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分割法在中国画构图中的运用分析

2023-07-30王翊霏徐文生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构图中国画比例

王翊霏 徐文生

摘要: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黄金分割”这一概念,并使其在数学世界及生活空间得到广泛运用,绘画也不例外,可以从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绘画作品中看到黄金分割法的身影,其赋予整个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节奏协调之美。黄金分割不仅是一个数学常数,还是一种美学原则,它能使画面和谐、均衡、有节奏感。在欣赏古人创作的中国画时可以发现,他们运用的构图方式也与黄金分割息息相关,通常表现在构思主体与画面整体的比例和空白部分與画面整体的比例上。创作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离不开精妙的构图,构图使画面具有主次之分,突出画面主题,直观地表现绘者的意图。黄金分割在画面中起到突出形式美的作用,其中,画面分割并不局限于用线来区分大小疏密不同的几何形状,也会用点分割线。同时,在画面的黑白关系及色调比例搭配中严格遵循黄金分割法。文章旨在探讨中国画创作中对西方黄金分割法的借鉴,包括面积、黑白灰对比关系等方面。首先介绍黄金分割法的概念、特点和历史,其次分析中国画构图中运用黄金分割法的原则、方法和实例,最后总结中国画构图中运用黄金分割法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黄金分割法;中国画;构图;比例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3

1 黄金分割法的由来

“黄金分割是数比分割的一种,它指的是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个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这个比值近似0.618,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分割,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最早研究出黄金分割的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将其运用到几何数学学科,并发现黄金分割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黄金分割法才被广泛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大师都在他们的杰作中展现了对黄金分割法的研究和掌握。他们善用几何图形的结构来进行画面分割和构图,创造了具有特殊比例和严谨形式美的殿堂级艺术作品。黄金分割不仅在数学上有确定比例关系的作用,还体现出和谐性和艺术性的美学价值。黄金分割体现出艺术与科学、几何与美术的统一。虽然黄金分割比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对它进行艺术化展现的方式是丰富多变的,黄金分割比例被运用到不同的环境中,能展现出舒适、统一、和谐的效果。

2 中国画构图中黄金分割法的体现

中国画的构图理念与中国的宇宙观、哲学观紧密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画的构图理念,其中道家的“天人合一”与“一阴一阳之谓道”哲学思想对中国画影响深远。中国画的画面构图注重开合、虚实、呼应、疏密和繁简之间的关系变化,这恰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构图就是研究画面形象的位置、结构组织关系等问题[1]。东晋顾恺之将中国画构图称为“置陈布势”,南朝谢赫则将中国画构图归纳为“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这两者都体现了中国画构图理念中对空间组织和形式美感的重视。构图是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决定了绘画作品的高度。完美新颖的构图方式可以使人为之一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2]。还有一些其他的构图方式,如“金角银边”就说明了中国画基本画面布局方式,一些文人经常使用这种构图方式来摹写花鸟。同时,在一幅画中将竖线和横线平均分为三等份的“三分法”,也是黄金分割法简化后在中国画中常见的构图方法。三线构图可以使观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画面的视觉中心和主次关系。尽管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名称和风格,但在理论上都与黄金分割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画面语言关系组织中,点、线、面是绘画形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点、线、面通过黄金分割法进行排列组合,在画面上形成了丰富生动、错落有致并且节奏活泼、富有情感的存在。点可以形成主体基调,也可以用来点缀或衬托;线是表现物体轮廓和结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面则可以表现物体质感和色彩效果。无论是点和线还是面,在运用时都要注意画面分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三七分”的形式强化画面的感染力。留白是中国画中独特而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古语有言“多即是少,少即是多”,虚实相生,空白也是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空白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并且突出主体物象或者烘托气氛。留白也要符合黄金分割原则,只有黑白灰调子比例协调平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留白是中国画特有而且高超的表现意境美和精神境界的一种方式。

在构图要素安排上,除了点、线、面和留白外,还要注意边框和边角对整个画面气势的影响。边框是中国画的界限,有了边框,内部空间才能更加灵动自如。边框也要符合黄金分割原则,在四条边框上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产生动态变化。边角则要注意虚实互衬,“马一角”和“夏半边”就是善用边角留白突出主体物象或者营造气势恢宏景象的典型代表。

