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脑电图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08-08黄丽丽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脑电图室福建莆田351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脑电波脑电图脑炎

黄丽丽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脑电图室 (福建 莆田 3512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脑电图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于本院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抽取78例,均进行脑电图、CT以及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结果检出率,对比最终确诊结果回顾性分析脑电图检出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结果:在本组78例疑似患者中,检出74例患者活动背景节律变慢,其中9例患者存在局灶性或者弥漫性曼波背景。患者出现局灶性θ波,至少一侧半球受累,在颞区和额区最明显。脑电图检出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和最终确诊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CT检出16例,MRI检出18例,脑电图检出25例;中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CT检出21例,MRI检出22例,脑电图检出28例;重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CT检出14例,MRI检出15例,脑电图检出20例。脑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CT和MRI检出情况(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脑电图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优势,脑电图操作简便,可以重复进行,安全性高,能够直接反馈儿童脑功能情况,相比于CT和MRI检查方式检出率更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符合临床需求。

病毒性脑炎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于患儿感染病毒引起发病,多累及脑实质以及脑膜,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1]。患儿主要出现意识模糊、惊厥等表现,但大部分患儿预后结局良好。由于患儿血脑屏障尚未完全发育,若治疗不当容易存在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结局。对于病毒性脑炎应及早检出治疗,更有利于改善预后。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上,常使用CT、MRI以及脑电图进行检查。其中脑电图是一种新型技术,主要通过记录神经细胞活动产生的脑电波,评估神经细胞功能,脑电波受到脑细胞环境影响较为敏感,也会受到中脑网状结构所影响,能够灵敏反应出脑神经细胞情况,脑电图改变和患者病情严重性关系密切。本文于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疑似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进行研究,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78例疑似患者为样本,男46例,女32例,年龄3~8岁,平均(5.42±1.30)岁,其中74例确诊病毒性脑炎,轻型26例,中型28例,重型2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0~14岁;②急性发病,存在脑实质受损症状,脑脊液检查观察到白细胞升高或者结果正常;③家属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①存在颅内感染或者其他占位性疾病;②免疫性脑炎;③脑结构异常。

1.2 方法

患儿均接受脑电波、CT 以及MRI 检查。其中脑电波检查:使用NicoletOneVEEG脑电图仪检查,放置头皮电极,同时用参考和双极导联进行记录,持续记录30min以上,分别在自然睡眠和清醒状态下记录。指导患儿进行睁闭眼试验、闪光刺激以及过度换气。头颅MRI:指导患儿调整体位,对于哭闹、不配合患儿应镇静处理。设定T1WI中TR600ms、TE100ms,T2WI中TR1896ms、TE100ms。DWI中TR3615ms、TE128ms、B1000smm2,FLAIR中TR8000ms、TE140ms、T12600ms。使用磁显葡胺作为对比剂,间距2mm,层厚6mm,采样128×128。CT检查:用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以眶耳线作为扫描基线,至颅顶。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设定层厚5mm,间隔5mm,电压/电流120kV/160mA,扫描视野230×230,窗宽/窗位100/40。

1.3 观察指标

分别根据脑电图、CT以及MRI进行诊断,对比最终确诊结果分析脑电图检出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在本组78例疑似患者中,检出74例患者活动背景节律变慢,其中9例患者存在局灶性或者弥漫性曼波背景。患者出现局灶性θ波,至少一侧半球受累,在颞区和额区最明显。

2.2 脑电图检出结果对比

脑电图检出符合率97.44%(76/78),特异度75%(3/4),敏感度98.65%(73/74),和最终确诊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见表1。

表1.脑电图检出结果对比

2.3 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结果对比

轻型、中型、重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脑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15%、100.00%、100.00%。脑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CT和MRI检出情况(χ2=24.070、18.731,P<0.05),见表2。

