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状文法的鄱阳漆器纹样特征与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023-07-25张倩瑜丁伟安大地

包装工程 2023年14期
关键词:鄱阳文法被试者

张倩瑜,丁伟,安大地

基于形状文法的鄱阳漆器纹样特征与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张倩瑜,丁伟,安大地

(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鄱阳漆器,提高非遗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在传统鄱阳漆器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演设计,以便保留传统纹样特征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鄱阳漆器纹样样本图谱;运用眼动实验法,将被试者对鄱阳漆器纹样的感性认知量化分析,识别出认可度较高的纹样;运用形状文法理论,对传统纹样进行解读和创新推演。最终获取样本纹样进行提取和创新推演设计,并结合产品设计实践,验证该创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鄱阳漆器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纹样作为传统漆器纹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以创新纹样为主要元素的衍生品能在满足当代消费需求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体现鄱阳漆器特色,为非遗创新提供参考。

鄱阳漆器;传统纹样;创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遗保护逐渐上升至国家层面。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非遗保护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应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1]。江西鄱阳脱胎漆器以非物质文化为基础,传承发展已有百年,是第三批入选我国非遗名录的传统手工艺。其髹饰纹样与当地风俗文化息息相关,具备集时代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特点,传承价值极高。如何运用设计手段发挥鄱阳漆器纹样在当代的开发和使用价值,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关于纹样创新设计的研究,多关注于实验样本获取[2]及理论推演实践[3],而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关于通过眼动实验主客观结果获取漆器纹样的相关文献也不多见。此外,目前针对鄱阳漆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承现状[4]、艺术技法[5]、创新开发[6]3个领域。其中大多研究聚焦于保护,而较少关注设计推广。与创新开发相关的研究也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概述,尚未有在理论方法指导下针对鄱阳漆器纹样展开的设计实践,需进一步开发验证。因此,在保护非遗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的政策背景下,为弘扬非遗的应用价值,以江西鄱阳漆器纹样为研究对象,运用眼动实验数据与形状文法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实证研究,从而充实非遗创新设计领域的分析案例,提供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

1 理论研究

形状文法理论最初是由乔治·史汀尼提出的,该方法能够通过某一规则对符号基础形状进行演变,是一种推理规则的设计方法[7],其公式为:= <,,,>。根据其定义,在其四元组中,(Shape)是形状文法的有限集合;(Label)是标号的有限集合;(Rule)是推理规则的有限集合;(Initial Shape)为初始形状;(Shape Grammar)则为经旋转、平移、缩放等操作形成的形状集。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产品设计[8]、平面设计[9]等领域。杨剑威等[10]提取了商代酒器的形态要素,以现代酒器为例进行形态设计推演,并构建推演模型;虞杰等[11]提出分层形状文法,对传统蜡染花朵纹进行树状分层,将修剪后的节点集合;LEE等[12]对韩国传统图案“bosangwhamun”进行分层解构,并运用形状文法进行解读;CUI等[13]基于形状文法,运用计算机系统在二维空间自动生成云南刺绣新图案;刘靓[14]在原始羌族纹样的基础上,结合形状文法和现代设计法则对地域纹样进行创新演变,并将设计方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罗茜等[15]运用DFA法分析汉代漆器纹样,并通过形状文法推演创新,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文创进一步融合。

通常形状文法被分为“生成性”和“修改性”2种规则[16]。前者泛指从无到有衍生创造出设计图案,注重现实产品的创新替换,其规则包含置换(R1)、增删(R2),是创新设计中的一种突破;后者则侧重对现有形态的DNA进行变换,通过缩放(R3)、复制(R4)、旋转(R5)、镜像(R6)、错切(R7)、平移(R8)、坐标变动(R9)等方法,在保留原特征的基础上丰富其排列形式。在进行推演设计时,上述规则存在重复选用和交叉应用的情况,只有在不同规则之间的切换使用,才能更好地保证图案的创新性和延续性。

