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对高粱乌米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2023-07-10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黑穗病粗度高粱

朱 哲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铁岭 112000)

0 引言

高粱乌米是高粱在萌发期受丝黑穗病菌系统侵染发病所产生的真菌子实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是保健食品的优质天然原料,很受市场青睐,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开发高粱乌米食品。关于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较多,对高粱乌米的适宜栽培时间和营养成分也有研究报道,但是有关播期对高粱乌米的接种效率、产量及乌米形态性状等因素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处理高粱种,调节播种时间,研究播期对高粱乌米的接种效率、产量、形态性状的影响,探寻高粱乌米高产栽培技术,指导高粱乌米生产。

1 高粱的营养价值

高粱重要谷物之一,全世界种植面积约为0.45亿hm2,位于玉米、小麦、水稻、大麦之后。高粱在我国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曾经是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高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能力,无论平原肥地,还是干旱丘陵、瘠薄山区均可种植,是一些春旱秋涝和盐碱土质地区的高产稳产主栽作物。高粱光合效率高,品种间杂交优势强。高粱是高产的粮食作物,优良的饲料作物,也是最好的酿酒原料,在种植业中不可替代。高粱乌米中钾、钙、铁、镁、锰、锌、硒、铜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钾含量较高,为8 180 mg/kg,K/Na 比值,有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钾参与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还具有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肌功能,在糖、蛋白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钾也参与其中。铁含量为28.00 mg/kg,铁是动物体中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成分,当缺乏时,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镁含量为557.50 mg/kg,镁是酶的激活剂,参与300种以上的酶促反应,促进骨的形成;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钙含量410.0 mg/kg,钙能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动,有调节酶的活性作用;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血液的凝固、细胞粘附、肌肉的收缩活动也都需要钙,钙还具有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锌的含量为18.50 mg/kg,锌是酶的组成成分,与消化系统、胰腺、性腺有密切关系,还具有保护皮肤、神经和大脑组织、提高免疫力的功能。高粱丝黑穗病菌中硒含量非常丰富,为0.087 mg/kg,硒缺乏是导致克山病的重要原因,而且硒缺乏地区肿瘤发病率明显较高,因此高粱丝黑穗病菌是人体补硒的良好食品。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以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高感的高粱品种6B(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为试验材料,播种时,用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提供)接种。于2015年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试验田为棕壤土,中上等肥力,地力均匀。

2.2 试验设计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播期处理,间隔为5天,依次为4月24日、4月29日、5月4日、5月9日;共36个小区,3 m行长,6行区,行距60 cm,株距15 cm。3次重复。田间管理按一般生产田进行。按穴播种,每穴播6B高粱种5~6粒,播种深度3.5~4 cm,密度为9 000株/667m2,播种时种子要集中,菌土要覆盖严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于挑旗后15天左右调查所有小区的乌米数量,计算出接种效率。在乌米收获后,每小区取15个,调查乌米长度、粗度、鲜重。收获两茬。乌米成熟期,每小区选择10株测量株高、茎粗。乌米收获期,每小区选择5株,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将高粱茎、叶、乌米等分别放入烘箱中,于105℃杀青30 min后调温至80℃下烘干至恒重,取出后称重。利用EXCEL和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1)不同播期对乌米接种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最早播期(4月24日)的乌米,其接种效率、第一茬和第二茬的产量、总收入均最高,显著高于4月29日、5月4日、5月9日播期处理。由于4月24日播种的高粱,播种时5 cm土壤温度低,出苗缓慢,易被侵染的时间相对拖长,导致其产量高。4月29日、5月4日、5月9日播种的高粱,由于土壤温度逐渐升高,土壤墒情适宜,高粱发芽快,出苗时间相对缩短,幼苗生长速度快,丝黑穗病菌侵染时间也相对较短,故产量降低。

表1 不同播期处理下乌米的感染率方差分析

2)不同播期对高粱乌米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处理对乌米性状影响显著。第一茬的乌米,4月24日播期的最长,但是各播期处理间乌米长度差异不显著。第一茬乌米粗度和鲜重,4月24日播期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处理。第二茬乌米,4月24日和4月29日播期处理乌米的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5月4日、5月9日的播期处理。第二茬乌米的鲜重,4月24播期处理显著高于5月4日、5月9日播期处理。第二茬乌米的长度、粗度、鲜重均低于第一茬。

表2 不同播期条件下乌米性状及方差分析

4 结论

高粱乌米的感染率随着播期的延后而降低。4月24日播种的高粱,乌米感染率、产量高于其他播期处理。说明适当的早播,有利于乌米感染率的提高,晚播感染率较低。第一茬和第二茬乌米,4月24日播种的高粱,其乌米性状均优于其他播期处理。生产实践中,适宜播期还受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影响。4月24日5 cm土壤温度达到13.5℃,略高于高粱种子发芽的下限温度,因此播期不宜再提前。实际生产中,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情况下尽早播种,以提高乌米感染率和产量。播种越晚,接种效率越低。不同播期处理下的高粱乌米4月24日和4月29日的性状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5月4日和5月9日播种的高粱乌米,说明高粱乌米的性状随播期的延后而下降。

猜你喜欢

黑穗病粗度高粱
高粱名称考释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高粱红了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金秋时节高粱红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