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鞠丸解郁组方思路及其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2023-08-08汪梦情眭道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香附苍术中焦

汪梦情, 眭道顺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以面部和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好发,皮损可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以及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据统计,中国人群的痤疮发病率为8.1%[1]。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免疫炎症反应等有关[2]。中医学中,痤疮常被称为“肺风粉刺”,其病因病机初发者多与肺经风热、湿热内蕴有关,久病者常以痰瘀互结而立论。结合临床实践,本课题组认为,气、血、痰、湿、食、火六郁均可致痤疮,其治疗可采用越鞠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以下结合临床实际,围绕“郁”的病机以探讨越鞠丸解郁思路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以飨同道。

1 越鞠丸组方思路分析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出自朱丹溪所著之《丹溪心法》[3]64,用于治疗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饮食不消、嗳腐吞酸为主要症状的郁证,为治疗气、血、痰、湿、食、火“六郁”之代表方。全方主要由香附、苍术、川芎、神曲、栀子5味药物组成。

1.1 诸郁以理气为本,气畅则郁舒明代医家吴鹤皋认为,“越鞠”为“发越鞠郁”之意,并指出越鞠丸中的香附行气,川芎调血,苍术燥湿,栀子泻火,神曲消食,五郁得解则痰郁亦可随之而消。六郁中最关键者当属气郁。《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郁则诸郁随之而起,而其余五郁不解,又可加重气郁。因此越鞠丸用药的基本思路为理气,气畅则郁舒。明代的李梃在其《医学入门》中也指出,六郁治以“顺气为先,降火化痰消积分多少治”[4]。后世也对此多有发挥,如“气行则血行”“治痰先治气”“宜降气不宜降火”等。

1.2 治郁证从中焦着眼,以复升降消导朱丹溪认为,诸病多生于郁,并多次指出“凡郁,皆在中焦”[3]64,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为“六郁”病机的关键。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中也明确指出,苍术、川芎为“总解诸郁”之主药,缘“凡郁皆在中焦”,宜“开提其气以升之”[3]64,且在之后的治疗六郁的加减方中作为主药频频出现。这也佐证了越鞠丸所治之典型症状是以中焦脾胃症状为主。朱丹溪认为,中焦脾胃为五脏六腑之主,其他脏腑一有怫郁,中气则因而失和而先郁,因此“郁病多在中焦”。六郁可互为因果,且可相互兼夹,但中焦升降传化失常为其病机枢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中焦脾胃为水谷之海,脾气散精而灌溉四旁,居中央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理气需立足于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通之有道、布之有循。朱丹溪所拟越鞠丸,其理气思路秉承“凡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的原则,合中焦升降之序。越鞠丸中苍术辛烈主升以燥湿郁,香附辛平主降以行气郁,配合四通八达之川芎,为通阴阳气血之使。诸药合用,脾胃既布,水谷之气得行,则阴阳脏腑之郁,皆因脾胃气机顺畅而得通利。

2 痤疮的发病与“六郁”

2.1 气郁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年少气冲,面生疱疮”。临床中不难发现,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青年人生机蓬勃,肝气旺盛。肝在五行中属木,主生发条达。如若阳气内郁不得升发则易发为痤疮。形成气郁的原因有三:其一,情志不畅。现代人精神压力较大,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而气郁。其二,少动。年轻人形成手机依赖,久坐久卧,运动减少。阳气不得发泄,伤气伤形,有碍肝木条达及肺气宣畅,从而致气郁。其三,饮食不调。《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 ,精神乃央。”过食辛辣则有碍肝气,过食甜腻则土壅木郁。

气郁则湿、热、痰、瘀等应运而生,因此气郁多兼夹他郁。临床上气郁为主的痤疮患者,郁轻则痤疮色红,或伴瘙痒疼痛,常有情志不畅之状;郁久则痤疮色暗,且多兼夹怠惰嗜卧、四肢沉重、大便黏滞等湿象,或口干口苦之热象,女性患者多见经行乳房胀痛,或伴痛经血块;舌象多变,脉多沉弦。

2.2 血郁(血瘀)《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不从”,即指营血运行受到了阻碍,可理解为血郁(血瘀)。痤疮之血郁(血瘀)主要有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灵枢》指出,寒邪客脉中,则血涩而不通,寒凝血瘀,遂生痈肿。《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明代申斗垣的《外科启玄》对此也有相应阐发,认为痤疮乃因受风而生,或因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故而汗出肌疏、外遇风寒则易致寒凝而血瘀。气滞可致血瘀,血瘀亦可引起气滞,血瘀日久可郁而化火,火灼津液则生痰,故而临床上血郁常兼夹气郁、火郁、痰郁。血郁明显的患者痤疮多颜色暗红,疮形坚硬饱满,瘢痕结节久不消退;女性患者常伴㢮痛经血块;舌质暗红,舌上瘀点,苔薄白或微黄,舌底静脉怒张,脉细无力或脉弦。

