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融入高职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研究

2023-07-29汤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0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文本

[摘           要]  图式理论是关于先存知识如何在人脑中表征以及知识的表征如何有利于知识应用的理论,激活已有图式能够帮助学习主体对文本信息进行预测、理解和记忆。对图式理论和阅读教学逐一探讨,阐述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从图式理论视域研究英语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梳理出图式理论和所用高职英语教材的结合点。以The Coolest Sport-Skateboarding文本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以期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關    键   词]  图式理论;高职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145-04

一、引言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此方案进一步推动“三教”改革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教职成厅函〔2021〕4号)对高职英语教师也提出要求:教师应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教学规律,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教师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

阅读作为获取语言信息的核心功能,有利于其他语言功能的提高,是人们熟练运用一门语言的关键方式。高职英语阅读课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然而阅读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显著提升,这让语言学习者困惑不已。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带领学生学习词汇用法,再讲解分析文章,最后完成练习题。这种教学模式重视阅读的结果,而不是阅读本身,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束缚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用于阅读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中,图式理论为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思路[2]。

图式理论是关于学习主体如何运用大脑中的记忆数据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如何处理新信息并在大脑中表征的理论。这一理论侧重于学习主体主动处理信息的过程本身。研究表明,阅读学习并非一个简单的获取视觉材料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分析和融合数据的过程,并且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将图式理论融入阅读课中,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国内学者对于融入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相对成熟。作者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里输入“图式理论”和“英语阅读教学”,以2000年至2022年为时间段,共检索到1249篇文献。在对这1249篇文献分类统计之后,作者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阐释和经验总结方面,而对图式理论的实践研究和具体操作方法的探讨却不多,只有55篇文献。本文将图式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实例探究,希望为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提供有益经验。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产物。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最早提出“图式”的概念。人类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把纯粹知性范畴和感性直观对象结合起来,康德认为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就是先验的图式,它 “一方面与范畴同质,另一方面又与现象无殊”[3]。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建立了系统的图式理论框架,他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理论来说明”[4]。皮亚杰阐述了图式发展的总趋势,提出了人类智力发展四个阶段分别形成的相应图式——感知运动图式、表象图式、具体思维图式和形式思维图式,表明同化和顺应是推动图式变化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包括鲁梅哈特(Rumelhart)、巴特利特(Burtlett)、明斯基(Minsky)等。现代图式理论认为,“人脑中保存的一切知识都能分成单元、构成‘组块和组成系统,这些单元、‘组块和系统就是图式(schema)”[5]。图式中存储的是一般的知识,具有概括性特征。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中的知识是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可用槽及槽间关系来描述。总是取某个特定值的槽道叫常量,可取不同值的槽道称作变量,而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变量被赋值后就会改变其他变量的缺席值。在面临某个情境并激活有关图式时,这一情境中的事物就会填充到图式的各个变量中,填充的各个值之间相互约束,组成联系密切的系统,这就是图式具体化的过程。而图式和图式之间也是结构分明、层层递进,低层特殊的图式包含于高层一般的图式之中。总而言之,图式理论是关于学习主体如何运用大脑中的记忆数据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如何处理新信息并在大脑中表征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urtlett)认为,图式理论可用于语言理解中[6]。根据图式理论,认知加工分为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两个过程,“由低层到高层”的过程处理文本输入的所有数据;“由高层到低层”的过程处理已知信息[7]。文本信息进入读者大脑,图式的部分变量被例示说明,低层图式汇入更高一层的图式,引起“由高层到低层”的过程发挥作用,大脑选择适当的图式来阐释文本。上述两个过程共同起作用,帮助读者理解文本内容。图式可以分为三个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三、图式理论融入阅读教学

在图式理论视域下,阅读理解的过程包括学习者主动的信息输入、分析和语义理解等步骤。信息输入前学习者对接收信息进行预判,信息输入中学习者激活已知图式分析信息数据,接收内部的观念和特征,信息输入后学习者利用同化或顺应在大脑中构建新的图式。图式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者头脑中激活的图式与接收的知识信息相互作用。

