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协作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医学史”教学

2023-08-05夏媛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9期
关键词:医学史医学思政

邢 烨,夏媛媛

(南京医科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医学史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1166)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论述过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医学史”课程同样是最好的教科书与清醒剂,它为医学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培育具有历史思维的医学生。从这个角度看,“医学史”课程有着天然的思政元素,理应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西医院校“医学史”教学困境

随着医学人文教育环境的好转,目前“医学史”的教育在医学院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医学史”课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境。

(一)师资困境

教授“医学史”的教师应该首选科学技术史专业医学史方向的研究者,但科学技术史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本就不多,医学史方向的就更有限了。全国近200所医学院校已有半数开设了“医学史”课程,亟须一批有医学史研究背景的教师加入授课队伍中[2]。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医学史”是医学本科生临床专业的必修课,但目前只有一位专职的医学史背景的教师,教学力量不足,无法形成团队合力,不利于“医学史”课程的建设。

(二)学时困境

目前开设“医学史”课程的几所医学院校,学时数在24或32之间不等,且都是开设“医学史”课程较早的院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还有的学校“医学史”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可以开设到36学时。由于医学校的课程安排历来非常饱满,增加课程有很大的难度,要在增加课程的同时还保证课时数就更加困难。目前笔者所在的院校开设的“医学史”课程学时数为18,在如此少的学时下保障学习内容的丰富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教材困境

目前“医学史”的教材种类不少,接受度比较高的是由张大庆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史》,还有就是由王振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医学史》。这两部教材体量都较大,教材内容相当全面且系统,涵盖了中国医学发展与西方医学发展的历程,时间跨度从原始人类诞生一直持续到当代发展趋势。但也因其全面系统地对古往今来的医学史大事件都进行了描述,难免因求全而省略了历史的细节描写,作为学生课堂上使用的学习材料,重点显得不够突出,更不够生动。再加上学时的限制,对教材的利用就更加有限,导致学生认为教材似乎全都是重点,但又抓不住重点。

(四)教改困境

近年来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课程思政是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本身的德育因素和资源,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对其加以开发运用的社会实践活动[3]。由于学科背景限制,大多数“医学史”课程的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对要挖掘哪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如何融入教学,可能会有所偏差,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或互补,也缺少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二、学科协作为“医学史”教学改革提供基本保障

从理论上看,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同向同行的关系,它们的政治方向一致、育人方向一致,文化认同具有统一性。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最终达到合力培养人的目标。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任务与目标上具有共同性,方向与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内容与要求上具有契合性[4]。因此,上文所述困境的前三者,在“医学史”教学过程中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课程、专题相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一)打通师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固然要保证稳定的“医学史”教研团队,并形成一定发展梯队,但也不必强求一定要有医学或医学史的学科背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师资是对“医学史”师资很好的补充;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专职、兼职结合的思路,充分利用医学校内的其他资源,把一些基础或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师请到“医学史”课堂,共上一堂课,利用他们对学科发展认识的专业视角,加深学生对某一学科发展史的认识。

(二)打通课程

通过打通课程,“医学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授课内容上可以实现互相借鉴,把“医学史”的相关知识点穿插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授课内容,形成协同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增加医学相关内容能提升其亲和力,有效提高医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在“医学史”教学过程中,教授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形成、中西医论争问题时,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中华民族进入近代后的磨难与抗争等,对近代中国与世界、近代西医本土化进程史、近代西医进入中国的发展等问题进行协同思考。

(三)专题融合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开设相关医学发展史的专题。目前已经有两个比较成熟的专题形成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讲授。(1)“医学里的‘中国道路’”专题。介绍了我国在近现代发展历程中面临医学歧路时,是如何一步步做出决策并最终实现走中国特色的医学道路的。其中涵盖了从“废止中医”到“中西医并重”的道路选择,也涉及了从“定县实验”到“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形成过程。(2)“近现代的中国医生”专题。挑选了近现代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部分医学家,如伍连德、林巧稚、顾方舟、屠呦呦等,所涉及人物还可根据医学研究热点领域进行更换。未来还将继续联系近现代史的教学,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史,形成关于“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政策史”“新中国重大传染病防控史”等相关专题。

