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俗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创新路径

2023-07-17李德强梁静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文创

李德强 梁静

中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各地民俗文化又蕴含着独特的本土文化,是千百年来当地群众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博物馆类型与功能的进一步细分,不少民俗博物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民俗博物馆的出现既是对历史文物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又是将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的重要媒介。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场所,其文创产品在确保民俗文化展示的同时也向大众传达了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功能性与文化性。

河南民俗博物馆的文创价值承载

民俗博物馆通过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物、文化遗产、收藏品等陈列展示,实现了保护民俗文物与地方特色的目的。河南民俗博物馆为保护当地文物、研究传播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场所,是当地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首先,民俗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收集民俗文物,通过对散落民间的民俗文物进行收集、甄选、修复、仿制,展示出具有当地文化代表性的民俗文物,以助参观者研究与学习。其次,民俗博物馆还会对蕴含珍贵价值、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文物提供法律保护,以便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最后,民俗博物馆通过收藏与展示民俗文物、民俗风情,将民俗文化生动活泼地展示在参观者面前,能够推动社会大众将这些民俗习惯还原于生活之中,唤起大众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心理,进而起到推动民族文化宣传与保护的积极作用。

文化承载

每一个博物馆中的文创产品都不是凭空创造,而是通过对当地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后,设计出的具有独特性、生命力的文创产品。因此,文创产品的产生凝结着当地特有的文化韵味,其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河南民俗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的任务。河南民俗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以中原传统文化为核心,融合了现代元素和时尚设计理念,以简约、典雅、朴素、实用为设计风格,充分展现了河南的文化魅力和内涵,体现了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例如,“云纹铜禁”的纹饰变成了珠宝系列,“妇好鸮尊”变身为茶具、T恤图案、钥匙链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重要的精神价值和设计美学。

经济承载

黄河流域的民俗习惯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艺术气息,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河南民俗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例如,洛阳民俗博物馆推出的刺绣文创产品,通过绣針引线将各种样式的花纹刺绣在纺织品上,图案纹饰、形状用料都具有一定的寓意。这一做法不仅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也带动了文创产品的销售和文化旅游的发展。洛阳博物馆针对刺绣工艺推出的文创产品,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与文化习俗,培养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其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社会承载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民俗文化。与过去的概念相比,目前人们所提到的民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包含着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风俗文化,又包含了民间的音乐、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较为丰富。河南省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语言、文学作品、神话、仪式、习俗等艺术形式数不胜数。河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对河南省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河南民俗博物馆通过对民俗文物的展出,展现了属于河南省独有的文化特性与民俗文化,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其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可以对大众产生积极的作用,保证了大众对当地民俗的了解。在此过程中,社会大众会对其产生文化认同感,其民族自信心将得到增强,激发其积极投入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去。民俗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窗口,它以独特的精神作用调动起民众对风俗文化的传承,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河南民俗博物馆文创创新的现实困境

河南民俗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创新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缺乏创新思维和文化底蕴。河南民俗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往往缺乏创新思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难以推陈出新。

设计水平不高。文创产品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和受欢迎程度。然而,部分河南民俗博物馆的设计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经验,设计水平不高,最终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资金和资源有限。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部分河南民俗博物馆受限于资金和资源,无法满足文创产品开发的需求。

品牌建设不足。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带动销售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部分河南民俗博物馆的品牌建设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市场需求不明确。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但部分河南民俗博物馆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

跨界合作不够。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跨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部分河南民俗博物馆在跨界合作方面还存在困难,难以实现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和创新化。

河南民俗博物馆的文创设计探索

为了实现文创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河南民俗博物馆需要积极加强相关人员创新思维和文化底蕴的培养,使其提高设计水平。此外,还应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加强品牌建设,明确市场需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跨界合作。

创新设计手法,深度挖掘文创内涵

笔者通过对河南民俗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调查后发现,博物馆内目前销售的文创产品大多属于印刷类,其次是一些典藏品的衍生物、饰品或手工织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大众的兴趣,导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较低。究其原因,民俗博物馆对于文创产品的设计缺乏创意,无法突破产品的传统设计形式,无法将产品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难以促进消费。基于此,民俗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该提高文创产品的艺术价值,深度挖掘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力求达成符合当代审美与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意。可以结合河南地方民俗文物的外形、色彩、肌理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创新开发,保证文创产品具有文化性、趣味性,全面展现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将民俗文物藏品中的图形、色彩、纹路等元素结合起来,并以创意手法将这些特色元素集中展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增强文创产品的视觉效果,保障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设计者在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非只是对民俗博物馆内文物的照搬,更应该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并结合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对产品创新,保障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结合消费者需求,设计多元化文创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游客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河南民俗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应以人为本,结合消费者的需求,秉持艺术设计差异化思路,将创意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设计探索时,应主动迎合消费者的喜好。例如,可以根据精湛的木雕技术,设计出带有木雕形式的钥匙扣或书签;还可以结合刺绣文化,开发出枕头、丝巾或团扇等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此过程中,设计者不能盲目设计,要保证文创产品与民俗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保证其文化内涵,尽最大可能吸引公众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

结合信息技术,展现民俗风情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媒体成为博物馆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信息技术也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法,推动着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河南民俗博物馆对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博物馆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民俗文化与创意艺术有机结合,助力文创产品的艺术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竞争优势。针对河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文创设计。通过该技术,博物馆可以将传统建筑文化以更加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遗产。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多的创意设计空间。例如,可以利用该技术打印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创意产品,如茶具、香炉、笔筒等,从而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博物馆可以将制作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发放给学生和市民,让他们亲手制作和体验,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博物馆还可以基于馆内特有的民俗文化,开发出线上的文化创意游戏,增加大众对民俗文化的文化体验。在游戏的宣传过程中,还可以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传递给大众,增加消费者对博物馆的印象。还应加强馆内展览信息與文创产品信息的建设,让消费者清晰地了解馆内信息或文创产品信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与时代性。河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展现黄河流域中原人民的民族风情,通过对民俗文物的陈列,展现其民俗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文化创意产品是民俗博物馆的延伸,它可以将民俗文化、大众艺术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一定的创收,促进民俗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河南民俗博物馆要注重文创的创新性设计,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1.泰安市博物馆;2.泰山学院)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文创
冬季民俗节
陶溪川文创街区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