表2.不同检查方式检出结果对比[n(%)]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于患儿感染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为大脑实质病变,神经系统在受到侵袭后引起病毒性脑炎[2]。患儿主要出现发热、惊厥等表现,由于病毒感染存在自限性,一般在2~3周即可痊愈,但由于患儿发热可能引起惊厥、意识模糊等多种并发症,甚至部分患儿出现后遗症,如癫痫、偏瘫等,临床上需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3]。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的不同,主要由于感染病毒种类的不同,分离病毒是诊断最可靠方法,但病毒检测要接受脑活检,患儿及家属接受度较低。目前对脑脊液病原检测是诊断金标准,但作为有创检查,耗时长,检查费用高,难以在临床上推广[4]。而由于病毒种类多,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敏感度较低,血清学检查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早期诊断需要寻找一种检出率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目前临床上常应用MRI和CT两种检查手段,这两种检查手段可以提供清晰影像资料,方便于医生观察。MRI和CT检查能够提供清晰影像资料,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清洗观察病灶位置。但由于病毒性脑炎早期并未出现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很难通过影像资料进行诊断,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病毒性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病,脑实质改变,出现神经细胞渗出、充血,造成脑部神经元生物电发生改变。在本病症早期,其脑部炎性水肿范围广,此时对患者实施脑电图检查可见弥漫性慢波异常情况,且重症患儿在检查结果不仅可发现水肿等病理改变,也可发现脑组织坏死与变性的特征,可见高波幅多形态活动。随着儿童病毒性脑炎的发展会导致大量神经细胞坏死,且水肿症状加剧而导致颅内压升高,波活动减弱并伴有部分伴同步阵发性与局限性、不对称的波幅活动情况,极期可在病变部位最严重位置发现爆发性抑制电活动,因此可以认为,患儿的脑电图变化情况往往与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疾病恶化程度存在相关性。随着患儿症状加剧,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的风险更高,一般对于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患儿,脑电图可100%显示重度异常。随着患儿症状改善,相应的脑电图也会发生改变,一般较临床症状好转的慢,脑电图显示轻度、中度异常者预后较好,而表现为以波为主的重度异常者往往病情较重,且针对脑电图检查结果发现局限性病灶患儿的预后差。因此可认为,在本病症临床诊断中运用脑电图检查方法可完成早期诊断,对于指导临床干预实践的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证明,脑电图检查能够对神经元生物电进行记录,发病早期可以观察到脑电波发生异常。主要体现在:①θ波期:可观察到θ波活动的频率从中央区扩展至枕区以及其他导联[5];②δ期:δ期主要在额区,逐渐向顶部和中央区扩散,表现出高幅δ波,存在广泛性特点;③α波消失期:出现α波频率降低并消失;④极期:极期是爆发性抑制脑电波,极期出现对应患儿预后较差[6]。因此θ波为早期,δ波为中期,α波为消失期。在患儿发病早期,由于中枢神经受到侵犯,引起大脑皮质缺氧缺血,脑功能减退,并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结构改变,难以通过MRI和CT影像观察到异常情况。随着病毒的继续感染,神经细胞表现出功能紊乱,脑电波异常表现进一步加强。同时脑电波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的优势,可以短期内重复进行,更能被患儿以及家长所接受。但脑电波检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低龄患儿身上,由于低龄患儿年龄过小,脑部神经元尚处于发育阶段,脑神经敏感度较低,影响到脑电图的检出率[7]。但病毒性脑炎患儿发病早期,中枢神经受到病毒入侵后,会表现出神经传导速度改变,脑电活动出现异常改变,随着病情严重化发展,脑电波异常活动更为显著,使得脑电图检出率更高[8]。一般情况下,当脑电波观察到θ波、δ波时,患儿已经进入重症状态,中枢神经受到感染后,脑组织也受到病毒入侵,患儿脑实质以及脑膜组织出现变性、水肿以及坏死,造成淋巴细胞浸润,炎症反应加重,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影响脑电波活动[9]。重型病毒性脑炎和慢性病毒性脑炎均会表现出神经元坏死和脑组织坏死的改变,急性患儿主要出现脑水肿,脑电图能够观察到弥漫性慢波改变,脑电图异常情况更为显著[10]。因此脑电图异常情况和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重型脑炎患儿中检出率更高。

经过对本组78例疑似患儿的诊断,根据脑电图检出74例患者活动背景节律变慢,其中9例患者存在局灶性或者弥漫性曼波背景。患者出现局灶性θ波,至少一侧半球受累,在颞区和额区最明显。可见脑电图检查能够观察到患儿的异常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辨别诊断。经过对比最终确诊结果,脑电图检出符合率97.44%(76/78),特异度75%(3/4),敏感度98.65%(73/74),和最终确诊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脑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精准判断患儿病变情况,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轻型、中型、重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脑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15%、100.00%、100.00%。脑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CT和MRI检出情况(P<0.05)。可见脑电图检查检出率显著优于CT和MRI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脑电图检查具有无创安全性优势,检查费用低,可以重复操作,患儿依从率高,漏诊率低,能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检出率,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开展,积极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治疗效果[11]。

综上所述,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脑电图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优势,脑电图操作简便,可以重复进行,安全性高,能够直接反馈儿童脑功能情况,相比于CT和MRI检查方式检出率更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符合临床需求。

猜你喜欢

脑电波脑电图脑炎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脑电波情绪分类算法的研究
基于脑电波传感器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