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视角下AI手语播报在新闻报道中的发展与突破

2023-07-23胡琳

传媒 2023年12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报道人工智能

胡琳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AI手语技术的更新迭代,并在我国新闻报道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目前中国有2700万听障人士,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难度极大。为了解决这些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我国开始注重对现有AI手语播报进行优化改进。目前,AI手语技术主要在新闻、气象、科教、综艺等节目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媒体融合视角,分析AI手语在新闻报道中的发展现状,并从技术赋能、数据库建设、多媒介交流等多维度分析其突破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 AI手语 新闻报道 人工智能

2020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推进内容生产便捷化和智慧化,其中包括“编制智能机器人AI播报、机器人手语技术方案,逐步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等技术在新闻、综艺、气象、科教等节目中的应用等”。AI手语播报是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以虚拟人主播为主体呈现在各类终端的一种新型技术。虚拟人主播具有形象逼真、肢体语言连贯自然、学习能力效率超强等特点。AI手语使主流社会信息在听觉障碍群体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构建无障碍的媒介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可视化媒介资源、多元化媒介窗口、迭代化传媒技术以及战略性的IP打造等成为AI手语技术与新闻报道结合的关键锚点,而媒体融合、深度报道技术以及信息无障碍环境则成为二者结合的关键突破方向。对此,笔者结合长沙市广播电视台在AI手语新闻播报方面的实践,对媒体融合大背景下AI手语技术与新闻播报相结合的发展与突破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今后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媒体之中提供借鉴。

一、AI手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有2700万听障人士,手语是听障人士之间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语言。但受到手语主持人数量的限制,目前许多电视节目和新闻直播中都缺少手语主播。为了让听障群体也能够快捷、准确、全面地获取新闻资讯,各地广电媒体纷纷开设手语栏目,或是将AI手语技术应用到日常节目之中。AI手语技术使主流社会信息在听障人群中得到更广泛地普及,为构建无障碍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1.手语主播的类型划分。在新闻报道节目中,手语主播主要有3种类型,即健全人、听障人和虚拟人。第一类是健全人。目前,由健全人来进行新闻报道直播是最普遍的,一般都是专门的手语老师或者残疾人协会的工作人员。作为健全人,他们在与新闻采编人员沟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不是听力障碍者,不能设身处地理解听障人群的需求,因此在听障群体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针对接近一万名听障人士开展的跨地区调查显示,健全人打的手语只有8%的听障人能够全部看懂,56%的听障人能看懂部分,29%的听障人基本看不懂。第二类是听障人。一些电视台聘请了部分文化素养较高的听障人来充当手语主持人,这些人对听障人士的信息环境比一般人要了解得多,更符合听障人士的实际。但是,在对复杂文稿的理解上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三类是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而成的AI手语主播。近年来,具有数据化、标准化等特点的AI手语技术已日趋完善。2020年6月,长沙广电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手语电视播报系统应用于《长沙新闻》栏目中,打造手语信息化的新闻场景应用,实现了AI手语技术与时政电视新闻的结合,致力于构建无障碍传播的媒介环境。目前该系统已安全平稳运行近三年的时间,播出时长超过20000分钟。

2.AI手语新闻播报的主要呈现方式。目前,国内AI手语播报有3种呈现方式,并衍生出了各种形式的手语节目。第一类是以新闻主播为主视窗,AI手语主播为辅视窗,主视窗在画面中的比例超过80%,而辅视窗则安排于主视窗画面前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形成“画中画”的视觉效果。这种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呈现方式。第二类是以AI手语主播为主视窗,新闻主持人为辅视窗,手语主播占据了屏幕的主要画幅。这类呈现方式主要面向听障人群,更多的是在残疾人教学中使用,并未在大众媒体中进行普及。第三类是AI手语主播与主持人的画幅相同,两部分播放框处于并列关系,而这种呈现方式相比于第一类、第二类,在国内的应用更少,仅出现在少数广播电视台。如北京冬奥会期间,为了推介AI虚拟人手语主播,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AI手语主播进行线上语速PK,就是采用的画幅相同的呈现方式。