当输入的文本数据与学习主体大脑中储存的相关图式一致时,学习者所读文本激活存储于头脑中的图式后,大脑会自行填补这一图式一些变量的缺席值,推断出文本未明确表述的信息,从而理解文本内容,并能够对文本的意义和主旨进行预测和推理。比如,人们读到“跨境公路大桥剪彩仪式隆重举行”这条消息时,就会联想起剪彩仪式的一般做法(图式),这是存储在人们头脑中的知识,虽然信息没有全部表述出来,但是其中的缺席值有助于推断出这一图式的其他单元,如,(1)在建筑物落成、企业开业、展览会开幕、道路开通等场合举行;(2)由主持人、剪彩者、助剪者等人员构成;(3)剪彩者是剪彩仪式的关键;(4)是一项礼仪性程序;(5)向主办方表达祝贺。上述例子中,变量的值都包含着特殊信息,所以图式能够表明原消息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能排除无关信息,读者的理解由此实现准确。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丰富的图式,推动认知加工过程顺利进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先存知识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意图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设计的质量是衡量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8],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有助于整合教学要素,形成最大合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本校大學英语教材中的文本The Coolest Sport-Skateboarding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探讨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大学英语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大一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整个课程致力于奠定高职阶段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生活和职场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拥有中国情怀和跨文化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以《新理念交互英语》第一册课文The Coolest Sport-Skateboarding为教学内容进行2课时的融入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这篇文章以“滑板运动是世界上最酷的运动”作为文章切入点,介绍了滑板运动的起源和广受欢迎的三个原因,还呼吁大家都能尝试滑板运动。阅读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词汇预习、结构划分、课文学习、知识点巩固、课后训练。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他们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语法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学习特点是思维活跃,喜欢通过活动学习知识,习惯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善于接受新事物。在英语广为使用的今天,学好英语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比较有利。但是学生的一些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词汇量不足,需要强化,同时对英语学习有畏难情绪。

3.教学目标

掌握课文里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滑板运动受欢迎的原因。能用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述乒乓球在中国广受欢迎的诸多原因。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

4.教学重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次课的重点是需要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滑板运动在世界上受欢迎的原因。

5.教学难点

基于学情考虑,学生在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讲述乒乓球在中国受欢迎的原因环节会遇到困难。

6.教学策略

依据图式理论,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模拟教学、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基于学情和重难点分析,教师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词汇预习任务,如图1所示,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分析文本结构和主旨,创设情境,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久注意力,完成课文内容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出描述滑板运动的写作图式。课后完成仿写任务,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实施

1.课前阶段

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发布词汇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学习文本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并完成平台上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运用自主学习法,使学生建立语言图式,为文本信息加工提供框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活动一:教师将课前测试的词汇呈现在PPT上复习,尤其是反馈出来的易错词汇应是重中之重。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掌握得不好的词汇,加强记忆。

活动二:教师使用PPT展示一些体育运动的图片和英文名字,让学生讨论并且把这些体育运动和英文名字一一对应。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你喜欢运动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为文本分析打好基础。

活动三:教师展示实物——滑板,提问学生这是一项什么运动?你想试试吗?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将阅读材料与现实生活相关联。

