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与实践的思考

2023-07-12范洁慧姬保卫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中小学

范洁慧 姬保卫

[摘 要] 为全面落实新时期育人目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小学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石,以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视角,通过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分析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在推动中小学课程建设一体化过程中,注重劳动教育在各类课程中的渗透、线上线下的联动、联合育人空间的构建及全过程评价机制的创设,打造劳动教育多元生态。在课程目标、师资配置、分层学习、学生自治等方面将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劳动教育实践,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提供可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 劳动教育;生活教育;中小学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新旅精神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2022SJSZ0985);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规划办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新安旅行团精神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路径研究”(D/2021/01/101);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思政背景下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思政路径研究”(2021SJA1771)

[作者簡介] 范洁慧(1983—),女,江苏淮安人,硕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姬保卫(1972—),男,江苏盱眙人,硕士,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2-0026-05 [收稿日期] 2022-11-18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两个大局”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为指导原则,切实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而劳动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2022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及其所占课时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一系列举措为现行劳动教育实践改革破局、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总体目标指明方向,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方案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行动纲领。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必然离不开社会实践,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生活教育理论不断地被解构和重构,这体现在不同时期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变革,并影响和作用于教育理论。进一步探究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对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育人体系的完善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生活教育理念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意蕴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新的历史时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前提下,培养怎样的人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要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研究教育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去开拓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主题,让学生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需要在符号化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在开放的实践情境、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过程来培养。

劳动是人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根本活动。教育具有的社会变迁功能,使得其能够实现劳动力的转换,将无形的生产力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大大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受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教育实现个人在更广泛层面的社会流动。在这些价值功能实现中,劳动教育是最具有显性特征的,其自身具有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得劳动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基于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的“社会即学校”,劳动教育可以突破狭义的校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畴,教育者的选择也不必局限于校园里的教师,应加强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使受教育者在树立劳动观念和接受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中接受教育。劳动教育过程的客体不仅是传统的课本和课堂等媒介,还有更广阔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以及相关的劳动工具和对象。劳动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的教育手段也在不断出现,数字化、信息化教育越来越普及。

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其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它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能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抵制好逸恶劳的作风,提倡热爱劳动、勇于奉献的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所说的“生活即教育”就是要在生活中学习,亲自去实践。劳动教育就是做好认知与生活实践的桥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做到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的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实现人自身价值的内在诉求,最终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实践活动。人的全面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进入现代社会,人的物质条件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物质的依赖和人的异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深化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价值功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获得感和价值认同感,实现“五育并举”的新局面。

二、丰富教育主体结构,构建劳动教育多元生态

在长期重智轻劳、劳心与劳力相分离的教育环境下,劳动教育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支撑。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难以得到应有的落实,使得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好逸恶劳的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容易失去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甚至有个别教育者对劳动教育存在曲解,进行形式上的“作秀”或者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妨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此外,有些“劳而不育”“形而上”的粗放式管理方式也使劳动教育难以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师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以回归生活的本源为出发点,建设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整合家、校、社多方资源,合理协调好劳力与劳心的关系,坚持多方共育的评价机制。

(一)衔接各学段劳动教学任务,贯穿一体化课程建设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大,认知差距也很大,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来制定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在落实教学计划时避免出现进度不连贯、内容重复设置、难易程度不合理、认知实践发展不均衡等情况。要着眼于育人的整体过程,注意循序渐进,系统地落实好每个学段的教学任务。

一体化课程建设是对“三全育人”要求的呼应,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体化”就是统一育人目标和劳动教育观念,各个教育主体要统一认识,统筹教育过程的各个要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的课程阶段,不考虑前置和后置的课程衔接,使得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难度与进度不匹配。劳动教学任务的超前、超纲、滞后、缺位都会降低学生的能动性,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定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二)拓新劳动教育课程载体,建立双联驱动实践体系