2.3 痰郁百病多由痰作祟,痰之为病,诡谲多端。《丹溪心法·痰》[3]24中详细列举了因痰致病的各种症状如喘咳、呕利、眩晕、心悸嘈杂、痞隔、壅塞等,并认为“痛肿”也可由痰所生,大抵痰阻气机,营气不通则卫气归之,疮肿由此而起。痰郁或因饮食不节,脾气受损、运化失健,从而化湿生痰;或因素体火盛,灼液成痰。痰随气行而停滞于肌肤腠理,遂致气滞血瘀;痰之为患,可“为痞隔,为壅塞”,遂成食郁;可“为呕为利”,遂成湿郁;痰致气机郁滞,久而化火,遂成火郁。故而痰郁为病,常兼夹其他五郁为患。痰郁明显的患者典型表现为囊肿型或结节型痤疮,结节坚硬,疼痛不甚,胃痞纳呆,或呕或利,或形体肥胖,舌苔滑腻,脉滑。

2.4 火郁《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热瞀瘈”“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胕肿”皆为火象。临床上,火郁明显的痤疮患者多表现为红色炎性丘疹,并常伴有皮肤烘热感、烦躁,且常合并便秘、口臭口苦、呃逆反酸等胃肠道症状。循症溯源,认为形成痤疮火郁的原因关键在于气机壅滞。无论外感六淫、五志过极抑或痰饮瘀血阻滞等,均可为壅滞之机。火郁易耗伤阴血,灼液为痰,炼血成瘀,从而形成痰瘀互结。《诸病源候论》言:“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故而火郁又常与湿郁相兼,湿热相搏,上熏于面而发痤疮。因此,临床上火郁与气郁、痰郁、血郁、湿郁常密切相关。

2.5 湿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疿”。临床上,无论外湿或内湿,均可郁而成痤。清代名医尤怡所著的《金匮翼》,对湿的来源与相应治法作了详细论述[5]。尤怡认为,湿气来源不外“天之湿”“地之湿”“饮食之湿”“汗液之湿”“人气之湿”,并继承《黄帝内经》中因势利导的祛邪思想,主张在上在表多汗之,在下宜渗之,在中在内宜分消走泄。现代人每遇酷暑即多食冷饮冰镇、蛰居空调环境中,故少有阳气宣畅之机;又嗜食甜腻致脾湿内生,喜涂脂抹粉而使玄府闭塞,湿热郁阻于毛窍,甚者为痤疖,微者为疿疮。皮疹加重者多见于多雨多湿的夏季。故而痤疮之湿主要有自然环境之湿(夏季加重)、汗液之湿、饮食之湿。此外,阳气不畅达则津液易停而为湿,如清代冯楚瞻在其所撰的《冯氏锦囊秘录》所言:“湿气本不自生,多因火热拂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湿”。因此,湿郁常与火郁相兼而行;湿好困脾,脾失运化可化生食郁;湿性黏滞,阻滞气机遂成气郁。临床上,湿郁明显的痤疮患者,多表现为头面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痛痒,或伴脓疱,夏季皮损加重,伴纳呆倦怠、便溏不爽、汗出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6 食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现代人喜食甜腻、油炸,饮食不节,肠胃乃伤。外加情志不畅,肝木克伐脾土。脾气受损而运化不及,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食郁由生。长期食郁不解,水谷因运化不及而易化湿生痰、阻滞气机而加重痤疮。《丹溪心法》记载食郁的典型表现为“嗳酸,腹饱不能食”。临床上食郁明显的患者除见痤疮相关症状外,往往伴有腹胀纳呆、嗳气、泄泻、腹痛等中焦升降失常之象。

3 基于越鞠丸组方思路自拟解郁消痤方治疗痤疮

“凡郁多在中焦”,痤疮之郁亦无囿其外,然诸郁以中焦失常为关键。越鞠丸组方思路以理气解郁为本,恢复中焦升降消导为要。本课题组借鉴越鞠丸组方思路,以解痤疮之郁,自拟解郁消痤方治疗痤疮,方药组成为苍术15 g、香附10 g、川芎10 g、白术30 g、茯苓30 g、栀子10 g、僵蚕10 g、蝉蜕6 g、姜黄10 g、大黄5 g、生甘草6 g。

