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思政”涵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3-07-17刘江会马亚华郝亮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家国情怀社会责任

刘江会 马亚华 郝亮

摘 要:本文围绕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从强化思政师资保障、拓展思政概念外延、延伸思政教育过程、打造思政社会平台等四个方面着手,探索以“大思政”涵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积极寻求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建立。通过多年专业建设和改革实践,上海师范大学总结出经济学专业教学经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经济学专业办学的灵魂;应将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养成置于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核心;经济学专业建设要做到“中国特色”和“国际化”两手都要硬。

关键词:大思政;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

传统经济学教育强调理性人假设、利益交换基础上的“术”和“能”,“冷冰冰”的经济学理论易于熏陶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一方面,学习专业知识很积极、对考试分数很看重、热衷于考取各类证书,也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

弱,总是以“我能得到什么”作为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和道德自省能力不足。这无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难以充分激发学生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

为此,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以2014年上海实施高校“课程思政”为契机,把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养成置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核心,探索出一条以“大思政”引领专业教学的经济类人才培养道路。而“大思政”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国实践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嵌于经济类人才培养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以期形成“以德驭才”的学生素质结构。

在过去几年,我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充分利用经济学专业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以讲好中国故事、自信中国道路、深悟中国经济和扎根中国实践为目标,主要从四方面作出尝试与探索:一是强化思政师资保障,为系统化的思政教育提供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二是拓展思政概念内涵,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相互补充;三是延伸思政教育过程,实现思政教育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有机结合;四是打造思政社会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用专业知识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一、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中国需要大量坚信中国道路、深悟中国经济、拥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2]、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型经济类人才。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在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下,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兼顾能力培养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未将学生价值观塑造置于中心地位,致使经济学教育易于熏陶出缺少对民族和国家关爱之情、责任意识及道德自省能力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与党的教育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不相匹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问题。

1.传统经济学教学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不足,未能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和同步发展

经济学本身既有理性精神,也蕴含着人文关怀,其内涵充实和外延拓展都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滋润,所以从理论上看,那种单纯追求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的经济学教育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普遍偏重工具方法的训练,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3],表现为:注重传统理论讲解,忽视其逻辑形成的历史背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忽视对经济现实背后深层逻辑的探讨;迷信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所掩盖的规律性、本质性问题时常感到无助和迷茫。

2.经济学课堂教学未从民族复兴的政治高度,将具象、丰富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抽象、标准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有效衔接

当前高校经济学教学实践普遍难以脱离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窠臼,量化分析工具遮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丰富性、动态性[4],无法充分呈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精彩故事和自强精神[5]。由于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宏大叙事能力和中國经济学的探索精神,导致内生根基和切身体验的匮乏以及学生代入感的缺失,思政知识供给和教育需求存在“代际鸿沟”,难以激发新生代大学生的历史认知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短时点思政教学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全方位成长需要,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天然思政 “红利”未能充分释放

课程思政全面实施以来,经济类专业课程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天然契合的思政教学“红利”得以释放[6]。但是,嵌入于每一门课程的短时点、非系统化的课程思政设置仍无法满足新生代大学生长周期全方位的思政认知需要[7]。中国实践的震撼力、中国故事的感染力、中国探索的吸引力和中国智慧的穿透力未能有效深入学生内心并形成认知体系。

二、理念革新与路径探索

基于上述三个问题和经济类人才培养的“短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现代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主动变革传统经济学人才培养中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的做法,向“立德树人”的教育本原使命回归,将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而非精于盘算的“经济动物”作为核心目标。而在具体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专业教学引领,以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养成为指针,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嵌于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当中,形成了高思政集中度、显示度的重要特色经验与模式,并以现代化教学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实现了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全流程教育。

1.从学校层面统筹资源,打造“大思政”教学团队,为系统化思政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1)整合学院优质师资力量,打造经济学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基于课程思政目标编写教学大纲,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攻关等方式,完成课程专题拟定、教学设计和课堂设计。开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活动和全员展示、观摩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听课制度,挖掘师德故事,为“思政+专业”教学提供团队组织和溢出效应激励。

(2)与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形成“经济类课程教学骨干+马院教授+商学院辅导员”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充分把握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与商务”等核心课程为试点,囊括全国优秀教师、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教学名师和科研骨干,跨学科联合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与专业课程有效对接,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2.拓展思政外延,有机衔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贯彻“大思政”教学理念,形成“大思政”课程体系

(1)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理论逻辑和中国实践两个层面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的不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充分融入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揭示“中国奇迹”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机制,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2)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贯彻“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课程衔接、专业课堂教学与思政元素衔接”的教学思想,形成“政治经济学+微、宏观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教学内容,用中国案例和中国素材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观点。充分发挥经济类专业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具有天然契合度的思政教学“红利”特征,针对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评价方案、网络课程建设等环节,以“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相结合为依归,专业课程全覆盖地深挖思政课程难点、热点和盲点,挖掘对应专业课程的思政切入点,全覆盖地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上的“思政+专业”衔接。以“问题导入+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经济学经典理论、分析方法与中国素材、案例充分结合,将专业知识融入我国重要改革道路历程和重大政策方针中,深度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过程中的艰难与困苦、挑战与机遇、责任与使命。

