其在临床受到广泛关注,而这一特征也决定了腹腔镜器械在设备维护及保养上耗费着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1]。尽量保证腹腔镜器械运行良好、性能正常,是减少相关设备维护费用的重要措施;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器械管理主要场所,于此区域内采取科学的器械管理方式是提高腹腔镜器械维护质量的关键。常规的腹腔镜器械管理多依靠操作人员的既往经验来开展,这一管理方式易受到操作人员器械管理能力、知识掌握度影响,进而出现指令与结果质量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与常规管理相比,标准操作规程(SOP)能够提高指令传递的准确性、针对性,并将质控工作贯穿于器械管理的整个流程,这对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依据客观标准进行整改具有积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就SOP在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腹腔镜器械管理提供有效建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6月所处理的340个腹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6月1日~6月14日接受的170个器械实行常规器械管理,6月14日~6月30日接受的170个器械均采用SOP进行管理。

1.2 方法

实施常规器械管理期间,先由器械使用科室人员对所用物品进行清洗和包装,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无菌消毒处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照岗前培训办法对各个器械进行清洗及消毒、无菌包装。

SOP管理器械的方法如下:

①专项培训:首先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团队需包括至少1位高年资手术室护士长,培训内容参考《消毒供应技术操作规范》《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等腹腔镜器械管理相关规范制定,评估既往消毒流程中不够规范、完善的地方,进而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参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制定洗消结果评判标准,最后制定图文结合的SOP模板供操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腹腔镜器械的回收、清点、分类摆放、包装、手术器械清洗、动力器械洗消、器械清洗效果判定等。培训期间应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针对每位操作人员实践过程中的失误再次对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参与培训的人员经消毒供应中心专科人员考核通过后可上岗操作。上岗后仍需针对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测,不断完善SOP相关内容。

②器械接收:接收器械前需确认器械是否具备合格证,获取设备科批准后接收。术后的污染腹腔镜器械,应经院内污染区专用通道直接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通道,同时由至少1位手术室高年资护士负责协调器械接收、规格及数量核对工作。

③器械清洗:根据器械的形状、清洁难度、可拆卸程度进行针对性清洗。清洗可拆卸类型器械时,应将器械分解至最小化状态后依次清洗各个部件;清洗术中植入物时,应在植入物专用清洗器皿中完成操作;处理部分手动清洗难度较大的器械时,应先将其置于流动水下冲洗,使用医用刷子刷净死角处隐藏的污垢,后置于放有多酶剂的器皿中浸泡刷洗,刷洗完后放入超声清洗仪器中清洗约5min,表面污渍较严重的器械可适当延长多酶剂超声清洗时长。清洗后通过目测或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观察器械有无缺损,若出现器械清洗质量不达标、器械有明显物质残留、器械损坏等不良情况,则需及时上报管理人员,并与管理人员一同分析管理质量不达标的原因,解决目前问题后将解决方式与组织进行说明,确保器械管理规范内容中及时更新器械管理质量不达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④灭菌管理:首先根据各类器械说明书来进行灭菌操作,其中手术植入物需先进行生物检测,待检测处确认合格后方可处理。根据器械说明书合理选择环氧乙烷、等离子灭菌等灭菌方式对器械进行处理。灭菌完成后需通过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3,4]检测物体表面有无残留细菌。

⑤标准化包装管理:清洗完成后,需核对器械表面重要信息是否在清洗过程中受到破坏,同时检查器械性能是否异常,确保器械条码具备可追溯性。于每台腹腔镜设备旁放置说明书、常规故障解除方案手册等操作指南,并合理根据各类腹腔镜器械用途对其进行合理区分,分类放置于专用储存柜内,定期清点并加强保养。运送器械的过程中应注意密封并保证器械不受损坏。

⑥SOP维护:严格执行标准腹腔镜器械操作规程,器械运送、清点、检查、分类、清洗质量等检查均对应专人。由相关科室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器械接收、洗消灭菌工作质量,评估腹腔镜器械处理过程是否符合标准操作流程,若出现工作标准模糊、处理后的器械无法满足腹腔镜手术需求等不良情况则将责任落实至个人,及时纠正操作偏倚现象,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定期对SOP内容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相关内容符合当前工作实际,保证SOP对器械管理程序具有实际指导性。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SOP实施前后的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并记录SOP实施前后的管理不良事件(器械缺损、锐器伤、院内感染)总发生率。

