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出口领域电力统计信标构建及分析应用

2023-08-02高志野夏天听

今日财富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双循环苏州市苏州

高志野?夏天听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基于电力数据体量庞大、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客观性突出等鲜明特点,本文从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双循环发展、出口绿色发展、出口竞争力五个维度搭建出口领域电力统计信标体系,从电力视角综合评价江苏省域及苏州市域出口贸易领域发展情况并研判出口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

全球经济走势复杂,经济增速趋缓,贸易总量下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脆弱性上升,经济增长势头被疫情和地区冲突削弱。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为此,我国提出实施双循环战略,鼓励“内外贸一体化”,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国际大循环”中,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现经济增长腾飞。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形成良性循环,使中国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结构,建成制造业强国,促使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江苏是我国外贸大省,以制造业见长,共拥有我国40个工业门类(全国为41个),工业经济总量始终排名全国前三位,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大循环”的一个缩影和模板。

在既有研究中,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出口竞争力一直是较为热点的话题:梁燕群(2009)基于高级技术产业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杨金坤(2019)围绕资源成本指数、进出口日竞争指数、相对价格指数、线性相对优势指数,构建评价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周林毅和郑继芳(2020)通过贸易专业化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福建省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部分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出口反倾销上:杨小力等(2005)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因素构建了针对纺织品出口的反倾销预警检测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判断标准;张剑和朱相宇(2009)根据出口反倾销的特点和分类,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层次构建了出口反倾销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张为付和武齐(2005)结合一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出口反倾销申请预警和出口产品反倾销裁决预警两个子系统。此外,出口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周正祥等,2013)、企业出口能力评价体系(彭海粟,2008)、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朱尚文,2017)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以上研究多使用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出口贸易指标,但这种数据收集和修订需要复杂处理,滞后性和不连续性都很难实现实时监测。相比之下,电力数据具有体量庞大、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客观性突出等特点,契合社会治理要求,因此本文从电力角度构建出口贸易指标,对近五年江苏省及苏州市的出口贸易发展情况进行研判。

二、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认为,在双循环背景下为实现出口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需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出口领域统计信标。本文从《“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苏州“十四五”规划》三个文件的战略定位及其提出的出口贸易发展方向出发,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出口结构、双循环发展、出口绿色发展、出口竞争力五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形成出口领域电力统计信标体系。统计信标体系如表2-1所示。

三、指标测算与评价

根据上文设计的电力统计信标和江苏省域及苏州市域出口領域企业的电力数据,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度和分析。

(一)苏州市域部分新兴出口产业规模增速领先江苏省域,出口部门助力苏州复工复产

苏州市域新兴制造业的出口产业规模近五年增速较快,其中部分产业增速优于江苏省域平均水平,而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则有所放缓。代表性新兴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成长指数为1.7893,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其他新兴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苏州市域出口规模增速略低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传统制造业中的纺织业和金属制品业的产业规模指数分别为0.4619和0.3872,说明这两个部门的产业规模增速明显滞后于全省同类产业成长水平。

为了监测苏州出口制造业的复工复产情况,通过复工电量占比与复工企业占比构建复工电力指数,复工电力指数越大,则表示该地区出口产业抵御疫情等事件冲击的能力越强,即出口的韧性越强。通过测度苏州市域2020年2-3月和2022年3-5月两段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时间段的复工电力指数发现:在两个时间段内,苏州市域出口部门的复工电力指数都明显高于非出口部门的复工电力指数,这说明出口部门复工情况明显优于非出口部门,出口增速的持续增长为苏州经济恢复、推进复工复产注入持续的外需动力。

(二)苏州市域出口结构以机电产业为主,各产业技术替代水平均优于江苏省域平均水平

从产业结构上看,机电产业是苏州市域出口行业的主导产业,纺织业及纺织服装、服饰业以及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是主要组成部分,近五年的产业结构指数显示,机电产业占据60以上比重,纺织业及纺织服装、服饰业以及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保持在13和8以上,是苏州产业的重要部分。