做好基础教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联动。课程是教学活动各要素的集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行知说过:“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科课程都可以滲透生活教育的理念,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植入劳动教育的思想,不局限于现有的学习资料,强调“教学做合一”,多联系生活,多亲身体验,多具体实践,多结合生产劳动实例,理论联系实践,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在生活中体会和思考,并学会运用校内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此外,劳动教育的开放性使得我们的教育可以因时因地制宜,依据现有条件,创造教学情境和提取教学实例。由于每一个学校都有其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教师要整合当地的有效资源,在确保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做好线上线下教育的联动,打造智能学习模式。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线上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线上教育不仅是把线下搬到线上,而是对线下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做了多维度拓展。首先,校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些需要长时间单独操作的内容就可以在课后通过线上资源反复学习或者扩展学习,还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效进行实时监督。其次,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展了教学内容,对课内学习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再次,社会的劳动分工在不断变革,一些人工智能、图像视频制作、计算机等领域的劳动离不开智能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相关劳动教育的实践内容也离不开线上教育的开展。最后,线上教育可以突破空间地域限制实现在线交流和学习,比如远程直播劳动场景的现场教学,可以在劳动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索尝试。

(三)突破校园教育资源瓶颈,强化“三位一体”空间格局

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1]。他创办的乡村工学团组织试验性地将工厂、学校、社会联系在一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家庭、学校、社会涵盖了学生能接触到的大部分劳动教育场景,可组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原点和劳动教育的主体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条渠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进而在家庭场景中融入劳动教育。家长可以依据学校的劳动教育清单,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可以不局限于清单,积极地开发适合各自家庭的劳动教育新项目。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家长学校的主要指导者。一方面,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要求,开全开足开好校内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校内劳动教育课程所需的实践设备和基地;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理解劳动价值,引导家长配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积极参与到劳动教育的活动中来。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劳动教育离开社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意见》要求,制定出台符合地方教育发展情况的教育目标和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好价值引导、督导检查、激励评价等工作。此外,可联合劳动主管部门进行劳动实践基地的共建和资源的共享,扩大劳动教育的空间,积极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联合,整合社区各类劳动资源,利用好现有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发符合新型劳动职业特点的基地,聘请劳动技能导师,以及落实社区劳动实践服务的对象。社区的劳动教育要由突击性教学向常态化教学转变,由分散性实践向系统性实践聚焦,由浅层技能学习向深层情感价值升华。

(四)坚持劳动教育价值取向,设立四维共建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集中在对智育的评价测量上,其评价办法相对单一。而对劳动教育来说,这种评价机制就有了明显的局限性,亟待完善。第一,依据评价机制的主体,主要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或者是校外实践教师评价四个维度,能够多维立体式覆盖劳动教育全过程,注重过程引导,而不是只关注劳动教育的结果。自我评价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照劳动教育培养要求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第二,由于劳动教育的成效并不都是显性的,一些隐性成效需要较长周期的积淀才能体现,有必要对教育个体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材料进行建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进行短期的项目评价、中期的学年评价和长期的学段评价,更加系统地描述学生发展进程,客观地评定学习成效。建档数据也为劳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原始的实践资料。第三,劳动教育的评价除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外,还要重视劳动教育过程的评价反馈,以便于后期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每个人的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性格养成都不同,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也不应该被忽略,这也是衡量劳动教育是否达到预期情感、态度、价值观育人目标的重要因素。第四,评价机制的反馈使得教学活动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督导作用。如果劳动教育评价的结果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改进,那么教学评价就失去了权威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刚性要求,同时要注意协调好各类科目考核评价之间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

三、联系生活教育理论,拓展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途径,知识又是实践的升华[2]。劳动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而劳动教育并不是对劳动过程的机械重复,而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陶行知还生动地用“强按鸡头不吃米”的事例来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的重要性。学校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其自由成长,回归生活本源,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

(一)融合劳动职业教育,细分学段教育目标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陶行知将职业教育理论置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框架中,使生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并融入生活教育。学生在没有走进社会之前,还没有建立起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联系,对各行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办法建立起明确的职业观,导致学习的最终目标并不明确,容易为眼前的升学压力所累,陷入迷惘和懈怠,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具体的工作岗位密不可分,学生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可以近距离了解各行业的职业发展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情感需求,树立远大理想和中长期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为今后的升学、就业做好信息储备,提高素质能力。建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做好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从业后变换职业的概率,降低职业发展成本。

在不同劳动教育学段融合职业教育,要遵循深浅得当、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的原则。低年级学生对职业的相关了解从体验开始。高年级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实习来了解行业的发展,职业的需求。在参与具体事务时,要注意安全,由简单到复杂慢慢适应,再深度学习职业技能。进一步了解一项职业后,可以以此为起点,追溯到职业上下游的关系,扩展职业发展的脉络。在融入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激发创造力,发现自身优势,提高自己与职业的适配性。