在构图要素分配中,画面整体色调比例的分配、空白和边角都极为重要,注意画面空间的分布,其中线条分割的长短变化也有讲究,一幅画的四条边框有破有全,才能使画面显得丰富生动。线的结构是画面的骨骼,黑白灰调子是画面的血肉。无论是高调、中调还是低调的画面,黑白灰的关系比例都是“三七分”,黑白灰比例协调,画面才显得平稳。构图的局部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一幅画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与书法同源,一幅画的整体构造相当于一个字的结构,起笔收笔之间相互照应、相互协调。总体来说,中国画的空间就是书法的空间创造,中国画与书法一样,要注重章法布白和空间对比。石涛在《画语录》中提出“一画”这一重要的绘画理论思想,即用具有审美和表达主观意识感受的线条去组成画面的构图,“心”的感受是构成画面的基础,中国画正是通过这第一笔感受来奠定画面的基调,万物始于一画,突破了空白,踏破了虚空,从此开始绘遍万象之美。

在视觉效果的经验总结中,画面的视觉中心通常是黑白对比最强烈之处。视觉中心的关注点同样受黄金分割影响,它通常分布在画面的“三七分”之处,观者往往也会按照视觉顺序来欣赏绘画作品,因此,一幅画的“画眼”的位置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整个画面的位置布局时,要把握画面的视觉中心,而运用黄金分割法便能极大地满足观者的视觉需求。

总之,中国画构图应用黄金分割法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运用中国式的语言符号来代替,总结成经验规律,并指导画面构图和整体基调的把握。它明确了整幅画的主次之分,因为等量的东西在画面上不分主次,会形成相互抵消的视觉作用。黄金分割在画面中起到突出形式美的作用,其中,画面分割并不局限于用线来区分大小疏密不同的几何形状,也用点对线进行分割。同时,在画面的黑白关系及色调比例搭配中严格遵循黄金分割法。因此,黄金分割法在中国画构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黄金分割法在中国画构图中的实际运用

中国花鸟画的歷史源远流长,尤其两宋时期花鸟画发展趋于成熟,宋人花鸟作为工笔花鸟的代表,起到了引导的关键性作用。宋人在学习绘制花鸟画的过程中,秉承“审物”精神,通过观察自然界中花草鸟虫的形态并总结其生长规律,让摹写的花鸟形象达到自然传神的效果。将工笔花鸟推向艺术巅峰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中不乏宋人对儒家思想“格物致知”的深刻理解,即对待自然界的事物要认真分析组成其形态的原因及特殊的规律和道理,并将这些自然规律运用到绘画当中,进而成就严谨工整、细腻写实的工笔花鸟画。自然界中蕴含着黄金分割的协调之美,宋代花鸟画也自然而然地遵循黄金分割原则。宋人为绘制出更加生动严谨的花鸟画,成功总结出“八位出枝”的定位技法,即将画面中的主要枝干安排在八个方位: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上、下、左、右,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同时让枝干更加灵动和富有变化。

此外,宋人还运用“主辅破”的三线构图法,即由主线、辅线、破线三条线构成。主线奠定画面整体走势基调,辅线在主线的基础上进行辅助呼应,伴随主线,没有辅线的存在,主线则显得孤立无援;破线则起到分隔画面的整体关系,使画面更加灵动活泼,富有节奏感的作用。绘制任何花鸟都暗含黄金分割的特征,宋人将自然规律表现在画面上,体现出黄金分割的哲学性与艺术性的联系。

画家潘天寿的绘画作品也精妙地运用了黄金分割法。他曾说:“以心传神为第一义”,强调绘画要呈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他认为,“章法”是构成绘画艺术风格和个性化表现手段的重要因素,包括构图、用笔、用墨、色彩等方面。潘天寿在构图方面非常注重应用黄金分割法,在他众多的优秀绘画作品中能看到黄金分割法的身影。潘天寿的绘画作品能简洁明了地体现出画面主体,并且注重线面分割、画面虚实对比、空白大小差异。黄金分割在潘天寿绘画作品中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整体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之间差异性对比平衡分配之美。他通过合理地分割画面形状、巧妙地经营画面四边四角,利用面积分割和空间组织,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并且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在平衡与变化之间寻求平衡,取得最佳效果。

