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生数学能力对病理学教学的影响

2023-07-29杨锡兰许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0期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生高职

杨锡兰 许朋

[摘           要]  目的:调查高职医学生数学能力的现况,分析影响数学成绩的因素,探索数学能力对病理学教学成效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探索导致学生数学基础差的原因,选取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及提高数学能力的现代教学。结果:通过提高数学能力、Mathematica软件教学、小组学习模式、数学思维讲授病理学等现代教学模式的班级,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及病理学教学效果。结论:提高高职医学生数学能力可以对病理学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

[关    键   词]  高职医学生;数学能力;病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113-04

高职医学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整个医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数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对于病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高职医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知识及数学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这对病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应用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职医学生数学能力对病理学教学的影响,并且通过教学实验,探究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22年9月,开课前选取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四个班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数学基础与思维摸底问卷共发放185份,实收180份,无效问卷5份,问卷有效率97.3%。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并设计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现代教学模式。选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两个班级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及现代教学,分别为44人和46人,共计学生90人。学期结束后,开展数学与病理学成效问卷调查,两个班级共发问卷90份,实收90份,无效问卷0份。

(二)方法

1.实施传统教学及现代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依据高等数学及病理学教材,制定教学大纲,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模式讲解,并告知学生可自学Mathematica软件、自发组建学习小组。现代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提高概念理解、数值计算、图形分析等数学能力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设计,同时应用Mathematica软件辅助教学,创建并主导小组学习模式,结合数学思维教授病理学。如:(1)学习病理疾病的分类时,运用分类学和比较分析的数学思维,比如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各种疾病的特征和区别。(2)学习组织结构及形态学时,使用图表、图像和模型等数学工具辅助学习。比如,使用三维模型来展示组织结构,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病理过程等。

2.數学基础与思维摸底问卷

本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学期开始前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与病理学联系的认知进行评价。具体如下:(1)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成绩、高等数学成绩、对数学知识及应用的掌握,三个维度评估。(2)分析导致数学基础薄弱的影响因素:包括自身、教师、教材与课程,三个维度评估。(3)导致学生数学能力不高的关键核心因素,包括兴趣、思维、方法、基础等。(4)学生掌握病理学与数学联系的情况。

3.数学与病理学成效问卷调查

本调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1)学生数学能力增强的情况,包括提升成绩幅度、提升的原因、是否增强自信等。(2)Mathematica软件引入后提升数学能力的情况,包括必要性、提升成绩幅度、提升的因素等。(3)小组学习模式提升数学能力的情况,包括提升成绩幅度、与传统相比的优势、有无推广性等。(4)病理学教学效果提升的情况,包括提升成绩幅度、提升原因、学习兴趣等。(5)数学能力提升与病理学教学效果的联系,包括数学能力提升对病理学有无提升、提升的关键点、数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等。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数学基础与思维摸底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医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及数学应用方面较差,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成绩、高等数学成绩、对数学知识及应用的掌握,三个维度均是“较差”或“一般”,两者总占比在67.2%~75%之间。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缺乏自信(75.0%)、教师教学方法不当(60.0%)、教师授课缺乏实例讲解(75.0%)和教师授课缺乏互动(78.9%)、教材内容枯燥无味(70.0%)、教材缺乏实践应用(77.2%)。导致学生数学能力不高的关键核心因素是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76.7%)、缺乏数学思维能力(70.6%)、数学证明难以理解(62.2%)、数学应用思维难度大(72.2%)。学生对病理学缺少了解或基本了解为主(87.8%),认为数学与病理学联系没有联系或仅有少量数学联系(48.9%),认为数学在病理学教学中没有应用(82.8%)。具体见表1。

(二)数学与病理学成效问卷调查结果

1.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情况

有更多的学生认为现代教学较传统教学,在数学方面的成绩及能力明显提升(82.6%)、提升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素质(91.3%)和引入新的教学工具及软件(78.3%),并认为数学在今后职业生涯中有“比较明显”或“非常明显”的帮助(89.0%)、数学方面的自信程度“明显”或“大幅”提高(91.3%)。

2.Mathematica软件引入后提升数学能力的情况

有更多的学生认为现代教学较传统教学,Mathe-matica软件对数学能力提升“比较”或“非常”明显(89.1%),该软件主要有利于数学公式计算(78.3%)、数学图像的绘制(82.6%)、提升数学思维(60.9%)。