三、课程思政建设为“医学史”教学改革凝练精神、增加深度

(一)目标的拓展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还是提升一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大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协同发展。对于医药卫生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讲究医学技能,更要讲究德行规范,德才兼备是医学院校教育的核心,德位于首位[4]。通过对“医学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医学的本质,了解医学发展的规律,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人文关怀,这是“医学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固有的目标;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改革,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了解医家自身的成长历程,了解他们与自然、家国、患者和谐相处的智慧,从而丰富阅历、启迪人生,这是“医学史”课程思政希望达成的目标[5]。在实践中,以案例的方式,展示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即科学、思政及文化素养。它们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作风、准则的认识,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取向、准则的认同,以及对文化取向、准则、行为的理解。

(二)内容的重构

拓展教学目标后,教学内容也需与之相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重构后的教学重点虽然仍旧关注医学的演进过程及其规律,但在案例的选择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导向,注重挑选更能反映三大思政元素的事件或人物。以医学革命部分为例,对菲利普·皮内尔医生在精神病学领域的革命内容,在原先的课程讲授中常因课时限制一带而过,但菲利普·皮内尔医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在职业领域的革命,恰好体现了思政素养中国家层面对民主的呼声、社会层面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个人层面对敬业友善的实践。同时,还体现了科学素养中执着的科学态度和进取、坚毅的科学行为。因此,此部分在内容重构后是课授的重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最终,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医学史并不是为了直接解决具体的医学理论和临床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医学的新问题。理解随着新的科学成果产生不断加深。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虽然有些旧的理论已被证明是不确切甚至是错误的,但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永存[7]。

(三)方法的实践

虽然“医学史”并不像其他临床课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也没有见习或实习的环节,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靠课堂教学远未形成完整的育人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需通过实践和应用才能在价值层面实现知行合一。相对更加抽象的思政元素则更需要将其全过程化、具体化、实践化,打通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沟通渠道,将教学的第一课堂与实践的第二课堂相融合,以课程思政目标为第一课堂的引领,实现两类课堂在设计上的融合与相互支撑。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了如下尝试:(1)结合高校的网络学习平台,积极构建和完善线上线下同步课程。(2)积极拓展课外平台,开设了“医学的历史与文化”公众号,既推介医学史相关资料,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同时又遴选优秀的学生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扩大社会影响。(3)将短期的课程与长期的熏陶相结合,课外组建基于兴趣的微信群,进行资讯发布,鼓励学生间讨论交流;不定期举办医史讲座;开展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医学史论文的写作。(4)充分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走访,请学生走访当地存留的医药卫生遗迹,探究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通过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作为参与者的学生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开阔眼界,把医史知识传播出去,把医药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把医德思想渗透在每个人的心里,构建更广泛的医史学科课程思政传播体系[8]。

(四)效果的评价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医学史”课程,既有通识课程的考核要求,又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的特殊性。作为通识课程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显性的考核,但课程思政内容是根植于内心的,具有意识层面的特殊性,需要相对隐性的考核机制。因此,建立多元的、立足过程性的效果评价至关重要。为此,“医学史”课程团队形成了“三结合”的考核方式:将知识点和认识理解相结合,将专业学习和人文拓展(包含思政素养)相结合,将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旨在对学生的知识归纳、团队协作、叙事能力、综合表达、批判和创新思维等进行综合评价。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前布置小组任务、课中小组任务展示分享、课后网络平台布置讨论题、课外记录学生参与医学人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表现。形成性评价分中期、终期作业和考试三部分,引导学生传承“红医精神”。运用“三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反映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9]。

结语

在“三全育人”的时代背景下,“医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遵循的是创新与守正的统一。创新是指在内涵形式及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守正是指在方向、性质、立德树人功能上的守正。通过守正与创新,以实现“医学史”课程建设三个稳步发展:一是不断加强及优化“医学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学科稳步发展;二是不断优化改进课程内容,突出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质量稳步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稳步发展。最终实现“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的‘四个统一’”[10]。“医学史”的课程思政建设,不是要把医学史转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是要把医学史转化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课程[11]。

猜你喜欢

医学史医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当代医学史的前沿研究*
——基于期刊的计量分析
医学的进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史研究现状与医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西医院校开展医学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