(2)结构分析

教师展示文章三个部分包括的段落和各部分主旨大意的图式,要求学生运用skimming(略读)的阅读技巧快速浏览文本,并进行图式中的每部分主旨大意的匹配。

设计意图:激活并建立学生的内容图式,通过完成任务驱使学生了解文本整体框架和主旨思想。

(3)合作探索

活动一:教师展示第一部分描述滑板运动历史的图式,由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等基本要素构成。学生运用scanning(扫读)的阅读策略填写括号里空缺信息并尝试复述第一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图式的引导下复述文本,旨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二: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中滑板运动流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阐释这些原因的?学生认真阅读第二部分并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教师展示由提炼第二部分内容得到的图式,学生填写图式里空缺的信息,并在小组内讨论中国人喜欢打乒乓球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仿照图式呈现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查找关键信息能够锻炼其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讨论活动有利于巩固拓展图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国民喜爱,学生在思考为何中国人喜欢打乒乓球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活动四:作者精心选用词汇以论述滑板运动受欢迎的原因。教师罗列这些词汇,让学生讨论是否可以把它们换成其他单词或短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探究这些词汇的区别,分析作者遣词造句背后的用意,发展图式思维,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活动五:作者以简短的两句话结束全文,做到了升华主题,紧凑有力。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这一段落。

设计意图:文章呼吁大家都能尝试滑板运动,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议论文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理念。

(4)练习巩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这篇文章有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旨是什么?第一部分中有哪些要素?第二部分的主旨是什么?作者采用哪种方法支撑论点?教师由学生的答案提炼出图式并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一篇介绍某项体育运动的文章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这一运动的历史,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要素;第二部分由几个段落构成,详细介绍人們喜欢这一运动的诸多原因,可以运用对比等手段详细分析。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会在头脑中形成“介绍滑板运动”的写作图式,从而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文本中的遣词造句须符合现实生活,让读者感同身受,并且有较强的说服力。

3.课后任务设计

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思路完成一篇介绍乒乓球的写作。学以致用,生成新的语篇内容。

设计意图:课中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分析文本,此为输入过程,学生仿写文本是输出的过程,旨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学生在查找乒乓球的相关资料期间,会了解到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英语阅读并非是独立的,听、说、读、写技能密切联系,教师应从整体教学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上述教学设计中,图式理论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处理起到了指导作用,最终学生能够整合所学以丰富语言知识,根据自身经历产生新的语篇内容,运用恰当的语言体裁表达观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文件精神,要突出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的动态采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尝试构建知识、技能和育人一体化多角度的教学评价单元测评标准,如表1所示,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比重分别为30%、30%、40%,同时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活动数据,在课前测试、课堂参与度、课堂练习、小组汇报和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都给出相应的分值。

(四)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反馈出学生能够使用重点词汇和句型介绍乒乓球运动,平台数据显示学生参与度持续走高,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得到综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掌握阅读理解信息合成的过程并学会相关理论、思路和技巧。教师应深入系统地学习图式理论,挖掘教材中的图式元素和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的结合点,用心设计融入图式理论的英语课堂活动,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积极创建与英语教材相配套的图式资源库,指导学生建立丰富的图式。

教师应充分重视背景知识对文本的重要意义。研究者曾多次通过实验证实,读者大脑里存储越多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内容,读者理解文本、记忆信息以及回忆信息的能力就越强。面对同一文本,即使有很多高级词汇和复杂语法,本族语读者往往比非本族语读者在阅读理解、信息存储和回忆信息方面做得更好。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加强背景知识的储存,弥合跨文化差异。这里的背景知识包括一般知识和文化方面的特殊知识。

教师要进一步将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的职场活动相关联,满足学生的职场需要。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注重评价给学生带来的信心和积极进取意识。此外,还要进一步拓展课外活动,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大赛、英语社团活动等形式拓展语言训练环境,为学生搭建应用语言的平台。

五、结束语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图式理论兼具描述和解释功能,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在图式理论的指导引领下,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为其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高职英语教师在工作中应加强图式理论相关学习,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讨和找寻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为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陈琼.例谈图式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综合英语阅读准备活动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105-108.

[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Rumelhart,D.E. Schem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A].R.J. Spiro,B.C.Bruce,W.F.Brewer(eds).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 Hillsdale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0.

[6]Bartlett,F. C.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7]Adams,J.,Collins,A. Theoretical moda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A]. H. Singer(eds). A Schema-Theoretic View of Reading[C]. Newark: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85.

[8]李存.图式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实例探究[J].昭通学院学报,2021(5):103-107.

◎编辑 王亚青

作者简介:汤婷(1989—),女,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文本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