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白话文书法创作的形式难题及应对措施

2023-07-30刘元堂赖伟宏

书画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

刘元堂 赖伟宏

摘 要:相对于文言文书法,白话文书法创作存在着诸多形式难题。本文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中的作品为例,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白话文书法作品,就白话文书法的分段书写、标点符号、“左行横迤”、书体选择等难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白话文书法;形式难题;应对措施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是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与文言文相对应。中国文学的早期形式为原始神话和歌谣,靠人们口头代代相传,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弹歌》“续竹,飞土,逐宍”。明显带有朴素的口语特征。《诗经》中的《国风》、《离骚》中的《九歌》、两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传奇与俗讲变文、明清小说、明传奇与清讲唱文学等等,都来自民间传说或歌谣,都有白话文成分。因此,胡适说“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1]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在社会上逐渐推广和普及使用,至今已经替代文言文成为主要的书面用语。这对中国书法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逐渐增加白话文书写内容的比重,并探索其创作的形式规律。

相对于以文言文为主体的历代经典书法作品,白话文书法创作存在诸多难题,比如可借鉴的作品少、标点符号的繁杂以及频繁分段等。中国书法家协会近来举办的“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与“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参展作品与时俱进,书写内容多为白话文,以时代文字书写时代精神。本文将以这两个展览的作品为例,结合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白话文书法作品,尝试就白话文书法创作遇到的难题予以解答。

一、古代白话文书法作品罕有借鉴价值

虽然在古代书面语与口头语、白话文与文言文如影随形,并行不悖,但由于甲骨、兽骨、金石、简帛等载体的稀缺,以及写、刻、铸等工序的复杂,尤其是文言文精、简、达的特点,导致中国数千年的文献典籍主要以文言文为主。所以,传世古代白话文书法作品并不多见,除了敦煌文献中的变文写本卷子外,试举三例代表性石刻:

辽天赞三年(924年)《大王记结亲事碑》两通碑,各高100cm,宽35cm,碑额、碑文皆为行楷书,1989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金钩乡,现藏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碑文记载了辽代奚王时的婚俗习惯,不仅是白话文,且夹杂着多处至今还在沿用的方言土语,如:“大王言我年老,我从十六上别父,我弟?吒年小,并不得父母悉妇,我成长后,遂与弟下羊马牛等,求?免并兒郎悉妇,……据此事我也眼不见身不泛来,只是我母曾向我道,我肚里不忘却,遂记石上。”该碑碑文格式为竖排右写,与它碑无异。倒是碑额“大王记结亲事”,每行2字,自左往右读,类似今天白话文的读法,在古代书迹中较为少见。

元代白话碑存世约有一百多方,碑文为元代统治者颁发给寺院、道观、儒学的谍文,是典型的白话文牍。大多用楷书写刻,也有小部分行草书,在章法布置上基本遵循了纸本公文格式。因碑文接近今天的白话,会遇到我们今天用白话创作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大量的重复字?比如《彰德上清正一宫圣旨碑》(1272年)载:“城子里的达鲁华赤每根底,管军的官人每根的,管民的官人每根的,军人每根的,过往时臣每根的,民户根的宣谕的圣旨”[2],短短48字,“的”字出现9次,从碑文拓片来看,这些“的”字变化不大,同样存在“一字万同”的现象。

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与孔克坚、孔希学对话碑》,位于山东曲阜孔府二门内侧东面,保存良好。碑文为楷书,其中有朱元璋与孔克坚的对话:“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啊不好?”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典型的白话碑。

从上述古代白话文书法作品来看,其形式与文言文书法几无差别。因此,对我们今天的白话文书法创作没有多少借鉴价值。

二、是否该分段书写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与“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两个展览中,有的白话文作品不分段,一书到底,像古代文言文书法作品一样,通过字形变化、墨色对比、字行间距等营造层次感,形成块面的视觉效果,给人跳荡的审美享受。但是,这也容易使观展者被笔墨形式所吸引,从而忽略了文本内容。尤其在长篇白话文书法作品中,不分段的做法对观展者阅读文字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上述两个主题性展览的书写内容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意在借助书法传达重要的思想,所以在表现艺术性的基础上,要突出作品的功用性。

在长篇白话文书法创作中,分段书写既有利于阅读,又可以避免章法匀散、杂乱、单调等问题,且分段形成的空白与正文形成黑白、虚实、疏密对比,可以丰富作品形式,具有调和章法的作用。文言文书法作品中,分段书写已较为常见。如尺牍书法中因表示尊敬、内容变化、节奏调整等原因常进行换行书写,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形式美,这对白话文书法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中,柯学刃行书《天章碧血染青榕》,文中有陈国柱诗一首,换行分段且降两格书写,引人注意,效果良好。

