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2023-07-29王景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0期
关键词:成果智慧理念

[摘           要]  开展“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而教法改革和课堂革命是“三教”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如何开展教法改革和课堂革命,是职业院校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以线路工程课程的教法改革及课堂革命为研究载体,构建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对分课堂(PAD)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前PBL分组任务导学、课中对分课堂智慧教学、课后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课堂全过程多维评价四大教学活动环节。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职业院校课堂革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OBE理念;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线路工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029-04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的重点任务[1-2]。“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口。其中,教法改革和课堂革命更是成为“三教”改革的关键突破口[3]。在“三教”改革视域下,如何开展教法改革和课堂革命,是职业院校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线路工程课程的教法改革及课堂革命为研究载体,构建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对分课堂(PAD)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通过明晰学习产出、提高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全过程多维评价学习产出等实现教学目标,形成课前PBL分组任务导学、课中对分课堂智慧教学、课后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课堂全过程多维评价四大教学活动环节,为构建职业教育类型课堂、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线路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线路工程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覆盖面较广的专业课程,在铁路、城市轨道设计与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变得更为苛刻,线路工程课程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

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重点聚焦于知识传授,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全覆盖讲解,忽略学生能力的提升,忽略学生的感受。

(二)学生被动学习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力求完整详尽,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没有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讲授后学生各自学习,甚至根本不学习,作业靠抄袭借鉴他人成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无活力

目前传统教学采用PPT课件、动画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计缺乏,课堂沉闷无活力[4]。李旭红研究发现94.33%的教师应用讲授法,比例最高;73.13%的教师认为,对学生学习影响最大的是教学方法[5]。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行为缺乏设计,学生学习应付,作业抄袭现象较严重。王为一学者研究发现55.41%的被调查大学生作业有过抄袭的行为,学生只求通过考试,能力和素质培养无从谈起。

(四)评价形式单一,忽略增值评价

学生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或期末大作业获得分数,取决于考题内容和临场发挥,分数偶然性高,评价形式单一、准确度低。另外,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希望学生每门课都尽力学好,目标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基于个体差异的增值进步。

二、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

(一)理论基础

1.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成果導向教育是指“清晰地聚焦在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OBE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协会(ABET)也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以知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学生预期能力获得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教学,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学生产出”,立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背景,注重学生创新、实践等能力的提升。

2.对分课堂理念(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 Class)

对分课堂是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将课堂教学清晰地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融合了讲授法和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型”的学习地位,同时对分课堂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祁培玉、郑方方等学者对对分课堂进行了新的探索改进,采用当堂对分的形式把一堂课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阶段。

3.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它是教育与技术的综合体。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方面研究它的内涵:一方面从技术的视角进行探索,重视技术的运用,借助“云”+“端”的策略,强调环境建设的“智能化”、资源推送的“个性化”、教师教学的“精准化”、学习互动的“立体化”、教学反馈的“即时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从教育的视角进行探索,重视人的发展,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整合各种技术资源为之全方位服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及智慧生成。

(二)融入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

1.融入OBE理念的对分课堂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收获及能力结构变化;PAD课堂作为中国首创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展示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两者一为教学目标,一为教学手段,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均注重过程性考核和成果评价的多元化。

依托新中国铁路文化自信的育人效果,以中国高铁路堤填筑施工项目为载体,融合OBE与PAD理念的教学模型通过明晰学习产出、提高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全过程多维评价学习产出等来完成教学任务,提出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对分课堂(PAD)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与实践,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融入OBE和PAD理念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2.智慧高效课堂

在学银在线MOOC+泛雅在线课程SPOC教学平台的智慧环境下,全要素建设立体化数字资源体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流程优化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技术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全过程采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的智慧高效课堂,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教学案例

(一)案例整体设计思路

1.基于OBE理念,明晰学习产出、提高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

首先,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经过城轨行业和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反向设计确定线路工程课程中“土质路堤填筑施工”教学任务对应毕业要求有哪几条贡献,从而确定其教学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再确定所需的课程教学模式。

2.采用中国首创中国特色的对分课堂,将4个课时的“土质路堤填筑施工”教学任务设计成2次当堂对分课堂

其次,采用PAD课堂,基于在线开放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针对土质路堤施工过程各环节施工要点,基于工作过程,分别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拓展环节和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环节三大环节完成授课内容。融入OBE理念的当堂对分课堂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3.基于大数据,建立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多维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形成闭环反馈

最后,根据预设的各考核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权重占比,计算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形成教学目标达成度报告,进而形成闭环反馈,指导下一学年的教学内容、活动,教学方式的持续改进,指导课程目标持续改进和专业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

4.基于主动学习和高阶思维训练导向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于对分课堂教学中

本课程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项目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成化,使课堂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置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

(二)案例教学过程与做法

线路工程课程中“土质路堤填筑施工”教学任务共4个课时,在分析了学生学情、课程内容特点、教学现状和问题等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根据OBE理念明晰学习产出,提高教学目标,确定本次任务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开展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对分课堂(PAD)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PBL分组任务导学、课中对分课堂智慧教学、课后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课堂全过程多维评价四个阶段。

