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3-07-11

节能与环保 2023年6期
关键词:绿色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为7月10日至16日,活动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国低碳日定为7月12日,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知识的科普宣传,持续提升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

8 月15日正式成为全国生态日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比较符合确定纪念日、活动日时间的基本原则,能够充分体现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国家能源局组织11家研究机构编制而成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近日发布。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在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方面,蓝皮书明确,要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蓝皮书提出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修订后的新“公民十条”包括关爱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环境监督、共建美丽中国等十个方面,仍是十条内容,但在具体行为倡导上有所变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指导意见明确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五方面任务。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

我国已淘汰23种类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我国已全面淘汰23种类《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社会于2001年达成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高度重视国际公约履约工作,提前完成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下线处置的履约目标,清理处置了历史遗留的上百个点位十万余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物,全国主要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到2025年之前,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方案聚焦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了27项重要任务,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4.4%以上,力争达到15%以上。坚持可再生能源优先、智慧融合应用,强化区域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实现分布式能源友好消纳。针对工业、建筑、交通、供暖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行业,提出加强行业统筹的措施。到2025年,实现新建产业设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新建公共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北京、天津、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发文推动京津冀绿色金融发展

6月14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通过京津冀三地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的通力协作,到“十四五”末,京津冀银行保险机构基本建成与“双碳”目标相匹配的治理机制、组织结构、内控制度、业务体系,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从现在起到2030年,努力实现京津冀银行业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京津冀三地监管部门在统筹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强风险联防联控、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跨越式进步,共同营造京津冀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发布《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根据公报,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年均浓度均下降一半以上。其中,PM2.5年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了近60微克/立方米。公报显示,2022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继续降低、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福建省: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即将进入商业运行。这次安装的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已投产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四桩导管架风机基础,轮毂中心高度152米,机舱、发电机组合体重达385吨,单只叶片重54吨,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完成吊装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将进入并网前紧张的调试及试验阶段,根据该海域的多年测风数据计算,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恩平15-1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正式投用。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所在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7000吨,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该项目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以初期每小时约9吨的速度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底地层800多米的咸水层中。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国际能源署: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将显著放缓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称,随着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加速,未来几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将显著放缓。报告预测,在石化和航空部门强劲需求的支持下,全球石油需求在2022年至2028年间将增长6%,达到日均1.057亿桶。不过,全球石油年均需求增长幅度将在未来几年放缓,从今年的日均240万桶萎缩至2028年的日均40万桶。随着电动汽车发展、生物燃料使用增加以及燃料经济性提高,2026年后运输业的石油需求将开始下降。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向清洁能源经济的转型正在加速,全球石油需求有望在这个十年结束前达到峰值。

日本:将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氢能产业发展

日本政府发布《基本氢战略》修订版,称在未来15年内将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氢能产业发展,以加快日本向低碳经济转型和脱碳进程。其中,政府计划提供6万~8万亿日元,其余资金将来自民间资本。文件强调,日本计划在2040 年前,将氢供应量从目前的200万吨增至约1200万吨。到2050年,氢供应量预计达到2000万吨。届时,日本在全球氢市场的年收入将达到2.5万亿美元。在日本,氢被指定为推动多个行业脱碳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氢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高,其广泛使用仍面临挑战。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该文件鼓励企业更积极地参与氢能研发与应用,以期到2030年实现氢能发电商业化的目的。

芬兰: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芬兰议会批准新的《建筑法案》,将“碳减排”概念全面纳入建筑立法,计划通过引进数字化技术改善建筑质量、推广绿色建筑等,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芬兰政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近年来持续修订法律和出台措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并打造了塞罗购物中心、辛布里乔夫啤酒厂等绿色建筑范例。其中塞罗购物中心通过采用建筑自动化系统、微电网等技术,从2010年到2021年能源消耗量减少了40%。辛布里乔夫啤酒厂引入虚拟电厂、能源储存技术等进行建筑能源配置优化,以实现到2030年生产过程脱碳的目标。未来,芬兰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打造更多更具智能化的绿色建筑。

法国:计划投资低碳航空交通

法国总统马克龙6月16日宣布了一系列投资计划,决定自2024年开始投资发展低碳航空交通,生产更低排放的商业机型,并在本土建立生物燃料产业。法国计划为此提供85亿欧元资金,用于资助下一代“可持续发动机革新计划”的开发。该发动机能够利用氢气和全生物燃料运行,由法国赛峰和美国通用电气成立的合资公司CFM联合研发。马克龙还希望通过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发展来保持法国的能源主权,推动创建法国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和分销链,为此将拨款2亿欧元。法国的目标是在2050年创建本土生物燃料产业,这被视为法国实现航空业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素。

英国:新型计算机内存大幅减少能耗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内存设计方法,可极大地提高性能并减少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能源需求。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这种仿照人脑突触方式处理数据的设备,通过在氧化铪薄膜中添加钡,形成了电子可穿过的能量势垒。研究人员能控制该势垒的高度,从而改变复合材料的电阻。与只有两种状态的传统存储器不同,新设备允许材料中存在多种状态。这种改变计算机存储设备电阻并允许信息处理和存储器存在于同一位置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密度更大、性能更高和能耗更低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出现。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猜你喜欢

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