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追求与质朴的呈现

2023-07-24梁银芝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语言风格质朴灯笼

梁银芝

摘 要 吴伯萧《灯笼》一文的语言风格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抒情语言的使用,特别是间接抒情,将自身情感寄托在景物、事件、道理及事物上;追求绝美的诗意,既体现文言的典雅,又体现现代白话文的通俗特点;朴质、自然,用平淡的语言叙述平常的事物,平淡地抒情。研究这些语言风格对《灯笼》一文的解读和教学很有价值。

关键词 《灯笼》 语言风格 抒情 诗意 质朴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常常体现在运用语言的特有方式上。吴伯萧的经典散文《灯笼》语言风格很有特色。如果要概括的话,可以说“平淡”“质朴”“简洁”“含蓄”,也可以说“自然”“雅致”“乡土”。很显然,这几个词难以全面细致概括出《灯笼》的语言风格。想要更全方位地对《灯笼》的语言风格进行探究,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抒情语言,《灯笼》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隐藏于平淡的叙述和描写中,这样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克制,文章更有内涵。二是诗意追求,《灯笼》既有精致的文言又有通俗的口语,二者完美融合,颇有意味。通过对诗意的追求和创造,使文章形成一种精美的风范,值得再三诵读和品味。三是质朴、自然,作者選择生活中最为寻常的事物进行描写,用平淡的语言叙述,淡淡地抒情,让人读来自然和有韵味。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专题研究《灯笼》的语言风格,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灯笼》的理解。

一、对间接抒情的使用

情以辞显,辞为情发。散文家非常注重抒情语言的使用,总能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语言风格。《灯笼》的语言风格首先是通过抒情方式体现出来的。吴伯萧没有选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直接的抒情方式即采用直白的方式将作者自己的情感或文中主人公的感情诉诸于文字,从而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间接抒情则是将情感藏匿于文字背后,让读者从字里行间自行参透,自行领悟。《灯笼》中,作者很少使用直接抒情,很少进行情感的直接表露,更多的是采用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融为一体,从而把情感蕴含在看似平淡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寓情于景,陈情于事,融情于理,寄情于物。这样写的好处在于使得情感表达更为含蓄,使得语言变得更有韵味,读者阅读时会有更强的审美体验,有时甚至会再三地品味,以感受作者蕴含于其中的特殊心理与情感。

比如文中说:“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对母亲的感念和依恋,而是通过写母亲留着的消夜食品、为自己特别预备的小纱灯、母亲全白了的头发等细节,让这份情感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从母亲特意为“我”留宵夜、母亲预备小纱灯及头发全白等细节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那细腻、无私的爱。再如“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作者没有直接写出自己对童年灯会的爱恋和喜爱,而是通过写将小灯悬在床头这样一个表现孩童天真浪漫的细节,传递出其细腻的情思。作者实在太喜欢小灯了,以至于睡觉的时候都要悬挂在自己的眼前,伴随自己入眠。有了这个小灯,有了跟龙灯、跑马灯的快乐经历,作者在梦里依然笑开了花。灯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在某种程度上,灯象征了作者快乐的童年,回味无穷。

二、诗意的追求与创造

《灯笼》的语言特色还表现在对诗意的追求和创造上。吴伯萧努力追求一种精美的语言风格。这种精美裹挟着传统文赋的神韵,文中既有通俗的口语,又有雅致的文言,文白交错使得全文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通过摘录与诵读具有这种风格的句子有利于体会文章的韵律之美。典型例子如:“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其中“假定是”“西宫南内有人”“意味应是深长的”等是口语,而“暖融融的春宵”“缓步寻一脉幽悄”则是诗意颇浓的文言表达,二者夹杂交替,从而营造出一种内在的节奏,读起来意味深长。又如:“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下的马前卒。”这一句中“你听,我愿就是”属于口语,而“萧萧班马鸣也”“灯下的马前卒”则属于文言表达,口语与文言的交替使用,使得该句子生发出一种戏曲风格的诗意,读起来颇有节奏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句:“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该句的前一句充分体现口语色彩,后一句又因排比而显得书面语化,这种文白夹杂的风格充满全文,使得文章别有意味,值得再三品读。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作者不但有深厚的文言功底,常常下笔如有神,所写语句堪称最为纯正的文言文,这些文言使得全文带有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白话文在作者的笔下同样得以娴熟地表达。作者所写白话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倾述,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对话的场域。这种场域使读者更有身临其境,与作者亲切对话的感觉,使读者得以加深阅读感受,得以对文章所描述的事物及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有更真切的体会。

三、质朴、自然的特点

《灯笼》还有质朴、自然的语言特点,这可从选材、语言、抒情等角度分析。选材方面,《灯笼》所选的大部分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方面,《灯笼》在平淡而又自然的叙述中展开,作者并不急于抒情和议论,由回忆到联想娓娓道来,像是思绪的自然流淌,袅袅有余韵。课文主要讲述了这么几件事:挑着灯笼去接祖父;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学;乡俗还愿时,看到村口红灯高高挂;跟着灯笼跑了小半夜,小灯相伴入眠;族姊远嫁,宅第的灯笼高高挂;在纱灯上描红;由宫灯、唱词联想到汉献帝;最后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要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这几件事都是家常事,富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读起来倍感亲切,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此外,文章或多或少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这些情感十分复杂,既有对童年的回味,也有对亲人的惋惜,更多的是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但作者将这些复杂的情感隐藏得很好,并没有直接流露,而是借助与情感相关的事物进行表达,蕴含在含蓄的描述之中,寓情于景,陈情于事,使得情感既不热烈也不喧嚣,显得既明秀又敦厚。这种描写更有韵味,更值得细细品味。

吴伯萧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之外的大家”,他的作品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灯笼》一文具有平淡质朴、简洁含蓄的语言风格。一方面,作者很少用直接抒情,而是将叙事、抒情、描写与议论融为一体,将炽热的情感隐含于平淡的叙述与描写之中;另一方面,作者对诗意的追求与创造,通俗口语和雅致文言的兼用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此外,还有“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质朴、自然的特点。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专题研究《灯笼》的语言风格,对《灯笼》的理解与教学很有帮助。

[作者通联:甘肃临泽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风格质朴灯笼
山有桂子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挂灯笼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