3.小组学习模式提升数学能力的情况

有更多的学生认为现代教学较传统教学,小组学习模式提升数学能力“比较”或“非常”明显(93.5%)、小组学习模式提升有利于思维的碰撞(91.3%)和知识的实践应用(56.5%)、促进数学与病理学的结合实践“比较”或“非常”明显(84.8%)。

4.病理学教学效果提升的情况

有更多的学生认为现代教学较传统教学,对病理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明显”或“大幅”提高(95.7%),促进病理学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讲解的方式和效果(80.4%)、课程内容和难度安排(63.0%),教学方法“明显”或“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91.3%)。

5.数学能力提升与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情况

有更多的学生认为现代教学较传统教学,数学能力帮助理解病理学知识“比较”或“非常”(91%),促进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知识的主要因素是数学的思维拓展(78.3%)及数学图像应用(69.6%),认为数学能力与病理学有“比较”或“非常”明显的联系(95.7%)。

三、讨论

(一)现代教学显著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我院医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弱,可能与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重视数学学习,或者缺乏数学学科的实践经验有关。此外,个人缺乏自信及教材短时间内难以被理解,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科的兴趣,无法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个人自信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王叶梅等的研究显示高职生具有敏感多疑、经常焦虑、易幻想、缺乏细致等个性特征,普遍成绩不高[1]。我院医学生普遍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大多数人以增加学习时间提升数学能力,并没有形成数学思维,更缺乏数学应用的思维。

现代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使用相应的教学软件及工具,使得数学计算更加方便和高效,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素质也是关键因素,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现代教学的班级数学成绩和能力明显提升,而且普遍认为数学在今后职业生涯中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数学方面自信大幅提高。Hong Luo等建立教学视频、教学幻灯片、电子教材、扩展资源、模拟试题等现代教学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结合多种方法的现代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医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课堂答疑及学习效率[2]。

(二)应用Mathematica软件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Mathematica软件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帮助非常明显,特别是对于数学公式计算和数学图像绘制方面更有利。这与李波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使用Mathematica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3]。Mathematica软件引入后提升數学能力的原因主要是该软件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极大地方便了数学计算和图像绘制的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此外,Mathematica软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计算和实验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小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在思维碰撞和知识实践应用方面更有帮助。小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模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小组学习模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然而,小组学习模式的实施可能会受到学生个体差异和组内人员的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此外,小组学习模式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合理分组和组内协作的问题,以确保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促进。Hodges LC做了更详细的研究[4],讨论了基于学生参与的ICAP(交互式、建设性、主动、被动)框架的小组工作形式如何支持或阻碍学习的理论,该文甚至提到教室空间也是影响小组学习效果的因素。

(四)教师的讲解方式及学生的兴趣是提升病理学成绩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学生期望相符,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讲解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较大,其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的讲解方式清晰、简洁、生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尤其是教师的互动风格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ei Lin等的研究显示增加互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提升情感学习,促进成绩提高[5]。此外,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进而提高成绩。

(五)数学能力提升与病理学教学成果有密切的联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知识,数学的思维拓展及数学图像应用能更好地辅助记忆病理学知识,数学能力与病理学有着非常明显的联系,提升数学能力非常必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为病理学的学习和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医学是一门高度数学化的学科,许多医学知识都需要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Michael Sinnott等研究了医师或护士对十进制数字的理解与临床病理学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其理解越差越容易误解,并导致医疗错误[6]。数学能力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医学生通过提升数学能力,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医学研究、医疗管理,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高职医学生数学能力和病理学学习效果的研究,发现了现代化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和病理学学习效果有显著提升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病理学技能,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医学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叶梅,陈传灿,陈国鹏.数学学习困难高职生的个性特征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 21(2):171-173.

[2]Luo H,Wu C,He Q,et al.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using teach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learning analysis technology[J]. Int J Clin Exp Med,2015(8):42-52.

[3]李波,李平,毛士永.Mathematica軟件对高职学生学习高数的作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6(5):111-112.

[4]Hodges LC. Contemporary Issues in Group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Classrooms:A Perspective from Student Engagement[J]. CBE Life Sci Educ,2018,17(2).

[5]Lin W,Yin H,Han J.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Chinese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Outcomes:The Mediation of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Emotion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0,17(13):42-47.

[6]Sinnott M,Eley R,Steinle V,et al. Decimal num-bers and safe interpretation of clinical pathology results[J]. J Clin Pathol,2014,67(2):179-1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职检验专业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jyxm16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锡兰(1988—),女,汉族,湖北孝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通讯作者:许朋(1984—),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及兴趣激发。

猜你喜欢

病理学医学生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