2 创新设计流程

基于形状文法的鄱阳漆器纹样创新设计步骤共分为3个部分,见图1。

1)因子提取。首先进行鄱阳漆器纹样收集、整理。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挑选样本纹样进行眼动实验,结合问卷获取被试兴趣较高的图案。最后从样本作品中提取色彩因子,进行色彩比例分析并总结用色规律。

2)推演设计。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形状文法对鄱阳漆器纹样进行解读,再将实验所得的纹样带入该法则中,确定初始纹样并进行标记,最后运用适合的推演规则设计出新的图案。

3)设计论证。通过前期问卷及访谈总结适合承载漆器纹样的衍生品,将推演设计出的新纹样应用于上述载体后进行满意度测试,从而证实该纹样推演创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鄱阳漆器纹样设计因子提取

3.1 鄱阳漆器纹样特征

鄱阳漆器上的图案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纹样,取材范围广,通常以具象纹样为主,抽象纹样为辅。其中具象纹样的题材涵盖动物、植物、自然、神话及生活场景等;抽象纹样大多为以圆点、直线和面构成的几何图案。目前大部分书籍、研究对鄱阳漆器的纹样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但总体来讲其图案大多源于中国传统纹样,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对李波生和丁国坤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访谈内容收集纹样。通过专家访谈及江西省汉代漆器出土的文物史料可知,在漆器纹样中动物、自然纹样较多,几何、植物纹样较少[17]。本研究从周世荣《中国漆器图案集》[18]和李波生老师及其父亲漆器作品的底稿中,选取了战国时期和汉代漆器上的典型纹样作为样本,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分类,共收集纹样536个。其中动物纹样197个,植物纹样74个,自然纹样169个,神话及生活场景纹样62个,几何纹样34个。结合传承人意见,共挑选了149个纹样建立样本图谱,见图2。具体纹样特征如下。

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应用在鄱阳漆器上的频率相对较高,通常大面积使用时与其他纹样构成整体图案,而单独使用时则作为器耳。种类主要涵盖龙、凤、鸟、鱼、虎豹等,其纹样相互组合、变形构成不同形态。在动物纹样中,虽部分纹样类别相同,但造型、构图却变幻无穷。

2)植物纹样。商周时期,动物纹样是漆器作品的主要髹饰图案。直至战国早期,受传统礼制淡化的影响,植物纹样也逐渐出现在漆器作品上[19]。植物纹样在鄱阳漆器中应用较少,大多作为辅助装饰纹样呈现,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卷草纹和花卉纹。

3)自然纹样。鄱阳漆器中应用较多的自然纹样主要为云纹、太阳纹2种。其中云纹的形态和种类较为丰富,以几何云、云气、云雷、变形云和单云为主,在髹饰时通常与其他题材的纹样相组合。云纹作为古代象征吉祥的传统纹样,具有美满和谐及富贵高升的寓意。漆器上的云雷纹大多取自于青铜器上的纹样,在战国时期应用较广,其基本形态分为“S”“T”“C”3种。单云纹、变形云纹、几何云纹等大多作为辅助装饰元素,大面积运用的情况较少。

4)神话及生活场景纹样。神话及生活场景类的纹样大多以场景式的构图呈现,极少出现单独使用的情况,因此大多应用于摆件类的漆器瓶和漆画中,部分也出现在妆奁或收纳盒中。神话类的纹样通常与云气纹、太阳纹等自然纹样相组合,生活场景类的纹样题材主要以出行、筵宴、狩猎为主。

5)几何纹样。鄱阳漆器上的抽象纹样相对较少,其中几何纹样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菱形纹、圆点纹、多角形纹等多种抽象化的纹样组合而成,进而形成适合纹样、二方和四方连续纹样。

作为髹饰图案中的辅助元素,各形态的纹样在组合过程中巧妙运用了本身的结构特点,形成完整且相互连接的闭环,从而呈现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视觉体验。

