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3-07-17翟晶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初中语文

翟晶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广泛重视。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阶段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增加民众的文化自信。而古诗词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在当前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也开始逐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希望能在提升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仍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否则可能会导致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围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有效兼顾语文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9.036

初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此时学生思想意识开始逐步形成。所以在初中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品质。但是在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选择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而古诗词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古诗词教学也成为当前教学工作开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所以本文就来具体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历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文化的瑰宝。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思想境界和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相关内容都是中国历史中优秀的内容,通过相关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其爱国情怀。因此在我国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始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希望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要真正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仍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相应的教育能够更具有实效性。

二、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但是要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有效落实,则需要在教学中与不同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因为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诸多的契合点,所以要率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诗词都是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古诗词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此外,古诗词中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既有对于传统习俗文化的描述,也有对作者个人情绪的表达,其中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特色。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古诗词中所创造的意境是非常优美的,通过相应的文化意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利用古诗词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可行的,因此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在不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使中国的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发扬光大。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可以实现初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但是在当前实际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相关问题,则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接下来,本文将具体探讨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希望能够寻求有效的策略,提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质量。

1.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强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定的传统文化教育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但这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够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同时,深入了解相应的古诗词创作背景和意境感悟,从而更好地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在当前实际的初中語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学习的功利心较强,古诗词学习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只注重对于相关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很难对相应的古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也很难有效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最终导致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果。

2.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既要兼顾相应的教学任务,又需要深入分析相应的古诗词内容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在实际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对相应的古诗词进行深入的挖掘,导致教师对于古诗词中蕴含的相关传统文化了解不透彻,很难灵活地运用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不仅会影响到最终的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甚至使古诗词的教学也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而且部分教师教学的功利性也很强,导致其忽略了对于古诗词内涵等内容的深入挖掘,严重影响后续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质量。

3.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因为其教学内容本身难度较高,因此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内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很难深入探讨相应的传统文化。而且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也会忽略学生对于诗词的情感感悟,直接开始深入剖析每一个字词的含义,这不仅违背了古诗词学习的初衷,而且对于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也非常不利,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而且在古诗词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较低,很难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兴趣,更不能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涵,进一步领悟传统文化,导致传统文化的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当前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古诗词教学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如此才能保障最终的教学质量。接下来,本文将具体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目的是能够通过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以及引导学生想象和对诗词语言的赏析等,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使其领会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逐步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新时代也能够焕发新的光彩。

1.精读诗词作品,体会作者情感

传统文化中古人的思想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在古诗词中的体现更多表现在诗词情感的表达上。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注重诗词作品的精细研究,领悟作者的情感。首先,古诗词作品中作者的经历和相应的时代背景对于古诗词的创作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及其时代背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比如,杜甫创作《春望》时正值安史之乱、战火绵延之时。诗人杜甫开篇就描绘了长安城萧瑟的景色,从春花和鸟鸣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再写战事已经持续了好长时间,与家中的书信已断绝了很久,以至于家中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叹。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其次,意境描写也是古诗词中的精华,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相应的意境,从而不断地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并通过相应的诗词诵读来深入感悟作者的情感。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通过相应语句的朗读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豪情。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受限,对于相关意境的理解存在困难,这时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意境,使其能够与诗词创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更好地了解其中的真情实感。

最后,诗词教学中句子的赏析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语言魅力,并了解相关文字背后的含义。因此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相应字词的分析,通过创作中的字斟句酌来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艺术。

2.挖掘民族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个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地域差异导致人民的生活风俗也有很大的区别,一些民族习惯传承至今,而古诗词能生动地反映当时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民族文化等。

比如,在创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王维正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王维来自蒲州(今山西永济),该地在华山东面,所以他会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因此王维创作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也反映出了当时重阳节登高的民俗活动。古诗词的学习,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了解当前重阳节的风俗,进而对重阳节等传统的民俗节日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增加了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建立起民族自信。

3.引导学生想象,欣赏诗情画意

古诗词中描绘的很多场景都非常有诗情画意。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人对于词汇的表达和应用,充分认识到文字的力量,步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滥露华浓”中所描绘的场景就非常美好,因此可以通过相应的场景想象来进行全景化教学,真正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词中的世界,从而产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逐步提升语言文化素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学生领略到庐山瀑布的美,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文字的魅力,深入研究诗词,进而利用诗词文化来更好地表达自我。

4.赏析诗词语言,感受传统文化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对诗词理解并不是唯一,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并使其对古诗词进行思考和运用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分析,也要引导学生对相应诗词进行灵活的运用,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比如,诗词中很多诗句都可以应用到学生的写作中,所以在写作指导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灵活引用诗词来作为修饰,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如“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是劝导珍惜时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表达思乡之情。

总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更好地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教师的专业素养低和教学方法单一等,导致最终的古诗词教学很难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上文中已经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未来,随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的有效落实,一定能够更好地保证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高作宾《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讨》,《新课程》2022年第9期。

[2] 马志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研究》,《科幻画报》2021年第12期。

[3] 徐溶《浅析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11期。

[4] 谢玉峰《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年第17期。

[5] 韩开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年第14期。

[6] 赵倩倩《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路径》,《求学》2021年第16期。

[7] 张风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学周刊》2021年第11期。

[8] 史世紅《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12期。

[9] 刘小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10] 张思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11] 毛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学周刊》2017年第7期。

[12] 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