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3-08-07余静雅石玉兰向利娟杨馨婷吴洲鹏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溃疡创面

余静雅,石玉兰,戴 燕,向利娟,杨馨婷,吴洲鹏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伤口治疗中心 /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下肢静脉溃疡(venous leg ulcer,VLU)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流异常导致下肢静脉高压而引起的皮肤溃疡[1],是常见的下肢溃疡类型,患病率为0.32%,发病率为0.17%[2],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高龄、肥胖等因素会增加VLU 的发生风险[4]。目前,VLU的治疗方式包括局部创面治疗、下肢加压治疗、全身用药、手术等,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治疗VLU的一种新型方法,是指外周血经离心后富含高浓度血小板的浓缩物,含有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5],在骨科、康复科、烧伤整形科、内分泌科等专科创面的治疗中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6-7]。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关于PRP治疗VLU的相关临床研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真实、可靠的循证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护理及卫生相关文献累积索引(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atabase,CBM)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并通过手工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获取相关的文献,收集关于PRP治疗VLU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英文检索词为“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lood platelets”“platelet rich plasma”“platelet activation”“leg ulcer”等。中文检索词为“自体富血小板”“富血小板”“血小板凝胶”“血小板”“下肢静脉溃疡”“静脉性溃疡”等。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限制为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CEAP)分级为C6级(活动期溃疡)的患者;(2)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试验组患者采用PR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或其他治疗的方式;(3)结局指标包括愈合率、溃疡面积、溃疡面积缩小率、细菌阳性率、炎症介质水平、生长因子浓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溃疡复发、不良反应等;(4)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非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排除标准:(1)研究除了纳入了VLU患者外,还纳入了动脉性溃疡、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等慢性难愈创面的患者;(2)文献数据不全或不能提取数据;(3)动物实验、综述、系统评价、研究计划、会议摘要、个案报道等文献;(4)重复发表文献保留较新的一篇;(5)结局指标不明确或未给出制定结局指标的文献;(6)非中文文献和/或英文文献。

1.2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题目和摘要进行文献初筛,排除与研究内容不符的文献,无法确定时再通读全文进行确定。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结束后进行交叉核对,若遇到分歧,则通过讨论或咨询第3名研究者的方式进行确定。提取的资料主要包括作者、发表年份、研究时间、研究地点、题目、患者的临床特征、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时间、随访时间、主要结局指标、评价方法、不良反应及方法学评价的关键要素等。

1.3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8]对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NOS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4个条目共计4分)、组间可比性(1个条目共计2分)和结果测量(3个条目共计3分),总分共9分。采用Cochrane 5.1.0系统评价手册中的RCT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研究结果盲法评价、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等;采用非RCT的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9]对非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MINORS 由12个条目构成,前8个条目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评分范围为0~16分;后4个条目与前8个条目共同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评分范围为0~2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 分析。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CI作为效应指标,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CI作为效应指标。采用Q检验与I2检验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当P≥0.10,I2≤50%,提示各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反之则提示各研究之间具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数据。采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和对结果的影响,其中,亚组分析预先设定分组,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敏感性过高的文献。采用漏斗图对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文献453篇,手工检索纳入文献2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6篇[10-25],其中,RCT13篇[10-14,17,19-25],非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2篇[15,18],病例对照研究1篇[16]。文献发表时间为2000—2021年,其中,近5年发表的文献共13篇[12-22,24-25]。16篇文献以国外研究居多,其中,13篇文献[10-22]为国外研究,3篇文献[23-25]为国内研究。16篇文献共纳入851例VLU患者,各研究纳入的患者数量为8~100例,其中,PRP组445例,对照组406例。(图1、表1)

表1 16篇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纳入的13篇RCT[10-14,17,19-25]中,有3篇文献[11-12,17]进行了计算机随机分组,有5篇文献分别采用生日尾数[14]、密封信封[19]、顺序编码[20]、抛硬币[23]和随机数字表[24]的方法进行随机分组,有5篇文献[10,13,21-22,25]未提及随机分组的方式;有5篇文献[10-12,20,25]采用密封信封或中心随机的方法隐藏分配方案,有8篇文献[13-14,17,19,21-24]未提及分配方案的隐藏;有7篇文献[12-14,21-24]未提及盲法。13篇RCT[10-14,17,19-25]的结果数据均无缺失,其中,有2篇文献[12,22]有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2篇非随机对照干预性文献[15,18]均未描述是否连续纳入患者,亦未给出样本量的估算方式。1篇病例对照研究[16]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对质量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及充分的描述。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表2~表4。

表3 2篇非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MINORS评分)

表4 1篇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愈合率

11篇文献[10-13,16,19-21,23-25]报道了PRP应用于VLU的愈合率(I2=59%,P=0.00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RP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43,95%CI:1.99~9.87,P=0.009)(图2A)。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剔除Elgarhy等[20]的研究后,异质性可接受(I2=44%,P=0.0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RP组患者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0,95%CI:2.20~5.24,P<0.01)(图2B)。

图2 PRP应用于VLU愈合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2 溃疡面积

7篇文献[15-16,18-21,25]报道了PRP应用于VLU的溃疡面积(I2=88%,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RP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5,95%CI:-1.39~-0.30,P=0.002)。(图3)

