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现当代文学专题选读教学研究

2023-07-25宋秋芬

人民长江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题研究汉语言鲁迅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有着共同点和侧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特点是内容容量大、知识点繁多,学生很难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只能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课程来说,更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能够引发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和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去探讨一些有争议和新颖性的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分析评判与科研能力。由于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教材种类繁多,各种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点也不尽相同;不同教材编写者的水平与修养参差不齐,编写手法和能力也各不相同,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存在很多学习上的困扰。因此,加强高等院校现当代文学专题课选读教材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以及帮助大学生提高汉语言文学修养和自学能力来说,都有很大帮助。为此,笔者对温儒敏和赵祖谟合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一书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材的选读和探究。

信息化时代,高校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是一本具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教材。该教材通过对学生与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适当的课程补修与充分的文本阅读,以及教师完善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实践水平,从而实现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这本教材不仅很好地衔接了专科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知识,还可以引导本科生更深入地理解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以及认知一些重要的现当代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该教材初版于2002年,十多年来被广泛用作于各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因而印刷多达二十七次,销量几十万册。第二版增订版保留了前版特点,又加大了当代部分的比重,增加了海子、贾平凹、莫言等著名作家专题。该教材通过对现当代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地将文学现象的考察带动了起来,把读者引领到现当代文学海洋世界里遨游。该教材适合用作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的文学读物。对该教材所选文学专题进行认真研读,可以培养大学生文学鉴赏和评析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的学习兴趣。可以依托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导一些爱好中国文学的读者自主学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为主,大都是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作。教材共有二十讲,前七讲主要以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为主,分别研究了鲁迅、郭沫若、老舍、矛盾、曹禺和张爱玲等文学大家。在鲁迅专题研究中,讨论了如何看待鲁迅先生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问题。有些人认为是“五四”激进主义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认为鲁迅先生在反传统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问题上过于偏激。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是一种批判态度,他的“偏激”是因为他有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懷;他的“偏激”来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和体验。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鲁迅先生的所谓“偏激”,鲁迅希望青年人能够解放思想和面向世界,所以他主张青年人“不要读中国书”,结果导致很多人歪曲了鲁迅先生的本意和良好用心,他不讳言自己的“偏激”,他要用自己必要的“偏激”去打破几千来封建思想的禁锢。另外,作者还讨论了鲁迅批判国民性是否丑化了中国人的问题,其实鲁迅先生是给国人号脉,找出治理顽疾的良方,这不是丑化国人而是医治国人。关于鲁迅先生对文化转型的思考,作者认为很多思考值得今人的重新关注与借鉴。最后,作者阐述了鲁迅的代表作《呐喊》与《彷徨》的文学史地位。这种关于鲁迅先生的思想、主要观点和作品地位的专题讨论,有助于大学生辨明是非曲直,也有助于他们重新认识鲁迅及其历史地位。一部好的教材需要有着作者自己的鲜明观点与主张,有着发人深省的反思和见解,以引导大学生的思考。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文学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与风险。但是总体上来说,信息化对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具有着很多积极的意义。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新途径,它为文学传播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也为文学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审美元素,这对文学发挥其影响力起到了客观作用。现代网络更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传播媒介,网络对文学的发展为文学阅读提供了更自由便利的途径。在郭沫若专题研究中,作者重点研讨了“两极阅读”的现象,在概述了郭沫若研究概况之后,阐述了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问题。文学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人类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年青人在阅读经典作品时,由于时代、环境和语言形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存在很多隔膜,想要打破这种自然产生的隔膜,那就应该让大学生走近经典,沉下心来阅读经典,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和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采用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和理性分析“三步阅读法”,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作者告诉大学生在读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时,要做到“知人论诗”。在茅盾专题研究中专门研究中,作者首先概述了茅盾研究概况,然后阐述了矛盾是一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者和实践者,分析了矛盾的代表作《子夜》和他的艺术风格。在老舍文学专题研究中,作者重点研讨了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昧”,指导大学生如何理解老舍的“市民世界”文化反思,对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进行了另一种解读:对城市文明病的探讨,进一步阐述了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在关于曹禺专题研究中,作者认为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曹禺功不可没;并对曹禺话剧艺术的诗意特征和其他几个特征进行了阐述,还对曹禺戏剧中几个有争议的戏剧人物进行了艺术剖析。在沈从文专题研究中,作者重点阐述了他与“京派”文学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京派”文学的特征、沈从文的“角色认知”及其两个文学世界,最后探究了如何细读《边城》和沈从文研究的主要论作。在张爱玲文学专题研究中,作者评析了他的代表作《传奇》,论述了张爱玲的艺术“创新”与“袭旧”,以及张爱玲的接受史与“张爱玲热”。