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评估方法:①采用ATP检测各时间段内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质量,在各器械洗消完成后,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无菌操作下,使用ATP采样棒对各种类器械的管腔、轴节等部位进行采样,后使用加拿大Lumin Ultra Technologies第二代ATP生物荧光检测仪及配套试剂检测物体中ATP荧光值相对光单位(RUL),若RUL值<100则视为洗消合格,RUL值≥100视为不合格;②评估两种管理方法实施期间零部件遗失、器械交接手续不齐全等情况的发生频次,并考核各时间段内人员对于不良事件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综合分析以上情况并参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5]来制定管理质量评估表评估管理质量,以百分制计分,得分≥60分视为管理合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施前后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合格率比较

SOP实施后的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表1.实施前后腹腔镜器械清洗及消毒、管理质量合格率比较[n(%)]

2.2 实施前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

实施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8%,低于实施前的10.00%(P<0.05),见表2。

表2.实施前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属于创伤性较低的一种术式,这类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仅与医师的操作水平有关,还与器械本身的性能有一定关系;若术中出现器械消毒不达标、锐器之间碰撞导致组织损伤、电切电凝器械外观鞘漏电等不良情况,不仅会拖慢手术进度,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6]。基于此,为促进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应对相关器械进行全方位、科学化的管理,而合理选择器械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腹腔镜器械管理质量。

院内消毒供应中心是开展腹腔镜器械管理的主要场所,既往消毒供应中心所采取的常规器械管理模式虽能够保证器械洗消、灭菌等操作的完整性,但管理质量往往仅依赖于操作人员、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的监管,管理流程的发展和应用难以保持客观一致性[7]。为弥补这一不足,应加强管理流程科学性,弱化个人因素对于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就SOP在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一管理模式在提高器械整理效率及管理质量方面与常规管理相比较具优势,提示合理应用这一模式对于提升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管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首先,操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是器械管理质量最直接的体现。SOP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每位操作人员均能够获得标准化的管理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囊括了腹腔镜器械管理的基本要求及特殊注意事项,还总结了既往器械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操作失误,并在监管过程中随时更新培训内容,有助于强化监管的时效性、针对性;配合不定期的器械管理质量抽检,有助于同时迅速发现管理过程中部分人员的不足之处,避免操作人员因个人因素而影响器械管理质量[8]。

腹腔镜手术器械结构较精细、管腔较细且缝隙较多,部分器械隐蔽部位甚至无法拆卸;在人员接受专业化培训后接收腹腔镜器械,可提高器械处理效率。接收器械时经院内污染区专用通道直接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通道,可降低器械在多方转运过程中接触外部感染源的可能性,弥补传统手术室内洗消在感染防控方面的不足。拿到器械后,将器械拆解成最小化状态,根据标准器械管理规范,在多酶剂联合超声清洗机下清洗腹腔镜器械,可利用多酶剂所含淀粉酶、糖酶对器械管腔内部及隐蔽部位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进行分解和乳化,同时借助超声清洗机的直进流优势促进器械表面污垢解离,加速器械表面、管腔内部残留物质脱落[9]。在多酶剂联合超声清洗影响下,腹腔镜器械的细管腔内咬合齿、缝隙部位及其他不规则表面的体液、血渍等污垢可获得彻底酶解及清除,阻止污垢表层形成生物膜妨碍灭菌因子与细菌等微生物接触,提高腹腔镜器械洗消效率。清洗过程配合SOP模式下的质控管理,可强化器械清洗质量管理的专业性。参考ATP检测结果等客观数据评估器械表面微生物、有机物残留情况,可及时发现清洗中的不良情况,而及时上报质量不达标的成因和解决方式可不断完善SOP内容,促使腹腔镜器械洗消流程趋于规范化,从而提高器械洗消质量。

此外,SOP对腹腔镜器械从接收、清洗直至存放、转运等环节均有明确的指示,操作人员能够在标准化流程指示下完成对于器械的处理工作。接收阶段确保器械规格及数量正确,清洗、分类阶段均有质控小组不定期抽查工作质量,及时将管理环节中的失误信息及解决办法上传至SOP,有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器械部件遗失、缺损的情况,保障各类器械在彻底消毒、灭菌的情况下投入临床使用,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及时更新SOP内容,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进而减少器械缺损、院内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本研究中,SOP实施后的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提示这一管理模式在提高管理安全性上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于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器械管理过程中应用标准操作规程有助于提升器械管理质量,确保腹腔镜器械在临床使用、管理期间获得全面的保护。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