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转型金融披露研究系列文章之一:国际主流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比较与分析

2023-08-04饶淑玲刘玉俊曹雨芊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实质性议题气候

饶淑玲 刘玉俊 曹雨芊

编前语:2022年11月,由中国和美国共同主持的二十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的《G20转型金融框架》在G20领导人峰会上正式发布。相较于绿色金融,《G20转型金融框架》对转型活动融资主体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国内企业需要高度关注。近期,在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支持下,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业内多家机构共同开展了“农业企业转型金融披露框架”研究,致力于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的披露框架建议,以期实现披露信息完整性和可比性,并与国际接轨。本文为该项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重点聚焦国际主流可持续信息披露标準的比较分析,后续将陆续连载农业企业科学碳目标、国外农业企业披露经验、国内农业企业披露现状与建议等内容,敬请期待。

农业既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是气候变化的助推者,同时也有潜力成为气候变化的减缓者。然而,农业实现碳中和的资金缺口巨大,且约90%的资金需要来自社会资本。可见,农业部门实现从气候变化的助推者到减缓者的转变,亟须转型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农业企业有效披露可持续信息和低碳转型计划也是获得转型金融支持的必要前提。

为增强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转型的资金支持,2022年初,作为国内绿色金融主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包括农业在内的四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尽管国内转型金融标准尚未正式出台,但鉴于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和作为《G20转型金融框架》的重要贡献者,可以预见,国内转型金融标准势必会与国际接轨。本文将重点从“农业行业披露要求”和“转型计划披露要求”两个维度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进行梳理、比较与分析,以为农业企业的转型金融披露提供框架基础,提高农业企业转型金融信息披露与其他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兼容性,减轻农业企业的披露负担。

一、国际主流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梳理

(一)全球报告倡议(GRI)

GRI标准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的一套报告标准,是全球首个,也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标准于2000年发布实施,2021年10月发布的最新版本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分为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议题标准三个模块。在实质性议题识别方面,GRI与欧盟“双重实质性”的主张一致,要求企业同时评估某议题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在某议题上自身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截至2022年末,GRI已经发布三项行业标准,即《GRI 11 油气行业标准》《GRI 12 煤炭行业标准》和《GRI 13 农业、水产养殖和渔业行业标准》。《GRI 13农业、水产养殖和渔业行业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其涵盖的行业类型与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A门类“农林牧渔业”一致。GRI意在指导企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设定26个农业行业实质性议题(见表 1),能够为任何规模的从事农作物种植与生产、肉禽类养殖与生产(即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渔业的企业披露可持续信息、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参考,披露要求尚未专门涉及转型计划。

(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2017年,G20下辖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发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建议报告》,建议企业从气候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所用指标和目标等四个维度披露气候相关信息。在气候相关议题、指标的选择与披露方面,TCFD认为应主要遵循财务实质性原则。TCFD指出,农业相关行业的披露应侧重于与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企业内部政策制度和市场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以及碳封存、提高食品和纤维产量、减少污染物与废弃物等议题;同时建议农林企业纳入更多行业指标,包括取用水总量及总水资源消耗、来自基准水压力高或极高地区的百分比、生物质原料产生过程中的碳排放,土地利用产生的储碳量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等。

TCFD发布的《指标、目标和转型计划指引》指出,有效的转型计划应包括这些特征:与企业总体的气候战略、业务战略保持一致;设置具体的量化目标,包括气候相关指标和目标;能够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相融合,在企业内的相关职责、监督和透明度有所保障;包含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措施;等等。

(三)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

2021年11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旨在制定一套国际公认的、全球性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协同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基准性标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DS)。2022年8月,ISSB合并了价值报告基金会(VRF),原隶属于VRF的可持续核算准则理事会(SASB)制定的SASB标准此后由ISSB负责更新与维护。2023年6月26日,ISSB正式发布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ISDS并未针对转型计划的披露专门开辟章节来提出披露要求,而是将相关内容整合在了IFRS S2的“战略”指标模块中,要求披露企业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战略,其中包括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如何对公司战略与决策,尤其是气候相关的转型计划造成影响。此外,SASB标准不再以《附录B——行业披露要求》的形式出现,而更名为《基于行业的S2实施指南》。