从产业的技术水平上看,苏州各产业的技术替代水平高于江苏省,机电产业的技术替代水平更是明显高于省域水平。苏州各产业的产业人均工业用电指数均高于省域各产业的指数,其中机电产业的产业人均工业用电指数为15.83,远高于省域的10.97,说明其技术替代水平较高,具备一定技术先进性,对促进苏州双循环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内循环居民消费潜力逐渐释放,外循环各市场主体激发新活力,“双循环”发展格局稳步构建

在内循环方面,近十年江苏省域及苏州市域居民消费需求提升速度高于生活水平改善速度,消费潜力逐渐释放。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指数大于1,表明内需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内循环发展速度较快。江苏省域和苏州市域的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指数分别为1.3106和1.2996,说明近十年该地区的居民消费需求和生活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且内需扩张速度较快。

在外循环方面,苏州民企和外企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外商投资信心逐渐回升。外资企业2017年至2021年的企业景气指数在53左右波动。民营企业的企业景气指数逐年上升,由2017年的44.74升至2021年的46.89。国营企业的企业景气指数从2017年的0.80降至2021年的0.65。

(四)江苏省域及苏州市域能源利用效率逐年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江苏省域的度电产值由2017年的20.103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23.366,苏州度电产值由2017年的12.326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14.891,说明江苏省和苏州市的用电效率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虽然苏州全产业用电效率低于江苏省域水平,但苏州出口部门的用电效率却大幅领先于全省水平。通过计算近五年苏州出口部门的度电产值发现,虽然近五年苏州出口部门的度电产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47以上,远超省域全产业的度电产值,说明苏州出口领域的用电效率较高且仍有望继续优化。

从产业层面能源利用率来看,近五年江苏省域及苏州市域电能利用率最高的产业仍为机电产业,且苏州机电产业的能源利用水平高于全省机电产业的电能利用水平。近五年江苏省机电产业的度电出口额由2017年的11.54升至2021年的12.26,大幅领跑其他产业。近五年苏州机电产品度电出口额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在13.76以上,高于全省水平,表明作为苏州出口主力的机电产业电力使用效率较高,能够持续促进外循环的升级迭代。

(五)江苏省域及苏州市域出口竞争力不断巩固,苏州出口竞争力高于全省水平

2017年至2021年期间,江苏省与苏州市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在较高水平。本文基于出口企业的电力数据,通过测算苏州整体出口企业的用电效率得到了具有电力数据特色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江苏省域出口企业的出口复杂度指数在9.02左右波动,苏州市域出口企业的出口复杂度指数在10.50附近浮动。这表明自2017年以来,江苏省与苏州市的出口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巩固。苏州的出口竞争力优于全省,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双循环发展背景下有望利用竞争优势,充分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并高效配置两种资源。

四、趋势研判

面对国外复杂经济形势与适应国内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实际需要,江苏省及苏州市出口领域发展方向亟须向外贸高质量发展进发。结合本课题分析成果,总体而言,江苏省及苏州市出口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五點:第一,贸易规模稳定发展。尽管面临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江苏省和苏州市始终能保证供给端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相对的出口优势,因此,预计未来江苏省及苏州市外贸总额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第二,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贸易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货物及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即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增加一般贸易占比,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比重,最终推动出口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在未来,一方面,江苏省及苏州市将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引导机械、钢铁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另一方面,江苏省及苏州市将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服务贸易数字化应用水平,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第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未来,江苏省及苏州市将极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双循环畅通。一方面,继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推动利用外资提质增效,促进外资与本土产业融合。第四,贸易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双碳政策影响下,外贸高质量发展将实现贸易增长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在未来,江苏省及苏州市将不断推进出口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高耗能企业数量,最终实现对外贸易绿色发展。第五,贸易竞争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江苏省及苏州市通过增加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巩固与提升了出口贸易竞争优势。在未来,江苏省及苏州市将继续鼓励支持出口企业运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新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企业,持续强化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1.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双循环苏州市苏州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苏州一光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