本教材的八到十讲以穆旦、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诗人、散文大家专题研究为主。首先,作者论述了穆旦诗歌的艺术创新及其文学史地位,以及九叶诗派的聚集、资源与艺术成就等问题;其次,研究了周作人的“言志”散文、冰心的“冰心体”散文、朱自清的抒情文体、郁达夫的行旅散文、何其芳的“独语体”等现代五大家散文;最后阐述了赵树理的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包括“赵树理方向”是怎样构建出来的、对赵树理的再评价等内容。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是第二版的增订内容,作者主要阐述了“红色经典”的文学史地位与文学价值,作者认为“红色经典”是当代文学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第十三到最后一讲,作者主要阐述了汪曾祺的当代小说文体、诗人海子、贾平凹的文化关怀、王朔现象、余华的先锋小说、莫言小说的民间性、王安忆的写作历程等重点论题。这一部分内容较为繁杂,论述的知识要点比较多,很多论题都比较新颖,也是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汪曾祺小说的审美世界、朦胧诗引起的论争及其意义、诗人海子的梦想和愿望、王朔现象带给批评界的挑战与争论、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莫言小说叙事的狂欢化与母题内涵、王安忆的女性写作是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整体描述等。

各大高等院校在选择现当代文学专题教材时,不妨选择那些内容既涉及重要作家的个体研究,也能顾及到一些重大文学思潮、创作流派,以及艺术风格的教材。本教材虽然是专题式研究,但能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由点及面、由现象到文学史实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深入理解当代重大文学现象,认识众多的具有代表性的现当代作家及作品,引导大学生进行认真研读,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与评论能力。对于那些进行远程教育的高校来说,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员缺少参与意识、群体意识、问题意识与自学意识,严重制约了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學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选择那些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的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材,教师也要不断探索符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本教材配备了自学指导和作品讲评两本辅导用书,作为教师要告知学生除了重点教材学习之外,还要注重自学指导和作品讲评辅导教材,前者是强有力的支持,后者是有效的学习补充和梳理,对大学生自学帮助很大;学生要把这两本辅导书与教材充分结合起来,在作品讲评的基础上不断研磨教材,加深理解,以完成自学指导中的论述习题。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借助作品讲评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题教材课选读教材,要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具有研究性质的必修专业课程,考试时灵活性很强,学生如果不能注重平时长期的文学知识积累,很难完成一些灵活性很强的试题。因此,搭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比较全面掌握知识,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注重教学实践设计思路问题,理论教学部分要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文学现象进行探讨,教学实践部分具体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知识水平。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还要建立与课程实践教学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多元化的时代,教材也要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评价,在编写体例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可以采用放射性测评体系、交流性测评体系、逆向性测评体系。总之,信息化时代高校现当代文学专题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要能够塑造大学生的思维理念和正确的道德理念。

书评人简介:

宋秋芬,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专题研究汉语言鲁迅
专题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
鲁迅,好可爱一爹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孙武专题研究》
鲁迅《自嘲》句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mouse genetic reference population designed for dissecting complex traits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