SASB推出的可持续行业分类系统包括11个主题行业、77个细分行业,并针对每个行业提出了一系列可能对该行业企业产生重大财务影响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其中包括两个农业细分行业标准,即农产品行业标准,肉类、家禽和奶制品行业标准(见表2)。这两个标准与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017)A门类和制造业C13—C16较为类似,但不包括农产品种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解决全球适用性问题之后,ISSB将会正式出台基于SASB行业分类的标准。

(四)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

2020年,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转型金融指引性文件《气候转型金融手册》(CTFH),成为企业以“转型”名义进行融资时开展信息披露的主要依据。CTFH不具备强制性,仅对发行人的转型战略及相关信息披露给出建议。CTFH并未针对转型披露给出具体框架,而是认可发行人根据公认的信息披露框架(如 TCFD等)进行披露。CTFH对发行人的转型披露有四点基本要求:①披露发行人气候转型战略和公司治理;②说明环境要素对业务模式的实质性影响;③制定和披露基于科学的气候转型战略,包括目标与路径;④保证执行情况与进展的透明度。

CTFH在转型路径的环境实质性方面,强调发行人可借鉴、引用市场中现有的衡量实质性的指引,例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供的相关指南,并建议企业将“公正转型”纳入考量与披露。CTFH注重对发行人转型目标的定量表述,在建议发行人披露科学的、符合《巴黎协定》的减碳目标时,强调计算减排使用的基准线、情景,采用的方法论,以及用强度和绝对数值表述范围1、范围2和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五)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

2022年9月,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发布了专门针对实体企业的《实体经济转型计划展望》(ERTP),其从金融机构角度提出了对实体企业转型计划相关信息的需求。ERTP披露框架分为目标与优先事项、实施策略、利益相关方沟通策略、指标和目标、治理五个部分。其中,在目标与优先事项方面,ERTP建议企业披露的气候目标,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在实施策略方面,ERTP从活动与决策、政策与情景、产品与服务方面给出建议,同时建议企业进行“基于自然的影响”相关披露;在指标和目标方面,ERTP强调定量指标的重要性,并给出了详尽的定量指标建议。

ERTP与TCFD框架的匹配程度高、披露原则一致,便于企业将转型相关信息整合到TCFD框架中进行披露。ERTP反映了实体经济转型与金融机构关系最密切的部分,企业依照该框架制订零碳转型计划并披露相关信息将有利于金融机构评估企业转型计划的可信度、与净零目标的一致性以及实施进展,以便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净零转型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

二、披露标准的发展趋势及转型披露要求比较

(一)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发展趋势

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发展呈现两大显著特征:一是正从全行业通用的披露标准向各行业细化的方向发展。例如,GRI计划为约40个重点行业制定披露标准,目前已经发布包括农业在内的三项行业披露标准;TCFD对包括农业在内的行业提供了补充指引。尽管ISDS终稿因SASB行业分类标准的全球适用性问题而暂且搁置,但是其向行业细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二是开始重视企业转型信息的披露。促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随着转型金融概念的兴起,TCFD于2021年补充发布了关于转型计划的指引;IFRS S2作为气候相关的披露准则,也纳入了转型计划相关内容。当前,如CTFH和ERTP等转型金融披露标准仍在探索完善中,尚未开始向行业细化。

(二)披露标准中的转型计划披露要求比较

由于GRI标准不包含转型计划的相关要求,这里主要针对TCFD、ISDS、ERTP和CTFH等涉及转型内容的各项披露标准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在转型披露方面,各主要标准最为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转型战略制定、转型关键行动和商业计划等战略信息;二是温室气体排放、对标的控温情景等指标和目标信息。这四项标准主要包含治理、战略、转型过程的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维度,但在各个维度上又有具体不同的规定(见表 3)。