比如《石榴图》,石榴树干和款识的位置都落在画面中上下和左右的黄金分割线之处,进而通过树干的转折将整幅画面分割成一左一右、大小不等的两处空白形状。画面中题字的位置经营也不容小觑,潘天寿将右边空白处同样分割成符合黄金比例的大小不同的空白块。几个不规则形状经过黄金分割变得大小不一,疏密和虚实均符合黄金分割规律,画面拥有舒适的视觉效果且对比强烈。位置决定画面空间的分割面积,画面中位置的经营是左一点还是右一点、上一点还是下一点,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3]。同时,在经营形象位置的时候,潘天寿巧妙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无论是枝干还是果实,在框架边角中进行转折的二次设计都符合黄金分割定理,画面中的两组石榴果实也在画面物体布局中产生了呼应效果,在画面物体的主次和穿插之中体现出构图的巧妙安排,灵活运用平面分割构成,将黄金分割定理不动声色地安插在画面之中。

黄金分割不仅体现在空白分割中,边框及画框四角也体现了黄金比例的效果。在中国画的画面构成中,边框发挥了“界限”的作用,有了边框,画面中的空白、笔墨便有了分布和活动的空间,留白营造了禅意空间,带来了无穷的想象。提到边框的作用,“马一角”和“夏半边”善用边角的虚实互衬,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善用“计白当黑”之技,一个将极少的主体取景安排于画面的一角,一个则将极少的主体取景布置在画面的一边,合理安排与运用边框与画面的位置,灵活自如地经营边角位置。

古代山水画注重“留白”,画面中构图对象的位置安排以及画面中留白神韵的气势概括同样对山水画极为重要。马远的代表作《寒江独钓图》便是最好的例子,画面中渔翁在宽阔的江面上独自垂钓,一叶扁舟在广阔无垠的大江上微微荡起波澜,远处江面的空白与画面中的渔翁、扁舟形成强烈的对比,营造了想象空间。同时,画面的上下左右都构成了黄金比例,位置安排合理,此情此景惟妙惟肖,虽然表现的画面只是辽阔山水的一边一角,但有画龙点睛之效。

与马远和夏圭边角山水不同的全景山水,也明显体现了黄金分割的特征。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全景山水的代表作,此图随处可见黄金分割的应用效果。在这幅画中屡次出现黄金比例和相关的几何图形,起到各不相同的作用,对画面气质的作用也截然不同[4]。此图的黄金分割特征集中体现在整幅画的上下关系对比上,画面的上半部分是主体景物巨峰,下半部分是多种景物的组合,两个部分被合理地分割成黄金比例,造就了强烈的对比反差,不仅能让观者注意到震撼人心的辽阔巨峰,还会注意到其他有趣的景致。在视觉效果上,此图的第一视线在黄金分割点的巨峰中聚焦,而被拉到下半部分的溪水、松石等别致小景之后,又被拉回作为主体的巨大山峰之上,视线来回切换,让人深刻体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别样意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中,观者能收获直观且震撼的视觉体验。给人以视觉享受和感官刺激,是每个中国画创作者的追求。在阐释中国艺术意境方面,“道”与“艺”相辅相成,艺术给予哲学形象,哲学赋予艺术灵魂[5]。创作时艺术家要发挥想象,达到“气韵生动”的意境,突出自身的独特体会,展现独特个性,书写主观意向与情思,在发现美的过程中不能被事物单纯的外表所束缚,而应转变思维与心绪,转变观察角度。因此,在中国画创作中运用黄金分割定理时,不应只用技法而违背本心,要在师古人之技的同时感受其蕴含的丰富内涵与经验道理,保持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和格调高雅的精神面貌,这是人类需要毕生研究的课题和追求的美学思想。

4 结语

黄金分割法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运用,它不仅突出了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审美规律,还展现了中国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宋代花鸟画、潘天寿的画作以及边框和边角的运用,可以发现黄金分割法在构图、分割、平衡、对比等方面的精妙作用,也可以感受到黄金分割法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当代画家应学习和借鉴中国古代艺术家对黄金分割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结合自身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创造出更加富有个性和魅力的中国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缪肖俊,杨诗琦.经营位置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19,41(8):106.

[2] 胡立华.浅谈中国画构图审美法则在古代工笔花鸟画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5(10):44.

[3] 李伟娜.论潘天寿画面的平面分割[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13.

[4] 郭川.试论《溪山行旅图》的结构分割和黄金比例[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4:10.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0-81.

作者简介:王翊霏(2000—),女,安徽亳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

徐文生(1966—),男,山东青岛人,学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构图中国画比例
中国画
人体比例知多少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