3.2 鄱阳漆器纹样实验与分析

3.2.1 实验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眼动追踪实验对鄱阳漆器纹样进行样本筛选,提取视觉信息分析被试者的心理变化过程[20]。在样本图谱中选择使用频率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纹样。期望通过热点图、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获取以下3方面的数据:通过热点图得出被试者的注视情况,获取符合被试偏好的纹样;通过注视时长,获取被试者注视时间最长的区域,作为某一纹样所刺激的兴趣区域;观察被试者注视样本的次数,选取在规定时间内注视频率前50%的样本作为主要样本素材。在眼动实验的定量分析后,邀请被试者填写问卷进行主观评价,通过问卷获取被试者对样本刺激的认知偏好。该问卷的目的在于:研究被试者在注视鄱阳漆器纹样后的主观偏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弥补眼动实验中对于定性研究的空缺,提升实验的准确度。

3.2.2 实验对象

经问卷调研及访谈结果可得,购买文化衍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年龄为18~39岁,大多为学生和在职人员。因此本实验共邀请该年龄段被试者30名,其中男女各占比50%,学生占比超过70%,从事设计及相关行业人群占比50%,所有被试者均有购买过文化衍生品的经历。

3.2.3 实验流程

利用专家评估法从该领域专业的角度对鄱阳漆器纹样进行筛选,并最终从149个样本纹样中选取了动物纹样8个,植物纹样6个,自然纹样8个,神话及生活场景纹样6个,几何纹样6个,共计34个。同时,为有效避免练习效应[21]的产生,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作为专家评估小组的成员将不会参与本次眼动实验。

3.2.4 影响因素

为尽量避免眼动实验中受样本和被试者等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实验偏差,在准备实验前需从2个方面考虑影响实验的因素。在实验样本部分,主要包含样本颜色、样本播放顺序、单个样本播放时间、样本中独立单元符号的尺寸、样本间切换的视觉残留及对文化的熟悉程度等[22];在被试者部分,涵盖被试者的性别、测试人数、年龄、职业以及文化层次等。针对样本和被试者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在实验开始前有效规避上述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图2 鄱阳漆器纹样样本图谱

3.2.5 实验数据分析

从实验结果的热点图可以观察到,注视时长能够直观地反映样本对于被试者的吸引程度,通常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被试者对该样本的兴趣越高,被试者能够获得的信息量越大[23]。在热点图中,红色区域代表被试者兴趣最高的部分,黄色和绿色区域依次递减。根据眼动实验的热点图和轨迹图能初步判断,被试者关注度较高的几个纹样分别为:动物纹样编号FA、AA、HA、CA;植物纹样编号AP、BP、CP;自然纹样编号CN、BN、AN、DN;神话及生活场景纹样编号ES、DS、AS;几何纹样编号CG、AG、DG,见图3。

在本实验中,使用AOI模块对5个类别中的纹样进行划分,将每个纹样作为一个独立元素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实验样本中最受被试者欢迎的纹样。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应在划分区域时保证样本中各部分尺寸一致。实验后将眼动数据导出,获取30位被试者眼动数据指标的9项平均值。为统一所有数据的计量单位,采用Z-score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为个体的观测值,为总体数据的均值,为总体数据的标准差,公式为=(-)/。由此,得到标准化处理后的样本数据。以动物纹样为例,见表1。

图3 实验热点图和轨迹图

表1 动物纹样标准化数据

Tab.1 Standardized data of animal patterns

以动物纹样标准化数据为例,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从公因子方差中的数据可知样本变量中的共同度较高。同时,从总方差解释表中数据可得,排列第1和第2的因子方差贡献率总和达到87.47%。由此,前2个因子能够解释原变量中的绝大部分信息,能够作为动物纹样样本的主成分被提取。从动物样本的成分矩阵可得,排列第1的因子包含关注顺序、进入兴趣区域的时间、兴趣区域的注视时间和眼跳时间、注视兴趣区域的比例、平均回视兴趣区域的次数、回视兴趣区域的比例、平均注视点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目的大部分信息,由此将排列第一的因子命名为综合图案意向;排列第二的因子包含关注顺序、进入兴趣区域的时间和第一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将其命名为被试兴趣时间。由此,本文结合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并运用回归法计算综合图案意向和被试兴趣时间的得分,见表2。

