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军校基础教学中的实践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

2023-07-16胡杰华盛福深

软件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评价课程课堂

胡杰华,盛福深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 基础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 职业教育中心,天津 300457)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1]。混合式教学(Blend-Teaching)除保留常规的线下教学,尝试性的改革更多着力于线上教学。一方面,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网络开放课程(MOOC)以其资源多元化、课程灵活化、参与主动性强等特点,既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又不断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2];另一方面,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基于PPT和微信平台,能够较好契合教师的使用需要,通过信息推送、实时互动、跟踪监测等手段,为个性化的学习引导与情景化的教学设计提供创新空间[3]。

1 相关工作

现有文献较多关注普通院校对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探索。冯晓英等[4]依据物理特性和教学特性2个维度,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细分为线下主导型、线上主导型、完全融合型等9种类型(如图1),基本实现涵盖已有混合式教学实践并能够对其特征进行描述。而其中又以MOOC课程较为流行,“线上主导型、讲授式”教学模式,成为普通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关键形态。因此,已有研究虽类型丰富,但视角较为集中,缺少对多元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探索,缺乏对特殊学生群体的重点关注。

Fig.1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类框架

区别于地方高校,军校学生作息较为规律,教学层次单一,对互联网的接触与使用受到严格的纪律管理,与现代化职业教育需求有所脱节,因而需更注重教学改革的可操作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但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有关军校学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仍显稀缺。

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敖永红等[5]以在线课程建设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李祁[6]关注面向“MOOC”的教学设计。这些研究以探索线上课程的构建为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能力。相比之下,对于线下课程的具体实施研究较为贫瘠。文献[7]提出线下课程与线上混合式教学工具结合,对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研究的学理性阐释中具有双重转折作用:其一,线上混合式教学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师即时监测学生的预习与复习,营造具有较高临场感与沉浸感的学习环境;其二,在线下课程中使用线上混合式教学工具,进一步突破传统线上线下课程设置中的二元对立,实现对课程环节设置的精细把握与教学成果的量化感知,更好实现“教”“学”融合。

具体而言,本研究选取部队院校中的军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践,对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探究。一方面雨课堂软件界面全部基于PPT和微信,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网络教学系统(如Sakai等),雨课堂互动性更高,不会受制于公用教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引导[8]。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对结合雨课堂建立的以线下课程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予以探索,并通过课程反馈对此模式进行完善,实现对以军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

2 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作为重构线上与线下教学边界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并不是对传统面对面授课模式和在线学习方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对2种差异化教学法的动态联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托信息化环境,通过重要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引导,发挥双重资源优势,以兼具目的性与规划性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在合理分配学生的认知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同时,致力于促成学生的多元学习和高阶思维下的深度学习。

扎根于理论梳理并结合教学实践的基本分析,综合考量教学体系、教学设备等外部因素及学生学习需求、初始知识水平等内部因素,改革主要划分为3部分,分别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管理设计与教学评价设计。具体而言可细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面对面教学和课后创新提高3个环节。整体改革实践是对院校军士教育的系统性创新,旨在最大化转变教师职能,为学生在标准化知识习得之余,提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设计,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1 教学活动设计

一般而言,传统教学技能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让教师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整高效地完成知识传授[9]。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也多依据循序渐进的线性流程进行规划与组织。但面对军队院校学生的复杂情况,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型装备不断部署等状况,传统教学方式尚不能适应教学运行周期,且明显滞后于现实任课需求。

一方面,军校军士学生生源较为复杂,除服役已满2年的共性外,既存在大学本科毕业后入伍的大学生,也有来自边防海岛的学生,入伍前仅为初中毕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存在认知水平差异较大等教学障碍;另一方面,军队院校虽长期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环境,但现阶段仍未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特别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呈现师资力量不足的严峻问题。以海军勤务学院为例,计算机基础课程仅有2名教师,整体教学压力较大,由此产生的工作重荷不仅不利于军队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而且可能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0%[10]。学生成长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习惯于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资讯,适应碎片化的“快餐式”信息生活。在此情况下,教学流程设计需要依据更具有创新性的改革理念。综合考虑到军校特殊教学环境的影响,即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对于手机等移动端平台使用受限,教学改革自2018年伊始向学院专门负责教学工作部门提出建议,每周增加两次学生使用手机机会用作专项学习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接入丰富数字教学资源切实创造有利条件。