自拟解郁消痤方中的苍术辛烈主升,疏泄阳明之湿;香附辛平主降,为“气病之总司”,行气解郁;川芎辛温为四通八达之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旁通络脉,为通阴阳气血之使;白术甘苦温,为“补脾气第一要药”,补脾燥湿、健运中焦;茯苓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配合苍术、白术共奏健脾运脾之功;栀子苦寒善清三焦郁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僵蚕、蝉蜕味辛气薄,能散风清热,轻浮而升阳中之阳;姜黄辛苦性寒,行气活血解郁;大黄苦寒,善能通腑泻热,合用姜黄共降阴中之浊阴;生甘草调和诸药,合栀子导热下行。诸药合之,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气畅血行,湿化火散。方中无化痰消食之药,缘中焦升降传导复健,“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痰郁、食郁俱消矣。临证可随证加减,若气郁明显者可增加香附、川芎用量,血郁明显者加桃仁、红花,痰郁明显者可加半夏、胆南星、浮海石、瓜蒌、贝母等品。《本草纲目》云:“火郁微,则山栀、青黛以散之,甚则升阳解肌以发之”[6]。火郁明显者可加发汗之品,如葛根、麻黄之类,或采用放血疗法;湿郁明显者,在外在表如汗液之湿、自然环境之湿,可采用发汗祛湿法,配合运动导引令湿气随阳气宣泄;在内之湿如饮食之湿,则应采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之品,多管齐下,分消走泄。食郁明显者,可加山楂、麦芽、神曲等消食化积之品,配合饮食调摄。

4 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女,学生,23 岁。2021 年6 月18 日因“面生红色丘疹1 年余”初诊。患者自诉曾以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多西环素口服、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擦,治疗数周,疗效欠佳。刻下症见:形体中等,皮肤油腻,面部红色炎性丘疹,部分丘疹顶部可见脓疱,多分布于口周及面颊,皮肤烘热感,烦躁性急,汗多而黏,口臭,入睡难,纳呆腹胀,便溏不爽,小便少;平素经行乳房胀痛,月经量少、痛经血块;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舌苔黄稍腻,舌尖点刺,脉沉细而数。结合典型皮损特点,西医诊断为痤疮;中医诊断为粉刺,辨证为气滞血瘀、湿热搏结。治疗以解郁消痤方加减。处方用药如下:苍术15 g,香附10 g,川芎10 g,白术30 g,藿香10 g,佩兰15 g,茯苓30 g,神曲10 g,栀子15 g,淡竹叶10 g,生甘草6 g。7 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300 mL,分两次于早晚饭后温服。并嘱其精简护肤,勿化妆,规律作息,饮食忌辛辣甜腻冰镇之品,每日练习八段锦,以全身多处出现汗珠为度,汗出蒸发后温水沐浴。

2021 年6 月25 日二诊。患者面部新发痤疮量减少,口臭、纳呆腹胀较前明显好转,大便成形,但仍难以入睡,皮肤烘热感仍然存在,原有红色丘疹无消退迹象;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舌苔薄黄,舌尖点刺,脉沉细而数。处方用药如下:苍术10 g,香附10 g,川芎10 g,白术30 g,茯苓30 g,淡竹叶10 g,栀子20 g,淡豆豉10 g,僵蚕10 g,蝉蜕6 g,姜黄10 g,熟大黄5 g,生甘草6 g。7 剂,每日1 剂,煎服法同前。皮肤护理、日常作息及饮食宜忌等同前。

2021 年7 月2 日三诊。痤疮基本无新发,眠可,皮肤烘热感完全减轻;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弦。处方用药如下:苍术10 g,香附10 g,川芎15 g,白术30 g,茯苓30 g,姜黄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5 g,益母草30 g,炙甘草6 g。7 剂,每日1 剂,煎服法同前。皮肤护理、日常作息及饮食宜忌等同前。两个月后随访,患者痤疮消退,基本无新发。

按:该病案患者初诊时症状繁多,辨证为气滞血瘀、湿热搏结,六郁辨证属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然无形寓于有形,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故初次处方在健脾运脾基础上以祛湿为主,湿去则火无所依附,气血得以畅行。嘱勿化妆以防玄府闭塞,导引汗出达到发汗祛湿、行气解郁之目的。二诊时湿象大减,热象虽有减轻但仍较明显,故去藿香、佩兰等化湿药,重用栀子导热从小便出,配合淡豆豉宣发郁热,僵蚕、蝉蜕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散风清热,大黄导热从大便出,姜黄活血解久郁之瘀,生甘草合栀子、淡竹叶清心利小便,并能调和诸药。三诊时火郁得消,血郁尚存,故而去栀子、豆豉、僵蚕、蝉蜕、熟大黄等清火之品,加桃仁、红花、当归活血散结,益母草活血利水,炙甘草培补中气且调和诸药。统观诊疗全程,苍术、香附、川芎、白术、茯苓五味药行气解郁、健脾运脾,配合饮食将息导引,贯彻始终,体现了“理气解郁为本,恢复中焦升降消导为要”的治疗思路。

猜你喜欢

香附苍术中焦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关苍术根茎中苍术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治胃寒痛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疗产后便秘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