表2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Tab.2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1)动物纹样样本综合图案意向得分1为:

1=0.103×1+0.107×2+0.157×3+0.239×4–

0.08×5+0.155×6+0.269×7+0.267×8=

0.145×9。

2)动物纹样样本被试兴趣时间得分2为:

2=–0.301×1–0.301×2+0.086×3–0.050×4+

0.233×5+0.061×6–0.101×7–0.234×8+

0.103×9。

所计算得分绘制的散点图,见图4。结合热点图和轨迹图分析可得,动物纹样样本中Sample FA、Sample AA、Sample HA、Sample CA在综合图案意向和被试兴趣时间2者的整体指标中较为突出。

图4 动物纹样样本得分散点图

延续上述方法,通过数据可得植物纹样样本Sample BP、Sample AP、Sample CP在综合指标中得分较为突出;自然纹样样本Sample CN、Sample AN、Sample BN、Sample DN在综合指标中较为突出;神话与生活场景纹样样本Sample AS、Sample ES、Sample DS在综合指标中较为突出;几何纹样样本Sample CG、Sample AG、Sample DG在综合指标中较为突出,所得数据基本与热点图和轨迹图所示的结果相匹配。

但眼动实验中所受关注度最高的样本纹样并不是主观测试中综合得分最高的纹样。除对纹样的喜好会影响实验关注度外,纹样的复杂程度,被试者对纹样的质疑、思考和判断等因素均会产生一定影响,由此可以判断仅通过数据分析被试者意向纹样具有一定片面性[24]。

因此,本研究从主观及客观2个角度获取被试者兴趣区域,结合问卷调查对被试者主观感受进行分析。针对30位被试人员设置问卷,邀请被试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分别对5组样本中的纹样进行排序,挑选最喜欢的前50%。由于本研究意在获取被试喜好程度前50%的纹样作为主要样本素材,对比眼动实验结果和问卷测评结果,可发现在前50%的纹样选择上实验与主观结果相吻合,由此可判断实验中受关注度最高的纹样与主观测试中得分最高的纹样不一致并未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最终实验和问卷所得的各类别纹样汇总,见表3。

表3 实验所得样本

Tab.3 Samples from the experiment

综上,在基于定量实验和定性分析后,将挑选出的样本纹样运用形状文法进行推演创新设计。

3.3 鄱阳漆器色彩提取

据漆器制造技术史书《髹饰录》记载,直至明代,漆器的配色大多为暗沉色调,后由于钛白粉的介入,才逐渐出现了颜色各异的浅色漆料[25]。当今随着制漆工艺的发展,所用的漆料颜色更加丰富,鄱阳漆器在色彩的运用上除了传统大漆的天然黑和朱砂红外[26],还包括黄、蓝、金、银等。由于大漆本身的颜色较深,应用于漆器髹饰的颜色大多为饱和度和明度较高的颜色。

本研究的色彩样本取自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艺作品。通过实地调研,共选取了26件鄱阳漆器作品为研究对象,提取样本中的主要色彩因子并将所涉及的色彩因子放置于色环中。得出鄱阳漆器作品的用色主要集中在暖色系,其中红色系和橙红色系占比较高,橙黄色系和黄色系也占据一定比例。这是由于传统大漆呈现出的天然黑,使漆器本身的颜色较深,其表面髹饰需选择饱和度高且具有明显对比度的颜色。对黄绿、绿和青绿组成的中性色系以及青、靛和蓝组成的冷色系的使用仅次于暖色系。综上,鄱阳漆器所使用的颜色以色环中的暖色为主,绿色系的中性色及冷色为辅,色彩饱和度和明度因主题而异,其作品色调和谐又不缺丰富度,富有极强的传统民族文化色彩,见图5。

