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构成

2023-07-30纪成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构图构成

摘要:“构成”作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一种新兴表现语言,能让画面更富有节奏和韵律。当代工笔人物画处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之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理论体系。在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题材、构成形式、艺术风格以及色彩等方面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当代工笔人物画逐渐形成基于形式的创作风格,其具有构成感的构图能给人带来新奇的体验及美好的视觉享受。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将形式感与画面所体现的独特精神风貌相结合,以传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构图是创作的前提,是一幅作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即绘画的构图,包括画面的布局与表现内容以及局部的细节,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画审美领域居于重要的位置。若将整幅画比作人体,构图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血管在人体中的地位,可以有规律地串联起画面元素。文章简述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演变,对比分析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进而探究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成特点。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构成;形式感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3

1 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流变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是最早成熟起来的一个画种,其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风格面貌。工笔人物画在战国时期初具雏形,从《人物龙凤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墨线造型、色彩搭配都极为合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技法趋于完善,造型能力和设色能力更是别具一格,此时的绘画理论也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隋唐时期是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期,此时期的绘画艺术达到了精彩纷呈的状态,不仅注重展现时人的生活状态,题材也变得多样,具有世俗的气息,为此后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直至20世纪初,社会动荡,封建王朝的结束直接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20世纪70年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传统中国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对西方绘画理论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正是这种积极的态度,绘画有了崭新的审美格调和意趣。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工笔人物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了创新性的绘画形态。

随着工笔人物画的不断发展,除了受到写实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的影响,还有不少画家开始探索更加创新的艺术语言。

2 构成在中西方的溯源

所谓构成,即探索诸种要素的整合在造型或形态上的可能性,将不同的要素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造型或形态,以满足欣赏者的需求。构成元素最简單的分类是点、线、面。这三大元素是西方几何学中的概念,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纯粹、最小的形态,线是由点的移动轨迹形成的。点与点的铺设,线与线的交织、排列,面与面的分割、面积对比、形状结合,常常能带来强烈的“形式感”[1]。因此,构成的画面并不是各种要素的随意堆积,而是根据设定好的主题,在平面内按照构成的原理分解、重组素材,从而构成理想的形态和组合,是感情、意义和美学原则的科学结合。

追溯到西方,印象派、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对构成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印象派的塞尚用圆柱体、圆锥体、球体来概括物象,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可以用几何体来概括”;德国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表现主义艺术家追求情绪和感情的宣泄,并通过色彩、线条、空间表达出来[2];抽象表现主义兴起于20世纪的美国纽约,杰克逊·波洛克在他的画作中通过自由挥洒颜料,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运用了很多点、线元素。在抽象绘画中,符号、色彩、图案都可以进行随心所欲的搭配,再将心情与图案结合,可以清晰看见西方构思绘画的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感性因素。

中国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到的“经营位置”与“构成”有异曲同工之意。一幅画作“经营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最终呈现的效果,以及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虽然绘画可以完全感性地创作,但运用一些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支撑画面。

3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美学特点及构图意识

3.1 《簪花仕女图》的美学特点

以中国传统绘画《簪花仕女图》为例进行分析。《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宫廷贵族妇女于春夏之交在庭园嬉游的情景。从构图上看,周昉以相等的距离放置贵族妇女,一段一段看过去,人物之间似乎有联系,同时各自又很悠闲。可见,《簪花仕女图》主要是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呼应营造闲适和谐的氛围。点可以用来表现肌理,让画面更加丰富。线可以用来表现情绪,线的粗细、曲直能表现积极和消极情绪,以此传达画家的情感。但是,线的作用不仅是表现情绪,还有一定的指向作用,运用到画面上便可以形成有故事感的块面。

在《簪花仕女图》中,散点视野里,大部分的贵族妇女以静谧的姿态站在合适的位置,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不至于将观者的视线局限在画面中。庭院里的许多物品也为这幅画增色不少,并非只有人物的单调。色彩上层次清晰,形成了沉着和明快的矛盾统一。由此可见,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已经出现了构成意识。

3.2 《韩熙载夜宴图》的构图意识

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画家把每个人物都刻画得异常生动,每个形象在互相呼应的关系中服从于展开的情节。然而,画家并没有将目光放在单一的物品或者人物上,而是从右向左一共安排了五个情节,中间以屏风作为间隔,既能将古代的家居很好地安置在画面中,又能自然地开启下一个情节。

画面一中,韩熙载侧卧在床榻上,所有宾客或坐或站地围绕在床榻周围,床榻与桌子的摆放使整个空间具有纵深感,而人物分布错落有致,有疏有密,目光统一聚集在左侧演奏的女子身上,形成向左观看的趋势。屏风相隔,后续情节展开,人物安排为两头聚、中间散,舞女与弹琴的女子在中间表演,画面平衡稳定。画面四中,演奏乐器的乐女具有音符般的美感,身着色泽亮丽的服饰,一齐演奏,画面和谐动人。最后,曲终人散,宴会到达了尾声,韩熙载一人站在原地,与分散在各处的宾客们告别。

