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泵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

2023-08-08赵曼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营养液胃肠道白蛋白

赵曼伊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 30021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肠内营养泵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其早期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早期营养支持方法为肠内营养泵鼻饲,参照组(n=50),早期营养支持方法为间歇灌注鼻饲。结果:营养支持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功能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内营养泵属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理想早期营养支持方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效果。

恶性肿瘤也就是人们俗话说的癌症,其相关的疾病有100多种,具体就是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不受身体控制的出现分裂、增殖,最后形成了癌症。胃肠道恶性肿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类型,包括的发病位置有胃、大肠以及小肠,主要的疾病类型包括胃癌、结肠癌等[1]。在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威胁,做好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水平、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其治疗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个方法与手段就是化疗,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与质量,获得较为理想的抗肿瘤作用,但是化疗的运用本身对人体就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伤害,可能会导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食欲,甚至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情况的出现,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就需要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保证其机体所需要的营养可以得到补充[3]。本次实验研究将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肠内营养泵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共包括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其早期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与参照组(n=50)。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82岁,平均(53.26±3.25)岁,疾病类型为胃癌的患者例数为17例、结肠癌的患者例数为15例、直肠癌的患者例数为13例、其他的患者例数为5例;参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9~81岁,平均(53.31±3.18)岁,疾病类型为胃癌的患者例数为19例、结肠癌的患者例数为15例、直肠癌的患者例数为12例、其他的患者例数为4例,对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且正在接受化疗;②患者具有肠内营养指征;③患者与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并签署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饮食禁忌的患者;②合并胃肠功能、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③有认知不清、精神异常等情况的患者;④合并存在鼻饲禁忌症以及未签署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为其提供营养风险筛查,根据具体的筛查结果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合理的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研究组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方式为肠内营养泵,在治疗的过程中在患者鼻腔内为其留置鼻胃管,在确定其在胃内得到了较为妥善固定之后做好标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液,在开始营养支持前需要将营养液加温至37~40°C,每日营养液的应用剂量控制在500~1000mL,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将鼻胃管与肠内营养泵进行连接,做好相关检查、维护后将泵入的速度控制在25~50mL/h,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的提高泵入速度,但是最高不能超过每小时100mL,并保证每日所需营养液在12~24h之内泵入完毕。

参照组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方法为间歇灌注鼻饲,鼻胃管的留置、营养液的具体剂量与加热操作等均与研究组患者相同。每隔4h为患者提供1次营养支持,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容量为50mL的一次性注射器与鼻胃管末端相连接,之后进行营养液的缓慢推注,并于每次操作前运用剂量为30mL的温开水进行鼻胃管冲洗。

1.3 观察指标

将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并发症(胃潴留、腹胀、腹泻、误吸)发生率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与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计数资料表示借助%实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借助±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分析比较

营养支持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分析比较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营养支持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与参照组各有患者50例,其胃潴留发生率分别为0(0)、6.0%(3例),两组患者相比χ2=7.822,P=0.035;腹胀发生率分别为2.0%(1例)、8.0%(4例),两组患者相比χ2=5.413,P=0.037;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1例)、8.0%(4例),两组患者相比χ2=11.672,P=0.041;误吸发生率分别为0(0)、6.0%(3例),两组患者相比χ2=15.033,P=0.033,统计学分析后可知,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

3.讨论

近年来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概率有所提升,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作为最基本的原则,而化疗属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4],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内正常的细胞造成影响,毒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影响患者的食欲以及营养状况,甚至部分患者通过经口进食无法及时获取所需营养,而需要开展营养支持[5]。

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来说做好早期营养支持是十分重要的,而肠内营养属于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泵属于一种可供鼻饲使用的营养型输液泵,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机壳、控制板、泵盖以及蠕动泵,具有自动输液、输完报警以及快排的相关功能,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食欲不高、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并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肠内营养液输送[6]。肠内营养泵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发挥连续或者是间歇喂养的功能,喂养的速度可以自行设置,喂养总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耐受情况进行选择,并可以在操作下自动实现管路的冲洗工作,可以在每次完成指定剂量营养液输送后自动附加冲水,保证了相关管道的清洁[7]。同时,肠内营养泵可以将营养液保存于密封、无菌的装置中,避免了对于营养液造成的污染情况,通过匀速、缓慢的泵入让患者更好地适应和接受,有助于维持患者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肠内营养泵是一种自动化的设备,其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仅需要工作人员放入适量营养液并调整好泵入速度,保证营养液处于恒温状态,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肠内营养泵的应用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效果,保证了患者机体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避免了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与康复奠定了基础。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支持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体重、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也就是说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具有较为理想的可比性,而肠内营养泵在早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可以避免患者体重出现较大范围的降低,有助于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水平的改善,促进了患者营养状态的调整。同时营养支持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基本相同,而运用肠内营养泵实施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相关免疫功能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证明了肠内营养泵的应用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过程中的显著效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这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化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泵在早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为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奠定了基础,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肠内营养泵是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一种理想早期营养支持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化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做好早期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而肠内营养泵与肠内营养泵鼻饲属于应用较多的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其中肠内营养泵的应用可以避免体重出现较大程度的降低,改善其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避免了胃潴留、腹胀、腹泻以及误吸等相关并发症出现给患者造成的影响与伤害,获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营养液胃肠道白蛋白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