本研究从漆器作品中挑选出非单一色系的样本,进行样本色彩比例分析,所得结果,见图6。样本图片一、四、七、九、十、十一、十二为冷色系漆器产品,将上述样本中冷色系所占比重相加,求其平均值为70.1%;样本图片二、三、五、六、八、十三、十四为暖色系漆器产品,其样本中暖色系所占比重的平均值为73%。由此可得,鄱阳漆器主色调比重约占70%左右,辅助颜色约占30%左右。其中主色调以同类色和邻近色为主,辅助颜色为主色调的对比色。

图5 漆器及其配色在色环中的分布

图6 样本色彩比例

4 鄱阳漆器纹样创新推演设计及效果展示

4.1 鄱阳漆器纹样解读

鄱阳漆器纹样具有寓意丰富、形式独特和规律有序的特征。其中寓意丰富主要指纹样的主题、来源和寓意较为多样,漆器上的髹饰纹样取自于生活、环境和自然崇拜等多个方面,手工艺者通过漆器上的图案传达当地习俗文化、活动场景和内心所向;形式独特则指鄱阳漆器中抽象与具象纹样相结合的特点,其图案大多以具象为主,表达动物、人物形态及生活场景;规律有序则指纹样在排列中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具备对称均衡、协调统一、变化一致的特点。

基于眼动实验结果,对动物、植物、自然、神话及生活场景和几何5个类别中所获得的纹样进行描摹提取,将上述纹样类别分别对应编号A、B、C、D、E,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复杂图案对其主要因子和辅助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形状文法描述现有漆器纹样中所呈现的规则,见图7。

以图7中编号A1的纹样为例,分析形状文法对图中2种纹样的解读。编号为A1的纹样由主要因子a和辅助因子b、c 3个独立元素组合构成,见图8。c作为图案中心的纹样,起始时由形状1水平镜像得到形状2,形状2删除了原有符号的局部线条并连接得到形状3,形状3通过复制、顺时针2次旋转120 得到因子c。同理,编号A1中的因子b和因子a为具象图案,均是通过复制、顺时针2次旋转120 得到因子图形集合,最终组合形成编号为A1的图形。

通过对动物、植物、自然、神话及生活场景和几何5个类别纹样的因子分析,提取出漆器图案中的纹样子集,为下文结合形状文法进行推演设计提供素材。

4.2 鄱阳漆器纹样推演设计

本研究基于鄱阳漆器纹样的创新推演设计可划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将形状文法中的生成性规则应用其中,由最初的形状通过R1置换、R2增减形成基础元素图案;二是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将修改性规则应用其中,通过一定的变换规则由初始形状形成单元图案。从鄱阳漆器纹样的解读中可得,在修改性规则中R3缩放、R4复制、R5旋转、R6(1)水平镜像、R6(2)垂直镜像和R8平移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纹样形态为方形的运用R4复制、R6(1)水平镜像、R6(2)垂直镜像、R8平移的频率较高,整体为圆形的运用R3缩放、R4复制、R5旋转、R6(1)水平镜像的频率较高。在下列纹样推演设计中,以其构图方法为依据选择主要的变换规则进行推演。

本次推演设计主要从纹样样本中选择了A1中的a、b,B1中的c,C2中的b,C3中的a、b、c、e、h,C4中的e,D1中的i、j,E1中的a作为初始纹样进行再设计。步骤一主要针对原有纹样进行置换和增删,见表4。A1-a是推演图案的主要因子一,将A1-a纹样中的部分元素置换成C3中的e、h并对原有凤纹图案进行增加和删除;A1-b作为图案的主要因子二,其纹样上方的如意符号通过R1置换为卷草纹样B1-c,同时用圆圈图案和D1中的i、j代替了原有的元素符号,在R2增删规则中对B1-c的形态进行局部增加,并对A1-b中下部分进行几何化处理;C2主要因子组合作为图案中的主要因子三,推演过程中通过R1置换规则代替了C2中原来的a和e的部分,后又通过R2增删规则在原有符号中加入了装饰性线条。