《韩熙载夜宴图》借用连续性、情节性的人物画创作方式,将韩熙载奢侈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整幅画一气呵成,离不开画家对构成形式的研究,如此才能用人物形象和叙事情节表现出创新的审美意蕴。

3.3 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之比较

经典作品具有可学习性,能起到传承、启发的作用。而创作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创新。对比分析《韩熙载夜宴图》和当代工笔人物画《等待》可知,两者有相同之处。从构图上看,两幅作品都以回字形展开,有着一气贯通的“势”。《韩熙载夜宴图》中,第一段情节中,场景安排和人物的动作安排都很合理,这是因为其大概率是真实场景的再现。

而《等待》的场景极为简单,不是真实的场景,作者罗寒蕾有意识地将人物分布在左下角和右上角,中间的背景部分特意留白,留给欣赏者遐想的空间,形成具有构成感的构图。这种根据画面的主题选择的主观化的构图形式,就是当代工笔人物画所欣赏的“构成”。由此可见,对画面元素的构成,不同的调配方式能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4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成特点

当前,工笔人物画吸收西方的素描画法和造型因素,并且以线造型,引入构成的艺术语言。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成特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分割感构成

使用装饰性的线条造型,整个画面构图以分割作为构成方式,分为三条屏或者四条屏,人物单独或群组式疏密有度地排列,色彩迎合主題,表达作者的情感意识。在构成、线条、色彩三者的结合中,展现工笔人物画的多种可能性,丰富了绘画的语言。

画家崔连文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通过构成形式分割画面,表现的女性形象带有明媚的气息,画面的人物没有过多的描绘,如同暮色中淡淡的云雾,落寞清净,在线条、设色中呈现画家的精神性。

4.2 主题性构成

主题性的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层出不穷。主题性绘画主要是运用独特的创作语言表现出社会性和艺术性,弘扬时代精神。因此,突出主题是重中之重。

张众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北京新机场 筑梦英雄志》展现中国建造者埋头苦干、积极创造、坚毅勤劳的铁人精神。运用传统留白的背景和现代化图像人物的组合构成形式,分为情景三段式,突出人物形象,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极大地引起观者的共鸣。

此画的色彩语言为其增添韵味。运用矿物质颜料表现人物,同时使用一些水性肌理语言“点睛”,色彩浓烈又和谐,完美地达到社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4.3 色彩构成

如果说线是画面的骨架,那么色彩就是肌肤。色彩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家的心灵直接相关。从整体来说,何家英的绘画风格注重中西融合,突出意境,从单一的传统工笔到素描光影的结合,再到现在的形意为“神”、色构为“骨”。他笔下的人物清新脱俗,与色彩构成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有了色、墨、线、构成的诗情画意[3]。

例如,《秋冥》这幅作品没有采用传统的长条形,而是运用西方宗教绘画中常见的弧形构图,代表着苍穹,与冥想的主题呼应。以穹顶的弧线补充为完整的圆形,圆心正好对应女子太阳穴的位置。对于这种巧妙的构图,何家英的解释更为精妙:“思维从太阳穴散发,沿着树枝升向天空,又遇穹顶而返回于太阳穴。”冥冥之中,画面的形态早已与艺术家的思想融为一体。有了思想性的构成,色彩的微妙变化更能增强画面的氛围感,整个画面设置为冷蓝色,观者能沉浸式感受其中的静谧。

4.4 群组性多人构图

情景式长卷人物画在唐、五代主要通过对人物的真实生活进行叙事性描绘。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出了新的构图。群组性构图就是其中一种。群组性多人构图往往以描绘现实生活的人为主,按照需要和构想重复排列一种构成形式,可以有选择地取舍、排列。

这样有思考性的群组性构图能带来许多好处。第一,能让画面更加平衡稳定。第二,突出主题场景,通过群组多人化的组合,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和冲击力。第三,对群组元素的运用能使画面展现新的面貌。

5 结语

如果没有构成的创新,那么当代工笔人物画从题材到画法可能千篇一律。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常出现俊男靓女、现代城市,甚至以一张照片为创作题材,使用程式化的手法创作,勾勒人物造型,这样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得不到创新。因此,需要继承传统,同时不断创新。

本文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构成,发现我国古代工笔人物画中已有构成的元素或意识,这启示今人创作不要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缚,以免陷入一味地追求形式而忽略自身情感表达的误区,打破思维定式,努力提高审美水平,在实践中领悟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李旻.探析吴冠中绘画中的形式美[J].美与时代,2020(4):61-62.

[2] 金波鸣.浅谈工笔人物画临摹的艺术特点:以何家英《秋冥》为例[J].美与时代,2016(2):66-67.

[3] 夏雯.构成元素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应用:以《黔山秋映》创作为例[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

作者简介:纪成(2000—),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构图构成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