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课改视角下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23-07-14王耀东钟振堂

职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专业化发展技工院校

王耀东?钟振堂

摘 要: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得以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一体化课改视角下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诠释该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关键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以提高技工院校的育人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师专业化 专业化发展

课 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102032;主持人:段赞辉)”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快速发展,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技工院校必须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课程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课改)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一环,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下简称一体化课改)以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实际生产过程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引入“综合能力、行动导向、工学一体”新理念,通过建立以生产实际过程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破除传统课程内容平行编排的弊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如何将一体化课改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教育理念的承载者和教育内容的传播者,是课改由蓝图变为实践的工程师。因此,课改的实质是教师的自我革命,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达到了实施一体化课改的新要求,才能真正达到课改的预期目标。

一、实施一体化课改对技工院校教师的新要求

(一)专业知识方面的新要求

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通常是按学科知识逻辑划分课程,教师可以各负其责,只对自己所任课程负责,不用对所有相关的知识都掌握或了解。而在一体化课改模式下,任何一个典型岗位,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教师了解这一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全部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跨课程、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知识。

(二)专业技能方面的新要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掌握自己所任课程中涉及的专业技能即可,而在一体化课改模式下,任何一个典型岗位,都包含多个不同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这一典型工作岗位整个工作过程的全部技能。

(三)教学方法方面的新要求

实施一体化课改模式,教师需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使学生理解工作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原理,能够达到完成该工作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时刻掌控课程实施过程。

(四)专业实践能力及项目开发能力方面的新要求

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体化课改注重的内容,所以一体化教师必须知晓不同的职业、岗位以及学生个性化需求要达到的技能水平(高度)。這就要求一体化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真实项目开发与实践能力能够达到并超过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

二、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要实施一体化课改,仅改变传统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改变教师数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对数以万计的技工院校教师而言无异于自我革命,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

因此,需要多管齐下、综合统筹、协同创新、共同努力提升教师对一体化课改的适应能力。笔者经归纳总结认为,技工院校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专业化水平,以满足一体化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定位

一体化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由学科体系教育者转变为具有“以生为本”理念的培养者。

第二,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第三,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过程学习设计、组织者。

第四,由智力开发者转变为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者。

第五,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师生平等关系的合作者。

(二)加强校企合作,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持续提升

从学校层面要统筹安排,对接合作企业,分批、分层合理组织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和参与相关师资培训。

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可安排其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对课业任务重的骨干教师可通过寒暑假安排其深入企业实践、正常教学周组织在线学习、开展虚拟现实培训等方式完成企业实践;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群体可根据需要组织安排其进行全脱产的企业实践锻炼。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和培训,让参与一体化课改的教师全面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过程,熟悉与开发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需求、工作任务要求、工作标准规范、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要求,并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生产、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学到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将行业的“新要求、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融入课改,提升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实现课程建设体系化、教学形式生动化。

(三)健全外部保障制度,改善课改软环境

通过健全相关制度,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课改,保障一体化课改得以顺利推进。

首先,技工院校应成立专门的一体化课改推进部门,其职责为协调学校的各职能部门,为一体化课改提供技术服务。

其次,技工院校应积极营造一体化课改的文化氛围,支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一体化课改,并对其在实施一体化课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充分的宽容与谅解,使教师放下思想包袱,轻松上阵,勇于探索。

(四)构建长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笔者调查分析发现,一体化课改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技工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无法满足一体化课改的需求。因此,应从培训的系统性、内容的针对性和过程的实践应用性着手,全面加强教师的培训。

首先,应注重培训的系统性,要就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核心要素进行统筹考量,并结合各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实施一体化课改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

其次,就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而言,要把握好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供需精准度,依据实施一体化课改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参考培训对象的教育背景、教学能力和教龄,分组、分类进行设计和开展培训。

再次,就培训过程的实践性而言,应结合教师在实施一体化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将实践性、互动性较强的角色扮演、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应用到教学中,强化校企合作,确保培训方式紧贴生产实际,并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五)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实施一体化课改的能动性

首先,技工院校在制定相关评价激励制度时,应以是否面向教师的未来发展为原则,不能仅仅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激励机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引作用,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能够满足实施一体化课改要求的最终目标。

其次,应以鼓励一体化课改为原则制定教师评价激励制度。技工院校可以考虑将承担了一体化课改任务教师的劳动投入按一定的比例换算成工作量或教学成果,也可以将其单列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以增强参与一体化课改教师的公平感,激励教师积极投入精力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一体化课改。

最后,所构建的教师评价机制应注重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评价过程的公开性,以保障评估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

(六)强化教师团队合作,构建一体化课改实践共同体

实施一体化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凭某一位教师的能力无法实现一体化课改的预设目标,因此必须联合各方力量,组建由专业教师、课改专家、实践专家构成的课改实践共同体,发挥各自优势特长,以协同创新、互助合作为组织依据,以信息互换、沟通交流为沟通原则,构建推动技工教育一体化课改的创新型、协作型团队。

三、小结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是一体化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同时一体化课改也为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各技工院校和教师要抓住这个机遇,认真研究、领悟和践行一体化课改的真正含义,对照制度和标准要求,轉变传统教育观念,通过教师角色自我认同、校企融合深度、健全外部保障制度以及改善教师课改软环境、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一体化课改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建立一体化课改实践共同体,不断提高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东,王晓磊,张芳华.经济新常态下的技工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探析[J].职业,2021(23).

[2]朱金龙.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与结构:基于莫伦奈尔教师能力模型的分析[J].中国培训,2022(6).

[3]刘桂林,洪灵敏,魏国彬.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生成探究[J].职教论坛,2021(6).

[4]文求实,陈光忠.书证融通、育训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22(4).

[5]黄丽丽.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专业化发展技工院校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