在步骤一生成性规则推演的基础上运用步骤二的修改性规则进行再设计。在图案演变中,以A1中辅助因子b的元素符号为例,运用R2增删规则删除无关元素,通过R8平移、R6(2)镜像垂直、R9坐标变动和R2删除、R9坐标变动、R4复制、R6旋转、R8平移分别形成推演图案4和推演图案5;提取C3中的b、e,D2中的a,与其他祥云纹样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祥云图案集,运用R4、R8、R63种规则推演,生成推演图案6,其中主要因子C3-e能够通过修改性规则生成推演图案7,如图9。将上述所推演的纹样结合生成性规则中的推演图案1、2、3,组合成新的推演纹样,如推演设计一(如图10所示)。

推演设计二的主要因子为A2-a、A2-b,还包括A2-c,A3中的c,A1中的b,D1中的i、j、k、l以及D2中的f。其中步骤一的生成性规则首先将R1置换规则应用于A2-a,通过D2-f、A2-c中的元素替换原有的纹样符号,并将纹样最下方的图案换成祥云,而后将R2增删规则应用其中。修改性规则在步骤一的基础上,主要将R4、R6、R8、R9的规则用于设计二中。设计三和设计四均为从初始纹样推演形成的四方连续纹样。其中设计三是由A1中的b、c,B1中的a、c,C2中的b,C3中的e,C4中的a和E1中的a、b推演组合而成,主要因子的初始图形为A1-b和C4-a。设计四主要选取了A1中的a、b,A2中的b,B1中的a和C3中的a、b、e、h作为初始纹样,在形状文法推演过程中A1-a运用复制、平移和镜像3大规则构成4个对称图形。推演设计五和设计六的纹样均为二方连续纹样,其中设计五的主要因子为A3中的c、d和D1中的a,设计六的主要因子为D2中的a和C1中的e。在推演设计五的图案中,将A3-c和A3-d 2个基础纹样进行修改性规则变换,D1-a是狩猎禽兽纹中的主要动物因子,在推演过程中首先通过步骤一中R2增删规则对原有纹样进行形态增添和删减,随后通过R4复制、R8平移、R5旋转进行变换,最终推演出主视觉图案。将上述推演设计结合前文中所提取的漆器装饰色彩,选择部分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应用其中,得到纹样并进行衍生品效果的展示,见图10。

图7 漆器纹样因子分析

图8 编号A1装饰纹样解读

表4 设计—生成性规则推演

Tab.4 Design-generative rule deduction

图9 设计—修改性规则部分符号推演

通过问卷与访谈,发现在“行、玩、美、乐”各类消费品中,人们对美观和出行相关的品类有较多购买倾向。通过设计定位,邀请不同行业、职业和性别的被试者挑选适合表现漆器视觉元素的产品,并将推演设计后的图案应用到相应的载体上。为了确保创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纹样效果展示中的产品进行目标消费者满意度测试。邀请20位测评人员对其进行依次打分后,所得平均分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在各个维度中的得分均大于3.5,呈现出良好的满意度水平。

图10 推演设计纹样及效果展示

5 结语

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我国手工艺传承及文创产业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符号深受当代消费者的喜爱。鄱阳漆器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其纹样特征的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具备一定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于鄱阳漆器纹样,将眼动实验的主客观结果相结合,运用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创新设计出新纹样,结果较为可靠并具备一定参考及应用推广价值。同时,针对鄱阳漆器纹样的研究能够在该领域创新和文创设计方面更好地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元素。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2021.08.13), [2022.10.14]. https://www. ihchina.cn/zhengce_details/23400.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twork.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China's Cabinet have issued a "Opinions on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B/OL]. 2021.08.13), [2022.10.14]. 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 23400.