二、媒体融合视角下AI手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应用的关键点

在媒体融合时代,AI手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通过可视化的媒介资源、多元化的媒介窗口、迭代化的媒体技术、战略性的IP运营,让AI手语更有助于听障人士了解政策资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1.可视化的媒介资源。可视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可视化的表达与交互传感技术,使得用户能够亲眼看到、亲自探索以至深入理解深层次的抽象化的大量信息。人工智能在新闻播报中的“破圈”,就是以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迭代为基础的。信息可视化创建了以直观易懂的形式表达抽象信息的手段和方法,结合语音识别、计算机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一套复雜而精准的手语翻译引擎,将文字、音频、视频等成功翻译为手语,再通过专门为手语优化而研发的自然动作引擎,进行虚拟形象的驱动。这些技术使AI手语主播具备了高识别度的手语表达能力和精准流畅的手语呈现效果。

2.多元化的媒介窗口。在新闻报道中,听障群体受语言交流的局限,容易对信息资讯的理解产生歧义或误区。伴随着“互联网+新闻报道”的推广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各个媒体的技术硬件得到了升级,新闻报道的配套软件也越来越人性化。利用这些新型技术,将新闻报道以图片、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听障群体面前,并辅以AI手语主播、字幕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思维以一种直观易懂的方式向他们传达出来。此外,AI手语主播还应用在手机小屏上,采用大小屏联动的方式,突破新闻播报的时空限制,确保听障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收看。

早在2020年,长沙广电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一个AI手语主播与一个专业播音员同屏呈现进行新闻直播,将新闻报道技术与听障群体认知规律相结合,研发了“三视融合”新闻报道形式,构建了“三窗同屏”新闻报道模式,进行了“三视融合+三窗同屏”的混合新闻报道改革,突破听障群体对于新闻报道的解读障碍,有效促进信息的平等传播。

“三视融合”是依据残障观众依赖于视觉获得资讯的认识模式,运用新闻直播软件、影像制作软件,把政策信息、时事热点、民生民情等报道内容制作成“视频+AI手语+字幕”的新闻报道(如图1),通过即时通讯媒体、AI手语在线播报及直播平台等媒介,以打破听障群体对新闻报道的听觉障碍,减少听障群体的信息阅读困难,提高听障群体观看新闻报道的兴趣,实现“处处皆新闻”。

“三窗同屏”是在听障受众观看常规新闻报道或在线直播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智能装置,将播报内容窗口、互动窗口、语音转换文字窗口同步到智能播报画面上,从而实现“播报内容窗口+AI手语互动窗口+语音文本转化”的视觉效果(如图2)。听障受众只需在一个屏幕上就能看到所需的新闻资讯。“三窗同屏”技术既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呈现模式,还可以作为远程教学的实况转播。

3.迭代化的媒体技术。AI手语技术应用于视频传播,其核心问题在于确保传播的安全和稳定,实现技术先进性、理论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尤其是在技术要求上,要符合广电总局有关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产业标准,这样才能跟得上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

升级迭代AI手语技术,具体包括网络直播中虚拟主持人形象的优化、新闻素材的充实、手语翻译的更新、手语播放的更新等,技术的升级才能给残疾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长沙广电的AI手语栏目经过了三轮技术升级,被长沙市耳聋学会会长和听力障碍者代表纷纷点赞,认为现在的AI手语主播已经日趋成熟,表达准确,动作流畅,有助于听力障碍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信息和社会发展。截至2023年3月底,已有337家机构安装了人工智能的视频直播系统,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国家级1家、省级台10家、省会台17家、市级台95家、县级台211家、公司3家)。AI手语广泛应用于如“两会”报道等时政新闻报道中,得到残障人士的广泛好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荧屏,但它为听障人士开启了一扇了解政策资讯的窗口,方便听障人士了解政务信息,也让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百姓。

