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问题“零容忍”监管层追责力度持续加码

2023-07-25李洪力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零容忍立案违规

李洪力

在监管层提出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表态下,今年以来,已有567家上市公司发布违规公告、48家上市公司或公司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充分体现了监管层要强化信息披露一致性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打造更加公开、透明、可信的上市公司的决心。

7月4日,科华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原董事陈伟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7月1日,保利联合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6月28日,南方传媒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传播虚假信息,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的子公司时代传媒集团立案调查……在监管层提出“零容忍”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名单不断更新中。

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67家公司发布了违规公告,其中有48家上市公司或公司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在公司方面,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涉嫌单位行贿犯罪、涉嫌刑事违法等情况最为常见,而高管方面,短线交易、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涉嫌行贿等情况则是最多的立案理由。

上半年567家公司违规48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红周刊》统计Wind数据发现,年初至今的半年时间内,市场上共有2967条上市公司及个人处罚信息(包括立案调查、出具警示函、通报批评、监管措施、公开处罚、责令整改等各类处罚类型),涉及567家公司,其中有48家公司被立案调查。从调查原因看,信披方面仍是2023年上市公司出现问题最多的,超六成公司或相关责任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此外,还有部分企业或相关负责人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

对于监管形势的严峻,另有一组数据也予以了佐证。据证监会网站数据统计,上半年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开出181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计罚没金额24.2163亿元,罚没款金额接近去年全年(26.67亿元)。其中,信披违法、内幕交易、私募基金违法位居前三位,罚单分别有82张、29张和26张。

“最主要原因还是部分上市公司管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对于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数量明显偏高的情况,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对《红周刊》表示,近年来,受复杂环境影响,一些上市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于是希望能通过披露虚假信息蒙混过关,也有部分ST股是为保壳铤而走险走上了财务造假之路。为保障全面注册制的顺利实施,监管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了更严格的监察,体现出其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零容忍”态度。

今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致辞时明确表示,注册制下,要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部门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判断,主要通过问询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开门搞审核,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问询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公开,监督制衡更加严格,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回顾近五年来监管层对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因涉及披露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资料、涉嫌违规交易而被立案查处的案例数据,可发现监管效率越来越高,惩处力度也越来越大,尤其对涉及企业高管和重要机构等关键少数的信披违规问题决不姑息迁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认为,信披问题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从严治理强化监管的一个核心领域,已经取得了切实成效。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也认为,今年上市公司及个人处罚信息数据大幅增加,说明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违规“零容忍”的态度并没有改变,“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开,监管重点理念也变成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另外监管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罚是全覆盖的,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信披违规手法繁多财务造假屡禁不止

财务造假作为企业信披违规中较为常见的手段,其一直是监管层重点打击的行为。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证监会对*ST紫晶、*ST泽达、*ST奇信、*ST宏图、ST起步、合众思壮等超过30余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问题进行了重罚。

以連续四年财务造假的卫星导航行业龙头合众思壮为例,该公司因虚增收入、成本和利润等问题,被证监会开出了合计1250万元的罚单。

证监会调查发现,2017年至2020年期间,合众思壮以开展雷达产品、专网通信业务的名义,同虞某、隋某控制的企业开展空转贸易,以此虚增收入、成本和利润。具体来看,合众思壮利用其子公司深圳思壮参与雷达相关业务,以开展雷达、服务器等相关产品贸易的名义,虚构生产业务流程,虚构软件加载模块,向虞某实际控制的公司采购后再销售给虞某指定或安排的通道公司,通道公司经过多道流转后又回到虞某控制的公司,形成空转循环贸易业务。

在调节利润方面,2017年至2018年,合众思壮以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向和创智建支付专网通信业务采购款,和创智建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后进行贴现获得现款。由此产生的贴现费用应由合众思壮承担,但合众思壮为了调节利润,未及时将贴现费用入账,而由和创智建先行垫付贴现费用。这一行为导致合众思壮2017年和2019年都出现了虚减财务费用、虚增利润总额。

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合众思壮2017年至2020年累计虚增收入15.81亿元,累计虚增成本11.7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21亿元,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基于以上违法违规事实,最终证监会决定,对合众思壮给予警告并处罚款600万元,对时任董事长郭信平给予警告并处罚款400万元,对时任北斗导航董事长、总经理袁学林给予警告并处罚款200万元,对时任财务负责人侯红梅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

无独有偶,江苏舜天的造假手法如出一辙,更是在13年内虚增收入超百亿。7月2日晚间,江苏舜天公告显示,经证监会调查,江苏舜天参与的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业务,实质是合同、资金、票据流转构成闭环的虚假自循环业务。通过造假手段,江苏舜天在2009年~2021年间共计虚增收入103.33亿元。因公司多年信披工作中存在虚假记载,江苏舜天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包括现任董事长在内的5位涉案高管也累计被罚款430万元。

除了上述公司被重罚,*ST奇信公司及实控人等相关责任人被证监会处罚合计1.105亿元,“童装第一股”ST起步也因财务造假被罚5700万元,瑞斯康达因财务造假被罚200万元,力源科技及6名相关人员涉嫌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被罚1000万元,卓锦股份因2021年虚增利润被浙江证监局开出800万元罚单……对于上述已被确认违法且处罚的公司,根据相关司法规定,投资人在规定时间内出现投资损失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除了自主动用法律武器维权这一途径外,投资人还可选择将姓名、联系电话、投诉的公司及相关交易记录(建议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为您提供相应咨询与帮助。

《红周刊》还发现,除了财务造假这一重大信披违法违规行为外,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未按规定时间披露年报、重大事项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违规行为在资本市场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譬如在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方面,中超控股、芳源股份等公司就因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或不及时被监管层采取了监管措施。在未按规定时间披露年报方面,福藏股份、寰宇信息因未按期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或导致触发强制终止挂牌。

那么,这些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的行为究竟会带来多大危害呢?

