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研究

2023-07-31徐日周敏亚吴小山李丹丹

新中医 2023年14期
关键词:全血白术脑血管病

徐日,周敏亚,吴小山,李丹丹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浙江 丽水 3230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病,涵盖脑梗死、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短暂性缺血发作等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脑部供血障碍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甚至坏死,持续缺血则可导致神经功能缺失,致残风险较高[1]。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当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疾病处于康复阶段时,给予相应有效治疗可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临床观察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可降低机体血液黏稠度,提高血液流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本研究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的更新》[4]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存在不同程度语言障碍,无意识障碍;存在明显肢体运动障碍,患侧肢体肌力在0~3 级;经临床诊查及CT、MRI 检查确诊。

1.2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超过1 周;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史,但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为首次患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近期内曾使用过降血脂、抗血小板等药物者;合并肾、肝、心等重要脏器严重障碍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

1.4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8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治疗组43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48~76 岁,平均(62.1±15.3)岁;疾病类型:脑栓塞15 例,脑梗死25 例。治疗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45~79 岁,平均(62.2±15.1)岁;疾病类型:脑栓塞17 例,脑梗死26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 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予血塞通注射液(西安汉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61021577)400 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 次;辛伐他汀片(山西华元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4)口服,每次10 mg,每天2 次;阿司匹林片(河南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181)口服,每次100 mg,每天1 次。治疗14 d。

2.1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操作:选取丰隆、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环跳、曲池、外关、肩髃、侧合谷,采用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针刺留针30 min;采用提插泻法针刺丰隆、阳陵泉、环跳、曲池、外关、肩髃、侧合谷,采用提插补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治疗14 d。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处方:白附子、甘草各6 g,白芍、当归、鸡血藤、橘红各9 g,茯苓、石菖蒲、白术各12 g,法半夏、天麻各15 g。随症加减:呕吐者加旋覆花、厚朴各9 g;失眠者加酸枣仁12 g;头痛者加白芷、蔓荆各9 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9 g。每天1 剂,所有中药均由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统一煎煮,共取药汁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治疗14 d。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②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③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④临床疗效。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基本治愈:治疗后患者病残程度为0 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病残程度在1~3 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进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升或降低在18%以内;恶化: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超过18%。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3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TNF-α、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IL-6、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4.4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mPa·s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mPa·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4.5 2 组治疗前后MMSE、NIHSS 评分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MMSE、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MMSE、NIHSS 评分比较(±s) 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MMSE、NIHSS 评分比较(±s) 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5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机制[5-6]。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机体血小板激活、脑缺血缺氧等,对机体的内皮细胞、脑组织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引发机体炎症反应。缺血性脑血管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血液流变学改变,当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与炎症反应发生相互作用,使脑血管阻塞,机体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加速病情恶化。现阶段,对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仍以药物二级预防为主[7]。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应用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常规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有限,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归属于中风范畴,患者在气候变化、用力过度、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过极、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因下,出现心火亢盛,肝阳暴亢,上冲犯脑,致痰瘀阻滞,脑络不通,发为本病。其病机总以瘀(血瘀)、虚(血虚、气虚、阴虚)、痰(痰热、湿痰、风痰)、火(心火、肝火)、风(肝风)为主。故治疗以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原则。针刺治疗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功效,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偏瘫、痉挛等症状可取得良好疗效[8]。本次针刺治疗取穴主要以阳明经穴为主,选穴丰隆、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环跳、曲池、外关、肩髃、侧合谷。针刺丰隆可通络化痰;采用泻法针刺外关、阳陵泉等穴位,可活络通经、散热祛邪;采用补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可固本扶正。针刺穴位可发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及兼顾病变局部,临床疗效确切[9]。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对患者锥体外系的神经功能起到加强、激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局部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肢体功能。

本研究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主治肝风夹痰证之眩晕。后世历代医家根据本方健脾、祛湿、风痰并治、标本兼顾的配伍特点,对其加减化裁而用于治疗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疗效显著[10]。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法半夏、天麻同为君药,法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熄风平肝;茯苓、白术同为臣药,茯苓健脾止泻,白术益气健脾,两者配伍能够杜绝痰湿生成之源;橘红为佐药,可熄风疏肝、化痰顺气;白芍、当归柔肝补血;鸡血藤化瘀活血、舒筋活络;石菖蒲开窍醒神;白附子熄风祛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熄风化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半夏白术天麻联合针刺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而使整体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血白术脑血管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新鲜抗凝全血对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评价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