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语文教学新天地

2023-07-17黄世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本资源语文

摘 要:语文课程教学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教师要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且懂得利用课程资源,以此来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同时,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要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语文教学的拓展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拓展 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9.026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为小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是学好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在其学习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或者课内内容,还要打破时空的限制,注重优化课程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进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课程内容较为松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教师在开展讲解的过程当中,常拘泥于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了解也只是局限于教材。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没有提供过多的帮助。并且,只是依靠课本教材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以及通过语文学习来开阔自身的眼界和知识的容量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在语文综合素养上得到提升。

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拓展语文学习新天地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积极地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使语文学习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通过语文学习接触到新的知识,对于语文学习产生系统化的理解,同时还能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面。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使语文教学更加专业化。同时,积极地拓展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接触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能够积极地开阔学生自身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眼界,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拓展语文学习新天地的有效策略

1.小组合作进行资源整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态,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整合资源,因为每一个学生对语文的了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由此做到共同进步。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创新能力较强,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样能够让语文能力较好的同学去带动其他同学进行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故事两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这两则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站在蔡桓侯和扁鹊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和探讨。因为每一个人对于故事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进行小组讨论就很好地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在合作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学会如何组织语言,让学生更加自信,拥有更多的表现力。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的学生,可以吸收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想法,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话题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学科资料的搜集,观看有关课文内容的视频,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来欣赏优秀的文章,并从文章中找出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观点。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语文知识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运转能力,拓宽了语文知识面。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将语文学科中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形象化的理解,进而有效落实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优化。通过网络技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减少了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的讲解之前,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之后,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观潮》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通过网络平臺的大容量信息资源,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钱塘江大潮浪潮前、浪潮中、浪潮后的情景。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浪潮的过程进行总结,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分享,进而提升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总结字句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学生通过网络整合《观潮》内容,提炼中心思想,有效拓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3.开展活动,开发资源,拓展语文教学视角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开展适当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能将活动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课堂讲解的过程当中,这样的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拓展,反而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变差,从而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不高。然而,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意识到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程结构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开始通过开展与课本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认知水平和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一项关于葫芦的游戏。如请同学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葫芦进行回忆,说出葫芦的分类、葫芦的特征以及葫芦的生长过程,在对葫芦进行描述的过程中,词汇不能有重复。因此,学生通过参与葫芦的游戏,运用自身所积累的词汇,来快速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和水平。然后教师再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对葫芦的特征产生认知,并对葫芦人在看到叶子上的蚜虫时满不在乎的心理进行了解,从而对葫芦人最终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展开全面分析,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从而有效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

4.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

文本资源对于教师教学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教师只要利用好文本资源的优越性,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更要利用好文本资源的特性来选择更加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使文本资源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然而,以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部分教师并不看重文本资源,在课程讲解方面会更多地选择网络资源。实际上,文本资源与网络资源相比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文本信息也更具特色,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的价值来实现课程的优化整合。这节课要求学生除了会读会写相关的字词以外,还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章生动的语言来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美。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熟悉文本,也就是课文内容。教师需要知道的是,每一个文本的选材都是有价值的,文本资源也是语文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圈出自己喜欢的话,如这篇文本景色描写的片段居多,通过积累能够扩展学生的语言空间。最后要让学生会“用”文本资源。在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并汲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使之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如此才算是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源,实现了资源整合,更好地优化了语文课程的教学。

5.整合其他科目资源,提高课堂的开放程度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科目之间的融合教学成为当下发展的趋势,这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发掘课本中能够与其他科目相融合的知识点,使得语文科目中的资源能够与其他科目更好融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将不同科目的优质资源融合到语文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思乡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身在异乡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语文结合美术的教学方式,实现语文课堂中的图文并茂,使得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诗人所描写的内容。这样的方式有效地烘托了课堂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6.合理调整教材布局,高效利用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需求,在上课时对教材内容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教师高效地利用教材资源,节约教学时间,还可以更好地增加教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教师通过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更好地让语文教材和教师的语文教学过程相配合,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灯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来适当地调整教材布局,将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系统理解这一单元所表达的“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的主题。比如,教师在讲解《灯光》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时,由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从天安门广场中千万盏灯照亮了周围的众多建筑这个场景引入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和前一课学习的《开国大典》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将《开国大典》引入《灯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重点强调在《开国大典》中人们欢庆的场景,来和《灯光》中描写的灯光照亮天安门广场众多建筑的场景对应起来,主要让学生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再通过《灯光》中讲述的战争故事,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万千革命英雄用生命换来的,以及新中国的成立是十分不易的。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让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7.合理利用生活资源,搭建良好的平台

在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下,要优化课程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拓展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教师合理利用生活资源,以真实生动的形式让学生加以感受,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三课《荷花》的教学中,为给学生搭建良好的课程平台,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创建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掌握。阅读后,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创设一个观察荷花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中,想象荷花的姿态。最后,利用微课教学法,基于生活化的信息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构建翻转课堂,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开展实践,带领学生去荷花观赏地,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近距离、仔细地去觀赏荷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利用生活资源发挥其教学价值,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并且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切实推动语文教学活动的创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整合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内容。

综上所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可以撑起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对课程资源整合拓展的技巧,一方面能拓展学生学习的领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师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丰富,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挑起教育的大梁,不断研究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整合语文课程资源,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学好语文,为语文教学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米乘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程资源整合与应用分析》,《新课程》2021年第25期。

[2] 谭晓云《确定教学内容要善于整合课程资源——以黄厚江教师的〈背影〉教学为例》,《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0年第9期。

[3] 卓绍昊《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运用》,《教师》2020年第6期。

[4] 葛罗英《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语文教学新天地》,《新课程》2012年第10期。

(黄世林,1978年生,男,汉族,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副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本文系广西中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研究专项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ZJY170)

猜你喜欢

文本资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资源回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