1.课前PBL分组任务导学:埋下问题的种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在在线课程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线上智慧分组,开展线上PBL分组任务,任务是“分组调研途经自己家乡的中国高铁的故事,并分析路堤施工的步骤和方法”。首先,学生领取任务后即可在线上开始自主探學、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将成果发布在平台上,教师做好引导和答疑解惑工作。然后,对各组成果开展线上多元主体评价,包含教师评价、组间评价、组内评价和自评。

2.课中对分课堂智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导向组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本案例共4个课时,开展了2次当堂对分课堂,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故此处只讲解第1次当堂对分课堂(2学时)的教学过程和做法。

当堂对分课堂(PAD课堂)具体教学活动如下:

(1)讲授P(Presentation)

讲授阶段教学活动分别如下:①评讲课前任务,给学生答疑解惑;②精讲高铁项目土质路堤填筑施工方案重难点,留白一定知识;③布置任务:CAD软件绘制填筑方案、BIM软件建模填筑方案。

(2)内化A(Assimilation)

内化阶段教学活动分别如下:①学生内化吸收,自主探究,接受任务;②小组讨论合作,采用CAD软件绘制填筑方案,采用BIM软件进行填筑方案建模;③教师巡堂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3)讨论D(Discussion)

讨论阶段教学活动分别如下:①学生分组成果展示、交流分享;②成果点评,包括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③根据意见进行成果整理,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3.课后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强调学生预期能力的获得

考核环节融汇于前3个环节,一是在课前PBL分组任务导学中考核学生态度和完成效果;二是在课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环节,以随堂测试、讨论、抢答等形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环节,成果完成态度和效果等形式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沟通表达及创新等综合能力。

4.课堂全过程多维评价:持续的评价反馈与改进

基于课程平台大数据,强调过程性评价,采用多主体协同、多空间融合、多环节融通的多模态体系评价以成果为导向课程目标达成度,依据评价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高考评准确度。

四、实施效果分析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改善,逐渐走向主动学习

智慧对分课堂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主动性学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流程优化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程参与。线路工程课程网站学生参与度高,访问量达1000万次,累计互动次数42672次,309个任务点,课堂签到率100%,活跃度达到96%,课堂互动率达到100%,人人参与课堂活动。

(二)学生成绩提升明显

图3是2019级和2020级学生线路工程课程期末平均成绩,其中试验班按照智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普通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由图可见,2019级普通班学生期末平均成绩为61.5分,试验班学生期末平均成绩为70.4分,试验班成绩提高8.9分、14.5%;2020级普通班学生期末平均成绩为63.8分,试验班学生期末平均成绩为74.2分,试验班成绩提高10.4分、16.3%;试验班学生成绩整体提高明显,这说明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明显。

(三)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019级城轨专业考取“1+X”(BIM)初级证书78人,获证率85.2%,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施工员证)126人,获证率88.5%,100%学生获得相关证书。近三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工程测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次、省一等奖4次;“挑战杯”省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节能减排”竞赛全国三等奖1次,省二等奖3次;互联网+省铜奖2次等。

(四)学生评教连续三年不断提高

融合OBE和PAD理念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水平,学生对课程评教分数从2019学年—2021学年连续三年不断提高(92.851分、93.664分、93.967分),教学质量提升显著。课程主讲教师近五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9次,教学能手1次,我最喜爱的教师1次。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学生学情、课程内容特点、教学现状和问题等基础上,构建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对分课堂(PAD)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前PBL分组任务导学、课中对分课堂智慧教学、课后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课堂全过程多维评价四大教学活动环节。并以此教学模式为主导,基于线路工程课程内容和特点,融入课程思政点,全过程优化设计教学环节,以项目驱动为核心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持续改进。

(一)PAD课堂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考验较大,讨论环节学生分组不当则容易流于形式

建议每个小组学生的搭配一定要基于优、中、差的原则,只有小组水平相当,才可以在分组讨论时产生更多的共鸣,才能保证分组讨论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二)智慧课堂学生参与度差异性较大,个别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建议进一步优化智慧课堂教学行为和活动设计,并采用“帮学”模式,通过教师、班干部、同学等关系,带动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0-09-23)[2021-11-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 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2]崔凌,刘冰雪,王岗,等.“三教”改革视阈下职业教育课堂改革:创生与实践——以浙江省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24-29.

[3]杨顺光,石伟平.“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原则、关键任务与推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7):38-43.

[4]赵森.以学为中心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8):231-232.

[5]李旭红.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现状调查:以河套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7):180-181.

◎編辑 鲁翠红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GDJG2021117);2021年广东省继续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JXJYGC2021KY0616);粤高职土木建筑和水利教指委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05Q05);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GDCP-ZX-2021-015-N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GDCP-DJ-2022-004);2022年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课题(2022SJLX36)。

作者简介:王景梅(1987—),女,汉族,江西樟树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相关教学与科研。

猜你喜欢

成果智慧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有智慧的羊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