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道

2023-07-12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设计

金 洁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中心小学)

“人文关怀”是当下社会的历史趋向,“生本教育”是课堂教学不变的追求。生本教学在这种历史诉求中应运而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简单的八个字道出了千万学生的心声,冲破了传统教学的链铐与枷锁,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舞台,潜心研究,更觉其背后蕴意的深厚与睿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道破教学理,理念的转变必将激荡起一整套教学行动模式改变的波澜。至内,它引起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至外,它引领教学设计、课后练习的变革;于人,它颠覆了师生主体的地位;于理,它引导着评价机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改变。这是个宏观的变革,但宏观的阐述笔者尚没有经验的积累,论述匮乏。本文仅求从微观角度,从课堂伊始的教学设计入手,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为何要谈教学设计

自古便有“设计”之说。《论语·述而》曾言:“好谋而成者也。”《汉书·高帝纪》中又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谋”与“运筹”便有设计之意。所谓教学设计,便是教育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谋划与运筹”的过程。语文教学设计传统有之,前人之述完备,那么在此老话新探,又有何特别的意义呢?

围绕这一核心命脉,我们就不得不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重新的规划,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颠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以及学习方式进行重新的建构(见图1)。

图1

生本教学的核心阵地虽然是在课堂,但它依托教学设计的引领,优化的教学设计必将促进生本教学有效实施,引领课堂改革走向深化。因此,在改革面前,对教学设计这个“老生”进行“新探”,研究与反思是必要的。

二、何谓“软硬兼施”

大千世界,芸芸万物,皆由众多因素构成。在这些因素之中,有些是清晰的、刚性的、必然的,综合起来而言就是“硬”的;有些则是模糊的、柔性的、偶然的,总的来说就是“软”的。“水往低处流”这是规律,是不可逆转的,是“硬”道理;“水无常形”则说的是水的另一状态,捉摸不透,因势瞬变,是“软”形态。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亦如此,有着客观的、必然的“硬设计”,如课堂的教学目标、必须实施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要生本的问题情境。但在完成这些目标、内容与问题之时所采用的手段、途径及其过程等方面,又是不可估测、灵活随机的。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是具有高度伸缩弹性的“软设计”。因此,所谓“软硬兼施”的教学设计便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学生生本的问题情境以及生本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式(自主抑或合作等)。同时,又要给课堂预留大量的空间,不在设计阶段便步步为营,引生入“套”,按图索骥,预留错误的可能性与质疑的空间。

三、“软硬兼施”之因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空限制下,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一定的教学任务为依托,有其必然的规范性,因此必须呼唤“硬设计”的坚守。同时,鉴于生本教学的呼唤,彻底颠覆了传统“禁锢式”的教学模式,“软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就显得空前重要,其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生本教学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改变了一贯以教师主观指令为基础、以权力主义为命令驱动的模式,使学生这一在教学设计阶段无法预测的群体站上了课堂的舞台。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构建在以学情为依据、以相机引导为手段的“软设计”之上。

其二,生本教学活动是一个富有变化的群体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正确与错误更替,懂与不懂交杂,这种更换与不确定有着很强的现场性与灵活性。如果教学设计完全是硬性的,那么教学活动必然又将走回“灌输—接受”的单一传统模式,生本教学也将架空于楼阁,无法落实于课堂。

试验设置为小区对比试验,设置6个处理(表2),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21 m2(3 m×7 m)。各小区随机排布,各个小区之间设1 m隔离行,并采用田埂方式将各小区分隔开,防止各小区间出现串水现象。100%化肥处理中年纯氮施用量为 450 kg·hm-2,茶园中N∶P2O5∶K2O 的施用比例为 3∶1∶2;各处理施肥种类与施肥量如表2,不同处理中N、P2O5、K2O施用量及施用比例见表 3。各个小区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相同,保证茶树正常生长。

其三,生本教学的文本是极富创造性的。它既不由作者书写,亦不由教师改造,是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情境,在生本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作者、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开发的三度文本,是现场生成的。对于这一新颖文本的处理,我们只能预测,甚至无法预测。这样,就赋予了“软设计”以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软硬兼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施行生本教学的有效保障,它既以完成“硬性”教学任务为导向,又给课堂预留了空间,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回归,其内在意蕴可归结为如下对照 图(见图2)。

图2

四、“软硬兼施”之法

“软硬兼施”的语文教学设计之法是为了适应生本教学模式而诞生的新个体,它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必有迥异,在方法上必有殊途。那么“软硬兼施”的设计之法到底该如何实施呢?笔者将以一个例子,层层深化,修改、完善,说明“软硬兼施”的设计之法。

1.精简生本问题数量,体现“软设计”的整体性与空间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为了课堂的可控性,教师往往围绕情节设计许多小问题,步步为营,希望学生能参与分析。其实这种提问设计完全是教师的主观思路,学生只能被动应答,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我们先来看一个《海燕》的教学实录。

师:课文第四小节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生:……

师:海燕停在电线杆上休息,课文说它像什么呢?

