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应用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效果分析

2023-08-08戚海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301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成功率

戚海滨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62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治疗环节所用措施方法差异,等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给予对照组(n=31例)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n=31例)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记录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血气指标及其心功能改善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aCO2、症状改善时间、呼吸节律积分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室间隔厚度(IVST)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价值突出,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效果较高,并可改善患者预后,可在后续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加以应用。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AHF,RF)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多入驻ICU病房,本病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本病的常规治疗实践中,多采用心脏按压、强心治疗、利尿剂使用、扩张患者气道,配合应用抗感染与抗菌治疗,纠正患者酸中毒症状,稳定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患者吸氧治疗等以挽救患者生命。而无创呼吸机的联合治疗,可收到较佳的临床效果[2]。此次研究为观察无创呼吸机应用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特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62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相关实验细节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62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遴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X射线胸片等辅助检查进行分析。酌情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依据治疗环节所用措施方法差异,等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50~74岁,平均(60.01±2.56)岁;实验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51~73岁,平均(60.02±1.7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n=31例)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n=31例)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血气指标及其心功能改善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对照组:建立静脉通道,心电图、血压等监测及其迅速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心脏按压、强心治疗、利尿剂使用、扩张患者气道,配合应用抗感染与抗菌治疗,纠正患者酸中毒症状,稳定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使用流程:评估→查对→解释→清除→摆体位→安置湿化罐→安装呼吸管道→连接氧源→连接电源并打开呼吸机→选择模式和调整好参数→选择呼吸机“待机”状态键→戴面罩并固定→呼吸管道和面罩连接并立即启动呼吸机送气→观察调整→整理用物→再次查对→记录并签字;治疗相关参数酌情调控。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情况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抢救成功率[n(%)]

2.2 两组其他指标情况

实验组PaCO2、症状改善时间、呼吸节律积分值分别为(4.79±1.03)mmHg、(9.05±2.34)h、(36.12±6.78)均小于对照组的(5.81±1.07)mmHg、(15.29±2.14)h、(50.0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其他指标情况比较(±s)

表2.两组其他指标情况比较(±s)

血液流变学指标 实验组(n=31) 对照组(n=31) t P PaCO2(mmHg) 4.79±1.03 5.81±1.07 3.823 0.000症状改善时间(h) 9.05±2.34 15.29±2.14 10.956 0.000呼吸节律积分值 36.12±6.78 50.04±7.63 7.593 0.000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结果与对照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LVEF(%) LVEDVI(mL/m2) LVSV(mm)实验组 31 54.42±8.64 6410.38±99.79 3.635对照组 31 23.37±7.95 6506.43±90.52 0.000 t 14.724 3.969 P 0.000 0.000

3.讨论

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急性发作期表现,尽早的药物治疗和对症抢救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可行性方法。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即无创呼吸机,该治疗方法是一种在呼吸道施加压力的人工呼吸器,是呼气末期正压的一个替代方案,也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的必要工具,在治疗本病中,对提升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其交感神经张力、提升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液二氧化碳浓度等疗效显著[3,4]。因而无创呼吸机具有改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对于本组患者,通过使用无创呼吸机,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帮助患者通气,有利于缓解患者肺部和呼吸的疾病;通过减缓呼吸肌的疲劳以达到较佳的作用。同时,无创呼吸机因不需要有创伤性操作就可以用,故比之气管插管,在辅助患者呼吸中减少患者负担的作用突出。面罩给气式方法,用于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但神智清楚的患者,在有效排除患者二氧化碳,改善呼吸性酸中毒,改善心衰症状上作用突出。对比医用有创呼吸设备,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可实时监测多项指标,如血氧饱和度、脉率、呼吸频率等,适应于医务人员紧缺等情况。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作为热门疗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可设置并自动调节吸入氧浓度,提供AutoFlow、SmartFlow功能,可快速提高氧合,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在ICU治疗该类患者中,能为患者提供更为质优的产品和服务,让患者预后救治效果更佳。

本文表1、表2、表3的研究中,证实了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aCO2、症状改善时间、呼吸节律积分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LVEF、LVEDVI、IVST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资料数据进一步佐证,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的pH值、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Internal jugular vein oxygen saturation)、左室射血分数(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心脏指数(CI,Cardiac index)、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效果观察;证实了无创呼吸机治疗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对比疗效及其EF、CI、LVEDd、LVED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80%和73.47%[5]。无创呼吸机在临床治疗中,以其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不需插管或气管切开即可实现对人工气道通气的开放性优点,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及早期呼吸衰竭中救治效果较佳[6]。无创呼吸机治疗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在急诊ICU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治疗安全性;尤其表现在治疗后,对患者的SaO2、PaO2、pH升高幅度,PaCO2降低幅度。治疗后总有效率76.0%(38/50)和98.0%(49/5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和6.0%(3/50),P<0.05[7]。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NTpro BNP及cTnI水平,救治效果极高;在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合度及氧合指数,24h、48h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Serum amino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Cardiac troponinI)水平变化指标结果上差异均突出(P<0.05)[8]。

从治疗机理来讲,ICU心力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危重,生理和代谢紊乱,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较高水平,因此多需要进行辅助呼吸干预。无创呼吸机使用后可以迅速改善机体的缺氧症状,瀑布样炎症因子抑制效应突出,防范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此外还有研究指出使用无创呼吸机后,改善患者通气换气功能,保持循环系统血流稳定性,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无创呼吸机治疗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大幅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潮气量及通气功能效果更佳,降低死亡率效果更高。通过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减轻肺水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呼吸衰竭。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心衰,改善症状。因改善症状类药物:主要作用为强心、利尿、扩血管,对应药物为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的硝酸酯类药物,该类药物可明确改善症状,但无法改善患者预后,患者生存质量差,死亡率较高。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中,Spontaneous自主呼吸模式可提供设置的吸气相的压力和设置的呼气相的压力,改善患者自主控制呼吸频率、改善患者吸呼比/吸气时间,应用此模式,呼吸机完全由患者掌握,舒适度较高。在吸气和呼气相均时提供相同的压力,帮助患者打开气道、提升其自主呼吸功能。主要用于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更在自主呼吸较强、仅需呼吸机稍微辅助的患者中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应用无创呼吸机效果不佳,病情进行性加重,此时可以考虑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抢救率极高,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效果较高,并可改善患者预后,可在后续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加以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成功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