(二)强化师资队伍配置,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陶行知曾提出渔民、樵夫、农民、村妇等人都有学生“不及他之处”,都可以做学生的指导员[1]。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多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缺少兼具相關教育理论和劳动实践的教师,师资力量很薄弱。长期来看,要统筹好“五育”的关系,在校内没有劳动教育专业知识的专任教师显然是不合理的,而目前高校并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的师范专业,政府部门也没有开放劳动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与发放,专任教师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面对现有专任劳动教育课教师不足的问题时,短期内只有依靠校内选拔有劳动技能或者掌握基本劳动教育知识的教师来担任课程教师。此外,只掌握劳动教育理论的教师显然不能满足课程的实践要求。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考取各类职业证书,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激励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或者家长作为兼职实践教师,做好技能培训、职业向导等工作。同时,不能拘泥于一所学校,而是要在地区范围内进行考核选拔,建立劳动实践教师的专家库。

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课程的开展需要在一个更高的层级进行方案规划和研究,所以定期开展高平台、跨区域、跨学段的教师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举办教研活动,并邀请校外兼职教师参与进来,共同制订跨年级和各学段的课程方案,避免课程前后衔接不合理以及社会资源调配的混乱。此外,定期派遣教师进行交流、访学和考察,加强与外部的学习交流,能够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突出个体发展需求,课程分类、实践分组

陶行知在办学过程中,强调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做合一”理念[3]。根据《意见》要求,劳动教育被纳入必修课的范畴,既有中小学劳动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这样的“规定动作”,又有劳动周和寒暑假劳动安排的“自选动作”。学校有必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把劳动教育课程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比如,对要掌握的生活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必修部分形式固定下来,而依据个人兴趣特长分类的编织、木工、金工等可以设置为选修部分。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比如编织课,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安排,而对应的课后实践可以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照编织的主题分在一个任务群,或者一些需要合作、具有交叉性质的课程中,也可以混龄编组。这样稳定的学习群体促进了学生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不同年龄之间的“老带新”模式也可以促进同一个任务群中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激发大家的自我学习意识并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目前,有些学校实行的“跑班制”模式,就是对学生按照学习主题分组的探索,是“他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可以鼓励尝试引导学生自治。

(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倡学生社团自治

陶行知提出的学生自治是与“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学生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的主体,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依据学生劳动课程的研究和学习方向,可以发展学生实践类社团组织,建立实践社团的劳动实践学习目标,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快速成长为实践经验丰富的团体。与此同时,鉴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经验、判断力还在发展中,如何界定学生自治的边界很重要,教师既是观察者、陪伴者,也是引导者,要与学生充分沟通,了解其状态并与之共情。教师既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改变包办的思想,放手让学生去发展,又要适时地了解情况,进行启发和引导,当学生面临超出当前能力所能应付的任务时,还要予以支持。平衡好教师、学生在学生自治中的关系,明确各自应该给予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学生社团自治管理中,一方面要坚持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是非观,避免被社会不良现象侵蚀;另一方面,要注意建立实践社团内部民主制度,有助于体现民主和法治的思想,以及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兴趣,做出劳动实践社团的管理决策,协调好内部成员的关系。

把劳动教育纳入全方位育人体系是新时代人才的发展诉求,全社会应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整合好家、校、社三方资源,打通各方位育人路径,帮助学生平衡好劳力与劳心的关系,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为契机,共创以全面发展为特征的和谐劳动教育生态。

參考文献

[1]林永希,陈中文,史基升.陶行知劳动教育观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0(30):5-9.

[2]陶行知.行是知之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7):4-5.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14.

Reflections on Labo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

FAN Jie-hui, JI Bao-wei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quality, labo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akes Marxs theory of human beings all-round development as the cornerstone, and Tao Xingzhis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as the perspective,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life practice by tapping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aspec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hich include the penet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various courses, the online and offline linkage, the construction of joint education spac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evaluation mechanism, so as to create a diversified ecology of labor education. In terms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faculty distribution, hierarchical learning, student autonomy, etc.,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practice of labor education, providing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giving play to the role of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中小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