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2023-07-17符琼月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融合发展

符琼月

摘  要:当前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管理机制效能低下、资源保障不健全、思想政治功能弱化的发展困境。作为现阶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趋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存在多元共治未达成、学生主体不彰显以及文化氛围不浓烈等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而学生社团进驻学生社区有利于推动学生自治、加强氛围营造以及搭建资源汇聚桥梁。从实现路径上看,学生社团可通过“一带三化”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学生社区;融合发展;逻辑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0-0120-05

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蔡元培认为“各种社团、协会有益于身心、道德、学术发展,特别是有益于扩大学生眼界,陶冶其情操,培养其主动精神,使之更关心学校和社会问题”[1]。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教育部多次发文推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其中,学生社团进驻学生社区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如何改善当前学生社团治理的问题,推动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何在,仍是当前高校教育者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定位与发展困境

2022年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高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委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团体”[2]。

五四运动时期,北京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高校社团——京师大学堂抗俄铁血会。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高校青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集结成呼唤自由民主、民族意识觉醒的团体,并迅速在全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随之,学生组建社团逐渐成为具有共同价值理想的知识分子的聚集方式,承载呼唤人民意识觉醒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进入21世纪,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学生社团活动日益成为大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扩展兴趣爱好的主要途径,在第一课堂以外发挥了独特的育人作用。

纵观学生社团的发展历史,其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引领青年成长,培育青年文化的重要使命。但从实际的建设情况来看,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仍与预期存在着差距。

一是管理机制效能低下。尽管《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学生社团必须建立规范的社团章程,但是与学生会等相对正式的学生组织不同,学生社团本质上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建立的学生团体,大部分学生社团内部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不完善,社团管理和运作随意性较强,社团成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流动性強,队伍传承性和凝聚力弱。作为相对非正式的学生组织,社团不仅存在内部管理问题,学生自治得不到体现,并且在参与学校治理的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也极其有限。

二是资源保障不健全。调查表明,经费、场地等后勤保障不足是学生社团普遍面临的难题之一。学生社团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一般高校社团经费约60%来自学生缴纳的会费,约10%来自学校拨款,其他主要来源于商业赞助[3]。而且,很多高校学生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设施,社团活动难以持续性、高质量、大范围开展,与学生会等正式学生组织相比,学生社团难以在学校层面扩大影响。

三是思想政治功能弱化。尽管《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配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但在实际操作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几乎是缺位的。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社团在开展团队建设和活动设计过程中,多以兴趣为导向,以活动为中心,缺乏对活动思想性、教育性的统筹思考。甚至个别社团为了获得学生的关注或外联赞助,开展品位低下、具有商业性质的宣传活动,使得社团建设出现无组织、商业化、泛娱乐化的倾向,不仅无法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被视为影响学校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这使得学生社团愈加游离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流之外,功能和影响力都持续弱化。

二、高校学生社区的兴起与治理现状

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出现了自然班、行政班、课程班等多种班级,班级、年级的概念逐步淡化,以院系、专业为单位垂直向下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加之互联网进一步打破了原有的个体连接关系,催生了许多青年亚文化群体,以班级、年级作为管理单元不再适应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学生社区作为学生群体经常活动的场所,被认为含有丰富的第二课堂育人元素,是适应学分制改革,开展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

2016年,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面向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探索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践,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定位确定为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三全育人”的实践园地和平安校园的样板高地。202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大力度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工作提示》,进一步明确“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涵是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接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

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被纳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试点单位。2021年,“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二批试点单位增至 31所,至2021年底试点高校扩大至100所,2022年目标建设1000所试点高校,2023年将力争实现全覆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兴未艾,从教育治理的角度看,“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效能的实现程度与制度设计的预期仍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多元共治的共识还未达成。“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核心理念是推动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一线,推动各领域和各环节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向学生社区汇聚。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时更多关注硬件设施,如建设学生宿舍区公共自习室、图书室、交流室,配备学生学习需要的自助设备等。有的高校在学生社区建立导师制管理模式,并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将学籍户籍办理、证明证书打印等业务办理窗口迁移至学生社区,一定程度上推动专业教师、管理服务人员进驻学生社区,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分工模式和信息藩篱,并未建立各方力量共治的协同机制。总的来说,各方育人力量下沉一线“有形”,参与学生社区综合治理“无实”,导致学工部门艰难支撑、各方力量各行其是的学生社区治理尴尬局面。二是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彰显。“00后”学生生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社会文明更加开放的时代,具有更强个性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权益意识,新时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实践中,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学生事务治理,但是其作为学校团委管理的正式组织,往往在工作中被认为是“官方代表”,而非“学生代表”。而学生社团等相对非正式的学生组织在学生社区治理中难以占据“一席之地”,在学生社区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方式、渠道、作用有限,许多学生参与学生社区自治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三是学生社区共同体文化氛围还未形成。教育部印发文件明确,“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目标指向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为填补传统教学班、专业班集体概念淡化而生的,在学生社区,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因住宿相近而成为一个新的集体。这种集体上升为共同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目标追求、思想价值观念一致的基础上。目前,各高校有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但是如何加强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引领学生社区师生形成新的共同体还未形成有效做法。