[2] 朱叶骏, 吴剑锋, 高凌云, 等. 基于眼动技术的牡丹纹样意象元素识别方法研究[J]. 包装工程, 2021, 42(12): 208-214. ZHU Ye-jun, WU Jian-feng, GAO Ling-yun, et al. Imagery Element Recognition Method of Peony Pattern Based on Eye Movement Technology[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1, 42(12): 208-214.

[3] 孙斐. 秦绣抽象几何纹样提取与设计应用[J]. 包装工程, 2019, 40(16): 77-82. SUN Fei. Extract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Abstract Geometric Pattern in Qin Embroidery[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 40(16): 77-82.

[4] 毛冰霜, 史丽. 鄱阳漆艺传承与美学价值传播研究[J]. 美术大观, 2016(12): 92-93. MAO Bing-shuang, Shi Li.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of Poyang Lacquer Art and the Spread of Aesthetic Value[J]. Art Panorama, 2016(12): 92-93.

[5] 支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陶瓷工艺与漆工艺保护与发展[J]. 美术大观, 2015(10): 72. ZHI Li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Technology and Paint Technology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J]. Art Panorama, 2015(10): 72.

[6] 徐丹苹. 江西鄱阳漆艺术研究[D]. 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 2016. XU Dan-ping. Jiangxi Poyang Lacquer Art Research[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6.

[7] 杨延璞, 陈登凯, 余隋怀, 等. 基于形状文法的泛族群产品形态设计[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 19(9): 2107-2115. YANG Yan-pu, CHEN Deng-kai, YU Sui-huai, et al. Pan-ethnic-group Product Form Design Based on Shape Grammar[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3, 19(9): 2107-2115.

[8] YANG Y P, CHEN D K, YU S H, et al. Pan-ethnic-group Product Form Design Based on Shape Grammar[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3, 19(9): 2107-2115.

[9] SUZANA, SAID M R E .Towards a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 the Traditional Malay Houses in Perspective[C]//CAADRIA 2007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 Asia] Nanjing (China) 19-21 April 2007.Assoc.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Asia, 2007.

[10] 杨剑威, 王毅. 基于形状文法的青铜酒器形态推演与设计应用[J]. 包装工程, 2020, 41(8): 317-322. YANG Jian-wei, WANG Yi. Shape Deduc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Bronze Wine Utensils Based on Shape Grammar[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8): 317-322.

[11] 虞杰, 吕健, 潘伟杰. 基于分层形状文法的蜡染花朵纹创新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 41(10): 255-261. YU Jie, LYU Jian, PAN Wei-jie. Innovative Design of Batik Flower Patterns Based on Layered Shape Grammars[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10): 255-261.

[12] LEE J H, PARK H J, LIM S, et al. A Form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and Commonality of Patterns[J].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2013, 40(1): 23-42.

[13] JIA C, TANG M X. Chinese Pattern Design Using Generative Shape Grammar[C]//Generative Art. Milan: 13th Generative Art Conference, 2010: 128-139.

[14] 刘靓. 基于形状文法的羌绣纹样再生设计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 41(24): 294-300. LIU Liang. Application of Qiang Embroidery's Innovation Pattern Design Based on Shape Grammar[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24): 294-300.

[15] 罗茜, 余鲁. 形状文法视角下汉代漆器云纹纹饰的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21, 42(4): 292-298. LUO Xi, YU Lu. Application of Lacquerware Moiré Patterns under Perspective of Shape Grammar[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1, 42(4): 292-298.

[16] 王伟伟, 赵倩莹, 杨晓燕, 等. 唐代女子头面妆饰设计因子提取及应用[J]. 包装工程, 2018, 39(6): 234-239. WANG Wei-wei, ZHAO Qian-ying, YANG Xiao-yan, et al.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ign Factors Contained in the Tang Women's Head and Face Decoratio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8, 39(6): 234-239.

