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2023-08-08徐涛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骨二科天津3019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颈

徐涛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骨二科 (天津 3019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THA治疗、H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5%,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5.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量、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THA治疗效果显著,更有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病情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就是股骨颈骨折,老年人群是股骨颈骨折高发群体,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较大,需及时为其对症处理。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段,HA、THA均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纠正患者的骨折畸形,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本文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案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1~83岁,平均(70.53±2.7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70.95±2.8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年龄介于60~85岁;②无HA或THA手术治疗禁忌症,且同意接受手术治疗;③治疗依从性、配合度较高;④经专业人员讲解,已知研究内容、目的与相关注意事项,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缺失;②术前合并压力性损伤;③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④因各种原因退出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HA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成功实施麻醉之后,对其切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取Hardinge切口,对组织进行逐层切开处理之后,成功暴露髋关节,以“T”形将关节囊切开,在股骨颈露出之后,切断髋臼韧带之后,将骨折的骨头取出,应用电锯在断骨1.5cm处开始截骨,在对股骨扩髓之后,将直径合适的股骨柄假体放入之后,为患者放置引流管,并进行缝合处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THA治疗。嘱其侧卧位,麻醉后行皮肤消毒,将皮下组织切开,甲状腺拉钩牵开切口,使其关节囊显露出来,用电刀将其后关节囊与外旋肌切开,对股骨颈与股骨头脱位截骨,使髋关节脱位,递股骨头起钻行股骨头固定,将圆韧带剪断,股骨头取出,对髋臼进行处理,继续使用电刀将关节前后方的关节囊切除,将髋臼窝软组织剪除,然后对股骨近端截骨面进行修正,假体大小、长短确定后,对股骨髓腔进行冲洗,干燥后行假体安装,复位髋关节,伤口冲洗后缝合、包扎。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围术期指标:以两组手术时间、引流量、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为评价指标;②治疗优良率评价标准[1],优:患者治疗后,X射线示骨头与关节假体之间完全不存在骨长入问题,已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无跛行与疼痛感,可独立行走超过1km;良:治疗后,患者X射线示骨头与关节假体之间基本不存在骨长入问题,基本已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可独立行走距离≥500km,<100km,超过此距离后可产生轻微的疼痛感或跛行;可:X射线示患者骨头与关节假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骨长入问题,关节功能基本好转,有一定疼痛感或跛行情况,不建议独立行走;差:未达以上评价标准。骨折愈合优良率仅纳入优、良病例;③并发症发生率:以两组患者发生髋部疼痛、脱位率、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以及深静脉血栓为评价指标;④治疗满意度:通过为两组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治疗操作、治疗质量、治疗效率、治疗安全性以及治疗整体感受的满意情况,每项最低可评0分,最高可评10分,评分越高,患者对治疗越满意;⑤髋关节功能: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51分)、髋关节疼痛(44分)以及髋关节活动范围(5分)进行评价,最高100分,评分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成正比[2];⑥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1274)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物质生活以及活力指数进行评价,百分制,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3]。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更长,引流量、出血量更多,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引流量(mL) 出血量(mL) 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5 101.24±11.63 94.69±9.40 414.51±31.74 43.45±4.02 14.56±2.92对照组 35 76.75±8.51 66.52±12.48 281.86±19.72 64.74±9.59 19.31±3.23 t 10.053 12.112 2.648 10.666 21.001 P 0.000 0.000 0.011 0.000 0.000

2.2 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治疗优良率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4。

表4.治疗满意度比较(±s,分)

表4.治疗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操作 治疗质量 治疗效率 治疗安全性 治疗整体感受观察组 35 9.01±0.74 8.95±1.23 9.24±0.42 8.83±1.10 8.38±1.55对照组 35 7.49±0.70 8.02±0.98 8.27±0.68 7.52±1.24 7.34±1.11 t 8.828 3.498 7.180 4.675 3.22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2

2.5 髋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5。

表5.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5.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组别 n 髋关节功能 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活动范围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31.38±3.48 45.24±4.86 26.49±4.51 38.46±2.70 1.14±0.08 3.18±0.54对照组 35 31.53±3.55 40.45±5.58 26.52±4.48 34.25±3.67 1.17±0.11 2.21±0.30 t 0.178 3.829 0.027 5.466 1.304 9.289 P 0.858 0.000 0.978 0.000 0.196 0.000

2.6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GQOL-127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6。

表6.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6.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精神健康 生理职能 物质生活 活力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77.73±3.32 86.52±3.39 77.42±3.38 90.66±2.67 71.70±3.11 89.05±2.77 70.01±4.22 84.27±2.37对照组 35 77.86±3.56 81.32±4.08 77.54±3.23 86.82±3.75 71.43±3.15 82.68±3.19 70.18±4.81 79.01±3.16 t 0.158 5.799 0.151 4.935 0.361 8.920 0.157 7.878 P 0.874 0.000 0.879 0.000 0.719 0.000 0.875 0.000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可引发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从而影响到其日常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更甚者可致残。目前该病发病率正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逐年提升,其治疗应以早期无创伤复位为主。以往临床多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该疾病,但整体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常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4]。

本次本院分别采取HA以及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显示应用THA治疗的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多于应用HA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治疗优良率、治疗满意度、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异位骨化、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THA治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大,术中引流与出血量更高,手术时间更长,但其相较HA治疗可收获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将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使其住院时间缩短,将其生活质量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HA虽然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手术用时短,但现在临床普遍认为,一般75岁以下身体挺好的患者,尽量优先选择THA治疗,年龄超过75岁,或者即使75岁以下,但是身体特别不好的,有很多并发症的,可首选HA治疗[5]。THA可有效解决患者髋臼磨损以及髋部疼痛的问题,患者二次手术可能性较小,但其可对患者机体造成相对更严重的损伤,且对术者有较高的髋臼处理技术要求,尤其应注意为患者锉髓腔时维持股骨柄前倾角[6]。此外,THA治疗期间可将患者髋关节周围的病变组织彻底切除,并为其行人工关节重建,在该术式实施期间,所使用的人工股骨头以及髋臼分别由低强度模量金属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所制成,该类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且生物相容性较好,更有利于假体间的紧密配合,将头臼的磨擦力减小,使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7]。同时,THA后患者疼痛度相对较低,这对于其尽早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更加有利,可使其更快、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将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提高[8]。

笔者基于HA能满足老年患者基本的髋关节活动需求等因素,建议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与需求,合理为其应用手术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9]。同时不论是HA手术或是THA手术,术前均应对髋臼尺寸、髋臼外展角、股骨联合前倾角以及股骨头尺寸进行仔细的测量,尤其是为患者行HA治疗时,应特别注意为其选择大小合适的人工股骨头,术中对股骨头尺寸进行仔细的测量,避免由于股骨头尺寸过小或过大而增加患者的术后不适与疼痛感,将其翻修手术率降低,最终使患者更加认可手术治疗方案[10]。

总之,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可行性强,实施效果较好,临床在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对症处理,对于一般情况尚可,手术耐受者,可优先选取THA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颈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