三、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面向学生社区建设改革是学生社团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在学生社区中,学生聚集为学生社团建设提供新舞台。“一站式”学生社区定位是集学生党建引领、生活服务、困难帮扶、自主交流、学业指导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成规模后,将成为学生聚集和社交的最主要场所。以往学生社团的活动往往在校道、操场等场所进行,随着学生活动场域的变化和中心的转移,学生社区将成为社团活动新的舞台。在学生日常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开展活动,能够一改学生社团活动“偏于一隅”的现状,使之更多走进广大学生视野,进一步扩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保持学生社团的关注度、活跃度影响力正是学生社团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

二是学生社区的公共空间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条件保障。当前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缺乏稳定的资源保障,社团固定经费有限,缺乏固定的活动场所。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指南》明确“一站式”学生社区将建设一定功能齐全、环境雅致的共享空间,例如党建活动室、心理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影视放映室等。学生社团进驻学生社区,能够充分借助这些现有的空间资源开展活动,一方面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了相对固定的场所,另一方面这些空间本身设备相对齐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社团活动场地的经费开支。同时,社团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区的空间资源利用率。因此,依托学生社区公共空间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实现育人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三是学生社区融合多学科人群,为学生社团革新提供动力。学生社团的诞生往往依托于共同的兴趣和价值目标。在学生社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频率更高、范围更大,尤其跨学科、跨层次、跨文化的交流促进学生视野进一步扩大,催生更多志趣一致、目标相近的学生集体,这将可能孕育出更多潜在学生社团,或为当前学生社团提供更多跨文化、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机会,为学生社团改革创新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是学生社区建设落地见效的必然选择

一是学生社团是参与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生充分自主自治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鲜明标志,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传统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等被赋予管理者的色彩,而失去参与者的认同。学生社团作为有一定自由色彩的集体,没有与“官方”高度绑定,在获得学生群体认同方面比正式学生组织更具优势。并且,学生社团自带专业属性,社团成员因爱好聚集,往往都具有某种专长,比如心理健康社团成员善于了解和观察同伴的心理状况,国风社团成员往往更了解和热衷传统文化,而这些特长能够在学生教育管理领域得到应用,成为学生社区管理的重要助力。

二是学生社团是强化学生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力量。高校学生社区中有着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生活习惯、课程安排、价值观念甚至交流语言都不尽相同。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能够吸引原本陌生的学生因为相同的爱好而加入,通过社团活动迅速破冰乃至建立友谊,在学生社区形成新的“小团体”。另一方面,学生社团因具有贴近大学生喜好的内容活动、相对轻松的氛围和活泼的表达方式而成为校园青年文化的独特风景,在尚未形成集体认同和集体文化的学生社区,学生社团活动所带来的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将是学生社区文化的重要填充剂,能够在学生社区建立初期迅速地弥补社区文化的空白,并且发挥黏合剂的作用吸引社区学生经常进行社区交流、活动,逐渐加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带动形成独特的学生社区文化气候。

三是学生社团是推动学生社区资源下沉的重要桥梁。因活动经费相对较少,“拉赞助”成为大部分学生社团必要的“生存技能”,某些专业性质较强的学生社团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还会与校外协会、机构或其他高校学生社团合作,因此学生社团经过长期发展必定会沉淀一定的社会资源。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理念就是推动各领域的育人资源汇聚,其中就包括校外育人资源进学生社区。校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一直是学生社区建设相对薄弱的部分。学生社团进驻学生社区,可以发挥其对外联络优势,邀请企业高管、校外专家、党政机关干部等进入学生社区开展经验分享、专业咨询,甚至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建立校外导师库,构建校外育人力量进驻学生社区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生社区的校外育人资源建设。

四、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功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把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局进行谋划部署”。学生社区是学分制时代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不仅仅从逻辑理路上看具有必要性,同时也是高校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需求。具体而言,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可以概括为“一带三化”:

(一)推动党建带团建,把准学生社团进驻学生社区的政治导向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加强学生社团政治引领。具备条件的学生社团原则上应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团支部”。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第一属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4]。推进学生社团开展党建工作,能够保持和增强学生社团政治性,提升其组织引领力,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正能量,使党旗引领成为学生社团强有力的精神内核,从而指导学生社团始终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鉴于学生社团成员中大一、大二学生居多,而党员发展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年级,在单个学生社团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可能会存在党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可以借鉴西南大学的做法,按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6类学生社团,设立6个学生临时党支部。学生社团临时党支部作为功能型党支部,可以通过“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加强社团中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凝聚学生社团建设共识,强化对学生社团活动策划、方案的审核把关,守好社团活动的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同时,进一步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势,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一主线融入于学生社团活动设计之中,弥补以往学生社团政治功能不强的弱势,走出一條“社团思政”的新路子。

(二)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学生社团参与学生社区自治机制

当前学生社团出现的管理混乱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在一些实行书院制的高校,学生社团归属学院还是书院管理还是有待商榷的问题。如不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学生社团自身规范化管理,学生社团参与学生社区自治也将成为一纸空谈。

为了兼顾学生社团的专业性以及参与学生社区治理的协调性,可以为学生社团配备“双导师”,明确专业类的学生社团以学院指导为主,配备专业教师为第一导师,辅导员为第二导师;兴趣类学生社团以社区(书院)指导为主,配备辅导员为第一导师,专业教师为第二导师,进一步落实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责任,完善学院—社区、教师—辅导员的双向协同机制,在学生社区的公共空间中设置固定场所用于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保障学生社团活动稳定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组建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可以在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或民主决策机制中纳入学生社团成员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由各个社团选举产生,兼任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相关职务,负责加强学生社团与各学生组织常态化联系,并反映学生社团以及其所代表的相关学生团体的心声。学校可将各学生社团参与或服务学生社区治理的表现纳入党员发展、考核评优等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为学生社团成员参与学生社区治理构建长效机制。

(三)推进课程化建设,推动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通识教育融合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高校进一步拓展学生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数量充足、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通识教育课程。关于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学者认为,社团课程化是高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延伸,是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中也有过成功的实践范例,例如成都大学开设了20门社团类选修课,占全校选修课的20%,涉及五大社团门类,覆盖学生1600余人。该学校学生评教数据显示,学生对社团选修课的评价比其他选修课高出2个百分点[5]。创新学生社团与学生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就是以课程化的方式将学生社团活动固定下来。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学生社团当前“自娱自乐”的倾向,既保留社团灵活多样的特性,又增加了常规课程有计划、讲规范的特性,较好地突破以往学生社团管理松散、稳定性差等难题;另一方面,课程化能最大化发挥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和专业优势,改善学校当前通识教育资源稀缺、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学校学工、团委、教务等各部门要加强协同,学工部门加强对学生社团审查、配齐配优指导教师,重点遴选一批品牌社团作为课程建设试点;团委要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和支持,教务处可将学生社团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将其作为学生选修课赋予一定的学分,并建立课程建设奖励机制,将教师指导社团课程纳入教师课时量、工作量和绩效的计算,健全社团课程的评价监督机制,每年评价一批、淘汰一批、培育一批,逐步带动其他学生社团进行良性竞争。

(四)探索功能化改革,增强学生社团服务学生社区的黏合度

《高校學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党委学生工作部门牵头成立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社团评议审核。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成立一般“自下而上”由学生提交申请,学生工作部门审批,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盲目性。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服务学生社区的功能,就要进一步将指导作用前置到学生社团的发起之初,参照“揭榜挂帅”的形式“自上而下”地招募一批功能性学生社团。每年根据学生社区治理、通识教育、文化建设的需要,公开张榜一批学生社团申报项目,对理解准确、意向强烈并具备一定建设基础的学生社团予以立项及专项经费支持。同时,还可以“承办制”的方式,将在学生社区互动性较强的活动交由学生社团承办,发挥学生社团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总而言之,在鼓励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支持一些学生社团“按需设立”“按需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大春.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2]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S]. 中共教育部党组 共青团中央,2020.

[3] 姜诚. 党建带团建机制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影响[J]. 管理观察,2018(33):130-131+134.

[4]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J]. 国家电网,2018(06):60-61.

[5] 周小骥,侯盛炜,秦晶. 高校学生社团课程化建设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87-89.

(荐稿人:罗邻球,海南大学晨曦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融合发展
当前医学类院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难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