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2023-07-28丁国如李京华童晓兵徐承龙刘涛

大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丁国如 李京华 童晓兵 徐承龙 刘涛

[摘 要]文章通过深入调研一线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往届本科毕业生、机关业务部门对本科毕业设计的意见,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痛点出发,提出以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为核心目标,着眼于学生“面向职场、面向未来”职业发展基础,设计面向能力生成的“教—学互动”毕业设计选题方案,提出面向能力生成的“教—学联动”时间管控策略,探索面向能力生成的“教—学相长”潜力激发模式。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多维优质能力;能力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6-0142-04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为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是学生进入职场的磨刀石,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的锤炼,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快速适应岗位任职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院校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设计作为本科阶段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已引起大量的一线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围绕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展开的相关研究有:一是针对毕业设计开展对学生相关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包含综合能力[1]、创新能力[2]、分析和思维能力[3]等;二是围绕旨在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方面的研究,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优化[4]、指导方式优化[5]、毕业设计环节整体优化[6]等,从指导教师角度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优化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三是结合具体学科专业特征,为实现学生高质量输出而展開的本科毕业设计研究[7-8]。在对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相关文献多是独立分析教师、学生、管理者(“教—学—管”)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问题改进方面有的注重“教师—学生”的指导而忽视了管理者的督促作用,有的过于侧重对“教师—管理者”的监督评估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反馈作用,没有从“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位一体方面开展研究。

本文立足于军队院校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首次任职能力需求为目标,分析本科毕业设计各阶段需着重培养的多维优质能力,合理建立各阶段“教—学—管”协作机制,创新提出一种以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本科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模型,探索设计面向能力生成的“教—学互动”毕业设计选题方案、“教—学联动”时间管控策略和“教—学相长”潜力激发模式,以期有效提升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能力与首次任职能力需求的有效衔接,符合“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培养方针的要求。

一、军队院校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现状

当前军队院校本科毕业设计主要以导师责任制为主,教师提供毕业设计题目,机关业务部门在组织学生选题的同时选择导师,选题时间一般仅提前1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机关业务部门组织教研室开展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工作。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感受,课题组认为教学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痛点。

一是教、学双方进行毕业设计课题交流时不顺畅。相较于地方院校,军队院校学生除科学文化、专业背景课程外,还有大量的思想政治、军事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学生课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毕业设计课题所需的课外背景知识和编程基础相对薄弱,影响课题进度;另外,教师和学生前期交流不够,现有毕业设计选题及导师选择机制存在缺陷,导致毕业设计课题设置与学生知识和能力储备不匹配,也没有与学生兴趣特长、学习/工作经历、未来岗位任职形成良好对接,造成师生双方在毕业设计课题的交流过程中都感到吃力。

二是教、学双方开展毕业设计课题交流时间不够。目前,学生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四学期,这期间学生不仅要完成繁重的课程学习任务,还要面临考研、毕业分配等重大事项,学生身心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时间;同时,随着院校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也不断增加,加之学校对学生管控严格,使师生交流的时间易被打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存在教师找学生难,学生难以及时得到教师指导的情况。

三是教、学双方推进优质能力生成效果不佳。在学生知识能力基础不匹配、毕业设计工作时间有限的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时仅追求能过关、不挂科。通过毕业设计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锤炼学生创新、严谨、诚信、求实等科学精神的目标无法达成,学生成就感、获得感不足。对教师而言,无法在指导过程中将培养目标、学生任职能力需求和优质能力生成有效结合,对教师日常教学科研反推力不足,本科毕业设计实践指导由教学相长反演为任务指导。