生:曲谱。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曲谱吗?

生:歌曲的谱子。

师:曲谱有几种大家知道吗?

生:……

师:曲谱有两种,一种是五线谱,一种是简谱(出示图片),文中描绘的像什么呢?

生:五线谱。

师:这些电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什么?停在上面的燕子又像什么呢?

生:电线就是那五根线,停在上面的燕子就是音符。

课堂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继续着。这虽然是实录,但其实不难看出这实录的背后,教师在设计时都是已经考虑周全了的。此处教师一共设计了6 个小问题。这些问题的范围很小,解答的距离空间也很小,缺乏思维的强度,学生顺着教师的小步提问,亦步亦趋,保证了教师十拿九稳地按时完成教案。但同时,这样的“硬设计”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掩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

那么在“软硬兼施”的教学设计中,同样是这段的学习,我们该如何设计生本问题呢?我想首先就是要精简生本问题的数量,找出一个生本中心:“你觉得这一段,哪句写得美,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首先,这个问题的整体性很强,不零散、不杂乱,学生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理解、感受、交流、解答。同时,这样的问题没有特定的答案,回答的空间区域也很大,学生的学情就会生动地呈现出来,可能还会暴露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矛盾与谬误。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状况,以学定教,临场处理,相机诱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保障,生本教学才真正体现出了“生本”的特性。

2.精细生本方法与过程,体现“硬设计”的操作性与明确性

生本教学以“学”为中心,以“试”为主,在生本的过程中,教师尽量避免干预、打断。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生本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要明确“怎么学”。例如,我在上《藏戏》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生本环节是说说唐东杰布的故事,但问题却不能如此出示,这样比较模糊。因此,我采取了“硬设计”的处理方式:(1)自主说说唐东杰布的故事。要求:有一个总起句,在说话的过程中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2)小组相互说一说,一人说三人听,听完之后指出优点与不足,并进行完善。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仅明确了做什么——讲故事,而且明确了说的形式——自主说和小组内说,同时了解了说话的呈现方式——有一个总起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这个躬身实践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语文习得”理念的回归,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功能。

鉴于此,我想对上面那个“软设计”的问题:“你觉得这一段,哪句写得美,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加上一些硬处理,使生本问题更加明确,更具操作性。(1)自主默读第四小节,画出你觉得写得美、印象深刻的句子,并用这样的句式在旁边做批注:从( )我感受到了( )。(2)小组内进行交流,听听别人的看法与感受,对自己的理解进行完善。

3.预留质疑与错误空间,体现“软设计”的人文性与生成性

现在的学生在传统教学的禁锢下,主要遗留下了这样的病根:教师为尊,缺乏质疑,亦步亦趋,害怕犯错。唯物辩证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没有质疑就没有实践的动机,没有犯错就没有实践的必要。可以说,质疑与犯错伴随着实践的过程,是实践的必然属性。

生本教学就是建立在“实践”这一哲学理念之下。课堂中,我们先让学生生本学习,生本演练,而后才是教师的相机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遭受一些挫折。同时,学生与学生讨论之时,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必然会呈现出矛盾与争论,当这种矛盾与争论不能解决时就成了大家共同的疑惑。学贵有疑,学贵有问,这正是生本教学的魅力所在。

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我们就必须对这种错误与疑惑有所认可与理解,并将这种认可在生本问题中呈现到学生的面前,消除学生不敢质疑、害怕犯错的心理,使学生的心力处于自由状态,大胆地展示自我,发挥最大的潜力。例如,在上面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基础之上,我们必须预留这样的空间(详细看第三点):(1)自主默读第四小节,画出你觉得写得美、印象深刻的句子,并用这样的句式在旁边做批注:从( )我感受到了( )。(2)小组内进行交流,听听别人的看法与感受,对自己的理解进行完善。(3)通过小组讨论,我们组还有这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万别小看第三点的教学设计,从生本教学的角度讲,这是生本的必然结果。从学生的角度讲,这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顾虑。从教师的角度讲,这些问题正是我们的教学点,需要进行统筹、重点讲解的对象。先学后教,就是要学出疑难点,学出错误点,探讨出矛盾点与争论点。因此生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这一步是必不可缺的。

有人说,教学是一种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献身;教学是一种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生本教学在广大教师不断的献身之中大胆创新,勇于求真,必将呈现一派欣然气象,更上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设计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