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07-10孙秋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大树开放性解决问题

孙秋花

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升学机会增加,而且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研究探讨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思考与实践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点对象,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小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知识和能力,其中数学知识是重中之重,良好的数学基础是小学学生升学与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小学学校要勇于屏弃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加强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问题的突出特点

1、现实性。小学数学问题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其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觉到亲切感。比如在进行“圆的面积”的学习时,老师呵以通过问“哪位同学能够将教室门口那个大树主干的横截面积计算出来”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当问题提出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认为必须将大树砍到,然后测量大树的半径,而有的同学则反对砍到大树,不能为了计算大树的横截面接就将其砍死。学生与学生经过这样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测量大树的周长,得出半径,再根据面积公式来计算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积。在课下,学生便纷纷去测量大树的周长。这样具有现实行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他们全面、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2、开放性。数学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更不一定有终极答案,尤其是一些设计性的开放性试题。比如在长宽固定的长方形空地里种植花草,怎样布置花草的面积使得化和草的面积各占一半,而且效果美观大方。这个问题是在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时涉及到的,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以后,得出了许多种设计方案。这样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能够使教学过程灵活多变,而且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

3、生成性。所谓问题的生成性是指老师有意识地创作一种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特定的情景中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决。构成教学情景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问题解决策略教学的突出特征。老师涉及到的情景问题多来自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直观,而且非常容易勾起学生的想象。在特定的情景中隐藏数学问题,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进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二、小學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主要途径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问题解决策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强化师生对教学实践的认识和感受,而且需要保证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适宜的教学环境。首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想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方法的应用,老师要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如果数学老师没有爱心,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是无法达到的。实践证明,老师与学生只有建立起了平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老师正常教学的进行,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营造成功的气氛。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让学会通过解决问题感觉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使学生能够快乐、积极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2、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是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好奇心,才会有继续探索下去的乐趣。好奇心能够使人对其他事物的敏感度增强,对新出现的事物做出迅速的反应,一旦发现问题,会追根溯源,并积极创新。对于小学生好奇心的强化,要注意到以下两点:首先要给予学生的个性差异足够的尊重,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想象空间,其次不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约束,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的提问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资料。

3、构建认知结构。当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非常快,知识老化的速度也不断提高,假如学生的知识仍然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学生势必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小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零乱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会使学生的思维混乱,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建立认知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数学基础的讲授与巩固,进而帮助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4、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学生要想具备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而且需要良好的认知结构,更需要具备发散性思维。训练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数学知识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朝着多角度的方面发散,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小学数学老师要能够根据数学教材的知识,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这样老师在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就会被激活,进而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能够想出一些创新性的答案。因此,老师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题,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提出更多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总结

小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完善不仅是学生升学的需要,更适应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学校只有不断研究、尝试新的数学的教学方法,改进数学教学的模式,提高对数学教学的重视力度,强化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理念,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水平,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黄凤扬.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论析

[3]黄萍.李萍.田春梅.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4]张和军.身动心动神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浅谈

猜你喜欢

大树开放性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大树的日常
大树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大树的梦
寻求开放性道路