在分段书写的基础上,有书写者采用分块书写的方法,突出重点,强化层次感,如陈大中行书《播芳蕤之馥馥——纪念夏朋烈士》,将文章的核心“艺术为人民大众”以标题形式书写,然后小字整齐书写正文,款字再小于正文,形成三段式的章法。开头书写标题、撰文者姓名的形式在古代文言文书法中也比较常见,如怀仁《集王圣教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开头先书刻标题和“太宗文皇帝制”,更凸显庄重的特质,现代白话文书法中书写领导人讲话、文章等,值得参考借鉴。此外,有的创作者在分段分块中变化字体,形成动静对比,视觉效果丰富,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所以说,分段及分块书写是解决白话文书法形式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标点符号的繁复

西方的标点符号引入之前,中国古人已使用圈点做标记,也作为句读的记号。标点符号引入之初,争议巨大。如王敬轩说:“用种种奇形怪状之钩挑以代圈点。贵报(《新青年》)诸子工于媚外,惟强是从,常谓西洋文明胜于中国,中国宜亟起效法。此等钩挑,想亦是效法西洋文明之一。但就此形式而论,其不逮中国圈点之美观已不待言。”[3]109,110刘半农则反驳道:“浓圈密点,本科场恶习,以曾国藩之顽固尚且知之,而先生竟认为形式美观。”[3]110从个人审美的角度来看,笔者赞同王敬轩的观点。不论双方争论如何,标点符号作为辅助工具,逐渐进入白话文日常书写及书法创作中。如胡适撰文、钱玄同书丹的楷书《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碑文是白话文,且使用了标点符号。又如鲁迅的白话文书信、胡适的白话诗书法等等,不胜枚举。文言文书法作品也出现标点符号,如毛泽东的诗词书法等。而在当下的书法创作中,标点符号又较为少见。

究其原因是白话文标点符号的繁复性,用于书法创作中容易出现与正文违和、阻断行气、打乱节奏等问题。从展览作品中可见,使用标点符号的主要是小字行草书、楷书,主要用“,”和“。”,如在“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中,杨科云行草书《愿将碧血溅黄花——悼江刺横烈士》、傅绍尉行草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标点符号与正文笔调一致,有墨色变化,和谐美观。可见标点符号在行草书中可以调节书写节奏。此外,标点符号具有装饰作用,如王立志小楷《共同奏響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乐章》以红色的“。”句读,非常醒目,实用与审美兼具。

笔者认为,在书法创作中标点符号宜用“,”和“。”,或单用“。”,更容易融于正文。米芾行草书《致伯修帖》末尾有符号似“……”,旁小字注“不记得也”。书写自然流畅,是此帖的亮点,可启发当下白话文书法创作。从书体上看,标点符号适合在行草书中使用,因为在正文随势变化中标点符号亦可随之变化,如大小、粗细、浓淡等,有填补空白、稳定重心等作用。这要求书写者将标点符号等同于正文进行创作。例如,毛泽东行草书诗词《七律·长征》《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卜算子·咏梅》中的标点符号灵活多变,与正文和谐无碍,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仿碑版形式的楷书、隶书创作中,标点符号的装饰意味大于实用需要,甚至可能有画蛇添足之感,应尽量避免标点符号使用与书籍印刷中的相同。总之,白话文书法创作中使用标点符号与否应综合考虑书体、大小、形式、功用等因素,让其为作品增色添彩。

四、“左行横迤”的困难

中国古代文言文的书写方式主要是“右行竖迤”,即从上往下、从右到左的竖行书写。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由于白话文的兴起,“左行横迤”逐渐取代了“右行竖迤”,即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横行书写逐渐应用于硬笔书写和书籍出版中,但在书法创作中则较为少见。究其原因,毛笔字不仅是实用书写,也是艺术创作,需要综合考虑审美因素、创作规律等,传统范本也几无先例可鉴。“左行横迤”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横行书写改变了笔势,我们习惯了竖写中的上下牵连呼应、固定字组搭配等,突然转变为横写就容易头脑空白、无从下笔,行草书创作尤甚。在竖写中的左右开合,在横写中可能要注重上下收放。竖写中通过长垂笔处理空间、形成对比,横写需要寻找新的笔画调节章法,如横画、捺画等。

毛泽东是“左行横迤”的优秀实践者,其毛笔诗词、题词、书信中常见横行书写。诗词如《念奴娇·昆仑》《送瘟神二首》,《送瘟神二首》书写自由烂漫、摇曳多姿,大小对比强烈,由此形成巧妙的空间。结尾“烧”字大写既填补了空白,也是作品的点睛之笔。虽为横行书写,与怀素草书《自叙帖》有异曲同工之妙。题词如为叶挺之子叶正明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乃经典之作。书信如《致徐海东》《致蔡畅》《致柳亚子》《致周世钊》等,其特点是左上角顶写受信人姓名,右下角写写信人姓名、时间,形成对角呼应,章法和谐。受信人姓名字大,写信人姓名字小,与古代书信相仿,表敬意。毛泽东丰富的横行书写实践,根植于传统,又具有开创性,值得今人深入学习。