4.战略性的IP运营。除了先进的技术优势、精准的用户群体和精美的形象设计外,打造一名AI手语主播还需要有推广运营的战略思维。把握好投放的时机,密切关注新闻热点,整合媒介资源,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以及IP运营的思维,帮助其进行宣传推广,形成具有记忆点的品牌IP。

以北京冬奥会AI手语主持人为例,AI手语主持人在2021年11月正式上线,这位形象亲切自然,动作精确、实时转译的主播不仅仅是手语主持工具人,更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通过各种关于北京冬奥会AI手语主持人上线的新闻报道、短视频、海报、文案的宣发,一篇又一篇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文章的发布提高了公众对于人工智能手语主持人的认知程度,有助于IP形象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

三、媒体融合视角下AI手语在新闻报道中的突破

2020年9月,習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调研,在参观马栏山影视文化创意园区过程中察看了长沙广电研发推出的AI手语技术电视播报系统,并对其在电视台新闻直播转播中的使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长沙广电积极推进“文化+科技”的战略,在AI手语播报上做出有益的尝试与应用。

1.技术赋能是保障。目前长沙广电主要是采用基于视频信号处理的人工智能手语新闻播报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电视画面进行精确的总结,并通过人工智能对电视画面中的手势语言进行运算,最终生成一个由虚拟主播所呈现的手势语言,经过与视频合成,最终形成听障人士也能无障碍接收信息的节目。经过多次迭代,目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将为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手语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等技术在电视栏目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各广电台落实《广播电视技术迭代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有关要求提供借鉴,并为破解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打下坚实的理论依据。

而下一步,要想实现 AI手语在新闻报道中应用的突破,还需要对技术研发进行更多的强化,尤其是对人工智能手语电视播报系统进行升级、软硬件配套研发、应用场景开发、项目孵化等,积极对接上下游企业,打造新型产业链。

2.数据库建设是关键。AI手语播报系统建设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演算方法,而持续地对各大媒体进行词库收集、不断完善其数据库的建设、打上更多的数据标签,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能力,是系统更新迭代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需要由当地广电部门主动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从上至下推广,不断完善AI常用手语大数据库,除了《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外,还要采集多种场景下的静态手势、动态手势、唇语等各种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和业内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小组,把AI手语列入国家标准,推动AI在听障群体中的普及,从而收集更多听障人士提供的一手数据。

3.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目标。AI手语播报项目的推进,将为2700万听障群体提供一座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我国实现“无障碍化”战略的重大举措。随着项目的发展成熟,将会产生一套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国内广电行业需求的AI手语技术新闻播报系统。同时,打造出一位具有自身性格特点的虚拟主播,成为听障人士的“代言人”。与媒体产业和媒体渠道进行整合后,还将努力构建一个听障人士共享的集手语教学、文化培训和交友互动为一体的多功能互联网平台,为营造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努力。

AI手语播报技术对推动我国残疾人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行业相结合,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深化、普及并最终形成产业,其应用范围也可以从现有的新闻领域拓展到政务服务、公共交通、养老陪伴等多个板块,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大趋势之下,实现AI手语在公共传播领域中的全方位应用与突破。

作者系长沙广播电视集团经营管理部主任

参考文献

[1]秦秀宇.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2).

[2]郭晓磊.机器人摇臂及AI手语播报系统在新闻演播室中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2(11).

[3]张怡,王琳.寻源与开流:新时代传媒业融合之守正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10).

[4]喻国明,傅海鑫.AI手语主播的技术可供性:代偿性机制下认知重构的发展版图——以听觉感知重构为例探知未来媒体的聚合式发展逻辑[J].教育传媒研究,2022(04).

[5]文琳.AI技术在电视新闻手语播报中的应用浅析[J].声屏世界,2021(12).

【编辑:陈琦】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新闻报道人工智能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下一幕,人工智能!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