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修辞角度看贵州方言俗语

2023-07-12周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修辞俗语

【摘 要】方言俗语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本文以贵州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为语料来源,从俗语的语音、特色词汇、辞格三个方面所体现的修辞效果来探索贵州方言俗语。希望能起到进一步认识并传承贵州方言俗语的作用。

【关键词】贵州方言;俗语;修辞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218—03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其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等常常受少数民族影响,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风貌,其方言俗语当然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解释地名、总结物候、揭示生活哲理、用动植物形容人的神(形)态、评价社会现象等等。贵州方言俗语的语言形式也因其独特而多彩的语言展现了独特的修辞特色,其主要表现在语音、特色词汇、辞格三个方面。

一、充满韵律节奏的语音

陈望道先生认为:“辞的声调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声音以增饰语词的情趣所形成的现象。语词的声调,也和语词的风味一样……甚或在语词的风味以上,为过去的许多执笔者所留心讲究。(陈望道1954)”可见,语音所展现出来的修辞效果不容小觑。而贵州方言俗语中押韵、谐音的运用以及语音节奏的讲究使得其语言充满浓厚韵律特色。

(一)押韵

押韵在贵州方言俗语,特别是谚语中最为常见,主要有押尾韵和押同字韵两种。押尾韵是最经典的一种押韵方式,如:

(1)盐罐返潮,大雨难逃。茅厕起泡泡,大雨即将到。(押“ao”韵)

多薅几道[几次]草,禾苗结元宝。(同上)

(2)早晨发霞,等水烧茶;傍晚发霞,干死客蚂[khei ma][青蛙]。(押“a”韵)

(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菜正合时。(押“i”韵)

(4)雷公虫[蜈蚣]爬墙,大雨有一场。早不忙,夜慌张,半夜起来补裤裆。(押“ang”韵)

(5)养儿不读书,等于喂个猪。(押“u”韵)

另外,押同字韵也是贵州方言俗语中常见的一种押韵方式,意思是字同音同的字相押,包括首字、中字、尾字相押,如:

(6)有米无柴,四周捞来;有柴无米,烧破锅底。

(7)压逼不成生意,捆绑不成夫妻。

(8)懒人急在嘴上,勤人忙在腿上。

押韵使得俗语在运用时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在听觉给人一种回环的音乐美。

(二)谐音

贵州方言俗语中谐音的运用随处可见,其中以歇后语最为经典,如:

(9)土地老爷卖房子——承(神)不住了。

(10)跛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11)灯草当拐棍——难处(拄)。

谐音是修辞格双关中的一种,即相同的音表示两种或以上意义。例(9)“土地老爷”指传说的“土地神”,“承”贵州方言读[sen],音同“神”,表层意思是“土地神把房子卖了,不住了”,深层意思是“承受不住了”。例(10)“觉”“脚”两字贵州方言都读[?io],表层意义为“治脚上的病”,深层意义为“告诫人们万事需自觉”。例(11)“燈草”是一种茎状草本植物,“拄”贵州方言中与“处”同音,一层意思是“灯草做的拐杖难用”,另一层意思是比喻“某一个人难相处”。俗语中谐音的使用使得语言充满音趣,既能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也能体现出说话人的幽默。

(三)节奏

本文节奏是指音节搭配和内部语音停顿。贵州方言俗语大多上下分句音节相同,部分两两相对,同时再加上押韵,使得其语句工整韵律和谐。如:

(12)树不育成弯木,人不教成废物。

(13)在生不孝爹和娘,死后何必苦短长。

(14)真是乌骨鸡,洗也洗不白[pei];不是乌骨鸡,染也染不黑。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上下句音节相同,两两相对,且都尾字押韵。以简洁、精炼、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总结了意义深远的生活哲理。除此之外,贵州方言俗语内部音节的语音停顿也有一定的规律。“在纯韵律系统中,三个音节跟两个音节一样,组成一个自然音步” (冯胜利2000),贵州方言俗语在不考虑语法的情况下也遵循这个规律,内部音节停顿一般以两个或三个音节一次停顿,如:

(15)高兴/不知/愁来到,挨打/不知/哪一天。(二二三式)

(16)鼻子/生嘚矮,说话/会转拐。(二三式)

(17)眼睛/一鼓,不认/公母。(二二式)

另外也有小部分俗语为了表示强调,存在一个或四个音节一次停顿,促使语言具有跌宕起伏、节奏鲜明的语音修辞特点。如:

(18)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19)猪来/穷,狗来/富,猫来/有孝服。

二、独具特色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程度体现着一种语言的丰富程度。贵州方言俗语中丰富多彩的特色词汇蕴藏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在用于交际活动时这些词汇也具有鲜明的修辞效果。

(一)方言词

充满浓厚地域色彩的方言词是贵州俗语的一大特色,如:

(20)三十夜嘞公鸡——是兹么多咯。

(21)大姑娘上轿——脸上哭,心头笑。

例(20)中,说的是贵州除夕夜大多会杀鸡杀鸭庆祝;例(21)说的贵州传统的哭嫁习俗,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两例都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二)数词

贵州方言俗语中常常会插入一些数词,用于非计数的语言场景中,不具备计数功能。而是用来代指或形容某些人和行为。比如:

(22)问三不问四[指事情没问清楚]、不问三不问四[指不管不顾]、一来二去[指频繁来往]、说个幺二三[指说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23)一凶二恶[o][形容很凶恶]、千翻[形容爱折腾好动]、妖二活三[形容妖娆艳丽]、正一作二[形容很正经]、东二东三[形容糊涂蠢笨]、假巴一二[虚情假意]、七不是八不是[形容人心神不宁]。

例(22)是借用数词和动词结合来表示具体的行为,例(23)是用加数词的方式组成新的词组来形容人。俗语中运用数词与其它词融合一种新的意义,极大的丰富了俗语的修辞手段。同时将复杂的意义以简洁灵巧的数词表达出来,不仅使语言形式更加多样化,俗语更加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还有一定的加强语气的效果。

(三)粗俗词

粗俗词即不文雅的词语,贵州方言俗语中这类词的修辞效果不是通过词本身的表义功能来决定的,而是由词语在人们心理上引发的联想和感受来决定,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感情色彩。如:

(24)吊颈鬼脱裤子——死不要脸。

(25)老母猪啃人参——分不出贵贱。

(26)马屎两面光。

(27)茅厕板上打瞌睡——隔死(屎)不远。

(28)狗吃牛屎——只图多。

(29)癞蚵[kei]宝背簸箕——款天磕地。

以上例子中的词本身没有感情色彩,但用在不同的俗语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24)到(26)都具有贬义色彩,例(26)是“比喻人虚有其表”;例(27)用粗俗詞加谐音,具有调侃的意味;例(28)(29)都具有讽刺意味,前者是“讽刺某些人在做选择只贪图数量而不求质量”,后者是“讽刺那些喜欢说大话的人”。

以上三种特色词汇的运用使得贵州方言俗语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风格色彩、感情色彩也更鲜明。

三、多样化的辞格

(一)单独使用一种辞格

贵州方言俗语为了更具有表现力、吸引力,而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格来增强其语言的生动性和意义的情趣化。其中常见的辞格有譬喻、对偶、双关、拟人、夸张等。

1.譬喻

譬喻是俗语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它常常将一些复杂问题或深奥的道理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词表现出来,且贵州方言俗语中譬喻种类繁多。如:

(30)银钱如粪土,脸皮值千金。

(31)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32)响鼓不用重锤。

(33)阴沟里的篾片,总有翻身之日。

例(30)是有本体、喻体、喻词“如”,是明喻;例(31)喻词为“是”,是隐喻;例(32)(33)是借喻,前者借“响鼓”为“聪明的人”,比喻聪明的人有了缺点或错误,只要稍微提醒就会改正;后者“阴沟里的蔑片”本义是“阴沟里的干竹片”,整句的意思是:比喻失败或处于低沉期的人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借喻因其省略本体和喻词的特点迎合了俗语语体表述简洁的要求,在俗语譬喻中占有绝对优势。”除了譬喻外,在贵州方言俗语中还有一种运用极为广泛的辞格,即陈望道先生题出的意境上的辞格——讽喻。贵州方言俗语中多用人事物来寄托讽刺或教导义。如:

(34)树干生得坚,不怕大风刮。

(35)屎胀了才挖茅厕——来不及了。

例(34)用“树干”来教导人只要本身能力强,再大的困难也不怕。例(35)是讽刺那些做事没有准备的人。

2.对偶

对偶以其整齐、对称的句式将俗语内容简洁醒目的表现出来,在贵州方言俗语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分为正对和反对。当然,作为诉诸口语的贵州方言俗语,其对偶形式并不像旧体诗中那样严格,且其不避讳上下句同字相对。如:

(36)刀在石上磨得快,人在世间学得乖。

(37)当倒嘻嘻哈哈,背到叽叽喳喳。(讽刺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38)塘大好养鱼,量大好容人。

(39)勤耕苦作般般有,好吃懒做样样无。(反对)

对偶反对类似于对比辞格,这类用法在贵州方言俗语中占比较多。通过鲜明的对照使说理更为深刻,使语句更具有艺术表达力。

3.双关

双关在贵州方言俗语,特别是歇后语中最常见,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上文已讨论过,语义双关主要是同一个词表示不同的意义,说出的话往往言内意外,具有一种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如:

(40)百家姓差第二个字——缺钱。

(41)耗子打架——争颗米。

(42)草房上的椽角——出头者烂。

例(41)中“争颗米”在贵州方言中意思为“差一点点”,这也是其第二层意思。

4.拟人

拟人是通过联想将事物赋予人的特性。贵州方言俗语中拟人有三种,一是动物拟人化,二是植物拟人化,三是用具拟人化,如:

(43)癞蚵[kei]宝打呵嗐[xo xai]——口气大。

(44)八月的高粱——老来红。

(45)和尚赚钱,木鱼吃亏。

例(43)“癞蚵宝打呵嗐”意思是“癞蛤蟆打哈欠”,将动物拟人化,用来讽刺那些说大话吹牛皮的人。例(44)植物拟人化,比喻老年交好运。例(45)指被人利用,上当吃亏。

5.夸张

贵州方言俗语中偶见夸张辞格的使用,其故意对人事物作出超前、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使俗语具有一种调侃或讽刺的喜剧效果。如:

(46)麦秆做吹火筒——小气。

(47)搭起梯子上天——没门儿。

(48)抵门杠当牙签——大材小用。

例(46)贵州农村使用柴灶时会用竹筒做为吹火的工具,而麦秆很很小,吹出来的气也很小,这里用来讽刺那些没有肚量的人。例(47)梯子根本无法搭上天,比喻做某事完全不可能达成。例(48)抵门杠是指早期没有锁时,农村用来“锁门”的木棍,用来调侃那些将大本领用于小地方的人。

(二)多种辞格兼用

以上辞格的运用,从显性层面来看虽只有一种辞格,但实际上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辞格,其与显性层面的辞格兼用,一起服务于俗语,使俗语在满足大众化的同时又具备一种艺术审美效果。比如:

(49)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50)胆大骑龙骑虎,胆小欺负鸡母。

这四个例子从宏观上来看都运用了对偶辞格,除此之外,例(49)中还有拟人;例(50)还包含对比、夸张,三种辞格兼用。

四、结语

方言俗语人民大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反思,甚至可以说是方言的精华所在。贵州作为一个旧时以农业为主,而后迅猛发展的地区,其方言俗语以独特的方言口语承载着贵州的各种文化风俗。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对贵州方言俗语进行探索,再一次的认识了贵州浓厚的地域风情以及一代代贵州人所传袭下来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2]冯胜利.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汪如东.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2003.

作者简介:周敏(1999—),女,侗族,贵州石阡人,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修辞俗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数字俗语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韩国俗语翻译中的几点问题——举例分析中韩国俗语的误译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