基于本科毕业设计现状的分析,课题组发现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近些年,很多院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加大了对本科毕业设计的督查和抽查力度,着力于把好本科毕业设计的出口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本科毕业设计与学生能力生成虽然关系密切,但是并不等同——前者是载体,后者是内涵,两者都很重要,但后者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更为深远。鉴于此,课题组以学生能力生成为导向,开展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通过联合机关业务部门和教研室相关优质力量,立足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重点从选题、实施和评估三个环节来创新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二、以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一)学生多维能力生成模型构建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有着与日常专业课程学习不同的特点,它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拓展,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系统性培养,是对学生创新性地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解决职业需求问题的全面性检验。本科毕业设计的阶段可系统划分为文献阅读和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研究方案制订、毕业设计课题实施、结果分析及优化、论文撰写及答辩六个步骤,评估作为特殊环节贯穿全流程,如图1所示。不同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对学生多维优质能力生成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毕业设计选题、实施和评估三个环节。因此,本文重点从这三个主要环节着手来创新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课题组从调研分析学生近期、中期、远期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出发,重新审视毕业设计选题、实施和评估的全流程及各环节,主要聚焦岗位任职前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归纳能力、动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多维能力生成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多维能力生成的具体对策,建立学生毕业设计阶段性能力生成矩阵,如表1所示。

(二)“教—学互动”毕业设计选题方案研究

针对“毕业设计课题设置与学生之前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不匹配,与学生兴趣特长、学习/工作经历、未来的岗位任职没有形成良好对接”等现状,课题组经过研究探索出“教—学互动”毕业设计选题方案。

1.因材设题、量身定制。综合考虑科学技术前沿、任职岗位要求、学生个性需求等,由教师系统归纳梳理形成适合本科生开展研究的课题库,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合理提供选题。

2.先期介入,课题入课堂,让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课题设置。在日常课程教学、俱乐部活动等过程中,针对性引入毕业设计课题方向,遴选感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参与课题设计,明确能力培养目标途径,为后续毕业设计教、学互动奠定基础。

3.积极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能力。一是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优势,邀请专家教授对前沿课题开展高质量学术报告,发挥网络课程资源作用,加强选课指导,提升学生课外背景知识和编程基础;二是倡导学生定期参加科研学术会议,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促进相互了解,明确学生能力短板,鼓励学生结合兴趣、专业能力基础和综合能力需求自主提出设置毕业设计课题的想法等;三是由机关业务部门牵头,通过岗位实习、参观见习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未来岗位需求和工作能力要求,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动力。

(三)“教—学联动”时间管控策略研究

针对“教、学双方开展毕业设计课题交流时间不够”的紧迫难题,课题组探索了“教—学联动”时间管控策略设计,注重多手段综合运用。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严格把控关键时间节点。根据开题、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等关键时间节点要求,与学生共同制订毕业设计六步走主线策略的实施计划,督促学生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和进度,根据实施情况同步微调。

2.合理分解任务,保障课题有序推进。结合时间节点周期、学生基础、课题难易程度,对毕业设计课题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增加可操作性,增强阶段性目标实现的获得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创新交流方式,提高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受学生自主活动时间有限、教师公务性事务较多等客观条件限制,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碎片化,造成师生面对面交流较少,因此可积极运用在线教学手段,基于微信、腾讯会议、钉钉、Welink等网络工具,提高沟通交流的实时性和效率。

4.假期再利用,弥补课题研究时长的不足。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空闲时间进行分析,发现大三升大四學期的暑假以及大四上学期的寒假时间相对较长、学生其他课程压力较小,是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的黄金期。教学双方共同合理制订操作性较强的时间路线图,学生定时汇报学习进展,教师及时反馈并点明具体问题,给出明确建议,促进本科毕业设计工作高效推进。

5.合理安排时间,有效监督毕业设计的开展。一方面,机关业务部门要提前布局本科毕业设计,将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学生知识储备环节提前,使学生和教师能在专业课程教学阶段解决本科毕业设计背景知识储备等基本问题,缓解毕业设计选题难、开题难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开题、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等关键时间节点,机关业务部门要邀请对口校内外专家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严格把关,督促导师和学生及时调整课题研究进度,促进毕业设计优质产出、学生能力优质培养。

(四)“教—学相长”潜力激发模式研究

针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双方压力较大,但优质能力生成效果不佳”的现状,课题组探索并研究了“教—学相长”的潜力激发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从完成任务、应付过关的被动模式到学生、教师双方能力的迭代提升。