三、披露标准的关键议题分析

(一)实质性议题

“实质性”又称“重要性”,是企业是否应将某一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信息披露范围的依据,即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进行评估,被判定为具有实质性影响的议题,则应进行披露。“实质性”又分为“财务实质性”和“双重实质性”。 “财务实质性”或称“单一重要性”是一种从外向内的视角,具有财务实质性的议题表示外部环境和社会对企业财务表现能够产生实质性影响;“双重实质性”或称“双重重要性”是既考虑环境和社会议题对企业财务表现的影响,也由内向外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ISDS、TCFD主张“财务实质性”,CTFH没有提出依据“实质性”确定披露内容的要求,但强调发行人须说明使用转型金融工具的必要性以及对转型负外部性的管理。CTFH要求发行人披露“环境要素对业务模式的实质性”,既要分析环境气候对未来业务模式成败的影响,又要考虑气候转型策略是否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显著负外部性影响,并努力减小负外部性。

(二)战略、治理和绩效类议题

国际上的转型相关披露标准一方面关注转型计划的相关表现与绩效,另一方面也关注转型的战略与治理。战略方面,TCFD建议披露的转型计划与企业整体战略具有一致性;CTFH和ERTP均建议企业就转型计划和相关气候行动的整体计划进行披露;ISDS侧重于气候相关风险对于转型计划影响的信息披露;ERTP就具体转型计划的披露提出建议,涉及产品与服务、业务规划、产品规划等。治理方面,TCFD和ISDS均对相关职责和内部流程提出披露要求(部分未纳入转型披露要求,仅体现在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中),ERTP除了建议披露转型相关的治理架构和职责分工外,还建议披露沟通策略。绩效方面,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公司运营、业务和财务相关指标,目标和当前进展等信息,TCFD和CTFH建议披露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指标和目标,其中TCFD建议披露温室气体减排量,CTFH建议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绝对排放量。

(三)减碳目标类议题

温室气体减排是净零转型的核心,是各转型标准中最主要的指标。各转型标准强调企业减碳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以及与全球目标的一致性,这是企业转型获得投资者认可且真正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前提。减碳目标的披露要素包括减排基线、使用的情景与方法论、各口径/类别的减排目标和目标实现时间线等。CTFH和ERTP提出可以采用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方法论设定目标。

在目标设定范围上,ISDS要求企业披露气候目标,并澄清目标的覆盖范围。ERTP则要求披露必须覆盖范围 1、范围 2 和范围 3,同时建议按不同的分类方式披露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目标,分类方式包括:按照产业链上下游、范围3活动内容、经济或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关键假设等。

(四)减碳措施类议题

转型披露标准所提及的减碳措施包括能源使用、技术应用、供应商选择和资本支出等。能源使用主要围绕“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两种路径。TCFD和ERTP中提到能源效率,ISDS和ERTP要求披露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占比。技术应用方面,ERTP中提到产品与服务组合的改变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由于农业存在土地利用带来的非点源温室气体排放,TCFD提出土地资源利用(土地低碳管理)这一潜在减碳措施。供应商选择方面,ERTP提及一些其他标准并未覆盖的措施,如低碳供应商/低碳物料供应、低碳产品和/或服务开发等。ISDS在“战略”指标下,指出企业应披露其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行动计划以及相关计划对于商业模式的改变,如调整供应链和采购方式从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等。资本支出方面,CTFH和ERTP建议披露与减碳措施相对应的资产、收入、支出和撤资等信息。此外,关于碳抵消,ERTP提出企业可以披露碳抵消、碳信用额度,避免排放等数据信息。虽然这些指标属于企业应向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零碳转型计划的一部分,但不能被归为企业减碳目标。

(五)农业行业专有议题

CTFH和ERTP对所有行业通用,ISDS提出基于行业的气候相关披露指南,都还没有农业行业专项信息披露要求。在農业专项议题中,GRI和TCFD均重视水资源管理和土地资源利用/土壤健康,同时还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废弃物管理/循环经济。在指标选取方面,GRI明确指出企业须披露两类指标:一是对该议题的管理情况,二是该议题相关指标的表现。

作者:饶淑玲,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顾问;刘玉俊,商道融绿可持续金融咨询总监;曹雨芊,商道融绿可持续金融咨询顾问

猜你喜欢

实质性议题气候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证研究
拜登和习近平举行“广泛和实质性”视频会晤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放开非公机构价格是实质性改革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