(3)打造“中国经济”系列公开课,将中国经济实践动态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四个自信”。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公开课“疫情与中国经济”将疫情中的鲜活素材融入线上课堂,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市场、大数据与云端经济、经济治理体系等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中国体制所展现的强大资源动员能力和迅速的政策反应能力,展现中国疫情有效治理和精准防控为全球提供的中国经验和制度优势。公开课“百年征程与中国经济”呈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理论创新和道路探索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将贸易、金融、住房、环境等方面的长时序素材和案例融入线上课堂,全面深入挖掘线上教学的课程思政方法,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线上讨论、案例收集等环节创新,使得学生全面沉浸中国道路、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的学习中,从而更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系列公开课得到媒体和专家的广泛赞誉,体现了思政精品课程的时代性、先进性、综合性和示范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延伸“大思政”教育过程,让多元化的思政元素贯穿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实现对课堂内思政教育的强化和补充

(1)邀请学院名师和优秀校友,打造“人生导师”专题沙龙。将经济学专业素养提升与“大思政”引领有机结合,以思想深度与思辨能力提升引导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导师队伍由学术造诣高深、教学能力优异、工作业绩突出的学院名师或优秀校友组成,沙龙选题包括治学方法、文化研究、时政热点、成长困惑等方面,以“互动式对话”取代知识的单向输出,突出“大思政”浸润的成长体验分享。

(2)常态化开展“读经史之典、寻立德之道”特色活动并纳入实践学分。由院内教授领衔、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引导学生完成“读一本好书”“访一家企业”“听一次专题讲座”“写一份读书报告”“做一次展示汇报”等主要内容。通过将该活动纳入实践学分,鼓励学生研读中国经济发展的经典书籍、走访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企业,引领学生深刻认识和系统把握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也为学生参与决策咨询课题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良好的问题感和现实感。在长达四个月的活动中,使学生承担经典原著的阅读者、中国问题的思考者、相关史料的查证者、课堂的提问者、讨论的发言者、作业的完成者等角色,在阅读经典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思想,逐步养成问题驱动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结构化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3)推动香樟缘远程教育工作室建设。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文化,深化“专业素养”和“人文气质”并蓄的人才培养模式,商学院推动学生团队成立香樟缘远程教育工作室。通过在线支教、视频授课的形式,与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弥补城乡教育差距,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为学生强化家国情怀和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场景。

(4)开展“两地三代共话使命”学习活动,实现国际协同育人。组织中外合作专业在法学生党员,实地考察周恩来和邓小平创办《赤光》杂志在巴黎十三区弗朗索瓦大街17号的旧址,追寻早期中国优秀共产党人的足迹。通过特色鲜明的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

4.打造“大思政”学术平台,用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供思政教育的丰沃土壤,以服务地方经济丰富思政教育的应用场景

(1)深化“1+2+4”(1名指導教师+2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研究团队模式。通过“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梯队,培养学生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导向意识和学术研究兴趣,引导更多本科生参与地方政府课题和决策咨询专报的资料整理、数据搜集以及报告撰写。师生协同参与地方经济,与党和国家决策“同频共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强化“专业老师引领+辅导员协助+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科竞赛组织模式。依托学业拓展中心,成立学科竞赛项目组,提升学生学科竞赛参与度。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深度结合经济类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并以此为基础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从亲身体验和投身实践中深刻体悟中国脉动和中国道路。

三、以“大思政”引领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经济学专业办学的灵魂

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青年读大学绝不是仅仅为了学历、就业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把思想政治纳入经济学专业教学,从专业教学角度强化思政教育,能够推动经济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实践证明,只有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主动树立服务于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把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急需”、与党和国家决策“同频共振”作为人才培养指南,才能提高专业境界,构建核心优势,永葆专业活力。

2.应将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置于经济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核心

家国情怀是工作热情的持久激励,是责任心的根本来源。大学的使命不仅在于积淀和传承人类文明及民族文化,还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鲜活的“人”。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不仅做中国和平崛起的见证人,而且要做民族复兴这一时代变革的参与者。充分发挥人文学科优势,改变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的弊端,在强调人才“专业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气质”的塑造,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这是师范类高校相较财经类高校,经济类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3.经济学专业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化”两手都要硬

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不仅要求经济学专业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更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懂国情、理解中国经济实践、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学专业教学需要以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为大讲堂,深化经济类课程建设,在做好经济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实行下沉式教学,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基于中国案例”的经济类基础理论课程和“基于中国经验”的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建设,用标准化的经济理论讲好“中国故事”,用本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决策咨询研究,进一步提升“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济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汪敏. 教育如何不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J]. 教育研究,2020,41(2):61-71.

[2] 楊瑞龙,龙永红,程华,等.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 教育研究,2014(10):36-40.

[3] 朱富强. 经济学的人文性及其对现代主流经济学教学之反思[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1):10:38-47.

[4] 石晶莹,梁静娴,孙静. 正确认识理论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本质[J]. 当代经济研究,2015(10):19-24.

[5] 程霖,张申,陈旭东. 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J]. 经济研究,2020,55(9):84-107.

[6] 毕晶. 构建“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以《经济学》课程为例[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S02):57-60.

[7] 徐建飞,王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涵,问题与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2021(2):169-174.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大思政家国情怀社会责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