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导师制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8-05陈思宇

科教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导师制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陈思宇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其中强调要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推进本科导师制,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强化专业认知,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促进人岗匹配,解决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优化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提高就业质量。

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

1.1 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

就业指导体系构建具有系统性,高校需要从能力培养、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构建起具有针对性、实效性、适用性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就业指导队伍来看,没有构建起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目前多数高校仅安排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没有按照教育部要求的1:200 标准配备辅导员,加之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经验不足、专业化知识不强,承担职责范围外工作内容较多等,导致其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时力不从心。从课程建设来看,大部分高校已开设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课程,但课程偏向理论,学生实践机会少,职业体验感不强。同时专业知识和就业指导深度结合不够,就业指导的思政映射点不够多,导致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

1.2 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元信息对大学生的认知力、判断力产生一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当前高校毕业生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对自身兴趣、特长、气质、能力、价值观念等认知还不清晰。同时职业目标不够准确,对国家和社会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了解不够,对专业特色优势分析不够,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人才需求探究不够,在就业观上存在只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大城市就业、考公考编考研、“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等情况。

1.3 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环境变化时,对招聘标准和需求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企业用人标准日益提高[2]。当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关注应聘者的院校、专业和成绩,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还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然而,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未进行系统的职业素养培训,毕业后仍采取校内的学习和社交方式,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

2 本科导师制的内涵及新时代的要求

本科导师制是一种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3]。自1999 年起,我国开启了高校扩招时代,如何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开始借鉴国外学分制,发起了高校管理改革,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这就对引导和管理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导师制由此而生,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之一。

2.1 本科导师制的内涵

有研究将其定义为:“由固定的老师为固定的在校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全面的指导、帮助与服务的制度。”[3]虽然不同高校的本科导师制执行方式不同,但涵盖内容相差无几,常见的有由教授担任的学业导师制,由品学兼优的硕博生担任的生活导师制,由年轻教师担任的负责班级管理的班导师制,以及由教授担任的学术兴趣导师制。本科导师制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前本科导师制的着力点应放在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对学生的引导、管理和培养上,这也是导师制存在的初衷,是在借鉴国内外本科导师制的践行经验后总结出的创新,也符合时代要求。

2.2 新时代对高校本科导师制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本科导师制的内在要求。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从大一入校到大四离校,导师均要全方位、全过程地为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导师应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利用各种教学平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例如易班、课堂派、中国大学MOOC 等,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进行指导,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无论是校内学习、校外实践,还是思想教育,都应成为导师关注的内容。

本科导师制要落实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建立以“两学”为中心的本科导师导学体系,强化本科导师育德与导学的“双肩挑”职能[4]。本科导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实习见习的每个环节,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3 高校本科导师制在就业推进工作中的作用路径

专业化的本科导师制工作应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和个人发展,本科导师制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职业素质。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两条路径分别探讨导师制如何在本科就业推进工作中发挥作用。

3.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在大力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和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当今时代[3],导师要在学业上对学生进行帮助,更要在思想、道德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专业本科导师还要在就业指导中进行专业育人,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人格淬炼的要求,特别是在刻苦努力、坚强毅力和追求卓越等精神品质上的引领和塑造,增强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当前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导师应整合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学资源,在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政元素,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5]。实行本科导师制,能有效引导学生强化专业认知,把握行业态势,了解社会需求,转变就业观念,促进人岗相适,以此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导师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其职业理想和现实困境,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工作,创新教学形式。职业规划是大学生涯必须认真对待并实施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等教育的着力点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对职业规划的重视不够。学生只关注学业,职业规划意识缺乏,与就业脱轨,毕业即失业。导师应运用自身的学识,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白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发现职业规划的不足并不断完善。

导师具有专业教育和行业资源的独特优势,对指导学生学好用好专业、对口就业等方面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学中导师可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毕业生充分了解行业优势、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势,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求职择业观念;在实践操作中,导师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感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要求。

3.2 提升人才培养精度,增强就业能力

高校全面深入实施“本科导师制”,在课程学习、学术研究、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使每位学生在本科生涯的每个阶段都有对口帮扶的导师,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将学生的专业素养指导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导师应将培养过程分为不同类型的项目,如研究型、创新型、竞赛型和考试型。其中,考试型又可分为考证型、考研型和考公型。针对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和能力培养。例如,针对考研的学生提出报考院校专业的建议,针对考公的学生进行报考地区和岗位选择的指导,针对创业的学生提供技术资源帮扶等。

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并将知识系统、创新思维、决策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等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各种项目类型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长期参与意愿,激发学生对导师学术项目和学科竞赛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职业方向的学生,导师应当打造科学合理、层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新范式[6],包括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业辅导,对高年级学生的团队组建和项目竞赛引导。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分类引导,对已毕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打造等。

从大一开始,本科导师带领学生参加竞赛和项目,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与实践并重,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竞赛和项目、协助学生组建团队、安排课题研究等,激发职业兴趣,树立职业意识,及早做好职业准备。鼓励所指导的学生尽早接触课题、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科导师可组建学生团队,依托科技立项和大学生竞赛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律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构建创新创业思维,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科研创新能力[7],提升就业竞争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思维训练课程、组织环保活动等。

4 结语

本科导师制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其教学指导具有经常性、专业性、深入性和互动性,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在本科阶段配备导师,可以尽早指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不断激励学生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8]。

学生通过导师可尽早接触竞赛和项目,组建团队进行分工协作,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激发学生的勤学研学动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本科生能够在项目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在学科竞赛中调整心态、培养创新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其个人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让其在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备优势。导师具有社会企业任职经验,或科研项目与相关企业有所关联,拥有着较为丰富的就业渠道,可根据毕业生自身条件及就业意愿向合适企业推荐就业。

猜你喜欢

导师制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