在注重军队特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实践设计中发挥其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努力使学生学习过程顺畅、合理、合规、有效,将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学习阶段作为划分重点,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2.1.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是教师了解学生先决知识储备情况,制定课堂内容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针对课程特点以及每次课的教学要求,在雨课堂等线上平台预先设置预习任务,尽可能详细表述任务要求,使学生能够根据预习任务结合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及时在问题栏提出个人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在部队服役期间从事的专业提出问题。在预习任务单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习任务总量适度、难度适中,具体的任务要求需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灵活设计;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选择线上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辅助学生对本堂课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正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上视频筛选的过程中不必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教学需求对既有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合”,按需进行合理编辑,以趣味性与灵活性为主的同时尽量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适配学习内容的同时与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一般情况下,雨课堂“课前”内容学习后一定要对应“试一试”或“测一测”部分,既帮助老师了解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及时直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学生对自身学习进程进行调整。

2.1.2 课中指导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核心所在。课中教学设计聚焦线下,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从学生深度学习的主体角度出发,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诉求;另一方面,设计课程内容要突出对知识的实践性应用,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现实角度推进,着力推动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普及,实现军士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为应对军校军士学生基础认知水平差异问题,在课堂设计环节中特别纳入学员入学水平测试成绩,对同专业学员不同水平学生采用分班教学。其中,学员经测试分成基础班和提高班。在保证大纲教学内容全覆盖的情况下,基础班主要采用计算机一级内容教学,以快速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主;提高班在接入二级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结合学员专业方向向外拓展知识深度,提高学生准确解决问题能力,以应对军士信息素养的提高需求及未来战场的需要。

分层教学的各个班级,细化至课中的各个环节,都需遵守下述规范性的教学流程:首先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通过预先的教学设计,开展预习问题解答等教学活动,并将部分课程内容制作成微课发布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分析;其次在课中讲授阶段,教师要对所讲授的知识类型进行区分,在结合基本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同时,参考提炼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点考情,大致将信息类知识分类为基础知识、高频知识与低频知识。

具体而言,基础知识主要以基本理论性知识为主,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网络基本技术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主要围绕计算思维意识进行培养。高频知识聚焦高频使用、高频考点,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连接实操应用,构建整体性的计算机知识学习体系,通过学以致用构建“强化姓军为战导向”的军士信息培养动态系统。相比高频知识,低频知识虽然“考频低”,部分技能综合应用频次较少,但这是分层分类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面对不同专业的差异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培养需求的教学难点。教师需要结合专业的个性化要求,针对学科特色制定多种“低频知识”教学方案,形成具有专业指向性的教学设计,弥补仅以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进一步妥善处理传统应试教育与新时代军队基础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课中阶段要注意解决学生操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注意指导操作中各种问题情况及错误辨析。

最后,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课堂作业、随堂测试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对于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建构学生过程性评价。既以作业形式辅助学生自评,帮助学生反思学习效果;又基于学生量化测验成绩形成可视化数据的电子档案,使教师了解阶段性教学成果,完善下一步教学计划。

2.1.3 课后巩固提高

课后教学作为课堂学习的外延,是学生巩固学习效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而,课后任务的设计要在把握知识学习整体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采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综合性与思辨性的计算思维。课后部分的具体任务要求主要通过“雨课堂”发放给学生,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选择通过微信和雨课堂建立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或通过上述平台针对问题向教师进行提问的教师指导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既能够通过合作潜移默化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够与教师即时沟通,校正自身不足,增强学习动机。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提高其对于课后教学反馈的重视程度,也能推进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使之从教学任务的分配者转向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本课程实践的内容很多,仅依靠课内的实践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进一步贴近专业实战需求,课外任务应同样兼顾学生专业,选择与学员专业课老师联合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练习内容,以备为学生进行课后复盘学习。例如,针对财务专业学员需应对的资金统筹与税务流动等数据问题,作业中包含工资表、财务报表等案例;后勤专业学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可能涉及到岗位出勤统计表、食品购买实施表等均在课后实践的设计中。