“上市公司信息违规披露会扰乱资本市场正常运行,如果信息披露不真实或不充分,可能对股民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进而挫伤股民投资积极性,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河南某律所主任付建对《红周刊》表示,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陈佳也认为,部分机构和个人无视主体责任,在国家战略转型、实体经济升级、产业链技术迭代的过程中进行利益寻租、以权谋私,尤其是部分金融机构在掌握信息披露规则机制的优势地位下,对违规信披、虚假材料、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纵容放任甚至协同勾连,给资本市场正常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声誉风险和交易风险。

高管铤而走险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等现象频发

除了上市公司违规,高管违法违规现象也在大量涌现。据上市公司公告,今年以来,包括片仔癀、棒杰股份、华北制药、莱茵生物等在内的近30家公司发布了公司高管、股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涉及内容主要包括高管涉嫌信披违规、涉嫌受贿、涉嫌内幕交易、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涉嫌短线交易等。

在涉嫌受贿被查方面,以片仔癀为例,6月20日,漳州纪委监委官网公布一则调查结果,片仔癀持股比例达90.18%的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杨浦权严重违反党的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要知道,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处在分拆上市的关键时点,高管被调查一事显然对公司的分拆上市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述事件发生前一个月,片仔癀已经有数名重量级高管被调查了。5月10日,漳州纪委监委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杰,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丛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漳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再以*ST柏龙为例,作为今年操纵证券市场的典型案例之一,该公司实控人之一的陈娜娜通过*ST柏龙控制“陈某君”等9个银行账户,向杨杰、郑慧控制的“郭某樱”等9个银行账户支付8300万元,共同操纵*ST柏龙。为实施操纵行为,杨杰、郑慧使用“曹某凤”等92个证券账户(以下简称账户组)进行证券交易。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5月31日,杨杰等人控制使用账户组,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交易、对倒*ST柏龙,多次以盘中拉抬、尾市拉抬等手段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造成期间内“柏堡龙”股价明显异常,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经测算,账户组亏损1234.96万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证监会决定,对陈娜娜、杨杰、郑慧共同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处以300万元罚款,其中对陈娜娜罚款150万元,对杨杰罚款120万元,对郑慧罚款3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操纵证券市场外,*ST柏龙相关高管还涉及其他违规、违法行为。6月28日晚,*ST柏龙发布公告称,6月27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陈伟雄、陈娜娜家属提供的揭阳市公安局出具的《逮捕通知书》,获悉经揭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陈伟雄、陈娜娜已于6月19日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执行逮捕。

除了上述案例,市值超700亿的游戏行业龙头三七互娱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李卫伟和公司副董事长曾开天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科创板公司交控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郜春海被实施留置,莱茵生物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本军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回天新材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ST金运实控人梁伟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于2023年2月15日被淮安市公安局执行逮捕。

“大量违规操纵市场的公司高管被立案,传达了证监会肃清经济市场腐败、维护股票市场秩序的决心。”付建认为,公司高管掌握大量公司机密信息,具有操纵股票市场的便利条件。对企业高管操纵市场、短线交易立案,体现了监管层对于规范市场的决心。

追责力度持续加码专家建议信披制度仍需继续完善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市场、投资者、法律法规都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股市监管也成了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投资者保护也面临新的变化与挑战。

今年以来,A股投资者数量出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末,A股总投资者为2.19亿,当月新增投资者97万,前5月都保持增长态势。

从监管层面不断释放的信号来看,监管执行力度正在进一步强化。今年5月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公开发言,表示要聚焦问题,规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要大力抓好公司治理监管。同时,完善全面注册制下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披露一致性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打造更加公开、透明、可信的上市公司。

陈佳认为,无论是信披强监管还是注册制全面改革落地都只是一种正面推动力量,资本市场要保持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自身保持健康、切实有效推进商业机构反腐倡廉永远是根本保障,信披问题涉及到中国资本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资本市场逆周期波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角度出发来标本兼治,市场与機构不能有躺平思想,指望监管来解决全部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和不负责任的。

“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需要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层等合力创造。”余丰慧建议,上市公司要健全内控机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更要负起责任,不能成为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帮凶。监管层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仍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此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引入民间做空机构,为股市带来一个最大动力、最有持久性的对上市公司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胡麒牧建议,监管层要继续保持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和打击处罚的高压态势,同时要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更加广泛深入地应用到监管领域,提升监管效率和智慧化水平。此外,还要不断完善信息披露的各种制度环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文中所提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零容忍立案违规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啄木鸟”专吃“违规虫”
从高粱双反立案调查说起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违规逆行之后
立案
“先调查,后立案”为何不可?
论立案登记制度中对恶意诉讼行为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