在“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中,韩戾军以小行草书写自撰文《春晖艳丽》,分段横写于横线信笺纸,并使用了标点符号。作品气息清雅,行气通畅,以章草笔势解决了左右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可以说是一次优秀的白话文书法创作实践。还有拉开上下行距者,仿照隶书碑刻的章法,效果尚可。我们在日常毛笔书写中应加强横行书写的探索,可以从古代的横幅书法作品入手,如碑额、匾额、手卷题首等,总结其创作特点和规律,开拓今日的“左行横迤”书法。例如,伊秉绶隶书匾额《长生长乐之居》,分四竖行书写,长短穿插,形成疏密对比;《爱日吟庐》匾分三竖行书写,“日、吟”字扁合一行,“爱、庐”字长各占一行;《劝耕课读室》匾五字顶写,下端空白小行书落款,形成主次、虚实对比。这对今日的横行书写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让传统书法资源在今天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

五、重复字的处理

重复字的处理,是文言文书法创作和白话文书法创作共同面临的难题。文言文中,虚词“之、乎、者、也”使用频繁,造成书法创作的困难,要求创作者求变、能变、多变。以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唐摹本)为例,正文共28竖行,有“之”字20个,但每个“之”字的形态和美感各有不同,足见书家“穷尽变化之能事”。苏轼《黄州寒食帖》中两行出现3个“年”字,一个用“、”代替,一个用长垂笔,处理非常巧妙。用长垂笔处理有竖画的重复字,是历代书家普遍的做法。白话文书法创作中,重复字的处理不尽人意。如于右任的白话文书作《为子勤仁兄书》《为信丞先生书》,重复字词多:“各尽各的”“是国民”“建设”,又书写位置左右相邻,处理困难。从两件作品来看,重复字词缺少变化。王蘧常的白话文书信中,常见“的”字,如《小京帖》中两个“的”字左右相邻,有大小、浓淡变化,“的”字“勺”部一作圆转,一作方折,耐人品味。

“的”字是白话文重复字中的典型,使用频率高,左右构造相似。古代书法作品中,楷书“的”字几乎都是左小右大、左收右放的写法,今人仍有变化空间;篆隶书“的”字通过“白”的撇画有无、“勺”的弯曲多少进行变化;行草书“的”字变化丰富,足够借鉴使用。这需要我们在白话文书法创作中不断尝试,灵活运用,最后化为己有。除了“的”字,“们”字也是白话文常用字,且古代书作中几乎没有,需要集字创作,注意“们”与前字的搭配组合以及如何体现古意。其他诸如“啊、吧、吗、呢、呀”等语气词、疑问词,在古代书法作品中也几乎没有。也需要使用集字创作的方法,并参考古代书法作品中语气词、疑问词的处理,如枯笔表现、放大书写等。总而言之,今日的白话文书法创作面临着与前人相同的困难,而前人的探索实践已为今日白话文书法的重复字处理提供了方法和指明了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重复字变化的基础上,要确保作品书风的统一和谐。

六、书体选择问题

书体选择关乎作品的形式构成及其功用效果。如何选择,古人已有详细的论述。如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钟书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4]明人张绅言:“凡写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如经学文字,必当真书;诗赋之类,行草不妨。”[5]古人强调要根据文字内容性质、使用场合,选择最适合的书体。文言文如此,白话文亦同理。如果书写内容具有政治属性,用于庄重场合,以正体字书写为宜。“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和“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均为政治主题的展览,以楷书创作为宜。但从实际来看,参展作品书体以行草书为主,隶书、楷书次之,篆书最少。行草书创作者多采用拉宽行距、压紧字距的方法,突出秩序感、庄重感。仿碑版形式的楷书、隶书创作与内容属性相符,端庄持重,兼顾了政治性和艺术性。狂草创作中,杨雯的草书《“百胜将军”王麓水》,似仿张旭草书《古诗四帖》,书风与文章精神契合。张继以篆书写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章法模仿钟鼎铭文,典雅有序,后搭配小字楷书释文,书体与形式完美结合。所以说,字体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主题、目的、內容、形式等因素。要避免唯风格、唯性情的倾向,注重书写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的表达。

总的来看,当代白话文书法创作尚处于模仿文言文书法的阶段,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解决白话文书法创作的形式难题,一定要从白话文自身的特点入手,如分段、横行书写、标点符号等,并从传统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与白话文相匹配的书写节奏、规律、方法,在新的书写形式下为中国书法创造新的美。

(作者:刘元堂,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赖伟宏,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胡适.白话文学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9:2.

[2]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06.

[3]邓伟.试析《新青年》“左行横迤”与标点符号的倡导[J].杭州: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M]//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46.

[5]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415.

本文责任编辑:薛源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