图3 PRP应用于VLU后溃疡面积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3 溃疡面积缩小率

2篇文献[14,16]报道了PRP应用于VLU的溃疡面积缩小率(I2=0%,P=0.8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RP组患者的溃疡面积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5.45,95%CI:-68.47~-42.43,P<0.01)。(图4)

2.3.4 疼痛评分

两篇文献[14,25]报道了PRP 应用于VLU的疼痛情况(I2=0%,P=0.6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RP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17,95%CI:-0.07~2.42,P=0.06)。(图5)

图5 PRP应用于VLU后疼痛评分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篇文献[10,12,17-18,24-25]观察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I2=61%,P=0.0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篇文献[12,17,24]中两组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 意 义(OR=2.52,95%CI:0.40~15.80,P=0.32)(图6A)。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剔除Burgos-Alonso 等[17]的研究后,异质性可接受(I2=0%,P=0.3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RP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4,95%CI:1.71~10.99,P=0.002),主要表现为创面瘙痒和溃疡面积扩大(图6B)。

图6 PRP应用于VLU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森林图

2.3.6 发表偏倚

采用漏斗图对愈合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其他指标因纳入文献不足8篇而未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两边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图7)

图7 发表偏倚漏斗图

3 讨论

VLU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26],也是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之一,病程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目前的治疗方式尚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27]。目前,VLU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28],相关指南推荐对VLU 的局部治疗应与静脉消融或硬化治疗同时进行,并保持持续的压力治疗[29]。保守治疗是VLU的常用治疗方式,但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0],研究发现,保守治疗VLU 的4个月改善率为50%,6个月改善率为60%~80%,5年复发率高达70%[29],因此,亟须寻求一种快速、有效且复发率低的治疗方式来治疗VLU。近年来,关于高压氧治疗、负压治疗、间歇性充气治疗、激光治疗、红外线治疗和PRP等新型治疗方式对VLU的疗效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PRP 因符合VLU的生理性修复和再生特性而被认为有助于促进VLU的愈合。

1954年,Kingsley[31]首次提出PRP的概念,随后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高浓度的抗体和炎症调节因子,之后被广泛应用于骨科、运动医学等领域。PRP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一定的疗效,研究发现,对于下肢糖尿病性溃疡患者,PRP 可促进创面完全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缩小创面面积[32],具有安全、有效、制备简单的特点[6]。另外,PRP有利于促进压力性损伤创面的愈合[33]。PRP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主要包括参与凝血过程、促进重建微循环、增强创面抑菌和抗感染能力、降低细胞凋亡速度[34]。

面积是评价伤口愈合进展的重要指标[35],本研究发现,PRP组患者的愈合率、溃疡面积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提示PRP有助于促进VLU 患者的创面愈合,分析原因是其富含生长因子,本研究中的3项研究[11,23,25]比较了伤口渗液中的生长因子水平,结论不一,因各个研究比较的生长因子种类不同,故无法进行Meta分析。不同研究中关于PRP的制备方法不尽相同,除Oliveira等[12]的研究外,其余研究均采用自体PRP,自体PRP 不含传染性病原体,无排斥反应,更加安全。关于PRP 的干预方法,既往的大部分研究采用了外敷的方法,本研究中,两篇文献[19-20]比较了PRP 外敷法和PRP注射法的疗效。PRP注射指的是进行局部麻醉后将PRP注射至溃疡边缘和深部。研究显示,两种PRP干预方法的疗效相当,这可能是因为除生长因子外,血小板还会释放大量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1-磷酸鞘氨醇[12],这些物质在伤口的愈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时,选择PRP外敷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感染和细菌生物膜形成是伤口延迟愈合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最常见的两种细菌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6],因此,PRP是否会对细菌的易感性、细菌负荷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产生影响同样值得关注。Pires等[22]的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凡士林纱布相比,PRP联合凡士林纱布不会促进细菌繁殖、增加细菌负荷,由于未有其他研究将细菌感染作为结局指标,因此该结论有待未来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关于PRP的不良反应方面,本研究中,共6篇文献[10,12,17-18,24-25]观察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3篇文献[12,17,24]中的两组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且PRP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创面瘙痒和面积扩大,可能与有效纳入文献较少有关,因此,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验证PRP 治疗VLU的安全性。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纳入的RCT中有5篇文献[10,13,21-22,25]未描述随机分配方法,1篇文献[12]采取了生日尾数这一不正确的随机方法,仅有5篇文献[10-12,20,25]阐述了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在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仅纳入了中英文文献,可能存在语言偏倚;(3)不同研究中患者的病程、溃疡面积存在差异,且干预频率、干预疗程、随访周期不尽相同,各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4)未能对细菌阳性率、炎症介质水平、生长因子浓度、溃疡复发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综上所述,采用PRP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对VLU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缩小溃疡面积,降低溃疡面积缩小率,与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或其他治疗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明确不同治疗周期和治疗频率的PRP疗法对VLU的短期和长期疗效,观察其是否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溃疡创面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都是“溃疡”惹的祸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