[17] 陈春. 试论曾侯乙墓出土漆器的制作和纹样特征[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1): 269-277. CHEN Chun. On the Make an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cquer Objects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the State of Zeng[J]. Hunan Provincial Museum, 2010(1): 269-277.

[18] 周世荣. 中国漆器图案集[M]. 王跃, 编.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ZHOU Shi-rong.Chinese Lacquer Pattern Set[M]. WANG Yue, edited.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7.

[19] 史会丽. 曾侯乙墓漆器纹样的审美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SHI Hui-li. Aesthetic Research on Lacquer Patterns from ZENGHOU YI's Tomb[D]. Xi'a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2016.

[20] 王浛. H5 游戏广告受众心理效果评价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9. WANG Han.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H5 Game Advertising Audience-Take the WeChat H5 Advertisement as an Example[D]. Shangha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21] 岳帅, 程珊, 马进. 视觉反馈姿势调节能力检测系统的练习效应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9, 40(3): 7-10. YUE Shuai, CHENG Shan, MA Jin. Learning Effect of Testing System for Visual-feedback-based Posture Adjusting Ability[J].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2019, 40(03): 7-10.

[22] 张宁. 基于“设计元素”分类提取再造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贵阳: 贵州大学, 2019. ZHANG Ning.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Extra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sign Elements"—Taking "Qiansiyuan" as an example[D]. Guiyang: Guizhou University, 2019.

[23] 王思琪. 基于海派人物画元素提取的昆曲文创品牌IP设计[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WANG Si-qi.IP Design of Kunqu Cultural and Creative Brand Based on Shanghai Style Figure Painting Elements Extraction—Taking Shanghai Kunju Opera Troupe as an Example[D]. Shangha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24] 张宁, 杨勤, 王建伟, 等. 苗族刺绣在眼动分析下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J]. 包装工程, 2020, 41(10): 248-254. ZHANG Ning, YANG Qin, WANG Jian-wei, et al.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sign Elements of Miao Embroidery under Eye Movement Analysis[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10): 248-254.

[25] 王心雨. 论福州脱胎漆器的装饰艺术特征及成因[D]. 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 2018. WANG Xin-yu. On the Decorative Art Features and Causes of Fuzhou Defoaming Lacquerware[D]. Chongqing: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2018.

[26] 刘娟.浅谈漆器中的色彩之美[J].美与时代, 2013(6): 49-51. LIU Juan. On the Beauty of Color in Lacquerware[J]. Beauty & Times, 2013(6): 49-51.

Research on th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ve Design Methods of Poyang Lacquerware Based on Shape Grammar

ZHANG Qian-yu, DING Wei, AN Da-di

(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The work aims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deduction and design based on traditional Poyang lacquerware pattern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tect and inherit Poyang lacquerware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us re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atterns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modern aesthetics. Firstly, a sample map of Poyang lacquerware patterns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expert interviews. Then, eye movement experiment method was adopt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subjects' perceptual cognition of Poyang lacquerware patterns and identify the patterns with high recognition. Secondly, the theory of shape grammar was applied to interpret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patterns. Finally, sample patterns were obtained for extraction and innovative deduction design. Combined with product design practic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nnovative design scheme were verified. Poyang lacquerware contains rich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lacquer decoration, its patterns have extremely high artistic and research value. Derivatives with innovative patterns as the main element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consumption, but also increas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this way, 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yang lacquerwar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yang lacquerware; traditional pattern; innovative desig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516;J525.3

A

1001-3563(2023)14-0277-14

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4.030

2023–02–15

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项目(DC17012)

张倩瑜(1997—),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创新、视觉设计。

丁伟(1980—),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服务设计。

责任编辑:蓝英侨

猜你喜欢

鄱阳文法被试者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我等你在鄱阳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文法有道,为作文注入音乐美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