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07-18张晓霞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产程

张晓霞

(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阜宁 224400)

分娩镇痛(Anodyne Labor)是临床产科医学的专业术语,分娩疼痛(产痛)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1]。常规的分娩中,因分娩产生的疼痛,不仅造成产程增加,同时还对母婴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因而,有效的镇痛分娩方法的应用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对提升分娩质量、缩短产程提供了条件[2]。本研究,旨在探究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2月住院分娩的60 例产妇,包括:(1)通过椎管内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的孕产妇,必须具备能进行椎管内麻醉的一些条件;(2)非药物性镇痛,所有经阴道分娩者均可实施[3]。依据分娩镇痛环节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对照组年龄23~38 岁,平均(26.3±1.7)岁;研究组年龄24~37 岁,平均(26.2±1.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统计学差异不大(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待产妇宫口扩张至3cm 后送至产房,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辅助产妇分娩,直至顺利娩出胎儿,即应用镇痛泵。研究组:实施责任助产于整体护理模式:(1)入室后输注乳酸钠溶液,并在L3~4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3cm。注入1.5%利多卡因5mL,应用硬膜外镇痛泵自控麻醉:0.1%罗哌卡因(0.75%罗哌卡因13.3mL+舒芬太尼20ug+0.9 氯化钠至100mL,用药量根据病人麻醉平面调整。镇痛开始后75 min 间隔1h 给予背景剂量10mL,分娩结束后1h停止给药。(2)围产期护理中,由助产士和产妇密切接触,在行护理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其思想状态,鼓励产妇树立分娩信心,以宣教提升其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度;指导产妇做深呼吸,协助补充水分,多方为产妇打气。协同家属参与消除产妇的无助心理;向产妇讲解分娩镇痛的重要性及其预期的效果,整体保障分娩正常有序进行;待产妇规律宫缩出现后,指导产妇做好放松呼吸训练,保持舒适的体位,便于胎头下降。整体关注分娩结束后2h 内,产妇子宫收缩情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助产士实施24h 护理,助产士需严密观察产妇产程进展,从旁协助产妇。(3)在宫口开到2~3cm 时,完善麻醉环节的用药管理。制定后续护理计划需要根据产妇分娩方式与产程进行调整,期间需积极听取医生嘱咐,在新生儿娩出后要立即使用Agpar 评分量表评价健康状况;协助母婴接触,给予产妇足够多的关心和安抚,转移在分娩环节的痛苦。(4)指导产妇在宫缩中做好屏气用力等,以尽早分娩婴儿,减轻产妇疼痛。指导其多进食以补充能量,提升体力;告知其放松身心,宫口全开后暂停按摩,指导正确运用腹压;娩出胎儿后早行母婴接触,早吮吸。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为其持续提供精神鼓励,减轻了分娩引起的焦虑、紧张及烦躁等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感,促进分娩时的护理合作,缩短、产程;让产妇如常饮水、进食易消化的优质膳食,及时补充体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DAS(Statist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软件处理,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顺利分娩有效率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顺利分娩有效率分别为96.67%(29/30)和70.00%(21/30),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5,P<0.05),见表1。

表1 两组顺利分娩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分娩模式应用后镇痛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在镇痛指标数字量表评分(NRS)、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主诉量表评分(VDS)和面部表情评分(MIX)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模式应用后镇痛相关指标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分娩模式应用后镇痛相关指标结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NRS/分VAS/分VDS/分MIX/分研究组 30 0.47±0.25 0.32±0.19 0.72±0.54 0.43±0.01对照组 30 2.09±0.32 2.71±0.49 2.42±0.15 2.38±0.26 t 值/24.35823.06712.18015.294 P 值/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产妇分娩过程中,因临产时多因素导致,可对母婴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在无规律收缩逐渐变化成规律。加之分娩环节,疼痛刺激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要求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以提升疗效。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分娩镇痛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有效舒缓产妇的负面情绪,降低生产过程中不良症状的出现,缩短产程持续时间等提供了条件。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顺利分娩有效率上数值对比分别为96.67%(29/30)和70.00%(21/30),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5,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镇痛指标如数字量表评分(NRS)、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主诉量表评分(VDS)和面部表情评分(MIX)上对比突出,结果分别为(0.47±0.25)分、(0.32±0.19)分、(0.72±0.54)分、(0.43±0.01)分和(2.09±0.32)分、(2.71±0.49)分、(2.42±0.15)分、(2.38±0.2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资料数据进一步佐证,在产妇无痛分娩当中,整体护理和责任助产士干预应用,可有效提高产妇分娩效率,降低产妇分娩疼痛,防范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胎儿安全性价值更高。凸显在护理后,产妇的镇痛有效率为94.55%(52/55)和72.73%(40/55);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9.09%和22.73%;新生儿窘迫率和窒息率为0 和14.55%(8/55)[4]。联合应用后,对帮助孕妇减轻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剧烈疼痛,高质量的护理有助于提升无痛分娩的临床满意度,缩短产程及减轻疼痛的作用效果突出[5]。对比常规产科护理,凸显在对产妇的SAS 评分[(33.28±3.91)分和(52.03±5.32)分]、SDS 评分[(34.29±3.98)分和(55.82±4.37)分]、总产程时间[(6.44±1.83)h 和(8.23±2.39)h]、剖宫产率[8.45%(6/71)和22.54%(16/71)]、新生儿窒息率[2.82%(2/71)和11.27%(8/71)]及并发症发生率[5.63%(4/71)和21.13%(15/71)]、产妇满意度[95.77%(68/71)]和81.69%(58/71)][6]。

施行责任助产过程中,由助产士通过细致化观察产妇情绪,这对整体消除产妇对环境的陌生感,降低患者的统统不适感,循证孕产妇的分娩规律,采用简单易行的镇痛方法,由无创操作,发挥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该护理方法更能为患者所接受。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的联合应用,能以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方式,整体协同做好对产妇的分娩管理,让分娩真正实现“无痛”。助产士在产妇待产期间需向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产妇学习分娩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同时,助产士需要根据产妇和宫内胎儿的情况作出整体评估,为产妇提供对应的心理和生活方面的护理。顺利的分娩镇痛可保障胎儿安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严格药物剂量,做好无痛分娩环节的护理,以消除负面心理状态。硬膜外麻醉镇痛应用后,旨在阻断支配子宫的感觉神经、减少宫缩的疼痛及区域性的麻醉效果更佳。

综上,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在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具有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可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产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