此外,在课后巩固过程中额外增加学员课外的上机时间,保证教学实践比最少为1:1,并对全部学生开放针对后勤岗位特点开发的“**岗位官兵信息素养”MOOC课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深层次融合,将智能移动终端、互联网设备、云端和大数据等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无论线上线下学习,教师全流程在位、全过程指导学习,最大限度保证学员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解决,提高学员学习质量。

2.2 教学管理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面对学生多、水平层次参差不齐的复杂情况,教师需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工作量比较大,为使教师工作更科学有效开展,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有效管理教学对象。由于军校内学生不能自由使用移动通信工具,因而需要在特定的使用时间,通过微信和“雨课堂”平台成立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由组长负责组织督促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引入信息工具的学习方式,具有下述两种显著优势:其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平台通过后台数据算法对学生上线学习时长、上线次数、作业及测试完成情况以量化数据表的形式呈现,自动生成的情况统计简化了教师再次统计进行二次录入的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工作量,进而促进其时间再分配,使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提高教学技能,进行自我提升;其二,学生在小组中可以直接看到其他同学作业完成进度,彼此监督、彼此促进,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在线提问,问题讨论内容既可以作为其他同学的学习参考实现深度学习,又能够使教师透析学生课堂中面对问题时不愿表明态度的从众心理,切实了解学生问题所在,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准确的教学依据。

2.3 教学评价设计

设计合理的效果评价是混合式教学发展的前提与保证。目前效果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方式源于评价来源持续性考查,相较后者而言更倾向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更看重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是根据考试结果及完成学习目标任务给出最终的评价。现阶段而言,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优先考虑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既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合理设置两种评价方式的比例,在直接考察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在评价中纳入“线上”与“线下”两种评价方式,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全面准确评价。

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性评价主要依据“线上”雨课堂和“线下”智慧教室对每堂课内容进行评价,结果性评价则直接引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作为学生的结课成绩。

在面向军队建设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中,学员未来面临的难题是不确定的,所以没有教员确定重点难点,而是由全国考试作为评价。因可能存在考试时间、成绩时间与课程周期不匹配等问题,学院教务处基于教学大纲,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在此评价方式上进一步精细化改良。现阶段调整为,学员可选择根据等级考试流程参加多次考试来逐步提高成绩,以毕业前的最高成绩为结课成绩。目前该考核形式在实验院校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其在全军同等层次院校中属于领先水平。考虑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教育部推出的考试形式,具有权威、科学、公正性,较之传统教师自命题方式,考试内容不断更新,测试形式更加灵活。在授课教师人员少,教学人员情况复杂状态下,将之作为量化考察的方式之一具有一定合理性。

2.4 实施效果

混合式教学法已在海军勤务学院经过4年的实施。结合军士学员的培养需求,以线下课程为主要教学路径,助推学员明确学习目标,扎实学员信息素养基础;以线上平台为辅助教学手段,扩展学员选择空间,拓展学生多样化学习模式。就目前阶段性成果来看,学生“以考促学”综合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升,参与全国数学建模等多项学术赛事活动并多次获奖,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检验,阶梯式创新教学活动作用明显,已形成结构化链条,需要在进一步教学实践中打磨并不断完善。

3 结语

基于混合式教学法的阶段性探究可以发现,类似军士学生的多元化学生群体,既需要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又存在深度学习形成计算思维的深层次学习诉求。混合式教学法将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的数字资源进行优势结合,是对上述学生培养需求的创造性改革,也是面对“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新时代军队院校要求的创新性尝试。在未来需要积极创造条件,端正教育方向,使军队军士培养改革更加科学规范。

猜你喜欢

评价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