1.探索建立毕业设计互联互通互助小组。由教师牵头组建毕业设计互联互通互助小组,成员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形成学术梯队,组内教师指导学生,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形成定期探讨、逐人主持的交流机制;组间毕业设计选题可以强相关,也可以弱相关,小组间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进行毕业设计进展、成效互评,就当前痛点难点以头脑风暴等形式展开探讨,形成比学赶帮、优势互补、互相督促、互相激发潜能的氛围。

2.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能力生成过程转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课题组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积极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现有问题,同时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鼓励教师和学生突破瓶颈,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探索未知,打破舒适区,突破知识与能力界限。

3.积极共享优质成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毕业设计中期、结题关键环节,机关业务部门同步跟进学生毕业设计进展,举办学生毕业设计优秀成果展示交流研讨会,评选优秀毕业设计学生、优质毕业设计作品和高产导师指导小组,打破教研室独立指导的封闭性,为学生、教师思维交流碰撞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达到激发学生潜力活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的目的。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以学生能力生成为导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归纳能力、动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多维能力。为了实现该目标,课题组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每个阶段对应的能力目标培养如表2所示。

第一阶段,毕业设计选题及研究方案制订。在选题阶段,指导教师在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进行摸底,为学生“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应该破除唯“新”论,尊重本科生研究基础,选题重点面向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遗留的困惑和“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结合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内化吸收,对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和现状进行充分了解,能对研究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形成个人见解。另外,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和学生的授课安排合理制订毕业设计研究计划,初步制订研究方案。第一阶段通过选题、文献整理汇报等初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阶段,毕业设计课题实施。实施阶段是整个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克服困难,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生执行力度很大程度受指导教师影响,因此指导教师要做好表率。在整体时间管控方面,可以参照“教—学联动”时间管控策略,机关业务部门、教师和学生联合开展。在课题推进方面,充分利用“教—学相长”潜力激发模式,通过子課题分解,分阶段实施,提高可操作性;发挥团队协作作用,进行思路方案论证,确保课题可行性,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自主实验仿真、论文撰写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另外,在该阶段教师要灵活采取定期总结与不定期总结的方法,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启发学生应对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其工作;对任务完成得不好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指出其错误,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

第三阶段,验收评估。验收评估分为阶段性评估、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为保证本科生毕业设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和教师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验收评估必不可少。阶段性评估贯穿整个毕业设计阶段,以毕业设计小组为单位,以每周小组汇报、总结的形式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稳步开展,以半个月为时间节点,进行组间交流、评估、工作总结和展望。验收评估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撰写报告的书面表达能力和PPT汇报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力培养方案如表3所示。教师对学生撰写的报告和PPT汇报主要从严谨性、准确性、系统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估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引导式”学习,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验收评估阶段,教师要通过“教—学互动”、组内和组间交流,结合项目研究需求、学生未来岗位能力需求等,不断优化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方式、指导策略、课题研究方式方法等,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依托具体课题,是对学生日常专业基础知识、课外拓展知识和前沿科学知识学习的系统融合,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参与者有教师、学生、机关业务部门,无相对固定时间分配,存在诸多不可控要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联合培养与考量。本文通过构建多维优质能力生成模型,力图为参与本科毕业设计的机关业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提供启发。近年来依托这一能力生成模型和“教—学互动”“教—学联动”“教—学相长”三大策略机制,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研究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加强对教师和机关业务部门的关注,同步优化、实时反馈、同时改进,协力保障学生毕业设计客观条件的达成,促进学生面向岗位任职需求的多维优质能力培养达成。

[ 参 考 文 献 ]

[1] 坎标, 华同曙. 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1):172.

[2] 张翠芳. 毕业设计环节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以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 教学研究, 2015,38(1):78-82.

[3] 耿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15):67-69.

[4] 徐健,薛勇,于建民,等. 基于军工科研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277-279.

[5] 牟金磊,彭飞,王展智. 本科毕业设计多层次团队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21(3):74-76.

[6] 陈客松,汪玲,张彪. 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优化[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17(6):69-72.

[7] 陈燕,舒虹. 面向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课程教学研究: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4(2):58-61.

[8] 金宝丹, 尹志刚, 赵建国,等.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J]. 河南化工, 2020,37(2):61-63.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